CN212517059U - 断路器面罩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7059U
CN212517059U CN202020976781.9U CN202020976781U CN212517059U CN 212517059 U CN212517059 U CN 212517059U CN 202020976781 U CN202020976781 U CN 202020976781U CN 212517059 U CN212517059 U CN 212517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groove
circuit breaker
opening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67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贇杰
熊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67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7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7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7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面罩,属于断路器配件领域,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正面上设有一用于容置控制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与面罩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可供控制器的插接部通过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断路器面罩上大尺寸、大开口的插拔窗口设置为凹槽,并在凹槽的底部设置小尺寸的开口用于插拔连通,将凹槽的槽底作为分隔件将控制器的主体部分阻挡在面罩之外,从而保护控制器不受金属粒子撞击,有效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断路器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面罩。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电气设备,目前使用低压断路器一般都具有智能化保护功能,而该功能是由智能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实现。由于控制器中的电子元器件相对相对于断路器的其它部件的寿命更短,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定期更换控制器。而为实现控制器的快速更换,一些厂家将控制器设计为可插拔的结构,并相应地在断路器的面罩上开设与可插拔控制器的大小相适应的开槽(以下统一件称为插拔窗口)以便其插入到断路器内部实现通电连接和控制。
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410141197.0 公开的一种可快速插拔更换控制器的断路器,其图2中附图标记30所示开窗结构;或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320633098.5公开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控制器的断路器的图3中附图标记205所示的开槽结构;再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220676243.3公开的一种带按动自弹开式控制器防护罩的万能式断路器的图1中附图标记11所标示的长条形通槽,可见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面罩用以与便于插拔的控制器的开槽的开槽面积较大、且大小与可插拔控制器的大小相适应。
现有技术中为与控制器配合所设置的大开槽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在断路器的分断操作中过程中,断路器内部会产生大量金属粒子,由于插拔窗口的开口较大,金属粒子在产生后沿着其运动轨迹穿过插拔窗口进而撞击至控制器上,降低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出厂前的分断测试中,控制器所受冲击次数较多、更容易损坏。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面罩,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断操作中金属粒子从断路器内部溢出的问题,保护控制器不受金属粒子撞击,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断路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用于容置控制器的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任一端槽底上开设有可供控制器的插接部通过的开口。
上述结构通过提供凹槽用于容置控制器,以凹槽的槽底作为遮挡将控制器隔离在外部,将现有技术中通过插拔窗口喷涌而出、撞击控制器的金属粒子阻挡在断路器内部,保护控制器不受金属粒子直接冲击,从而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开口为控制器与断路器的电插拔连接提供通道,由于金属粒子主要集中在插拔窗口的中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开口设置在凹槽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与金属粒子相错开,同时该开口中在使用时被控制器填充,故金属粒子难以通过开口影响到控制器,进而更进一步地确保控制器不受分断操作产生的金属粒子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长度与面罩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可供控制器的插接部通过的开口。
为便于插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凹槽的宽度与其适配的控制器的宽度相适应,凹槽的长度大于与其适配的控制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凹槽的槽底中部具有一方形凸起,所述方形凸起用于辅助定位,并加强了控制器与凹槽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控制器的高度小于凹槽的长度的情况下,借由上述连接关系,可使控制器“悬挂”在方形凸起,实现精确装配。
为便于加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方形凸起为槽底中部向槽口凸出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开口为方形,既便于加工,同时又可保留较大的空间用以控制器和面罩的插接配合,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开口的宽度与所凹槽的宽度相适应,其最大可以容纳控制器主体的部分直接插入,从而加强控制器与面罩、断路器之间的插接关系,以便于实际安装使用。
为限制开口的大小、防止开口过大导致金属粒子喷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开口的高度小于凹槽的长度的1/6或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断路器面罩上大尺寸、大开口的插拔窗口设置为凹槽,并在凹槽的底部设置小尺寸的开口用于插拔连通,将凹槽的槽底作为分隔件将控制器的主体部分阻挡在面罩之外,从而保护控制器不受金属粒子撞击,有效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正视图。
图3为图2 A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断路器本体,101—凹槽,102—开口,103—方形凸起,104—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面罩,其能够使配合状态下的控制器与断路器本体1相隔,有效减少分断操作过程产生的金属粒子直接撞击控制器的情况发生。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断路器面罩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面罩,其在断路器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控制器嵌入的凹槽101,凹槽101的长度与面罩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同时在凹槽101的底部设置有一可供控制器插入的开口10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断路器本体1的外表面”所指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断路器面罩位于外侧、其上设有符号、商标等标识的所在一侧侧面。而“凹槽101的底部”中的“底部”所指为使用习惯上的断路器的底部:断路器的底部源自于现有断路器的结构设计与实际使用方式,其通常为竖直设置——将进线端设置在断路器的顶部、将出线端设置在底部,辅助触头等附件从其左、右两侧与其连接配合。
本实施例所设凹槽101与控制器插接配合使用,当控制器通过底部的开口102与断路器插接时,控制器主体必然嵌入到凹槽101中,利用凹槽101的槽底作为控制器主体部分与断路器内部之间的隔离壁,使控制器与断路器分隔开来,如此,在分断操作中断路器内部的金属粒子将被凹槽101的槽底阻挡而无法冲击控制器,从而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当然,此处设计考虑了断路器内部的金属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现其与控制器的接触点通常位于中、上部,因此,大部分金属粒子得以被槽底阻拦而无法通过。
在一般实施方式中,凹槽101的宽度、槽深与长度应均与其相适配的控制器的宽度、厚度与长度相适应,以便于控制器与凹槽101正契合,提供二者之间的配合度,也省去对合插接的烦恼,降低插接使用的难度,
然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凹槽101的宽度、深度与其适配的控制器的宽度、厚度相适应,而凹槽101的长度大于与其适配的控制器的高度。该结构设计包括以下两种具体方式:第一、长出的多余部分设计在开口102处,该种情况下,控制器与凹槽101的上半部分/相配合,装配时只需使控制器的顶部贴合凹槽101的顶部进入插接即可完成精准装配,插接后控制器的底面至凹槽101的底部露出有开口102。该开口102用于使断路器的底部与断路器面罩外部连通,从而以便于满足部分设计中,从断路器面罩外部操作断路器内部的机构的实际使用需求。
第二、长出的多余部分设计在凹槽101部分,该种情况下控制器与凹槽101的底部适配插入即可完成安装。同样地,该类结构也可用于满足实际使用中的一些特殊需要,但并非为一种常用选择。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对于供控制器插入的开口102的具体结构进行了严格限制:开口102为方形,且开口102的宽度最好与所凹槽101的宽度相适应,开口102的高度小于凹槽101的长度的1/6或1/8,例如,图2中,开口102的高度约为凹槽101整体长度的0.1228,该限制下课避免开口102过大而导致对金属粒子的阻挡效果不佳,确保凹槽101的基本作用。同时,开口102越大,控制器的插接部的结构可设计得更大,体积、面积更大时,插接部与断路器之间的插接关系更为紧密。
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扁形的方形借口,既便于加工,同时又可保留较大的空间用以控制器和面罩的插接配合,充分满足使用需求。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考虑带实际插接时,由于缺乏辅助结构,有时难以判断控制器是否通过底部的开口102(由于插接件位于断路器内部,可视性极低)正确地与插接件进行了连接以及插接是否到位,尤其在实施例1中开口102处有多余部分的情况下,控制器与断路器之间的准确插接难度更高。
因此,本实施例在凹槽101的槽底中部设置一方形凸起103,方形凸起103用于辅助定位和用于辅助判断控制器与面罩、断路器之间的对接是否到位,该结构十分简单,且使用效果极好。
此外,在实施例、实施例2中原本底部开口102处的插接部连接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形凸起103所在的插接配合作为第二处插接结构,与第一处插接配合互相配合,加强控制器与凹槽101之间的连接关系。
特别是在控制器的高度小于凹槽101的长度的情况下,借由上述连接关系,可使控制器“悬挂”在方形凸起103,提高面罩对于嵌入其中的控制器的支撑作用,避免控制器整体的重量均聚集在插接部分上,有效防止连接处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方形凸起103为槽底中部向槽口凸出形成,为便于在断路器面罩加工时与断路器面罩本体一体加工形成。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凹槽101沿着断路器的宽度方向设置,开口102设置于该凹槽10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槽底之上,以供控制器通过开口102进行插拔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阻挡金属粒子直接撞击控制器的断路器面罩,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阻拦效果优异。

Claims (9)

1.一种断路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用于容置控制器的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任一端槽底上开设有可供控制器的插接部通过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与面罩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可供控制器的插接部通过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凹槽的宽度与其适配的控制器的宽度相适应,凹槽的长度大于与其适配的控制器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凹槽的槽底中部具有一方形凸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凸起为槽底中部向槽口凸出形成。
6.如权利要求1、2、3、5任一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方形。
7.如权利要求1、2、3、5任一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与所凹槽的宽度相适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与所凹槽的宽度相适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高度小于凹槽的长度的1/6或1/8。
CN202020976781.9U 2020-06-01 2020-06-01 断路器面罩 Active CN212517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6781.9U CN212517059U (zh) 2020-06-01 2020-06-01 断路器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6781.9U CN212517059U (zh) 2020-06-01 2020-06-01 断路器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7059U true CN212517059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6781.9U Active CN212517059U (zh) 2020-06-01 2020-06-01 断路器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7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17195Y (zh) 多功能电子卡
US20200244003A1 (en) Cover assembly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CA1067979A (en)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retracted latch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ame
CN214849353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2517059U (zh) 断路器面罩
US6987852B2 (en) Modular jack
CN2476886Y (zh) 一种防误插的电信连接器结构
CN100486405C (zh) 金手指及其插槽触点防盐雾腐蚀氧化方法
CN215184756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母座
CN204858136U (zh) 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组合
KR200205433Y1 (ko) 띠벽지형 이동 콘센트
CN210838309U (zh) 一种核电站多空腔结构精密显示屏组合式壳体
CN208352615U (zh) 电磁阀插头
CN209104442U (zh) 一种五孔插座
CN208986271U (zh) 一种rj45水晶头保护盖
CN208401460U (zh) 一种智能关断接线盒
US638303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7880847U (zh) 遮挡结构及音乐播放机
CN205335431U (zh) 一种小型化布线连接器
CN218182573U (zh) 一种超级快充手机电源适配器
CN218569308U (zh) 一种具有端子防护结构的pcb板上连接器
CN214706461U (zh) 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
CN205488702U (zh) 一种用于智能插排保护门
CN214313090U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213878550U (zh) 一种插座防水结构及防水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