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8334U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78334U CN212478334U CN202020833381.2U CN202020833381U CN212478334U CN 212478334 U CN212478334 U CN 212478334U CN 202020833381 U CN202020833381 U CN 202020833381U CN 212478334 U CN212478334 U CN 212478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ound
- decoration
- blocking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装饰固定组件一、吸音百叶窗和装饰固定组件二;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上远离吸音百叶窗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供装饰板挡靠,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上设有位于上端的第二挡靠部供向上延伸的装饰板挡靠,位于下端的第三挡靠部供向下延伸的装饰板挡靠;所述的装饰板与墙体立面平行间隔布置,且在装饰板与墙体立面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音棉;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饰固定组件一临近地面或屋顶面的一端设置的吸音百叶窗,以及在装饰板与墙体立面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吸音棉,实现了室内噪音的有效过滤,解决了室内噪音逸散到外界,对外界空间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产业一直是消费热点、经济增长点和主导驱动力。然而,粗放低层次的住宅产业发展模式存在资源、能耗、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故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模式将成为建筑业发展主导方向。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避免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人们通常在建筑物墙体上设计具有吸音功能的材料,现有的吸音材料主要有刨花板、岩棉板等,这些材料虽具有一定的吸音材料,但为了实现室内装饰的效果,通常在传统的吸音板材上进行装饰性材料的设计制作,施工过程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固定在墙角和屋顶面阴角处的装饰固定组件一,固定在所述装饰固定组件一临近地面或屋顶面一侧的吸音百叶窗,固定在平面墙体上的装饰固定组件二;
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上远离吸音百叶窗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供装饰板挡靠,且在第一挡靠部的外侧设有卡槽供卡条卡紧固定所述装饰板;
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上设有位于上端的第二挡靠部供向上延伸的装饰板挡靠,位于下端的第三挡靠部供向下延伸的装饰板挡靠,且在第二挡靠部、第三挡靠部的外侧均设有卡槽供卡条卡紧固定所述装饰板;
所述的装饰板与墙体立面平行间隔布置,且在装饰板与墙体立面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音棉。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吸音百叶窗包括一水平向延伸布置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面向外延伸有立板,所述的卡板和立板的外侧面分别向远离墙体立面的方向斜向延伸有间隔布置的挡音板,相邻挡音板之间的立板上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包括一平行墙体立面的第一基板,第一基板的一端设有一横板,所述横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侧面上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卡块围合形成卡接槽用于卡接固定所述的吸音百叶窗;
位于第一基板外侧的横板上设有一承接板,与所述承接板间隔布置的边板,所述的承接板与第一基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挡靠部,所述承接板与边板围合形成所述的卡槽供卡条卡接固定。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第一基板向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经由螺栓穿连至固定在墙体立面上的角型块上。
优选条件下,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基板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悬伸端部具有一间距。
优选条件下,所述连接板旁侧的第一基板还设有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的悬伸端部与连接板的悬伸端部设置有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围板和连接板围合成管腔;
位于左右位置的两装饰固定组件一经由插置在两管腔中的连接杆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连接板和/或第一围板上。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包括一平行墙体立面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远离墙体立面的一侧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外延板,位于上端的外延板向上延伸有第一承接板,与所述第一承接板间隔布置的第一边板,所述的第一承接板与第二基板围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挡靠部,所述的第一承接板与第一边板围合形成卡槽供卡条卡接固定;
位于下端的外延板向下延伸有第二承接板,与所述第二承接板间隔布置的第二边板,所述的第二承接板与第二基板围合形成所述的第三挡靠部,所述的第二承接板与第二边板围合形成卡槽供卡条卡接固定。
优选条件下,位于两外延板之间的第二基板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排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通过在装饰固定组件一临近地面或屋顶面的一端设置的吸音百叶窗,以及在装饰板与墙体立面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吸音棉,实现了室内噪音的有效过滤,解决了室内噪音逸散到外界,对外界空间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在屋顶面阴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在墙体立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在墙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音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饰固定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饰固定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装饰板,2-卡条,3-墙体立面,4-吸音棉,10-装饰固定组件一,101-第一挡靠部,102-卡槽,11-第一基板,12-横板,121-卡块,122-卡接槽,13-承接板,14-边板,15-连接板,16-第一围板,17-第二围板,171-管腔,18-连接杆,20-吸音百叶窗,21-卡板,22-立板,221-通孔,23-挡音板,30-装饰固定组件二,301-第二挡靠部,302-第三挡靠部,31-第二基板,311-排气孔,32-外延板,33-第一承接板,34-第一边板,35-第二承接板,36-第二边板,40-角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包括固定在墙角和屋顶面阴角处的装饰固定组件一10,固定在所述装饰固定组件一10临近地面或屋顶面一侧的吸音百叶窗20,固定在平面墙体上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
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10上远离吸音百叶窗20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101供装饰板1挡靠,且在第一挡靠部101的外侧设有卡槽102供卡条2卡紧固定所述装饰板1;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上设有位于上端的第二挡靠部301供向上延伸的装饰板1挡靠,位于下端的第三挡靠部302供向下延伸的装饰板1挡靠,且在第二挡靠部301、第三挡靠部302的外侧均设有卡槽102供卡条2卡紧固定所述装饰板1;所述的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平行间隔布置,且在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音棉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装饰固定组件一10临近地面或屋顶面的一端设置的吸音百叶窗20,以及在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吸音棉4,实现了室内噪音的有效过滤,解决了室内噪音逸散到外界,对外界空间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无需对墙体立面3进行找平作业,可直接将装饰固定组件一10和装饰固定组件二30固定到待处理的墙体立面3上,然后横向插置固定所述的吸音百叶窗20;以及,将装饰板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装饰固定组件一10的第一挡靠部101和装饰固定组件二30的第二挡靠部301或第三挡靠部302上,接着向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吸音棉4即可,简单方便;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整体的施工简单方便,相比于传统的现场裁切隔音板材来实现室内的吸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系统不会产生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有效的减少了固体废料的产生,实现了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结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吸音百叶窗20的作用在于对经地面和屋顶面的噪音进行更为有效的过滤,作为该吸音百叶窗20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吸音百叶窗20包括一水平向延伸布置的卡板21,所述卡板21的一侧面向外延伸有立板22,所述的卡板21和立板22的外侧面分别向远离墙体立面3的方向斜向延伸有间隔布置的挡音板23,相邻挡音板23之间的立板2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221。通过该斜向布置的挡音板23以及间隔布置在立板22上的通孔221,确保了对室内经地面和屋顶面反射的声波进行有效的过滤。另一方面,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由于在墙角和屋顶面阴角处设置了吸音百叶窗20结构,中央空调系统的进出风口可与该吸音百叶窗20实现配合,具体的,将中央空调系统的进风口连通至墙角处的吸音百叶窗20的位置,出风口连通至屋顶面阴角处的吸音百叶窗20的位置;如此,中央空调系统的进风可高效的在室内实现循环,提高了室内温度的调节速度。
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10包括一平行墙体立面3的第一基板11,第一基板11的一端设有一横板12,所述横板12远离第一基板的侧面上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卡块121围合形成卡接槽122用于卡接固定所述的吸音百叶窗20;位于第一基板11外侧的横板12上设有一承接板13,与所述承接板13间隔布置的边板14,所述的承接板13与第一基板11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挡靠部101,所述承接板13与边板14围合形成所述的卡槽102供卡条2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基板11向墙体立面3所在侧延伸有连接板15,所述的连接板15经由螺栓穿连至固定在墙体立面3上的角型块40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15与第一基板11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基板11的悬伸端部具有一间距。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系统的具体构建过程中,由于并不对墙体立面3进行前期的找平处理,因此,在第一基板11上的连接板15与角型块40的连接过程中,角型块40贴靠在连接板15的侧边可能会凸出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而这与即将挡靠到第一基板11上的装饰板1会发生干涉,严重的根本无法进行装饰板1的安装;而将连接板15与第一基板11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基板11的悬伸端部设置的具有一定间距,可有效的避免角型块40贴靠在连接板15上的侧边凸出,即实现了可靠的防呆,确保了安装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板15旁侧的第一基板11还设有第一围板16,所述第一围板16的悬伸端部与连接板15的悬伸端部设置有第二围板17,所述第二围板17、第一围板16和连接板15围合成管腔171;位于左右位置的两装饰固定组件一10经由插置在两管腔171中的连接杆18连接,所述的连接杆18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连接板15和/或第一围板16上。
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包括一平行墙体立面3的第二基板31,所述第二基板31远离墙体立面3的一侧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外延板32,位于上端的外延板32向上延伸有第一承接板33,与所述第一承接板33间隔布置的第一边板34,所述的第一承接板33与第二基板31围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挡靠部301,所述的第一承接板33与第一边板34围合形成卡槽102供卡条2卡接固定;位于下端的外延板32向下延伸有第二承接板35,与所述第二承接板35间隔布置的第二边板36,所述的第二承接板35与第二基板31围合形成所述的第三挡靠部302,所述的第二承接板35与第二边板36围合形成卡槽102供卡条2卡接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也通过与装饰固定组件一10相同的连接结构固定在墙体立面3上,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位于两外延板32之间的第二基板31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排气孔311。如此,可方便的进行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之间填充的吸音棉4的湿气排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墙角和屋顶面阴角处的装饰固定组件一(10),固定在所述装饰固定组件一(10)临近地面或屋顶面一侧的吸音百叶窗(20),固定在平面墙体上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
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10)上远离吸音百叶窗(20)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101)供装饰板(1)挡靠,且在第一挡靠部(101)的外侧设有卡槽(102)供卡条(2)卡紧固定所述装饰板(1);
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上设有位于上端的第二挡靠部(301)供向上延伸的装饰板(1)挡靠,位于下端的第三挡靠部(302)供向下延伸的装饰板(1)挡靠,且在第二挡靠部(301)、第三挡靠部(302)的外侧均设有卡槽(102)供卡条(2)卡紧固定所述装饰板(1);
所述的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平行间隔布置,且在装饰板(1)与墙体立面(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音棉(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百叶窗(20)包括一水平向延伸布置的卡板(21),所述卡板(21)的一侧面向外延伸有立板(22),所述的卡板(21)和立板(22)的外侧面分别向远离墙体立面(3)的方向斜向延伸有间隔布置的挡音板(23),相邻挡音板(23)之间的立板(2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一(10)包括一平行墙体立面(3)的第一基板(11),第一基板(11)的一端设有一横板(12),所述横板(12)远离第一基板的侧面上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卡块(121)围合形成卡接槽(122)用于卡接固定所述的吸音百叶窗(20);
位于第一基板(11)外侧的横板(12)上设有一承接板(13),与所述承接板(13)间隔布置的边板(14),所述的承接板(13)与第一基板(11)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挡靠部(101),所述承接板(13)与边板(14)围合形成所述的卡槽(102)供卡条(2)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基板(11)向墙体立面(3)所在侧延伸有连接板(15),所述的连接板(15)经由螺栓穿连至固定在墙体立面(3)上的角型块(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与第一基板(11)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基板(11)的悬伸端部具有一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旁侧的第一基板(11)还设有第一围板(16),所述第一围板(16)的悬伸端部与连接板(15)的悬伸端部设置有第二围板(17),所述第二围板(17)、第一围板(16)和连接板(15)围合成管腔(171);
位于左右位置的两装饰固定组件一(10)经由插置在两管腔(171)中的连接杆(18)连接,所述的连接杆(18)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连接板(15)和/或第一围板(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固定组件二(30)包括一平行墙体立面(3)的第二基板(31),所述第二基板(31)远离墙体立面(3)的一侧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外延板(32),位于上端的外延板(32)向上延伸有第一承接板(33),与所述第一承接板(33)间隔布置的第一边板(34),所述的第一承接板(33)与第二基板(31)围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挡靠部(301),所述的第一承接板(33)与第一边板(34)围合形成卡槽(102)供卡条(2)卡接固定;
位于下端的外延板(32)向下延伸有第二承接板(35),与所述第二承接板(35)间隔布置的第二边板(36),所述的第二承接板(35)与第二基板(31)围合形成所述的第三挡靠部(302),所述的第二承接板(35)与第二边板(36)围合形成卡槽(102)供卡条(2)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两外延板(32)之间的第二基板(31)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排气孔(3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33381.2U CN212478334U (zh) | 2020-05-15 | 2020-05-15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33381.2U CN212478334U (zh) | 2020-05-15 | 2020-05-15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78334U true CN212478334U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46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33381.2U Active CN212478334U (zh) | 2020-05-15 | 2020-05-15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783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6766A (zh) * | 2020-05-15 | 2020-08-25 | 安徽楼里外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
2020
- 2020-05-15 CN CN202020833381.2U patent/CN2124783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6766A (zh) * | 2020-05-15 | 2020-08-25 | 安徽楼里外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CN111576766B (zh) * | 2020-05-15 | 2024-05-17 | 楼里外硬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478334U (zh)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
CN201133690Y (zh) | 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 | |
CN101352717A (zh) | 降噪防尘移动作业室 | |
CN103398442B (zh) | 一种智能通风器以及通风方法 | |
CN100575631C (zh) |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 |
CN201092733Y (zh) | 降噪防尘移动作业室 | |
CN2854031Y (zh) | 一种通风隔音窗 | |
CN200971574Y (zh) |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 |
CN201228511Y (zh) | 凸窗用自然通风消声器 | |
CN111576766B (zh) | 一种吸声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 |
CN113374120B (zh) | 一种环保装饰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364181U (zh) | 消音净化装饰复合板 | |
CN210086581U (zh) | 单元式封闭玻璃幕墙过渡季自然通风系统 | |
CN208830524U (zh) | 一种装配式保温透气墙体 | |
CN2235597Y (zh) | 低噪声方形保温冷却塔 | |
CN214246103U (zh) | 一种保暖隔音型建筑钢结构 | |
CN2782877Y (zh) | 带门套的房门 | |
CN204984505U (zh) | 汽轮机发电机组组合式隔声罩 | |
CN209585365U (zh) |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 | |
CN216042880U (zh) | 一种超静音隔音变电站gis室 | |
CN219175552U (zh) | 一种保温隔热的复合墙体 | |
CN221373386U (zh) | 一种动力式通风隔声窗 | |
CN203475871U (zh) | 恒温房 | |
CN221502355U (zh) | 一种通风节能的绿色建筑墙壁结构 | |
CN213806032U (zh) | 一种建筑节能玻璃幕墙安装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Address after: Room 2316, 3 / F, Hongmao business building, a 8, Hongjunyi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7 Patentee after: Louliwai hard cor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31131 NO.175 Fuyang North Road, Changfeng Shuang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louliw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