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3534U - 喷雾器 - Google Patents

喷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3534U
CN212493534U CN202020596755.3U CN202020596755U CN212493534U CN 212493534 U CN212493534 U CN 212493534U CN 202020596755 U CN202020596755 U CN 202020596755U CN 212493534 U CN212493534 U CN 212493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rbo
housing
water tank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67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飞
谢志尧
陈武冰
杨宽
谢智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Yanling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67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3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3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3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雾器,包括第一外壳、用于储液的水箱、涡轮增压风机、水泵和用于出水喷雾的增压喷嘴,水箱、涡轮增压风机及水泵均安装于第一外壳内;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连通于水箱的水面上方,以对水箱的内部加压;水泵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于水箱的水面下方,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和第一出水口均连通于增压喷嘴;增压喷嘴设有用于喷雾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沿喷射方向逐渐变窄。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简单,利用涡轮增压风机给水箱增压,并将大量压缩空气作用于通过增压喷嘴的高压水柱,使得水雾喷射更远,水雾更均匀。

Description

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可以用于防疫、消毒或者是用于增加空气湿度。现有的医用喷雾器大都体积庞大,使用麻烦,不适于家庭使用。而一些小型的喷雾器,由于自身风压和水压较小,只能进行近距离的水雾喷射,无法直接对高处进行消毒,消毒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也较长。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高水雾喷射距离,缩短喷洒时间的喷雾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水雾喷射距离,缩短喷洒时间的喷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雾器,包括第一外壳、用于储液的水箱、涡轮增压风机、水泵和用于出水喷雾的增压喷嘴,水箱、涡轮增压风机及水泵均安装于第一外壳内;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连通于水箱的水面上方,以对水箱的内部加压;水泵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于水箱的水面下方,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和第一出水口均连通于增压喷嘴;增压喷嘴设有用于喷雾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沿喷射方向逐渐变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通过涡轮增压风机从水箱的水面上对水箱内部进行增压,以进一步提高水箱内的水压,在水泵的作用下,水箱内的水能更快的被泵出,从而使得水箱出水更快。另一方面,增压喷嘴的喷雾通道沿喷射方向呈由宽渐窄的渐变结构,且增压喷嘴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喷雾通道喷出。即涡轮增压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吹过增压喷嘴时,在阻挡物(增压喷嘴)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高速流动的空气冲击从喷雾通道流出的液体,使得水柱变成雾状微粒从喷雾通道喷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简单,通过涡轮增压风机对水箱内部增压,以使水箱能更快出水,以节省喷洒时间;渐变结构的喷雾通道用于流通水箱内的液体,通过涡轮增压风机对增压喷嘴提供压缩空气,以使流过喷雾通道的高压水柱在大量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喷射得更远,水雾更均匀。
较佳地,增压喷嘴设有多个用于喷气的送风通道,多个送风通道周设于喷雾通道,送风通道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设置送风通道,能使从涡轮增压风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均匀的环绕于喷雾通道,以使水雾更均匀。
较佳地,增压喷嘴包括外环壁和围合成喷雾通道的内环壁,外环壁和内环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曲面板,两两曲面板之间形成一送风通道,多个送风通道均匀排布于喷雾通道的外周。曲面板的曲线根据对数螺线进行设计,两两曲面板之间的螺旋角均相等,涡轮增压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两曲面板之间的送风通道,阻力更小,噪音也更小。
较佳地,喷雾器还包括第二外壳,涡轮增压风机安装于第二外壳内,第二外壳开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并连通于水箱的水面上方。设置有用于安装涡轮增压风机的第二外壳,使得涡轮增压风机产生的压缩气体会存于第二外壳内,不会流失。
较佳地,第二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呈由宽至窄的渐变结构,第二出气口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并连通于送风通道。第二出气口由宽渐窄,能更有效的压缩空气,使得气压更高,更有利于形成水雾。
较佳地,第二外壳上还开设有供空气进入第二外壳内的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入端。第二外壳上的第一进气口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入端以更好的吸收空气。
较佳地,喷雾器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螺接于第一外壳的一端,增压喷嘴安装于固定件内。通过固定件将增压喷嘴固定于第一外壳的喷雾端,结构简单。
较佳地,水箱的顶端开设有与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水箱的底端开设有连通于第一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气口开设在顶端,以能更好的对水箱内的液体加压,第二出水口开设在底端,以能更快的出水。
较佳地,水泵与所述增压喷嘴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节流阀安装于第二外壳,节流阀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出水口,节流阀的一端接软管连通于增压喷嘴。节流阀可以用于调节水雾的大小,以满足使用要求。
较佳地,第二外壳上开设有用于供软管穿置的通槽,软管穿过通槽进入第二外壳内且软管于第二出气口穿出第二外壳并连通于增压喷嘴。第二外壳的第二出气口用于输出涡轮增压风机的高速气流,水液从第二出气口出能更好的进行对位,以免水液从旁边过来时被高速气流吹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喷雾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喷雾器去掉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增压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增压喷嘴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喷雾器;
10、第一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把手外壳;14、固定件;
20、涡轮增压风机;
30、水箱;31、注水口;32、盖子;33、第二进气口;34、第二出水口;
40、增压喷嘴;401、外环壁;402、内环壁;403、曲面板;41、第三进水口;42、第三出水口;43、喷雾通道;44、送风通道;
50、水泵;
60、第二外壳;61、第一半壳;62、第二半壳;63、第一出气口;64、第二出气口;65、通槽;66、第一进气口;67、安装部;68、固定部;
70、节流阀;71、调节按钮;
80、电池;
90、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雾器100,包括第一外壳10、用于储液的水箱30、涡轮增压风机20、水泵50和用于出水喷雾的增压喷嘴40,水箱30、涡轮增压风机20及水泵50均安装于第一外壳10内。其中,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连通于水箱30的水面上方,以对水箱30的内部加压。水泵50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于水箱30的水面下方,以将水箱30内的液体泵出。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和水泵50的第一出水口均连通于增压喷嘴40。具体的,增压喷嘴40设有用于喷雾的喷雾通道43,喷雾通道43沿喷射方向逐渐变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100,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从水箱30的水面上对水箱30内部进行增压,以进一步提高水箱30内的水压,在水泵50的作用下,水箱30内的水能更快的被泵出,从而使得水箱30出水更快。另一方面,增压喷嘴40的喷雾通道43沿喷射方向呈由宽渐窄的渐变结构,且增压喷嘴40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喷雾通道43喷出。即涡轮增压风机20产生的高速气流吹过增压喷嘴40时,在阻挡物(增压喷嘴40)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高速流动的空气冲击从喷雾通道43流出的液体,使得水柱变成雾状微粒从喷雾通道43喷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100,结构简单,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对水箱30内部增压,以使水箱30能更快出水,以节省喷洒时间;渐变结构的喷雾通道43用于流通水箱30内的液体,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对增压喷嘴40提供压缩空气,以使流过喷雾通道43的高压水柱在大量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喷射得更远,水雾更均匀。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增压喷嘴40设有多个用于喷气的送风通道44,多个送风通道44周设于喷雾通道43,送风通道44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可以理解的,喷雾通道43的一端为第三进水口41,第三进水口41连通于节流阀70引出的软管。喷雾通道43的另一端为第三出水口42,第三出水口4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三进水口41的横截面积,第三出水口42用于喷雾。
具体的,增压喷嘴40包括外环壁401和围合成喷雾通道43的内环壁402,外环壁401和内环壁402之间设置有多个曲面板403,两两曲面板403之间形成一送风通道44,多个送风通道44均匀排布于喷雾通道43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板403的曲线根据对数螺线进行设计,对数螺线即臂的距离以几何级数递增的螺线。两两曲面板403之间的螺旋角均相等,涡轮增压风机20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两曲面板403之间的送风通道44,即涡轮增压风机20产生的高速气流吹过增压喷嘴40时,曲面板403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会有一个旋转的趋势,以使高速气流能够均匀送出,使得从涡轮增压风机20出来的压缩空气均匀的环绕于喷雾通道43,以使水雾更均匀。而且设置曲面板403,由于曲面板403自的曲面形状,对高速气流的阻力更小,噪音也更小。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喷雾器100还包括第二外壳60,涡轮增压风机20安装于第二外壳60内,以在涡轮增压风机20外围形成一个空间,以吸收空气进行加压。其中,第二外壳60上还开设有供空气进入第二外壳60内的第一进气口66,第一进气口66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入端以更好的吸收空气。在第二外壳60上还开设有第一出气口63,第一出气口63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并连通于水箱30的水面上方。第一出气口63将涡轮增压风机20产生的压缩气体输送到水箱30内,以对水箱30的内部进行增压。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外壳60上还开设有第二出气口64,第二出气口64呈由宽至窄的渐变结构,第二出气口64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并连通于增压喷嘴40的送风通道44。可以理解的,第二出气口64由宽渐窄,能更有效的压缩空气,空气从一个较宽的地方聚集到一个较窄的地方涌出,使得涡轮增压风机20送出增压喷嘴40的空气气压更高,更有利于形成水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60由第一半壳61和第二半壳62构成,再通过固定部68进行螺丝固定,这样不仅能够形成一个增压空间,以形成高压的风道,还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拆装。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喷雾器100还包括固定件14,固定件14螺接于第一外壳10的一端,增压喷嘴40安装于固定件14内,通过固定件14以将增压喷嘴40安装于第一外壳10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配合内部空间布置,亦呈由宽至窄的渐变结构,第一外壳10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装而成,以方便拆卸和安装内部部件。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还设置有把手外壳13,以便握持。在把手外壳13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钮,以便对喷雾器100进行开关。在第一外壳10内还设置有电池80、线路板90等,电池80可以对喷雾器100进行供电,可以通过对电池80充电使得喷雾器100持久工作。
请参阅图2、图3和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水箱30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注水的注水口31,注水口31凸伸出第一外壳10外以便往水箱30内加液,注水口31上配有盖子32。水箱30的顶端还开设有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连通的第二进气口33,水箱30的底端开设有连通于第一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34。第二进气口33开设在顶端,以能更好的对水箱30内的液体加压,第二出水口34开设在底端,以能更快的出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水泵50与增压喷嘴40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70,节流阀70安装于第二外壳60上的安装部67,并固定于安装部67。节流阀70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出水口,节流阀70的一端接软管连通于增压喷嘴40。节流阀70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水雾大小的调节按钮71,调节按钮71外露出第一外壳10外,以供调节,以满足使用要求。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外壳60上还开设有用于供软管穿置的通槽65,软管穿过通槽65进入第二外壳60内,且软管于第二出气口64穿出第二外壳60并连通于增压喷嘴40。可以理解的,第二外壳60的第二出气口64用于输出涡轮增压风机20的高速气流,水液通过软管从第二出气口64出,刚好置于压缩空气内,能更好的与增压喷嘴40进行对位,以免水液从旁边过来时被高速气流吹偏,当通液体的软管从第二外壳60外部过时,从第二出气口64出来的压缩空气会把软管吹偏,给喷雾造成一定的影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请参阅图1至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100可进行充电,以在断电情况下进行较长时间的使用。本实用性新型中的水泵50可以不工作,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对水箱30内部进行增压,即可将水箱30内的水在高压情况下流出水箱30外部,可以充当宠物吹水机,对宠物喂水等。喷雾器100小巧便携,便于外出携带使用,高温天气在户外可以用于降温,也可以用于高压灭火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100,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从水箱30的水面上对水箱30内部进行增压,以进一步提高水箱30内的水压,在水泵50的作用下,水箱30内的水能更快的被泵出,从而使得水箱30出水更快。另一方面,增压喷嘴40的喷雾通道43沿喷射方向呈由宽渐窄的渐变结构,且增压喷嘴40连通于涡轮增压风机20的输出端,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涡轮增压风机20产生的高速气流吹过增压喷嘴40时,在阻挡物(增压喷嘴40)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高速流动的空气冲击从喷雾通道43流出的液体,使得水柱变成雾状微粒从喷雾通道43喷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100,结构简单,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对水箱30内部增压,以使水箱30能更快出水,以节省喷洒时间;渐变结构的喷雾通道43用于流通水箱30内的液体,通过涡轮增压风机20对增压喷嘴40提供压缩空气,以使流过喷雾通道43的高压水柱在大量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喷射得更远,水雾更均匀。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用于储液的水箱、涡轮增压风机、水泵和用于出水喷雾的增压喷嘴,所述水箱、所述涡轮增压风机及所述水泵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水箱的水面上方,以对所述水箱的内部加压;所述水泵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于所述水箱的水面下方,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连通于所述增压喷嘴;所述增压喷嘴设有用于喷雾的喷雾通道,所述喷雾通道沿喷射方向逐渐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喷嘴设有多个用于喷气的送风通道,多个所述送风通道周设于所述喷雾通道,所述送风通道连通于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喷嘴包括外环壁和围合成所述喷雾通道的内环壁,所述外环壁和所述内环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曲面板,两两所述曲面板之间形成一所述送风通道,多个所述送风通道均匀排布于所述喷雾通道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器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涡轮增压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外壳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并连通于所述水箱的水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呈由宽至窄的渐变结构,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并连通于所述送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上还开设有供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螺接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所述增压喷嘴安装于所述固定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涡轮增压风机的输出端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水箱的底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所述增压喷嘴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节流阀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节流阀的一端接软管连通于所述增压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软管穿置的通槽,所述软管穿过所述通槽进入所述第二外壳内且所述软管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穿出所述第二外壳并连通于所述增压喷嘴。
CN202020596755.3U 2020-04-20 2020-04-20 喷雾器 Active CN212493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6755.3U CN212493534U (zh) 2020-04-20 2020-04-20 喷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6755.3U CN212493534U (zh) 2020-04-20 2020-04-20 喷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3534U true CN212493534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2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6755.3U Active CN212493534U (zh) 2020-04-20 2020-04-20 喷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35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0861A (zh) * 2022-04-19 2022-06-10 杭州两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搅拌的增压植保无人机施药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0861A (zh) * 2022-04-19 2022-06-10 杭州两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搅拌的增压植保无人机施药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52662A (en) Atomizer
US5715999A (en) Atomizer
CN212493534U (zh) 喷雾器
KR101300675B1 (ko) 액상 약제 살포용 분무장치의 분사관
US20080099934A1 (en) Nebulization Fan
US11224885B2 (en) Fogger
EP1906106A1 (en) Nebulization fan
CN201140138Y (zh) 带有弧形收集罩及空气吸附设备的喷枪
GB0328003D0 (en) A mist-spraying apparatus
CN107970482A (zh) 一种精油扩香机
CN209577112U (zh) 一种超低容量喷雾机
CN210906629U (zh) 直流雾化水枪及喷水器
CN211887503U (zh) 一种双组分聚脲喷涂设备
CN21098015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5465297U (zh) 一种气助式静电喷雾装置
CN103143463B (zh) 连体式电动喷枪
CN217699665U (zh) 一种微型超低量气力喷雾机
CN214554537U (zh) 一种出雾口结构、雾化系统及便携式迷雾机
CN206478799U (zh) 一种中置式喷雾轴流风机
CN206778742U (zh) 一种风送式电动喷雾器
CN219722340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除尘喷淋装置
CN215313194U (zh) 一种喷雾器喷头
CN213644572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应用该雾化装置的喷雾器
CN213996362U (zh) 一种便携式喷雾设备
CN212215966U (zh) 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2

Address after: 33rd Floor, Shenzhen Special Zone Newspaper Building, No. 6008 Shennan Avenue, Zijing Community, Lianhua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Chen Yanling

Address before: 523000 3rd floor, 32 Xinxing East Road, huangcaolang community,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