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7933U - 一种新型靠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靠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7933U
CN212437933U CN202021061728.2U CN202021061728U CN212437933U CN 212437933 U CN212437933 U CN 212437933U CN 202021061728 U CN202021061728 U CN 202021061728U CN 212437933 U CN212437933 U CN 212437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limiting
rotating shaft
sp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17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礼斌
孔庆磊
蔡兴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US17/017,7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497315B2/en
Priority to US17/017,734 priority patent/US11185165B2/en
Priority to EP21150365.1A priority patent/EP385426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7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7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靠椅,包括基座、与基座枢接于第一转轴的靠背以及与基座连接的扶手,还包括固定在扶手上的弹性组件,所述靠背与弹性组件通过第二转轴枢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所述靠背以第一转轴摆动时提供弹性力。这种新型靠椅在靠背和扶手之间设置了弹性组件,靠背不仅可以相对于基座摆动,而且靠背在摆动时弹性组件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力;用户在使用这种新型靠椅时,弹性组件根据用户背部对靠背施加的压力来控制靠背的摆动幅度;用户向后靠时,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能够支撑靠背缓缓向后摆动,提供缓冲,用户起身时,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能够使靠背复位,这种新型靠椅的舒适性获得了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靠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靠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坐具,一般包括靠背、椅面和扶手。人们为了追求舒适性,人们坐在椅子上的同时背部会倚靠在椅子的靠背上。为了增强这种舒适性,人们希望椅背能在一定的幅度内摆动,以配合不同的体重和靠姿。现有技术中的椅子,一部分本身不具备靠背能够摆动的条件,例如木椅;有些椅子,例如金属或者塑料制成的椅子,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来使靠背摆动,但是这种椅子摆动的幅度很小,达不到增强舒适性的效果。还有些椅子,对其底部进行了改进,制成摇椅,舒适性确实得到提高,但由于改变了椅子的形式,并不能满足市场上多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使椅子的靠背能够在一定幅度内摆动,增强座椅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弹性组件的新型靠椅,弹性组件能够是靠背在一定幅度内摆动并且在摆动时提供弹性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靠椅,包括基座、与基座枢接于第一转轴的靠背以及与基座连接的扶手,还包括固定在扶手上的弹性组件,所述靠背与弹性组件通过第二转轴枢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所述靠背以第一转轴摆动时提供弹性力。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杆、弹簧、第一套筒和第一限位件;
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的第一套筒具有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腔,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枢接,所述连杆和靠背均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并且插入所述第一套筒的空腔中,所述第一套筒的空腔内具有凸台,所述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并且位于凸台和第一限位件之间,当第一限位件向敞口运动时,所述弹簧被凸台和第一限位件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第一限位件和凸台之间并且与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当第一限位件向敞口运动时,所述弹簧被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压缩并且所述凸台挡止所述第二限位件。
具体的,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靠背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枢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杆枢接。
在另一种新型靠椅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第二套筒和连接件;
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的第二套筒具有空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空腔中,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并且能够在空腔中沿着弹簧的伸缩方向运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枢接,所述连接件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方向与弹簧的中轴平行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部穿透所述连接件和第一通道并且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套筒开设有与第一通道镜面对称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部穿透所述连接件和第二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的轮廓和/或第二通道的轮廓为封闭曲面。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上开设有两个镜面对称的第三通道,两个所述第三通道分别对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长度方向与弹簧的中轴平行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三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道的轮廓为封闭曲面。
具体的,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靠背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枢接,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杆枢接。
在另一种新型靠椅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杆、第三限位件、第四限位件、第五限位件、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枢接,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穿过第三限位件并且与所述第四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件与连杆滑动配合,位于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之间的所述第五限位件与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前置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并且位于第四限位件和第五限位件之间,所述后置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并且位于第三限位件和第五限位件之间,所述后置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前置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第四限位件向第三限位件运动时,所述前置弹簧被第四限位件和第五限位件压缩,所述后置弹簧被第五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具有第一调节部,所述基座包括与第一调节部连接的第二调节部;
所述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配合,使扶手能够相对于基座移动并且能够被锁定在多个位置上;
所述靠背与扶手联动,当扶手在不同位置被锁定时所述靠背转动到对应的倾斜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部为锁定销,所述第一调节部具有由面围成的调节腔,所述锁定销插入调节腔中,所述调节腔包括适于锁定销移动的第四通道和适于锁定销嵌入的多个凹口,形成所述凹口的面适于锁定所述锁定销。
作为优选,
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三套筒和卡键,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的第三套筒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为敞口、一端具有阻挡件,所述第三套筒靠近敞口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件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连杆固定有第四限位件的一端从敞口插入第三套筒的空腔中并且止于所述阻挡件,所述卡键插入限位孔和限位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靠背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枢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杆枢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撑脚部,所述撑脚部包括端部与基座枢接的侧支撑杆,所述靠背杆的端部通过联动杆与侧支撑杆连接,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侧支撑杆和靠背杆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新型靠椅在靠背和扶手之间设置了弹性组件,靠背不仅可以相对于基座摆动,而且靠背在摆动时弹性组件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力;用户在使用这种新型靠椅时,弹性组件根据用户背部对靠背施加的压力来控制靠背的摆动幅度;用户向后靠时,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能够支撑靠背缓缓向后摆动,提供缓冲,用户起身时,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能够使靠背复位,这种新型靠椅的舒适性获得了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1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2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5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5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5的局部结构的一个剖面图。
图13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5的局部结构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14是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5的局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轴,2、扶手,3、前支撑腿,4、后支撑腿,5、中间框架,6、第一铰接件,7、靠背杆,8、第二铰接件,9、连杆,10、弹簧,11、第一套筒,12、第一限位件,13、第二限位件,14、第二转轴,15、第二套筒,16、连接件,17、第一通道,18、第二通道,19、挡边,20、第三通道,11-1、第一柱形腔体,11-2、第二柱形腔体,11-3、凸台,21、第三套筒,22、卡键,23、第三限位件,24、第四限位件,25、第五限位件,26、前置弹簧,27、后置弹簧,28、限位槽,29、调节腔,29-1、第四通道,29-2、凹口,30、侧支撑杆,31、搁脚杆,32、联动杆,33、锁定销,34、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提供了一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1,包括基座、与基座枢接于第一转轴1的靠背以及与基座连接的扶手2,此实例中,椅子为折叠椅。基座包括前支撑腿3、后支撑腿4和中间框架5,扶手2上设置有第一铰接件6,第一铰接件6固定连接在扶手上并且相对于扶手无法移动,或者第一铰接件采用滑动的方式与扶手连接,并且在滑动的行程内的多处能够被锁住,实现第一铰接件在扶手上调节位置的功能。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4的上端枢接在第一铰接件6上,当椅子展开时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4对扶手2进行支撑;靠背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靠背杆7,后支撑腿4上枢接有第二铰接件8,靠背杆7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1与第二铰接件8枢接。
两个弹性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扶手2上,弹性组件包括连杆9、弹簧10、第一套筒11、第一限位件12和第二限位件13。固定在扶手2上的第一套筒11具有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腔,此实例中,通过封闭片对空腔的一端进行封闭,便于装配。空腔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柱形腔体11-1和第二柱形腔体11-2,与敞口相连的第一柱形腔体11-1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柱形腔体11-2的截面直径,从而在第一柱形腔体11-1与第二柱形腔体11-2的连接处形成凸台11-3。连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4与靠背杆7枢接,第二转轴14位于靠背杆7的两端之间,连杆9和靠背杆7均能够在第二转轴14上转动;连杆9的另外一端与第一限位件12固定连接并且通过第一柱形腔体11-1后插入第二柱形腔体11-2中,第二限位件13设置在连杆9的两端之间并且与连杆9滑动配合,弹簧10套设在连杆9上并且位于第一限位件12和第二限位件13之间。第一柱形腔体11-1的截面直径略大于连杆9的截面直径,从而使连杆9能够沿着第一柱形腔体11-1的轴向运动,而且第一柱形腔体11-1能够在径向上对连杆9起到限位作用;第一限位件12的外圈直径略小于第二柱形腔体11-2,第二限位件13的外圈直径略小于第二柱形腔体11-2并且大于第一柱形腔体11-1的直径。第二限位件13的外圈直径和第一限位件12的外圈直径均大于弹簧10的外圈直径。当用户坐在这种靠椅上并且后背倚靠在靠背上时,靠背以第一转轴1为轴线向后摆动,连杆9从敞口被第二转轴14拉出,第一限位件12也向敞口方向运动,第二限位件13抵顶在凸台11-3上,无法运动,弹簧10被第一限位件12和第二限位件13压缩,为靠背提供弹性力。当用户起身时,弹簧10的回弹力会使靠背复位。根据其它的实施方式,去掉第二限位件13,让弹簧10的一端直接抵住凸台11-3。
根据其它的实施方式,第一限位件12抵顶在第二柱形腔体11-2的封闭端时处于初始位置,当弹簧10处于压缩的极限状态时第一限位件12处于极限位置,第一限位件12的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间的距离决定了靠背能够摆动的角度。此实例中,当弹簧10处于松弛或者略微压缩的状态时,第一限位件12抵顶在第二柱形腔体11-2的封闭端,而第二限位件13抵顶在凸台11-3上,这样可以让靠背在整个摆动范围内都能够获得弹性组件提供的弹性力。
根据其它的实施方式,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12和第二限位件13固定连接。
如图3和4所示,是这种新型靠椅的实施例2,包括基座、与基座枢接于第一转轴1的靠背以及与基座连接的扶手2,此实例中,椅子为折叠椅。基座包括前支撑腿3、后支撑腿4和中间框架5。扶手2上设置有第一铰接件6,第一铰接件6固定连接在扶手上并且相对于扶手无法移动,或者第一铰接件采用滑动的方式与扶手连接,并且在滑动的行程内的多处能够被锁住,实现第一铰接件在扶手上调节位置的功能。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4的上端枢接在第一铰接件6上,当椅子展开时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4对扶手2进行支撑;靠背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靠背杆7,后支撑腿4上枢接有第二铰接件8,靠背杆7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1与第二铰接件8枢接。
此实例中,弹性组件包括弹簧10、第二套筒15和连接件16;固定在扶手2上的第二套筒15具有柱形空腔,弹簧10设置在第二套筒15的柱形空腔中并且能够在柱形空腔中伸缩,连接件16位于弹簧10的一端并且能够在柱形空腔中运动;第二转轴14的两端穿透连接件16并且连接件16能够在第二转轴14上转动。第二转轴14垂直于弹簧10的伸缩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弹簧10的中轴。第二套筒15开设有镜面对称的第一通道17和第二通道18,它们的长度方向与弹簧10的伸缩方向平行,第一通道17的第二通道18的宽度略大于第二转轴14的截面直径。第二转轴14的第一端部穿过第一通道17后穿透靠背杆7,靠背杆7能够在第二转轴14上转动,第二转轴14的第二端部穿过第二通道18。
为了在轴向上限制第二转轴14的位置,防止第二转轴14脱出,在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挡边19,两个挡边19分别贴近靠背杆7和第二套筒15。
此实例中,当用户坐在这种靠椅上并且后背倚靠在靠背上时,靠背以第一转轴1为轴线向后摆动,靠背杆7带动第二转轴14沿着第一通道17和第二通道18运动,弹簧10被连接件16和第二套筒15的端部压缩,为靠背提供弹性力。当用户起身时,弹簧10的回弹力会使靠背复位。
根据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二转轴14的第二端部无需穿透连接件16,第二套筒15无需开设第二通道18,连接件16的开设有环形凹槽,第二转轴14的第二端部处的挡边19适配在环形凹槽中。
对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柱形空腔远离连接件16的一端是封闭的,弹簧10处于松弛或者略微压缩时抵顶在封闭端,那么为了防止第二转轴14和连接件16脱离第二套筒15,可以将第一通道17和/或第二通道18设置成腰型孔,腰型孔的轮廓为封闭的曲面,第二转轴14被限制其中,或者可以将柱形空腔靠近连接件16的一端也做封闭处理。
除此以外,根据实施例4,如图6所示,扶手2上开设有两个镜面对称的第三通道20,两个第三通道20分别对应第一通道17和第二通道18,第三通道20的长度方向与弹簧10的中轴平行并且垂直于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的第一端部穿过一个第三通道20后穿过靠背杆7并形成挡边19,第二端部穿过另一个第三通道20并形成挡边19,此实例中,为了不让第二转轴14和连接件16脱离第二套筒15,将第三通道20设置成腰型孔即可,而第一通道17和第二通道18是否设置成腰型孔皆可,而柱形空腔靠近连接件16的一端是否做封闭处理也皆可。
图7示出的可以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弹性组件的另外一种折叠椅的实施方式。
图8示出的可以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弹性组件的另外一种折叠椅的实施方式。
如图9-15所示,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5,包括基座、与基座枢接于第一转轴1的靠背以及与基座连接的扶手2,此实例中,椅子为折叠椅。基座包括前支撑腿3、后支撑腿4和中间框架5,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4的上端枢接在第一铰接件6上,当椅子展开时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4对扶手2进行支撑;靠背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靠背杆7,中间框架5分别与前支撑腿3和靠背杆7枢接,后支撑腿4上枢接有第二铰接件8,靠背杆7通过第一转轴1与第二铰接件8枢接。
弹性组件包括第三套筒21、卡键22、连杆9、第三限位件23、第四限位件24、第五限位件25、前置弹簧26和后置弹簧27,固定在扶手2上的第三套筒21具有空腔,空腔的一端为敞口、一端具有阻挡件34,此实例中,阻挡件34作为第三套筒的一部分,在其它实例中,也可以将阻挡件34作为独立于第三套筒的部件与第三套筒或者扶手的其他部分固定连接。第三套筒21靠近敞口处开设有限位孔,第三限位件23开设有限位槽28;连杆9的一端与第四限位件24固定连接并且插入第三套筒21的空腔中,连杆9的另外一端穿过第三限位件23并且通过第二转轴14与靠背杆7枢接,靠椅展开后,第二转轴14位于第一转轴1的上方,第三限位件23与连杆9滑动配合;位于第三限位件23和第四限位件24之间的第五限位件25与连杆9滑动配合;前置弹簧26套设在连杆9上并且两端分别与第四限位件24和第五限位件25连接,后置弹簧27套设在连杆9上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三限位件23和第五限位件25连接,后置弹簧27的劲度系数大于前置弹簧26的劲度系数。此实例中,在装配弹性组件时,施力将第三限位件23向第三套筒21的空腔中按压,使限位槽28与限位孔对应,然后将卡键22从套筒外沿着限位孔插入限位槽28中,从而使第三套筒21与第三限位件23相固定;由于第四限位件24抵顶在阻挡件34,前置弹簧26和后置弹簧27略微压缩,使第三限位件23和卡键22获得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卡键22不易从限位孔和限位槽28中脱出。
当用户坐在这种靠椅上并且后背倚靠在靠背上时,靠背受力以第一转轴1为轴线向后摆动,连杆9从敞口被第二转轴拉出,第四限位件24也向敞口方向运动,由于第三限位件23被固定住,所以前置弹簧26和后置弹簧27被压缩,为靠背提供弹力。当用户起身时,弹簧的回弹力会使靠背复位。此实例中,由于后置弹簧27的劲度系数大于前置弹簧26的劲度系数,它们受到的压力相同时前置弹簧26的变形量要大于后置弹簧27的变形量,所以当用户的重量较轻或者坐姿较正时,给予靠背的力量较小,后置弹簧27的变形量较小,此时靠背的摆动幅度主要是由前置弹簧26的变形量提供。基于此,为了可以让用户调整自己的坐姿,此实例中,扶手2的内壁上具有两个镜面对称的并且由面围成的调节腔29,调节腔29包括条形的第四通道29-1和位于第四通道29-1一侧的三个凹口29-2;第一铰接件的两侧对应两个调节腔29分别设置有一个锁定销33,锁定销33插入调节腔29中。凹口29-2的开口向靠背方向倾斜,当锁定销33进入凹口29-2后,靠背会将扶手2向后拉,从而把锁定销33锁定在凹口29-2中。当用户略微向前上方抬起扶手2,使锁定销33脱离凹口29-2进入第四通道29-1,由于此时锁定销33可以在第四通道29-1中移动,而第四通道29-1的长度方向大致为前后方向,则用户可以将扶手2前后挪动;扶手2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靠背较大幅度的改变倾斜角度。用户向前挪动扶手2并轻微下压,便可以让锁定销33进入前一凹口29-2中,如果用户抬起扶手2的同时向后靠,扶手2被靠背向后拉动,此时锁定销33会进入后一个凹口29-2中。此实例中,凹口29-2的数量为三个,对应用户三种不同的坐姿,例如微靠、半躺和全躺。靠背呈微靠状态时,用户的背部靠向靠背,由于背部对靠背施力较小,此时前置弹簧26的形变量给靠背提供一定的摆动幅度,从而为用户的背部提供缓冲,而后置弹簧27的形变量较小。当靠背呈半躺或全躺状态时,靠背承受较大的压力,当用户摇动后背时,前置弹簧26和后置弹簧27都产生较大的形变,此时靠背便可以较大幅度的摆动。
此实例中,折叠椅还包括撑脚部,撑脚部呈U形,包括两个侧支撑杆30和连接在两个侧支撑杆30之间的搁脚杆31,侧支撑杆30的上端与中间框架5枢接,靠背杆7的下端通过联动杆32与侧支撑杆30连接,联动杆32的两端分别与侧支撑杆30和靠背杆7枢接。通过联动杆32使撑脚部与靠背联动,靠背向后倾斜时,搁脚杆31向上抬起,靠背向前倾斜时,搁脚杆31落下,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新型靠椅,包括基座、与基座枢接于第一转轴的靠背以及与基座连接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扶手上的弹性组件,所述靠背与弹性组件通过第二转轴枢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所述靠背以第一转轴摆动时提供弹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杆、弹簧、第一套筒和第一限位件;
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的第一套筒具有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腔,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枢接,所述连杆和靠背均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并且插入所述第一套筒的空腔中,所述第一套筒的空腔内具有凸台,所述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并且位于凸台和第一限位件之间,当第一限位件向敞口运动时,所述弹簧被凸台和第一限位件压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第一限位件和凸台之间并且与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当第一限位件向敞口运动时,所述弹簧被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压缩并且所述凸台挡止所述第二限位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靠背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枢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杆枢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靠背杆的两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第二套筒和连接件;
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的第二套筒具有空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空腔中,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并且能够在空腔中沿着弹簧的伸缩方向运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枢接,所述连接件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方向与弹簧的中轴平行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部穿透所述连接件和第一通道并且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开设有与第一通道镜面对称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部穿透所述连接件和第二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轮廓和/或第二通道的轮廓为封闭曲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开设有两个镜面对称的第三通道,两个所述第三通道分别对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长度方向与弹簧的中轴平行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三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的轮廓为封闭曲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靠背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枢接,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杆枢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靠背杆的两端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杆、第三限位件、第四限位件、第五限位件、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枢接,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穿过第三限位件并且与所述第四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件与连杆滑动配合,位于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之间的所述第五限位件与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前置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并且位于第四限位件和第五限位件之间,所述后置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并且位于第三限位件和第五限位件之间,所述后置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前置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第四限位件向第三限位件运动时,所述前置弹簧被第四限位件和第五限位件压缩,所述后置弹簧被第五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压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具有第一调节部,所述基座包括与第一调节部连接的第二调节部;
所述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配合,使扶手能够相对于基座移动并且能够被锁定在多个位置上;
所述靠背与扶手联动,当扶手在不同位置被锁定时所述靠背转动到对应的倾斜角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部为锁定销,所述第一调节部具有由面围成的调节腔,所述锁定销插入调节腔中,所述调节腔包括适于锁定销移动的第四通道和适于锁定销嵌入的多个凹口,形成所述凹口的面适于锁定所述锁定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三套筒和卡键,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的第三套筒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为敞口、一端具有阻挡件,所述第三套筒靠近敞口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件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连杆固定有第四限位件的一端从敞口插入第三套筒的空腔中并且止于所述阻挡件,所述卡键插入限位孔和限位槽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靠背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枢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靠背杆枢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新型靠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脚部,所述撑脚部包括端部与基座枢接的侧支撑杆,所述靠背杆的端部通过联动杆与侧支撑杆连接,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侧支撑杆和靠背杆枢接。
CN202021061728.2U 2020-01-21 2020-06-09 一种新型靠椅 Active CN212437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017,745 US11497315B2 (en) 2020-01-21 2020-09-11 Chair for fitness exercise
US17/017,734 US11185165B2 (en) 2020-01-21 2020-09-11 Armchair
EP21150365.1A EP3854264A1 (en) 2020-01-21 2021-01-06 Armchai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0681 2020-01-21
CN2020201406812 2020-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7933U true CN21243793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9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1728.2U Active CN212437933U (zh) 2020-01-21 2020-06-09 一种新型靠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7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5690B2 (en) Chair with synchronously moving seat and seat back
KR102270286B1 (ko) 의자 구조 및 의자
US9022473B2 (en) Rocker recliner mechanism with changeable features
US5108149A (en) Adjustable seating
US6945599B2 (en) Rocker recliner mechanism
US106028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otrest stretching device for convertible sofa seating unit
EP3206534A1 (en) Profile ottoman linkage
JP6542809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調節可能な座席アセンブリ及び方法
US20090146468A1 (en) Reclining Lounge Chair
EP3854264A1 (en) Armchair
US7735914B2 (en) Ottoman recliner
CN107397369B (zh) 一种座具
US11497315B2 (en) Chair for fitness exercise
EP0678259A1 (en) Self-balancing ergonomic armchair
JP2024031988A (ja) 自己適応連動制御の機能シングルチェア
CN212437933U (zh) 一种新型靠椅
JP2005514141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を備える食卓椅子
CN111642923A (zh) 一种新型靠椅
CN213308502U (zh) 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椅子
CN212630319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靠腿的折叠躺椅
EP3167762A1 (en) Movement mechanism for moving parts of a reclining sofa or chair
CN111109911A (zh) 一种靠椅
KR102072935B1 (ko) 일체형 등좌판의 이동고정기능을 구비한 의자좌판
CN113080643A (zh) 一种休闲椅
CN211722475U (zh) 一种靠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