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9197U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能试验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59197U CN212459197U CN202021617832.5U CN202021617832U CN212459197U CN 212459197 U CN212459197 U CN 212459197U CN 202021617832 U CN202021617832 U CN 202021617832U CN 212459197 U CN212459197 U CN 2124591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screw
- gear
- cross beam
- block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能试验机,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检测平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内,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横梁;第一测试组件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测试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拉拔头;拉力传感器与横梁滑动连接,拉拔头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活动连接,拉拔头的另一端与拉拔块拆卸连接;基材试块包括多个被测单元;各被测单元在基材试块的同一面上分布。采用上述万能试验机,一个基材试块表面可以制作多组被测单元,基材试块表面平整度强度统一性良好,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次安装测试直到多个被测单元,提高对被测单元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
背景技术
万能材料试验机也叫万能拉力机或电子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采用独立的伺服加载系统,高精度宽频电液伺服阀,确保系统高精高效、低噪音、快速响应;采用独立的液压夹紧系统,确保系统低噪音平稳运行,且试验过程试样牢固夹持,不打滑。万能材料试验机是采用微机控制全数字宽频电液伺服阀,驱动精密液压缸,微机控制系统对试验力、位移、变形进行多种模式的自动控制,完成对试样的拉伸、压缩、抗弯试验。
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万能试验机存在以下缺陷:只能装填一个基材试块,一个基材试块只能制作一个被测试单元,每测试一个就得重新装填一次,设备检测效率较低;由于一个基材试块只能制作一个被测试单元,需要制作的基材试块较多,基材试块表面平整度强度统一性较低,进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材试块仅制作一个被测单元,造成万能试验机的检测效率低,以及由于基材试块仅制作一个被测单元,需要制作的基材试块较多,基材试块表面平整度强度统一性较低,进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能试验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检测平台、固定架、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第一测试组件、基材试块、横梁、拉拔块、控制器;
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检测平台,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检测平台前后移动;所述检测平台的检测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横梁;所述第一测试组件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测试组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上方,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横梁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下运动;
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拉拔头;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拉拔头设置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所述拉拔头的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活动连接,所述拉拔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拔块拆卸连接;
所述基材试块与所述检测平台拆卸连接,所述基材试块包括多个被测单元;各所述被测单元在所述基材试块的同一面上分布;所述拉拔块的底面尺寸与所述被测单元的尺寸适配;
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拉力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驱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承支架、第一轴承支架、第二轴承架;
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驱动齿轮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检测平台的检测面;所述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在所述轴承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杠底部以及所述第二丝杠底部位置适配的两个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的顶部,在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轴承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杠的顶部,在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所述横梁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在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二丝杠同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横梁做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上下移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轴、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铺设在所述固定架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平行设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轴线共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主动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架,所述转轴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所述检测平台在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利用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在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的限制下,前后移动;所述第一轨道以及所述第二轨道限定所述转轴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横梁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拉拔头螺纹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拉拔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拉拔头卡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可选的,在所述拉拔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拉拔块的顶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适配,所述拉拔头与所述拉拔块螺纹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另一端卡接连接所述拉拔头。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测试组件;所述第二测试组件包括轮辐式传感器、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所述轮辐式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顶部,所述第一夹具拆卸连接所述轮辐式传感器;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横梁顶部,且所述第二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正下方。
可选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测试组件,任意两个第二测试组件中的轮辐式传感器的量程不同。
可选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测试组件,各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分别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任意两个第一测试组件中的拉力传感器之间,量程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检测平台、固定架、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第一测试组件、基材试块、横梁、拉拔块、控制器;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检测平台,移动机构驱动检测平台前后移动;检测平台的检测面与水平面平行;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内,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横梁;第一测试组件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测试组件位于检测平台上方,升降机构驱动横梁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下运动;第一测试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拉拔头;拉力传感器与横梁滑动连接,拉拔头设置在拉力传感器的底部,拉拔头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活动连接,拉拔头的另一端与拉拔块拆卸连接;基材试块与检测平台拆卸连接,基材试块包括多个被测单元;各被测单元在基材试块的同一面上分布;拉拔块的底面尺寸与被测单元的尺寸适配;控制器控制连接升降机构、移动机构、拉力传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预定尺寸的基材试块,在基材试块上开设预定数量的被测单元,将拉拔块采用预定的粘接方式粘接在被测单元内的水泥砂浆上,在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工作,升降机构带动横梁上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拉拔头与拉拔块可以连接的位置停止,用户选择预定待测样快,并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带动检测平台移动,使得上述预定拉拔块与拉拔头处于同一垂直立面上,用户手动滑动第一测试组件,使第一测试组件移动至上述预定拉拔块的正上方,并将拉拔头与拉拔块连接起来,之后,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向上运动,横梁随升降机构向上运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拉拔头拉拔上述待测样快,拉力传感器受力并输出拉力值,直至上述拉拔头将待测样快与基材试块分离,获取上述拉力传感器在拉拔过程中的拉力值,进而完成拉拔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只需制作一个基材试块,一个基材试块表面可以制作多组被测单元,基材试块表面平整度强度统一性良好,大大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次安装测试直到多个被测单元被测完,大大提高对被测单元的检测效率,大大缩短检测所需基材试块的制备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能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万能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梁与第一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两组第一测试组件的万能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轨道与主动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控制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万能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材试块与检测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检测平台、2固定架、3基材试块、4横梁、5拉拔块、6控制器、7拉力传感器、8拉拔头、9被测单元、10驱动电机、11第一丝杠、12第二丝杠、13驱动齿轮、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轴承支架、17第一轴承支架、18第二轴承架、19轴承、20转动电机、21主动齿轮、22从动齿轮、23转轴、24两个主动轮、25两个从动轮、26第一轨道、27第二轨道、28转轴支架、29滑块、30滑槽、31连接槽、32连接件、33轮辐式传感器、34第一夹具、35第二夹具、36钢片、37压板、38立柱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检测平台1、固定架2、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第一测试组件、基材试块3、横梁4、拉拔块5、控制器6;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上,所述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检测平台1,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检测平台1前后移动;所述检测平台1的检测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内,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横梁4;所述第一测试组件设置在所述横梁4上;所述第一测试组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横梁4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7、拉拔头8;所述拉力传感器7与所述横梁4滑动连接,所述拉拔头8设置在所述拉力传感器7的底部,所述拉拔头8的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7活动连接,所述拉拔头8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拔块5拆卸连接;所述基材试块3与所述检测平台1拆卸连接,所述基材试块3包括多个被测单元9;各所述被测单元9在所述基材试块3的同一面上分布;所述拉拔块5的底面尺寸与所述被测单元9的尺寸适配;所述控制器6控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拉力传感器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器6可以是PLC可编程控制器6;上述升降结构可以是任何可以实现升降并且可以被PLC控制器6控制的结构,上述移动机构可以是任何可以实现移动并且可以被PLC控制器6控制的结构,上述基材试块3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试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当用户需要检验保温板基材的粘接性能时,用户可以将上述基材试块3选用保温板材质制作,当用户需要检验水泥基材的粘接性能时,用户可以选择利用保温砂浆或者防水砂浆制作上述基材试块3,具体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检验的物质,制备上述基材试块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材试块3的制备方法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例如,当上述基材试块3的材质为保温板时,用户可以直接选择需求的保温板,裁切成预定尺寸,例如将保温板裁切成40cm*40cm的正方形块,并在裁切后的保温板上开设多个被测单元9,上述被测单元9可以是一个40mm*40mm的正方形凹槽,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尺寸或形状的凹槽,具体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上述被测单元9在基材试块3上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随机分布的,需要保证的是,上述被测单元9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个被测单元9之间互不影响,之后,利用水泥砂浆模具,在保温板上的被测单元内进行水泥砂浆的放置,可以是先调制预定标准的水泥砂浆,其中,预定标准可以参考本领域常规的水泥标准,在将水泥砂浆涂抹在被测单元9内,进行预定周期的养护,例如,在空气中需要养护10天,待养护完成后,在利用胶水将拉拔块5粘接在位于待测被测单元9中的水泥砂浆,粘接完成后便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进行拉拔试验。上述水泥砂浆模具的外围尺寸可以是70mm*70mm,内侧尺寸为40mm*40mm;同理当需要测水泥砂浆与水泥基材的粘接强度时,可以选择利用现有的常规手段制备水泥材质的基材试块,之后在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在位于基材试块上的被测单元9中设置水泥砂浆。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1,当上述保温板的质地较为柔软时,首先将上述质地柔软的保温板裁切成用户所需尺寸的基材试块,在将基材试块安装在检测平台上的过程中,可以是按照以下方式来实现的:预先在检测平台上设置6个立柱螺栓38,在基材试块的四个角处利用现有的压板37压接,剩余位于基材试块相对的两边处的两个立柱螺栓38待使用,制作预定尺寸的钢片36,上述预定尺寸可以是20-20mm,在钢片36的两个端部开设两个贯穿的孔,该孔与上述的立柱螺栓38的外径适配,将上述待使用的两个立柱螺栓38分别穿过上述两个孔,在利用现有的螺母将上述钢片36固定在立柱螺栓38上,利用钢片36的刚性强度,可以有效的对质地柔软的保温板进行压接,避免在拉拔试验过程中,由于保温板质地柔软而造成拉拔位于保温板中部的拉拔块5时,保温板出现变形,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的问题;当然,上述钢片36的数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可以设置两个钢片36,也可以设置多个钢片36,唯一前提是,上述钢片36的设置不能影响被测单元9的位置,即不能影响被测单元9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上述钢片36的宽度需要小于两个相邻的被测单元9之间的距离。
以上举例说明如何制备基材试块以及基材试块的尺寸,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述被测单元9的尺寸以及基材试块3的尺寸,例如,当检测瓷砖与水泥基材试块的粘接强度时,上述被测单元9的尺寸可以是50mm*50mm或者45mm*90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力传感器7为“S”型拉力传感器7,可以直接采购获得,例如北京力诺天晟公司生产的“S”型拉力传感器7,直接采购上述“S”型拉力传感器7应用至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生成拉力传感器7的厂家均会配备用于收集其拉力传感器7的检测值的系统或设备,即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采购与“S”型拉力传感器7适配的数据获得系统即可,上述“S”型拉力传感器7通过现有的数据传输线即可实现与数据获得系统之间连接通信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拉拔头8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7活动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利用螺纹连接,在拉拔头8的端部设置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拉力传感器7底部的螺纹孔适配,直接将上述拉拔头8拧入拉力传感器7即可;拉拔头8的另一端与拉拔块5拆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在拉拔头8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在拉拔块5的顶部开设螺纹盲孔,拉拔头8利用外螺纹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实现上述拆卸连接的方案,其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在拉拔块5的顶部开设一个卡接槽,具体可参见附图3,将拉拔头8的端部设置成连接块,将连接块卡接进入上述卡接槽内即可。
具体的,选择预定尺寸的基材试块3,在基材试块3上开设预定数量的被测单元9,上述预定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定,例如,当需要获取6个拉力试验数据时,在基材试块3上设置6个被测单元9,6个被测单元9的尺寸相同或不同均可,在设置过程中,可以是将6个被测单元9均匀分布在基材试块3的面上,上述被测式样的尺寸可以是40mm*40mm;将拉拔块5采用预定的粘接方式粘接在位于被测单元9内的水泥砂浆上,上述预定的粘接方式可以是直接使用采购获得的现有的粘接胶将拉拔块5粘接在被测单元9内的水泥砂浆上,本实施例不对上述粘接胶具体限定,控制器6控制升降机构工作,升降机构带动横梁4上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拉拔头8与拉拔块5可以连接的位置停止,用户选择预定待测样快,并控制器6控制移动机构带动检测平台1移动,使得上述预定拉拔块5与拉拔头8处于同一垂直立面上,用户手动滑动第一测试组件,使第一测试组件移动至上述预定拉拔块5的正上方,并将拉拔头8与拉拔块5连接起来,之后,控制器6控制升降机构向上运动,横梁4随升降机构向上运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拉拔头8拉拔上述待测样快,拉力传感器7受力并输出拉力值,直至上述拉拔头8将待测样快与基材试块3分离,获取上述拉力传感器7在拉拔过程中的拉力值,进而完成拉拔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只需制作一个基材试块3,一个基材试块3表面可以制作多组被测单元9,基材试块3表面平整度强度统一性良好,大大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次安装测试直到多个被测单元9被测完,大大提高对被测单元9的检测效率,大大缩短检测所需基材试块3的制备时间。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0、第一丝杠11、第二丝杠12、驱动齿轮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轴承支架16、第一轴承支架17、第二轴承支架18;所述驱动齿轮13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0的工作端,所述驱动齿轮13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4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杠11上,所述第一齿轮14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丝杠11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齿轮15固定在所述第二丝杠12上,所述第二齿轮15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丝杠12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丝杠1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丝杠1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丝杠1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检测面;所述轴承支架16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在所述轴承支架16上固定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杠11底部以及所述第二丝杠12底部位置适配的两个轴承19;所述第一轴承支架17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11的顶部,在所述第一丝杠11与所述第一轴承支架17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19;所述第二轴承支架18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杠12的顶部,在所述第二丝杠12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18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19;所述横梁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1,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12,在所述第一丝杠11与所述第二丝杠12同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横梁4做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上下移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控制驱动电机10转动,驱动电机10带动设置在其工作端的驱动齿轮13转动,驱动齿轮13驱动连接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在实际应用中,驱动齿轮13可以通过转接齿轮驱动连接第一齿轮14以及第二齿轮15,也可以通过齿轮箱驱动连接第一齿轮14以及第二齿轮15,在驱动齿轮13的带动作用下,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同向或异向转动,当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同向转动时,第一丝杠11与第二丝杠12的螺纹方向相同,当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异向转动时,第一丝杠11与第二丝杠12的螺纹方向相反,具体的,需要保证在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转动时,在带动第一丝杠11以及第二丝杠12转动的过程中,横梁4可以实现水平向上或向下转动;轴承支架16用于固定轴承19,在第一丝杠1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用于限定第一丝杠11沿其轴向运动的轴承19,并将轴承19固定在轴承支架16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轴承19的外侧壁固定在轴承支架16上,轴承19的内侧壁与第一丝杠11固定连接,同理,在第一丝杠11的顶部侧壁上固定连接轴承19,并将该轴承19固定在第一轴承支架17上,将第一轴承支架17固定在固定架2的顶部,以此来进一步限定第一丝杠11沿其轴线方向的位移,在工作过程中,在驱动齿轮13的驱动作用下,第一丝杠11以轴承19的轴线为轴线进行转动,同理,采用与设置第一丝杠11相同的原理设置第二丝杠12,以保证第二丝杠12在驱动齿轮13的驱动作用下,沿其轴线转动;第一丝杠11与第二丝杠1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丝杠11以及第二丝杠12螺纹连接的横梁4上下运动。利用控制器6控制驱动电机10转动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上述驱动电机10的种类、型号;也不限定上述控制器6控制驱动电机10的控制方法。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20、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转轴23、两个主动轮24、两个从动轮25、第一轨道26、第二轨道27;所述第一轨道26与所述第二轨道27铺设在所述固定架2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轨道26与所述第二轨道27平行设置,所述转动电机20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1的底部,所述主动齿轮21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20的工作端,所述主动齿轮21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22固定在所述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齿轮22的轴线共线,所述转轴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主动轮24,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主动轮24,与所述转轴23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架28,所述转轴支架28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的底部;两个所述从动轮25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检测平台1的底部,所述检测平台1在所述转动电机20的驱动作用下,利用两个主动轮24、两个从动轮25在第一轨道26以及第二轨道27的限制下,前后移动。
具体的,当需要检测平台1移动时,控制器6控制转动电机2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齿轮21转动,主动齿轮21啮合从动齿轮22,在主动齿轮21的带动作用下,从动齿轮22转动,由于从动齿轮22与转轴23固定连接,转轴23与转轴支架28转动连接,即转轴23可以在转轴支架28上转动,将转轴支架28固定在检测平台1的底面上,并在转轴23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一个主动轮24,在转动电机20的转动下,转轴23带动两个主动轮24转动,在检测平台1的底面上还设置有两个可以转动的从动轮25,其设置方式可以是两个从动轮25分别转动连接在检测平台1的底部,也可以是通过一根轴转动连接在检测平台1的底面,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在第一轨道26以及第二轨道27的限定作用下,检测平台1沿着第一轨道26做前后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轨道26以及第二轨道27限制主动轮24以及从动轮25只能在轨道上滚动,请参见图8,其具体结构可以是将第一轨道26设置成侧面轨道,将主动轮24以及从动轮25卡接在第一轨道26内,限制主动轮24以及从动轮25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以保证在拉拔试验过程中,检测平台1不会被拉起,同理,第二轨道27可以与第二轨道27采用相同的方式设置。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4,在所述拉力传感器7的顶部设置有滑块29,在所述横梁4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29适配的滑槽30,所述滑块29与所述滑槽30滑动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7与所述滑块29螺纹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7与所述拉拔头8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上述第一测试组件,当设置两个上述第一测试组件时,可以设置两组对应的滑块29,在横梁4的底部开设滑槽30,将两个带有拉力传感器7的滑块29放入同一滑槽30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哪个拉力传感器7,即移动哪个压力传感器即可;当设置三个上述第一测试组件时,可以在横梁4的底部开设两根滑槽30,一根滑槽30设置两个滑块29,另外一根滑槽30设置一个滑块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S”型拉力传感器7厚度较小,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上述“S”型拉力传感器7转动至占用空间较小的位置,即“S”型拉力传感器7的厚度方向与横梁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位置,经实际检验,此时,“S”型拉力传感器7的厚度不对其他“S”型传感器的检测产生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设置两个“S”型传感器时,两个“S”型传感器的检测量程不同,在实际拉拔试验过程中,量程选择过小容易损伤传感器,量程过大准确性差,数据离散性大;量程的选择被测单元9所需要的实际拉力,应落在传感器量程的20%-80%之间为最佳,选择合适的量程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当用户检测保温板基材的粘接强度时,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可以得知,外墙保温系统中砂浆与保温板的粘接强度在0.1-0.2MPa左右,砂浆与水泥基材的粘接强度在0.4-0.6MPa,JC/T984中防水砂浆与水泥基材的粘接强度要求在0.8-1.2MPa等等,加上不同标准对被测单元与基材粘面积规定不同(40*40mm、50*50mm、100*100mm、45*95mm)。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设置不同量程的拉力传感器7,3.根据不同基材拉力可选择相适应的测量量程,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试验设备对不同基材的被测单元9及其他建筑材料检测的适用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4,在所述拉拔块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31,所述拉拔头8卡接在所述连接槽31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拉拔头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拉拔块5的顶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适配,所述拉拔头8与所述拉拔块5螺纹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4,还包括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7,另一端卡接连接所述拉拔头8。
在实际应用中,在拉力传感器7与拉拔头8之间设置连接件32,拉力传感器7下面连接了一个连接件32,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多次拧动拉力传感器7与拉拔头8,进而减小拉力传感器7损坏的概率;当拉拔头8与拉拔块5螺纹连接时,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反复拧动拉拔头8,进而拉拔头8与拉力传感器7之间反复拧动,下面拉拔头8与拉拔块5拧紧后,拉拔头8与拉力传感器7的连接螺纹处需要松一点,所以设置连接件32便无需重复拧动拉拔头8与拉力传感器7之间的螺纹,以延长拉力传感器7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测试组件;所述第二测试组件包括轮辐式传感器33、第一夹具34、第二夹具35;所述轮辐式传感器33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顶部,所述第一夹具34拆卸连接所述轮辐式传感器33;所述第二夹具35设置在所述横梁4顶部,且所述第二夹具35位于所述第一夹具34的正下方。
具体的,设置第二测试组件的作用是为了检测网状结构的耐力效应,在使用过程中,将网状结构的一边固定在第一夹具34处,与该边相对的一边固定在第二夹具35处,控制器6控制横梁4向下移动,网状结构受力,此时,设置在固定架2顶部的轮辐式传感器33受力,进而检测到网状结构的最大承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具34、第二夹具35以及轮辐式传感器33成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套上述第二测试组件,没一套测试组件中的轮辐式传感器33的量程均不同,量程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结合常规知识,例如,当待检测网状结构为纤维网状结构时,可以选择与是适配的量程的轮辐式传感器33,以提高轮辐式传感器33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请参见图10,当设置多套上述第二测试组件可以是如下的设置方式,第一种,在固定架的顶部设置两个量程不同轮辐式传感器33,相对应的,在横梁的顶部设置两个第二夹具35,轮辐式传感器33与第二夹具35一一对应;在横梁上装载一个夹具,其可以设置在横梁的中部,在固定架顶部开设滑槽,在滑槽内设置滑块,轮辐式传感器33与滑块螺纹连接,滑块在滑槽内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两个滑块,每个滑块均螺纹连接一个轮辐式传感器33,且这两个轮辐式传感器33的量程不同,上述设置原理与拉力传感器的设置原理相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测试组件,任意两个第二测试组件中的轮辐式传感器33的量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第二测试组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在横梁的顶部设置一抗压组件,抗压组件包括一个抗压夹具,压板以及压力传感器;抗压夹具设置在横梁顶部,在固定架的顶部下方设置一个与上述抗压夹具适配的压板以及压力传感器,即可完成水泥砂浆系列产品的抗压试验;当然,可以设置多套上述抗压夹具组件,每一套组件中的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各不相同,可以提高抗压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将上述抗压组件更换为抗折组件,即可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进行抗折试验,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更换具有不同功能的夹具实现不同的检测效果,具体的,以横梁和固定架顶部之间的区域为基础,在该区域内利用现有的装夹模具以及现有的模具安装方法实现对不同项目的检测试验,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测试组件,各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分别与所述横梁4滑动连接;任意两个第一测试组件中的拉力传感器7之间,量程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能试验机,包括:检测平台1、固定架2、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第一测试组件、基材试块3、横梁4、拉拔块5、控制器6;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2上,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检测平台1,移动机构驱动检测平台1前后移动;检测平台1的检测面与水平面平行;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2内,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横梁4;第一测试组件设置在横梁4上;第一测试组件位于检测平台1上方,升降机构驱动横梁4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下运动;第一测试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7、拉拔头8;拉力传感器7与横梁4滑动连接,拉拔头8设置在拉力传感器7的底部,拉拔头8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7活动连接,拉拔头8的另一端与拉拔块5拆卸连接;基材试块3与检测平台1拆卸连接,基材试块3包括多个被测单元9;各被测单元9在基材试块3的同一面上分布;拉拔块5的底面尺寸与被测单元9的尺寸适配;控制器6控制连接升降机构、移动机构、拉力传感器7。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预定尺寸的基材试块3,在基材试块3上开设预定数量的被测单元9,将拉拔块5采用预定的粘接方式粘接在被测单元9内的水泥砂浆上,控制器6控制升降机构工作,升降机构带动横梁4上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拉拔头8与拉拔块5可以连接的位置停止,用户选择预定待测样快,并控制器6控制移动机构带动检测平台1移动,使得上述预定拉拔块5与拉拔头8处于同一垂直立面上,用户手动滑动第一测试组件,使第一测试组件移动至上述预定拉拔块5的正上方,并将拉拔头8与拉拔块5连接起来,之后,控制器6控制升降机构向上运动,横梁4随升降机构向上运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拉拔头8拉拔上述待测样快,拉力传感器7受力并输出拉力值,直至上述拉拔头8将待测样快与基材试块3分离,获取上述拉力传感器7在拉拔过程中的拉力值,进而完成拉拔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试验机,只需制作一个基材试块3,一个基材试块3表面可以制作多组被测单元9,基材试块3表面平整度强度统一性良好,大大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次安装测试直到多个被测单元9被测完,大大提高对被测单元9的检测效率,大大缩短检测所需基材试块3的制备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固定架、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第一测试组件、基材试块、横梁、拉拔块、控制器;
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检测平台,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检测平台前后移动;所述检测平台的检测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横梁;所述第一测试组件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测试组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上方,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横梁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下运动;
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拉拔头;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拉拔头设置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所述拉拔头的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活动连接,所述拉拔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拔块拆卸连接;
所述基材试块与所述检测平台拆卸连接,所述基材试块包括多个被测单元;各所述被测单元在所述基材试块的同一面上分布;所述拉拔块的底面尺寸与所述被测单元的尺寸适配;
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拉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驱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承支架、第一轴承支架、第二轴承支架;
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驱动齿轮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检测平台的检测面;所述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在所述轴承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杠底部以及所述第二丝杠底部位置适配的两个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的顶部,在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轴承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杠的顶部,在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所述横梁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在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二丝杠同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横梁做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轴、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铺设在所述固定架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平行设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轴线共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主动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架,所述转轴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所述检测平台在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利用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在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的限制下,前后移动;所述第一轨道以及所述第二轨道限定所述转轴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横梁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拉拔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拔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拉拔头卡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拔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拉拔块的顶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适配,所述拉拔头与所述拉拔块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另一端卡接连接所述拉拔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测试组件;所述第二测试组件包括轮辐式传感器、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所述轮辐式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顶部,所述第一夹具拆卸连接所述轮辐式传感器;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横梁顶部,且所述第二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的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测试组件,任意两个第二测试组件中的轮辐式传感器的量程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测试组件,各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分别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任意两个第一测试组件中的拉力传感器之间,量程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17832.5U CN212459197U (zh) | 2020-08-06 | 2020-08-06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17832.5U CN212459197U (zh) | 2020-08-06 | 2020-08-06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59197U true CN212459197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7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17832.5U Active CN212459197U (zh) | 2020-08-06 | 2020-08-06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5919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6348A (zh) * | 2024-06-21 | 2024-07-23 | 常州瑞尔特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传感器检验试验装置 |
CN118376348B (zh) * | 2024-06-21 | 2024-10-22 | 常州瑞尔特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传感器检验试验装置 |
-
2020
- 2020-08-06 CN CN202021617832.5U patent/CN2124591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6348A (zh) * | 2024-06-21 | 2024-07-23 | 常州瑞尔特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传感器检验试验装置 |
CN118376348B (zh) * | 2024-06-21 | 2024-10-22 | 常州瑞尔特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传感器检验试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29882A (zh)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
CN106680110B (zh) | 一种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界面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201926587U (zh) | 一种混凝土比例加载双轴压的加载测试装置 | |
CN102645380A (zh) | 一种结构用木材弯曲强度检测设备与方法 | |
WO2021135162A1 (zh) | 一种地推式剪切强度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
CN105241511A (zh) | 钢化玻璃品质自动化检测装置 | |
CN202041424U (zh) | 一种人造板性能检测设备 | |
CN108340295B (zh) | 胶接工装 | |
CN115326593B (zh) | 装置及其在纤维增强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弯曲试验中的应用 | |
CN212459197U (zh) | 一种万能试验机 | |
CN116793844A (zh) | 一种建筑材料强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CN113899616B (zh) | 一种油气管道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13358494B (zh) | 一种竹木材料拉-剪试验装置 | |
CN205079798U (zh) | 钢化玻璃品质自动化检测装置 | |
CN112504138B (zh) | 一种钢化玻璃输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11505044U (zh) | 建筑用纸蜂窝复合墙板弯曲刚度试验装置 | |
CN111257113B (zh) | 混凝土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 |
CN111103203A (zh) | 建筑用纸蜂窝复合墙板弯曲刚度试验装置 | |
CN100498274C (zh) | 一种铝塑复合板循环应变下折边服役寿命的测定方法 | |
CN111811906B (zh) | 一种大尺寸胶接构件的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 |
KR102322939B1 (ko) | 정밀한 필름 부착압력 제어가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글라스용 라미네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팅 방법 | |
CN213234368U (zh) | 便携式粘钢夹具加压装置 | |
CN201653797U (zh) | 多功能试验夹具 | |
CN212780185U (zh) | 一种大尺寸胶接构件的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装置 | |
CN212031185U (zh) | 一种界面粘结性能单剪试验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