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3829U -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3829U
CN212513829U CN202021339180.3U CN202021339180U CN212513829U CN 212513829 U CN212513829 U CN 212513829U CN 202021339180 U CN202021339180 U CN 202021339180U CN 212513829 U CN212513829 U CN 21251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lower floor
floating plate
inspection device
intermediat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9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宏发
陈杰
邓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ji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shen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shen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shen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9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3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包括均匀安装在收集箱内的隔板,所述收集箱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所述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的侧壁上均设有进液口,每个所述进液口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且每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位于下层的所述挡板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L形杆,位于下层的所述挡板与中间层的挡板之间、相邻中间层的挡板之间以及中间层与上层的挡板之间均安装有自动开关结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自动逐层完成对不同高度水分的收集,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局限性,无需重复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降低水流波动幅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将通过修建水工建筑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从而达到除害兴利的工程称之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修建完成后,为确保建筑质量以及水质等,需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多种检测。
现有的水质检测方式为,工作人员使用收集装置对将水舀起,随后使用对应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该操作方式只可对指定高度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需对不同高度的水质进行检测时,需重复操作,且因水流波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可能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包括均匀安装在收集箱内的隔板,所述收集箱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所述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的侧壁上均设有进液口,每个所述进液口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且每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位于下层的所述挡板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L形杆,位于下层的所述挡板与中间层的挡板之间、相邻中间层的挡板之间以及中间层与上层的挡板之间均安装有自动开关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中,所述自动开关结构由浮板、连接线、通孔以及连接杆组成,所述浮板滑动连接在下层中,所述连接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浮板下端,且连接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位于下层的挡板下端,所述通孔开设在隔板上,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浮板上端,且连接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与位于中间层的挡板左侧壁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中,所述收集箱的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工字轮,且两个工字轮均与连接线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中,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密封圈,所述浮板的左上端也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收集箱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与对应连接杆相配合的定位槽一。
在上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中,位于上层的所述浮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收集箱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与对应固定杆相配合的定位槽二。
在上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中,所述L形杆、浮板以及连接线均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多个隔板以及进液口的配合,可一次性完成对不同高度水分的收集操作,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局限性,且无需重复进行收集操作,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多个自动开关结构与挡板的配合,可自动逐层对不同高度的水分进行收集与保存,避免了同时进行收集时因水流波动较大导致水分混合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自动逐层完成对不同高度水分的收集,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局限性,无需重复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降低水流波动幅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收集箱、2隔板、3进液口、4挡板、5滑槽、6 L形杆、7浮板、8连接线、9工字轮、10通孔、11连接杆、12密封圈、13定位槽一、14固定杆、15定位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包括均匀安装在收集箱1内的隔板2,收集箱1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的侧壁上均设有进液口3,可分别对水利工程中不同深度的水源进行分开收集用于进行检测对比。
每个进液口3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5,且每个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挡板4,可分别对每个进液口3的开关情况进行控制。
位于下层的挡板4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L形杆6,可对下层的挡板4的开关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对该装置的收集功能进行启动。
位于下层的挡板4与中间层的挡板4之间、相邻中间层的挡板4之间以及中间层与上层的挡板4之间均安装有自动开关结构,可自动根据收集箱1内每层收集的水量多少对该层以及上一层挡板4的开光进行控制。
自动开关结构由浮板7、连接线8、通孔10以及连接杆11组成,浮板7滑动连接在下层中,连接线8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浮板7下端,且连接线8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位于下层的挡板4下端,当下层内水分收集满时,浮板7在浮力作用下上移,通过连接线8的设计,可拉动该层挡板4下移对进液口3进行闭合,避免收集的水分流出。
收集箱1的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工字轮9,且两个工字轮9均与连接线8相配合,可确保连接线8上端随浮板7上移时,保持其下端对挡板4施加垂直向下的拉力,确保挡板4的顺利下移对进液口3进行闭合。
通孔10开设在隔板2上,连接杆11固定安装在浮板7上端,且连接杆11的上端穿过通孔10与位于中间层的挡板4左侧壁固定连接,在下层浮板7上移过程中,连接杆11同时上移,从而使中间层的挡板4上移,实现中间层进液口3的贯通,从而进行中间层水分的收集,无需手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且在中间层水分收集满后,其内的浮板7可开始上移,从而实现该层进液口3的闭合以及上一层进液口3的贯通,进而连续进行每一层水分的收集操作,直至上层内水分收集满,其内浮板7上移使对应的进液口3闭合,至此完成整体的水分分层收集操作。
通孔10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密封圈12,可避免每一层的水分相互混合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浮板7的左上端也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收集箱1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与对应连接杆11相配合的定位槽一13,可确保浮板7上移时保持稳定。
位于上层的浮板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收集箱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与对应固定杆14相配合的定位槽二15,可对上层浮板7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
L形杆6、浮板7以及连接线8均为耐腐蚀材料制成(耐腐蚀材料可采用聚四氟乙烯),由于该操作是在水中进行,因此耐腐蚀材料的使用可降低该装置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该装置垂直放入水中,随后向上拉起L形杆6使下层的进液口3打开,进行下层水分的收集操作,当下层水分收集至一定高度时,浮板7受浮力作用上移,带动下层挡板4下移实现该层进液口3的闭合,于此同时,中间层的挡板4因下层浮板7的上移同时进行上移,实现中间层进液口3的打开操作,进行中间层的水分收集操作,随后中间层的浮板7手浮力上移,实现该层进液口3的闭合以及上一层进液口3的打开,直至上层的进液口3闭合后,完成对水分的分层收集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包括均匀安装在收集箱(1)内的隔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所述上层、多个中间层以及下层的侧壁上均设有进液口(3),每个所述进液口(3)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5),且每个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挡板(4),位于下层的所述挡板(4)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L形杆(6),位于下层的所述挡板(4)与中间层的挡板(4)之间、相邻中间层的挡板(4)之间以及中间层与上层的挡板(4)之间均安装有自动开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关结构由浮板(7)、连接线(8)、通孔(10)以及连接杆(11)组成,所述浮板(7)滑动连接在下层中,所述连接线(8)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浮板(7)下端,且连接线(8)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位于下层的挡板(4)下端,所述通孔(10)开设在隔板(2)上,所述连接杆(11)固定安装在浮板(7)上端,且连接杆(11)的上端穿过通孔(10)与位于中间层的挡板(4)左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工字轮(9),且两个工字轮(9)均与连接线(8)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密封圈(12),所述浮板(7)的左上端也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收集箱(1)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与对应连接杆(11)相配合的定位槽一(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浮板(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所述收集箱(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与对应固定杆(14)相配合的定位槽二(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工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杆(6)、浮板(7)以及连接线(8)均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CN202021339180.3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Active CN21251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9180.3U CN21251382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9180.3U CN21251382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3829U true CN212513829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7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9180.3U Active CN21251382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3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6381U (zh) 一种清理水面漂浮物的拦截装置
CN209471000U (zh) 波浪侵蚀试验装置
CN209327049U (zh) 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
CN113432660A (zh) 海底冷泉天然气渗漏流量原位在线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2513829U (zh) 一种水工检验装置
CN215414535U (zh) 一种水环境工程检测用取水装置
CN115979384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质水位监测方法
CN207937218U (zh) 一种深水采样器和深水采样系统
CN209690137U (zh) 粗粒土渗透临界坡降变形仪
CN112033766A (zh) 浅表沉积物中起泡气体的原位采样装置及采集方法
CN21500532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河道污水监测装置
CN212988939U (zh) 与浅表沉积物接触式气体采集装置
CN210005287U (zh) 便携式地下水位测量及取样装置
CN106226128B (zh) 一种稻麦农田径流分时采集及定量装置及方法
CN211954854U (zh) 水质取样装置
CN210347232U (zh) 一种电动采水器及无人机载电动采水器
CN209945774U (zh) 一种可装卸的管式取样器
CN215177943U (zh) 用于精确测量海底冷泉天然气渗漏流量的装置
CN220912726U (zh) 一种水资源调查评价用采集装置
CN214748919U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域的底栖生物采集装置
CN115575280B (zh) 一种水利勘测用水流含沙量取样检测装置
CN207894670U (zh) 一种污水检测用取水罐
CN212904001U (zh) 一种地表水水样采集器
CN220019056U (zh) 一种水污染检测使用的取样装置
CN220231077U (zh) 一种水质环境监测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F, 3rd Floor, Building 10, Design Capital, No. 4018 Shennan Middle Road, Tianmian Community, Huaf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Shenji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2, 3rd floor, building 10, design capital, 4018 Shennan Middle Road, tianmian community, Huaf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shen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