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3127U -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3127U
CN212513127U CN202021277241.8U CN202021277241U CN212513127U CN 212513127 U CN212513127 U CN 212513127U CN 202021277241 U CN202021277241 U CN 202021277241U CN 212513127 U CN212513127 U CN 212513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nsor
frame structure
internet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72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olden Jut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olden Ju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olden Jut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olden Ju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72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3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3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3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包括安装框,太阳能光伏板,可充电锂电池,储存固定架结构,便拆安装架结构,光伏控制器,控制芯片,无线收发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风力传感器,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内侧底部;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安装在安装框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安装在储存固定架结构的右侧。本实用新型纵向安装板通过T型插块插接在T型插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T型插块进行插接,从而方便对安装框进行安装;固定螺栓贯穿螺栓孔设置在存放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固定螺栓将纵向安装板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墙壁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但是现有的智能传感器存在着不方便对外框进行安装,不方便对安装架进行固定和检测功能单一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以解决现有的智能传感器存在着不方便对外框进行安装,不方便对安装架进行固定和检测功能单一的问题。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包括安装框,太阳能光伏板,可充电锂电池,储存固定架结构,便拆安装架结构,光伏控制器,控制芯片,无线收发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风力传感器,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内侧底部;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安装在安装框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安装在储存固定架结构的右侧;所述的光伏控制器、控制芯片和无线收发模块分别胶接在可充电锂电池的上部;所述的风力传感器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下部左侧;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包括纵向安装板,螺栓孔,存放框,固定螺栓和T型插块,所述的螺栓孔开设在纵向安装板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存放框设置在螺栓孔的左侧,同时嵌入在纵向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的T型插块螺栓安装在纵向安装板的左侧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包括T型插框,合页轴,限位盖和安装孔,所述的T型插框嵌入在安装框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合页轴螺栓安装在T型插框的左侧前后两部;所述的安装孔开设在限位盖的左侧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纵向安装板通过T型插块插接在T型插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螺栓孔设置在存放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盖螺钉安装在合页轴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胶接在安装框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光伏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与可充电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风力传感器以及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与远程显示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Y-M300的控制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型号为PT100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湿度传感器采用型号为SM7820B的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控制芯片采用89C51的单片机芯片,所述的远程显示模块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安装板通过T型插块插接在T型插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T型插块进行插接,从而方便对安装框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螺栓孔设置在存放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固定螺栓将纵向安装板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墙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左侧,配个风力传感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空气中的温湿度以及风力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盖螺钉安装在合页轴的左侧,有利于在使用时向右侧掰动限位盖,以便对T型插块的端头起到遮挡功能,从而避免T型插框从T型插块内滑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胶接在安装框的上部,有利于在白天使用时方便对光能吸收,配合光伏控制器方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方便利用可充电锂电池对电能进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储存固定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拆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框;2、太阳能光伏板;3、可充电锂电池;4、储存固定架结构;41、T型插框;42、合页轴;43、限位盖;44、安装孔;5、便拆安装架结构;51、纵向安装板;52、螺栓孔;53、存放框;54、固定螺栓;55、T型插块;6、光伏控制器;7、控制芯片;8、无线收发模块;9、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风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包括安装框1,太阳能光伏板2,可充电锂电池3,储存固定架结构4,便拆安装架结构5,光伏控制器6,控制芯片7,无线收发模块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和风力传感器11,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3螺钉安装在安装框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4安装在安装框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5安装在储存固定架结构4的右侧;所述的光伏控制器6、控制芯片7和无线收发模块8分别胶接在可充电锂电池3的上部;所述的风力传感器11螺钉安装在安装框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分别螺钉安装在安装框1的左侧,配个风力传感器11,在使用时方便对空气中的温湿度以及风力进行检测,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2胶接在安装框1的上部,在白天使用时方便对光能吸收,配合光伏控制器6方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方便利用可充电锂电池3对电能进行储存;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5包括纵向安装板51,螺栓孔52,存放框53,固定螺栓54和T型插块55,所述的螺栓孔52开设在纵向安装板5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存放框53设置在螺栓孔52的左侧,同时嵌入在纵向安装板51的内侧;所述的T型插块55螺栓安装在纵向安装板51的左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纵向安装板51通过T型插块55插接在T型插框41的内侧,在使用时方便对T型插块55进行插接,从而方便对安装框1进行安装,所述的固定螺栓54贯穿螺栓孔52设置在存放框53的内侧,在使用时方便利用固定螺栓54将纵向安装板51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墙壁上。
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4包括T型插框41,合页轴42,限位盖43和安装孔44,所述的T型插框41嵌入在安装框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合页轴42螺栓安装在T型插框41的左侧前后两部;所述的安装孔44开设在限位盖43的左侧上下两部;所述的限位盖43螺钉安装在合页轴42的左侧,在使用时向右侧掰动限位盖43,以便对T型插块55的端头起到遮挡功能,从而避免T型插框41从T型插块55内滑出。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利用固定螺栓54贯穿螺栓孔52将纵向安装板51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将T型插框41套接在T型插块55的外侧,然后利用限位盖43盖接在T型插框41的前侧,同时利用螺钉贯穿安装孔44与安装框1螺钉开连接,实现对T型插块55的限位,从而避免T型插块55从T型插框41内抽出,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2吸收太阳能,并经过光伏控制器6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至可充电锂电池3内,平时利用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和风力传感器11对空气中的温湿度以及风力进行检测,然后经过控制芯片7处理,利用无线收发模块8将检测的信息发射到远程显示模块内显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包括安装框(1),太阳能光伏板(2),可充电锂电池(3),储存固定架结构(4),便拆安装架结构(5),光伏控制器(6),控制芯片(7),无线收发模块(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和风力传感器(11),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3)螺钉安装在安装框(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4)安装在安装框(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5)安装在储存固定架结构(4)的右侧;所述的光伏控制器(6)、控制芯片(7)和无线收发模块(8)分别胶接在可充电锂电池(3)的上部;所述的风力传感器(11)螺钉安装在安装框(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便拆安装架结构(5)包括纵向安装板(51),螺栓孔(52),存放框(53),固定螺栓(54)和T型插块(55),所述的螺栓孔(52)开设在纵向安装板(5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存放框(53)设置在螺栓孔(52)的左侧,同时嵌入在纵向安装板(51)的内侧;所述的T型插块(55)螺栓安装在纵向安装板(51)的左侧上下两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固定架结构(4)包括T型插框(41),合页轴(42),限位盖(43)和安装孔(44),所述的T型插框(41)嵌入在安装框(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合页轴(42)螺栓安装在T型插框(41)的左侧前后两部;所述的安装孔(44)开设在限位盖(43)的左侧上下两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安装板(51)通过T型插块(55)插接在T型插框(41)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螺栓(54)贯穿螺栓孔(52)设置在存放框(53)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分别螺钉安装在安装框(1)的左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盖(43)螺钉安装在合页轴(42)的左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2)胶接在安装框(1)的上部。
CN202021277241.8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Active CN212513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7241.8U CN212513127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7241.8U CN212513127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3127U true CN212513127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4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7241.8U Active CN212513127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3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4019U (zh) 太阳能风光雨传感器
CN209562808U (zh) 一种智能自助电子导游装置
CN212513127U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CN204782489U (zh) 一种开窗器
CN206948790U (zh) 一种通信工程光纤交换箱
CN20591201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监测装置
CN211454326U (zh) 一种工地设备状态检测模块
CN205258920U (zh) 一种智能晾衣杆
CN201378318Y (zh) 一种电子词典和学习机
US20100086007A1 (en) Solar energy powered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device
CN201015185Y (zh) 太阳能报警器
CN208026712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大气质量检测仪
CN204992678U (zh) 免维护红外探测器
CN201829156U (zh) 太阳能广告框架
CN219283264U (zh) 一种太阳能感应灯
CN203606730U (zh) 一种智能笔记本壳体
CN211783591U (zh) 便携式温湿度监测装置及其系统
CN213299672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功能便携式太阳能灯具
CN215769513U (zh) 一种智慧农产品温室大棚控制装置
CN201270421Y (zh) 一种光电自动转换控制装置
CN21381039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照明管理系统
CN210428506U (zh) 一种97-2式手动防爆枪岗哨标签
CN204010517U (zh) 智能建筑综合设计平台
CN215261885U (zh) 温湿度监测装置
CN215909896U (zh) 一种新型大气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