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4514U - 平板智能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平板智能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4514U
CN212484514U CN202021627305.2U CN202021627305U CN212484514U CN 212484514 U CN212484514 U CN 212484514U CN 202021627305 U CN202021627305 U CN 202021627305U CN 212484514 U CN212484514 U CN 212484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ice
terminal
alarm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73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iling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iling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iling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iling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73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4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4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4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平板智能报警器,包括主控电路,射频收发电路和警笛电路。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用于接收外界的报警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警笛电路发出警报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显示电路和语音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报警信息确定报警地点并将报警地点发送至所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所述语音电路将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通过设置显示电路和语音电路,当警情发生时,用户可及时获得警情信息并了解警情发生的地点,从而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平板智能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智能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防盗报警器,通常只包括传感器,主控设备,以及警笛电路等。当传感器检测到有警情发生时,主控设备控制警笛电路发出警报声。然而,上述防盗报警器功能单一,无法适用较为复杂的场景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智能报警器,旨在解决目前的防盗报警器功能单一,无法适用复杂场景需求的问题。
一种平板智能报警器,包括主控电路,射频收发电路和警笛电路。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用于接收外界的报警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警笛电路发出警报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显示电路和语音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报警信息确定报警地点并将报警地点发送至所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所述语音电路将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移动通信模块自动拨打预设的电话号码。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选择性地将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或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电路。
可选地,所述语音电路包括语音芯片U1,所述语音芯片U1包括数据传输端DAT,语音输出端DACL,所述数据传输端DAT用于接收数字语音信息,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输出模拟语音信息,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经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6和电阻R11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电阻R16与电容C73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包括切换开关芯片U2,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包括第一组输入端X0、Y0,第二组输入端X3、Y3,以及输出端X、Y,所述第一组输入端的X0连接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所述第一组输入端的Y0接地;所述第二组输入端X3、Y3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出端SPKP、SPKN,所述输出端X、Y连接至所述扬声器电路。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电路包括功率放大芯片U3,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包括第一输入脚IN+,第二输入脚IN-,第一输出脚OUT和第二输出脚OUT1,所述第一输入脚IN+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9和电容C14连接到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X,所述第二输入脚IN-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27和电容C23连接到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Y,所述第一输出脚OUT经过电感L13和电容C106组成的滤波电路连接到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脚OUT1经过电感L5和电容C107组成的滤波电路后连接到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选择性地将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或者麦克风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切换开关芯片U4,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4包括第一组输入端HSD1+、HSD1-,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以及输出端D+、D-,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连接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接地,所述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分别连接麦克风所接收的语音信号MIC_IN_P、MIC_IN_N,所述输出端D+、D-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出端MICP、MICN。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通过电阻R42连接到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电阻R42的一端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5,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电源端VCC,使能端CE,电池端BAT,所述电源端VCC连接电源电压,所述使能端CE通过电阻R18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电池端BAT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电池正极,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容C1和开关管Q6,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端BAT,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开关管Q6的栅极连接电源电压,且通过电阻R28接地。
可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芯片U6,所述变压芯片U6包括电压输入端VIN,接地端PGND和NGND,补偿端COMP,PWM输出端LX和反馈端FB。所述电压输入端VIN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电压输入端VIN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电容C14和电容C17接地;所述补偿端COMP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0和电容C16接地;所述使能端EN通过电阻R33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IN;所述PWM输出端LX通过电感L7,电容C12和电容C18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场效应管Q8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8的漏极连接电池正极VBAT,所述场效应管Q8的栅极通过电阻R30连接到电池正极VBAT;所述反馈端FB通过电阻R76接地,并且通过电阻R31连接到所述场效应管Q8的源极;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场效应管Q8的栅极,基极通过电阻R73连接至电源电压。
通过设置显示电路和语音电路,当警情发生时,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报警信息确定报警地点并将报警地点发送至所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所述语音电路将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因此,用户可及时获得警情信息并了解警情发生的地点,从而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智能报警器的系统框图。
图2为图1中语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系统框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系统框图。
图6为图5中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图3中的扬声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图1中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图1中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智能报警器10,包括主控电路110,射频收发电路120和警笛电路130。所述射频收发电路120用于接收外界的报警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主控电路110。所述主控电路110用于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警笛电路130发出警报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还包括显示电路140和语音电路150。所述主控电路110根据报警信息确定报警地点并将报警地点发送至所述显示电路140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所述语音电路150将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
通过设置显示电路140和语音电路150,当警情发生时,所述主控电路110根据报警信息确定报警地点并将报警地点发送至所述显示电路140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所述语音电路150将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因此,用户可及时获得警情信息并了解警情发生的地点,从而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具体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可以设置在平常的家居环境中,并连接外部的感测器或者传感器。所述感测器或者传感器包括但不限定为IP网络相机、烟雾探测器、无线红外探测器、无线门磁、气体探测器等。例如,烟雾探测器设置在厨房,IP网络相机设置在客厅,无线门磁设置在卧室门口等。当这些的感测器或者传感器探测到有异常发生时,如有火灾发生或者燃气泄漏,将会将相应的报警信息通过所述射频收发电路120发送给主控电路110。由于IP网络相机、烟雾探测器、无线红外探测器、无线门磁、气体探测器等设备的设置位置固定,因此,根据不同设备发送的报警信息,所述主控电路110可以判断出报警信息发生的地点,在通过显示电路140在显示屏上显示,并把相应的地点信息和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
根据需要,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还可以包括移动通信模块160,充电电路170,电源电路180,触控电路190和WIFI模块20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包括移动通信模块160。此时,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60与外界的移动电话或者固定电话等传输信息。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与外界传输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定于GSM、3G、4G、5G信号,短信等。可以理解地,用户也可以用电话(手机)或者短信远程对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进行设置。同时,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还兼容中国移动飞信功能,以节约用户发短信设置时产生的短信费用。当设置有移动通信模块160时,所述主控电路110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自动拨打预设的电话号码。根据需要,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可以设置多组电话号码,以通知多个用户。当第一组电话占线或者无法接通时,会自动拨打下一组电话号码,同时给相应的号码发送报警短信。根据需要,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也可以通过WIFI模块200,将警情发生时的地点信息和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安装与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配套的监控软件,实时查看各区域的安全状况。
请参见图2,所述语音电路150包括语音芯片U1。所述语音芯片U1包括数据传输端DAT,语音输出端DACL。所述数据传输端DAT用于接收数字语音信息。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输出模拟音频信息。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经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6和电阻R11后连接至第一切换开关210。所述电阻R16与一电容C73并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经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6和电阻R11后的输出信号标记为TS。具体地,所述语音芯片U1还包括串口通讯端RX、TX、IO接地端VSSIO、电源端LDO、语音输出端DACR、数字接地端VSS和共模电压端VCOM。所述串口通讯端RX、TX用于进行串口数据通讯。所述IO接地端VSSIO和所述数字接地端VSS接地。所述电源端LDO连接3.3V电源电压,且通过电解电容C3接地。所述共模电压端VCOM通过电容C15接地。根据需要,相应的模拟音频信息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出端DACR输出,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3.3V电源电压为模拟供电端输出的电压LANG_3.3V。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还包括第一切换开关210。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一切换开关210选择性地将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或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电路220。由于设置了第一切换开关210,当警情发生时,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可以选择性地输出实时通话信息或预设的语音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语音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151上。所述预设的语音信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增,更改或者删除。所述第一切换开关210包括切换开关芯片U2。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包括第一组输入端X0、Y0,第二组输入端X3、Y3,以及输出端X、Y。所述第一组输入端的X0连接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所述第一组输入端的Y0接地。所述第二组输入端X3、Y3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出端SPKP、SPKN。所述输出端X、Y连接至所述扬声器电路220。根据需要,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还包括电源端VDD,接地端GND和控制端A、B。所述电源端VDD连接3.3V的电源电压,且通过并联连接的电容C94和电容C97接地。所述接地端GND接地。所述控制端A、B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110以接收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端A、B所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切换开关210选择性地将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或所述语音电路130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电路220。具体地,当控制端A、B为低电平时,第一组输入端X0、Y0和输出端X、Y连通,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的语音信号传输至所述扬声器电路220。当控制端A、B为高电平时,第二组输入端X3、Y3和输出端X、Y连通,所述所述语音电路130的语音信号传输至所述扬声器电路220。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230。请一并参见图5和图6,所述第二切换开关230选择性地将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或者麦克风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的语音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230包括切换开关芯片U4。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4包括第一组输入端HSD1+、HSD1-,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以及输出端D+、D-。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连接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接地。所述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分别连接麦克风所接收的语音信号MIC_IN_P、MIC_IN_N。所述输出端D+、D-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入端MICP、MICN。具体地,所述第二切换开关230还包括电源端VDD和接地端GND。所述电源端VDD连接3.3V电源电压,且通过并联连接的电容C119和电容C126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4的电源端VDD连接的是数字供电段输出的电源电压VCC_3.3V。所述接地端GND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通过电阻R42连接到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电阻R42的一端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第二切换开关230还包括控制端S和控制端OE。在控制端S和控制端OE输入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以选择性地将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或者麦克风接收的语音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具体地,当控制端OE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切换开关230关闭,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或者麦克风接收的语音信号都不能传输到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当控制端OE为低电平,控制端S为低电平时,第一组输入端HSD1+、HSD1-和输出端D+、D-连通,所述语音电路150的语音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当控制端OE为低电平,控制端S为高电平时,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和输出端D+、D-连通,麦克风接收的语音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
请参见图7,所述扬声器电路220包括功率放大芯片U3。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包括第一输入脚IN+,第二输入脚IN-,第一输出脚OUT和第二输出脚OUT1。所述第一输入脚IN+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9和电容C14连接到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X。所述第二输入脚IN-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27和电容C23连接到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Y。所述第一输出脚OUT经过电感L13和电容C106组成的滤波电路连接到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脚OUT1经过电感L5和电容C107组成的滤波电路后连接到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具体地,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13还包括电荷泵输出端PVDD,芯片关断引脚SHDN,测试引脚FS,电源引脚VDD以及接地脚GND。所述电荷泵输出端PVDD通过电容C103接地。所述芯片关断引脚SHDN通过电阻R4连接到主控电路110的一控制端。所述测试引脚FS通过阻值为100KΩ的电阻R46接地。所述电源引脚VDD通过磁珠FB7连接到4V电压。根据需要,所述电源引脚VDD通过电解电容C13和电容C30接地。同时,所述电源引脚VDD亦通过电容C105连接到接地脚GND,所述接地脚GND接地。
所述语音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51中,所述语音信息可以是移动通信模块160的录音信息,或者是平板智能报警器10自带麦克风的录音信息,或者是用户在网上下载的语音信息。在播放语音信息的时候,所述语音电路150从存储装置151中获取相应的语音信息,并通过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输出模拟音频信息至第一切换开关210。所述主控电路110将第一切换开关210的导通通道切换到X0、Y0通道。所述预存的语音信号就可以输出到扬声器电路220,从而输出声音。另外,所述主控电路110控制第二切换开关230切换到HSD1+、HSD1-通道,所述预存的语音信号也可以通过第二切换开关230输出至移动通信模块160,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60将预存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相应的用户。
在录音过程中,所述主控电路110控制第二切换开关230切换到HSD2+、HSD2-通道。此时,麦克风所接收的语音信号MIC_IN_P、MIC_IN_N就可以传输到移动通信模块160中,并通过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60进行录制。同时,所录制的语音信息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60的语音信号输出端SPKP、SPKN输出到第一切换开关210。所述主控电路110将第一切换开关210的导通通道切换到X3、Y3通道。此时,移动通信模块160中所录制的语音信息就可以输出到扬声器电路220,从而输出声音。
在通话过程中,所述主控电路110控制第二切换开关230切换到HSD2+、HSD2-通道,将声音放入移动通信模块160,再由天线发出,从而将声音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通话的手机端。当通话的手机端说话时,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从天线中接收信号,由移动通信模块160附带的外部CODEC芯片解码后,通过SPKP,SPKN输出到第一切换开关210。此时,所述主控电路110由MCU将第一切换开关210的导通通道切换到X3、Y3通道,移动通信模块160中的语音信息就可以输出到扬声器电路220。具体地,电容C31、电容C34为滤波电容,滤除由MIC带进的高频杂波,使音频模拟信号更加稳定。电容C36、电容C38、电容C106、电容C107为滤波电容,滤除播放声音传输中受干扰所带来的的搞频杂波,使播放出来的声音更加清晰。电容C41、电容C23为隔直电容,使进入功放的信号只有模拟交流信号,滤除直流信号。根据需要,模拟供电端可通过磁珠FB5与数字供电端连接,从而起到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和吸收收静电脉冲,从而使音频供电更加纯净,播放出的声音更加清晰,从而实现降低底噪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还包括充电电路170。请参见图8,所述充电电路170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5。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5包括电源端VCC,使能端CE,电池端BAT。所述电源端VCC连接电源电压。所述使能端CE通过电阻R18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电池端BAT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电池正极。所述充电电路170还包括电容C1和开关管Q6。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端BAT,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开关管Q6的栅极连接电源电压,且通过电阻R28接地。根据需要,所述充电电路170还包括由电阻R5和电阻R3组成的分压电路,用以检测电池接脚BAT输出的电压。根据需要,该分压电路还包括与电阻R3并联设置的电容C5,所述电容C5用于过滤检测电压的交流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3还包括电源接脚VCC,充电电流监测端PROG和使能输入端CE。电源接脚VCC连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接脚VCC的电压为内部电路的工作电源。当电源接脚VCC与电池接脚BAT的电压差小于30mV时,充电管理芯片U3将进入低功耗的停机状态,此时电池接脚BAT的电流小于2μA。所述充电电流监测端PROG通过电阻R25接地。所述使能输入端CE通过电阻R18连接到5V直流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18的阻值为10K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能输入端CE连接高的输入电平将使充电管理芯片U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能输入端CE连接低的输入电平将使充电管理芯片U3处于被禁止充电状态。
在充电电路170的具体工作过程中,5V的直流电压经过电容C2滤除杂波后,进入充电管理芯片U5。电阻R18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5的CE脚,高电平有效。即插上USB DC5V,充电管理芯片U5的CE脚为高电平,充电管理芯片U5立即处于工作状态。电容C1为滤波电容,在输出端滤除输出杂波,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平滑。电阻R25为充电管理芯片U5的调节电阻,可以调节充电电流。在本实施例中,将电阻R25设置为1.5KΩ的阻值,可以将充电电流控制在750mA左右,避免充电电流过大,而降低电池寿命。电阻R5和R3组成的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量,方便用户可以判断电池剩余电量。MOS管Q6、二极管D1、电阻R28共同组成了开关电路。当插上USB线时,5V的直流电压输出至MOS管Q6的栅极,MOS管Q6被关断使5V的直流电压经过充电管理芯片U5只给电池充电。当USB线拔出时,5V的直流电压断开,MOS管Q6经过电阻R28被下拉到地,MOS管Q6导通,从而使电池给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供电。
根据需要,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还包括电源电路180。请参见图9,所述电源电路180包括变压芯片U6,所述变压芯片U6包括电压输入端VIN,接地端PGND和NGND,补偿端COMP,PWM输出端LX和反馈端FB。所述电压输入端VIN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电压输入端VIN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电容C14和电容C17接地。所述补偿端COMP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0和电容C16接地。所述使能端EN通过电阻R33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IN。所述PWM输出端LX通过电感L7,电容C12和电容C18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场效应管Q8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8的漏极连接电池正极VBAT,所述场效应管Q8的栅极通过电阻R30连接到电池正极VBAT。所述反馈端FB通过电阻R76接地,并且通过电阻R31连接到所述场效应管Q8的源极。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场效应管Q8的栅极,基极通过电阻R73连接至电源电压。
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采用USB的5V直流电压供电。5V直流电压进入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10之后,先经过电解电容C14和贴片电容C17进行滤波后送给变压芯片U6降压到4.2V,在变压芯片U6内部MOS管Q8关断的时候,由于电感特性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和电感总要阻碍电流变化,电感中还存在一个反向电流,第二二极管D2给贴片电感L7提供一个快速放电回路,从而避免其他元件损坏。贴片电阻R31和R76为分压电阻,为变压芯片U6提供一个反馈,从而起到调节输出电压的作用。电解电容C12和贴片电容C18在输出端滤除输出电压的杂波,起到一个滤波效果,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更加平滑。三极管Q10和MOS管Q8等元件组成了一个开关电路,当插入USB线时候,5V的直流电压进行供电,三极管Q10导通,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被拉到地,MOS管Q8的栅极从高电位被拉到低电位,从而使MOS管Q8导通,5V的直流电压从而给整机供电。当USB线拔出的时候,5V的直流电压断开,三极管Q10集电极和MOS管Q8被R30上拉到高电位,MOS管Q8关断,整机由电池供电。MOS管Q8的关断避免了电流回流到变压芯片U6中,避免的变压芯片U6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板智能报警器,包括主控电路,射频收发电路和警笛电路,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用于接收外界的报警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警笛电路发出警报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智能报警器还包括显示电路和语音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报警信息确定报警地点并将报警地点发送至所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所述语音电路将预设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所述主控电路根据报警信息控制所述移动通信模块自动拨打预设的电话号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选择性地将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或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电路包括语音芯片U1,所述语音芯片U1包括数据传输端DAT,语音输出端DACL,所述数据传输端DAT用于接收数字语音信息,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用于输出模拟语音信息,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经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6和电阻R11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电阻R16与一电容C73并联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包括切换开关芯片U2,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包括第一组输入端X0、Y0,第二组输入端X3、Y3,以及输出端X、Y,所述第一组输入端的X0连接所述语音输出端DACL,所述第一组输入端的Y0接地;所述第二组输入端X3、Y3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出端SPKP、SPKN,所述输出端X、Y连接至所述扬声器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电路包括功率放大芯片U3,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包括第一输入脚IN+,第二输入脚IN-,第一输出脚OUT和第二输出脚OUT1,所述第一输入脚IN+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9和电容C14连接到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X,所述第二输入脚IN-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27和电容C23连接到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Y,所述第一输出脚OUT经过电感L13和电容C106组成的滤波电路连接到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脚OUT1经过电感L5和电容C107组成的滤波电路后连接到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选择性地将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或者麦克风的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切换开关芯片U4,所述切换开关芯片U4包括第一组输入端HSD1+、HSD1-,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以及输出端D+、D-,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连接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接地,所述第二组输入端HSD2+、HSD2-分别连接麦克风所接收的语音信号MIC_IN_P、MIC_IN_N,所述输出端D+、D-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入端MICP、MIC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输入端HSD1+通过电阻R42连接到所述语音电路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电阻R42的一端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
10.如权利要求1-6、8-9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智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5,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电源端VCC,使能端CE,电池端BAT,充电电流监测端PROG,所述电源端VCC连接电源电压,所述使能端CE通过电阻R18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电池端BAT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电池正极,所述充电电流监测端PROG通过电阻R25接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容C1和开关管Q6,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端BAT,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开关管Q6的栅极连接电源电压,且通过电阻R28接地。
CN202021627305.2U 2020-08-06 2020-08-06 平板智能报警器 Active CN212484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7305.2U CN212484514U (zh) 2020-08-06 2020-08-06 平板智能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7305.2U CN212484514U (zh) 2020-08-06 2020-08-06 平板智能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4514U true CN212484514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7305.2U Active CN212484514U (zh) 2020-08-06 2020-08-06 平板智能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4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0105B (zh) 一种利用电子设备的电源向anc耳机供电的方法及设备
CN101753675A (zh) 手机来电提示的方法、系统及电视机
CN106060693A (zh) 一种带音频插头的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38159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3251411U (zh) 一种anc耳机
CN205864668U (zh) 耳机线控器
CN212484514U (zh) 平板智能报警器
CN107690813B (zh) 耳机及耳机的供电电路
CN111882789A (zh) 平板智能报警器
CN101945164B (zh) 一种2.4g无绳报警电话机
CN202679540U (zh) 电视机、移动设备终端及自动提示移动设备进出wifi网络的系统
CN208210192U (zh) 智能音响系统
CN204667171U (zh)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设备
CN206042133U (zh) 一种键面可存号的指挥电话机
CN206993224U (zh) 门铃
CN201898558U (zh)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控制装置
CN103079022B (zh) 专网通信内部双网语音告警物理隔离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711503A (zh) 一种具有通讯和定位功能的安全帽
CN201341206Y (zh) 可视对讲门禁装置
CN208094781U (zh) 一种声音录制系统
CN205726249U (zh) 一种带音频插头的蓝牙耳机
CN201430600Y (zh) 一种电话机
CN216625347U (zh) 一种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转接板
CN111899721B (zh) 一种语音交互终端和智能家居的通信方法
CN201327673Y (zh) 安防联网系统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