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6352U -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6352U
CN212466352U CN202020449122.XU CN202020449122U CN212466352U CN 212466352 U CN212466352 U CN 212466352U CN 202020449122 U CN202020449122 U CN 202020449122U CN 212466352 U CN212466352 U CN 212466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water
storage cavity
wound
gau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91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代娜
苏纪平
黄晓琳
欧子苗
吴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4491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6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6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6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包括纱带,所述纱带上设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所述第一面层与纱带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储物腔;所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二面层朝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还设有弹性层;所述第二储物腔内设有一水囊,所述水囊通过一注水管与一充水阀连接;所述第二面层背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还粘贴有敷料贴;所述纱带上还开设有供注水管和引流管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伤口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压迫,使水囊的重力垂直作用在伤口上,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Description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颈部手术完成后需要在颈部包扎纱带以给伤口一定压力,以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辅助伤口愈合。然后由于颈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对于颈部手术后病人的伤口压迫,目前在临床上一般是对整个颈部甚至是连同头部或颈胸部一起包扎进行压迫,但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压迫时,不仅会造成病人舒适度较低,且还影响了病人的呼吸;最重要的是,由于颈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会在颈部出现凹陷的地方,采用此种方式对整个颈部进行压迫时,无法实现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压迫,没有一个垂直的一个压力作用于伤口上,使得压迫效果不佳,伤口较难愈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对伤口的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压迫,使水囊的重力垂直作用在伤口上,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包括纱带,所述纱带上设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第一面层;所述第一面层的两侧及其中一端均与所述纱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层的另一端的朝向纱带的一面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纱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以使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纱带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储物腔;所述第一面层上设有第二面层,所述第二面层的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层的两侧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面层的另一端的朝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一面层朝向第二面层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魔术贴相适配的第四魔术贴,以使所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二面层朝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还设有弹性层;
所述第二储物腔内设有一水囊,所述第二储物腔的面积与所述水囊的面积相适应;所述水囊通过一注水管与一充水阀连接;所述第二面层背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还粘贴有敷料贴;所述纱带上还开设有供注水管和引流管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物腔内设有硬质塑料片,所述第一储物腔的面积与所述硬质塑料片的面积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水囊内还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与一充电线连接,所述纱带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充电线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储物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面层朝向水囊的一面上还设有保温层,所述第四魔术贴设于所述保温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囊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囊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微型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丝均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纱布、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为棉布材料,所述弹性层为海绵,所述保温层为柔软的橡塑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纱带的长度为65-75厘米,所述纱带的两端均设有医用胶带或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纱带上位于所述加压部的两侧还固设有辅助加压袋,两所述辅助加压袋均与所述加压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加压袋内装设有沙袋,所述辅助加压袋的袋口也通过设于袋口上的魔术贴关闭或打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面层将水囊固设在纱带上,并在第二面层朝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设有弹性层,不仅便于水囊在未充水时固定于第二储物腔内,且还便于水囊充水后膨胀,将弹性层压缩后压迫至病人伤口上,由于水的流动性及其重力作用,水囊中的水可更好地流向凹陷的伤口上,实现了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压迫,使水囊的重力垂直作用在伤口上,促进了伤口的愈合。且由于水囊通过注水管与充水阀连接,使得水囊内的水可在纱带固定在病人颈部后再根据需要通过注射器将水注射至充水阀中,进而由充水阀和注水管进而水囊内,这一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可通过注射器和充水阀向水囊中缓缓加水,防止水囊的较大的重力一次性压在病人伤口上,造成对伤口的伤害及病人的疼痛加剧。且通过充水阀可检查水囊是否漏水及水囊内的水量情况,可防止对水囊加水过多造成水囊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中,1-纱带,2-第一面层,3-弹性层,4-第三魔术贴,5-水囊,6-注水管,7-充水阀,8-通孔,9-保温层,10-第五魔术贴,11-辅助加压袋,12-第二面层,13-硬质塑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包括纱带1,所述纱带1上设有加压部100,所述加压部100包括第一面层2,所述第一面层2的两侧及其中一端均与所述纱带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层2的另一端的朝向纱带的一面设有第一魔术贴4,所述纱带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4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图未示),以使所述第一面层2与所述纱带1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储物腔。所述第一面层2上还设置第二面层12,所述第二面层12的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层2的两侧和端部固定连接,即第二面层12 的大小与第一面层2的大小基本相同。所述第二面层12的另一端的朝向第一面层2的一面设有第三魔术贴4,所述第一面层2朝向第二面层12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魔术4贴相适配的第四魔术贴,以使所述第一面层2和第二面层12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二面层12朝向第一面层2的一面还设有弹性层3,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3为海绵,利用海绵的高弹性,利于水囊5充水后的膨胀。
所述第二储物腔内设有一水囊5,所述第二储物腔的面积与所述水囊5的面积相适应;所述水囊5通过一注水管6与一充水阀7连接,其中充水阀7与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气囊套管穿刺器中的气门阀门相同,为现有技术。所述第二面层12背向第一面层2的一面还通过魔术贴粘贴有敷料贴,使用时,敷料贴直接粘贴于病人伤口上,敷料贴的设置使得设有加压部100的纱带1可重复多次使用,无需经常清洗和消毒,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所述纱带1上还开设有供注水管6和引流管穿过的通孔8。其中,水囊5的长度可以为2-10厘米,宽度可以为3-5厘米,厚度可以为3-4厘米(充水后的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长度7厘米,宽度4厘米,厚度为3厘米,以使压迫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面层12将水囊5固设在纱带1上,并在第一面层2朝向纱带1的一面设有弹性层3,不仅便于水囊5在未充水时固定于第二储物腔内,且还便于水囊5充水后膨胀,将弹性层3压缩后压迫至病人伤口上,由于水的流动性及其重力作用,水囊5中的水可更好地流向凹陷的伤口上,实现了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压迫,使水囊5的重力垂直作用在伤口上,促进了伤口的愈合。且由于水囊5通过注水管6与充水阀7连接,使得水囊5内的水可在纱带1固定在病人颈部后再根据需要通过注射器将水注射至充水阀7中,进而由充水阀7和注水管6进而水囊5内,这一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可通过注射器和充水阀7向水囊5中缓缓加水,防止水囊5的较大的重力一次性压在病人伤口上,造成对伤口的伤害及病人的疼痛加剧。且通过充水阀7可检查水囊5是否漏水及水囊5内的水量情况,可防止对水囊5加水过多造成水囊5的破坏。由于充水阀7可与注射器连接,通过注射器向充水阀7内注水,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注射器的注水量确定压迫时需向水囊5添加的水量,如当试验过程中确定了压迫时需向水囊5添加的水量后,后续使用过程中只需按这一水量添加至水囊5中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水囊5的压力不足,本实施例还在所述第一储物腔内设有硬质塑料片13,所述第一储物腔的面积与所述硬质塑料片13的面积相适应。将硬质塑料片13与水囊5结合,使本实用新型对伤口的压迫效果更佳。其中,纱布1、第一面层2和第二面层12均为棉布材料,其柔软度适中,提高了病人包扎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纱带1的长度为65-75厘米,所述纱带1的两端均设有第五魔术贴10,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纱带1的两端设医用胶带(替代第五魔术贴10)。由于颈部上不同位置的伤口,其包扎方式不同,如伤口位于颈部时,需要做颈部包扎,伤口位于颈根部、锁骨上窝、胸骨上窝时,需要做颈胸包扎,才能更好地达到压迫效果。该长度可使纱带1不仅适用于颈部包扎,还适用于胸颈包扎。
进一步地,所述纱带1上位于所述加压部100的两侧还设有辅助加压袋11,两所述辅助加压袋均与所述加压部100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加压袋内装设有沙袋(图未示),所述辅助加压袋的袋口也通过设于袋口上的魔术贴关闭或打开。辅助加压袋11可避免在包扎时加压部100的两侧出现镂空,防止包扎不严,且两侧的辅助加压袋11还可对伤口两侧进行一定的压迫,进一步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储物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面层2朝向水囊5的一面上还设有保温层9,所述第二魔术贴设于所述保温层9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9为柔软的橡塑保温材料。保温层9可进一步防止水囊5内的水冷却过快,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利于伤口的愈合,且节约电能。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水囊5内还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一充电线连接,所述纱带1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充电线穿过的通孔。通过加热丝对水囊5内的水进行加热,防止水囊5内的水温度过低,影响病人的舒适性,且不利于伤口的尽快愈合。当医护人员触摸至水囊5(纱带)的温度适宜后,停止加热即可。此外,所述水囊5内还可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水囊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微型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丝均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加热后水的温度进行采集,进而通过微型控制器控制加热丝的通断,实现对水温的智能调控,无需医护人员一直注意水温,更便捷、更有效地实现了一定温度的水对伤口的压迫。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包括纱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带上设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第一面层;所述第一面层的两侧及其中一端均与所述纱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层的另一端的朝向纱带的一面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纱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以使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纱带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储物腔;所述第一面层上设有第二面层,所述第二面层的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层的两侧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面层的另一端的朝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一面层朝向第二面层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魔术贴相适配的第四魔术贴,以使所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间形成一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二面层朝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还设有弹性层;
所述第二储物腔内设有一水囊,所述第二储物腔的面积与所述水囊的面积相适应;所述水囊通过一注水管与一充水阀连接;所述第二面层背向第一面层的一面还粘贴有敷料贴;所述纱带上还开设有供注水管和引流管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物腔内设有硬质塑料片,所述第一储物腔的面积与所述硬质塑料片的面积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内还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与一充电线连接,所述纱带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充电线穿过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物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面层朝向水囊的一面上还设有保温层,所述第四魔术贴设于所述保温层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囊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微型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丝均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带、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为棉布材料,所述弹性层为海绵,所述保温层为柔软的橡塑保温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带的长度为65-75厘米,所述纱带的两端均设有医用胶带或魔术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带上位于所述加压部的两侧还固设有辅助加压袋,两所述辅助加压袋均与所述加压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加压袋内装设有沙袋,所述辅助加压袋的袋口也通过设于袋口上的魔术贴关闭或打开。
CN202020449122.X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Active CN212466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9122.XU CN21246635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9122.XU CN21246635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6352U true CN212466352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9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9122.XU Active CN21246635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6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431A (zh) * 2021-04-22 2021-07-2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一种骨折辅助复位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431A (zh) * 2021-04-22 2021-07-2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一种骨折辅助复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66352U (zh)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
CN209899778U (zh) 一种乳腺手术后胸部护理用束缚装置
CN215229259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护理内衣
CN210542064U (zh) 一种医用腮腺术后加压包扎带
CN208081265U (zh) 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
CN206659981U (zh) 一种手臂骨折护理装置
CN211704747U (zh) 一种血液透析止血绷带
CN204839626U (zh) 自动止血贴
CN216090661U (zh) 一种甲状腺肿块切除术后用加压包扎带
CN206443825U (zh) 一种用于起搏器术后的加压固定装置
CN210078131U (zh) 一种桡动脉压迫上肢体位垫
CN214679157U (zh) 一种创伤骨科冷敷袋
CN206261637U (zh) 带可吸收生物敷料的快速止血带
CN209951324U (zh) 一种动脉穿刺压迫敷贴
CN219662053U (zh) 一种冰袋包
CN215129443U (zh) 一种腹部加压袋
CN211325313U (zh) 一种改进的手术护理加压袋
CN105361995B (zh) 一种鼻部外敷口罩
CN216570102U (zh) 一种充气球囊压迫式收腹带
CN213346194U (zh) 一种剖宫产后康复护理带
CN217186760U (zh) 一种能固定引流装置的腹带
CN215349239U (zh) 一种局部压迫式止血带
CN216535772U (zh) 一种自粘式弹力绷带
CN21622262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中药热盐包
CN216823861U (zh) 一种下颌术后加压冷敷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