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5351U -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5351U
CN212435351U CN202021793923.4U CN202021793923U CN212435351U CN 212435351 U CN212435351 U CN 212435351U CN 202021793923 U CN202021793923 U CN 202021793923U CN 212435351 U CN212435351 U CN 212435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upling
decoupling element
state
modul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39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ling 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ling 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ling 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ling 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39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5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5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5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所述退耦模块包括:退耦元件和开关部;所述开关部被配置为对所述退耦元件进行短路或者不进行短路。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部对所述退耦元件不进行短路;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部对所述退耦元件进行短路。本实用新型所述退耦模块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退耦元件出现劣化、过载等情况时,所导致的电涌保护器信号传输中断以及起火等风险。

Description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涌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涌是指在电气系统中产生的瞬时过电压、瞬间过电流,也称为瞬变脉冲电压、瞬态过电、突波等,是一种短暂的电流、电压波动,几乎所有用电设备和器件均会产生电涌现象,同时又受到电涌的危害。为了尽可能避免电涌所带来的损害损失,需要配置可以限制过电压、泄放电涌电流的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能够为用电设备和器件提供安全防护。
现有技术中的电涌保护部件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采用放电管(Gas Discharge Tube,GDT)作为电涌保护部件。对于这种方式,放电管在固有放电过程中响应时间较长,故在进入实质性放电阶段前存在较高的放电电压,难以满足具备电压敏感元件的用电设备的防护需求。
2、采用放电管和瞬态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作为电涌保护部件。放电管和瞬态二极管之间配置一个退耦元件,以便平衡放电管和瞬态二极管的时间响应特性和放电电压,所述退耦元件一般常用电阻或电感等。对于这种方式,一旦退耦元件出现劣化、过载等情况,则很可能会导致电涌保护器信号传输中断以及起火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提供一种具有自保护功能的退耦模块,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备该种退耦模块的电涌保护器。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退耦模块,包括:
退耦元件;和
开关部,被配置为对所述退耦元件进行短路或者不进行短路。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涌保护器,包括:
瞬态二极管,并联接在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
放电管,并联接在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和
所述的退耦模块;所述退耦元件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所述退耦模块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退耦元件出现劣化、过载等情况时,所导致的电涌保护器信号传输中断以及起火等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和图2分别是一个实施例中电涌保护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图4和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退耦元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退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和图8是一个实施例中退耦元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退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实施例中状态指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架和状态指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中遥信报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5是一个实施例中电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瞬态二极,2、放电管,3、退耦模块,4、承载架,5、外壳,6、接地极,8、第一线路,9、第二线路,10、输入端,11、输出端,31、退耦元件,32、开关部,33、第一导电件,35、遥信报警部,36、电路板,41、支撑件,51、窗口,52、安装面,71、锁板,72、弹簧,311、引脚焊接点,321、导电连接部件,322、绝缘部件,323、弹性元件,324、柔性导线,325、热感应元件,341、第一颜色显示区域,342、状态指示片,343、第二颜色显示区域,351、第一遥信报警端子,352、第二遥信报警端子,321A、固定端,321B、弹性端,322A、绝缘板,322B、开口,322C、连接孔,322D、定位卡扣,342A、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退耦模块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退耦模块3可以包括:退耦元件31和开关部32;所述开关部32被配置为对所述退耦元件31进行短路或者不进行短路。所述退耦元件31可以为电阻等,例如金属氧化物电阻、石墨电阻等,所述开关部32可以为具备断开和闭合工作状态的部件。本实施例所述退耦模块3可以在所述退耦元件31出现异常、发生过载、过热、劣化等情况下,对所述退耦元件31进行短路切换,进而实现所述退耦模块3的自我保护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电涌保护失效问题,可以防止持续的热产生而导致的火灾风险。所述退耦元件31可以实现带载短路切换和无缝信号传输,从而不会产生线路信号中断,避免对待保护线路信号传输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部32可以对所述退耦元件31不进行短路;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部32可以对所述退耦元件31进行短路。所述退耦元件31被配置在所述电涌保护器中,所述第一状态可以指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电涌保护器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可以指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过载状态,在所述电涌保护器处于劣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过载状态。则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正常状态时其不被所述开关部32短路,信号流经所述退耦元件31,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过载状态时其被所述开关部32短路,信号流经所述开关部32,进而完成信号电路的无缝转换,所述退耦元件31由于没有能量的输入而逐渐冷却到环境温度,从而可以避免火灾或信号电气故障等带来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开关部32可以包括:导电连接部件321和绝缘部件322;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可以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一端电连接,并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或电隔离;所述绝缘部件322可以将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进行电隔离,此时,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未将所述退耦元件31进行短路;所述绝缘部件322也可以将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进行电连接,此时,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将所述退耦元件31进行短路。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可以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磷青铜、铍青铜,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弹性金属材料。为了电连接效果的更加优良,优选地,可以采用镀金或镀镍工艺对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进行处理,当然,具备导电特性的其他连接部件均可以作为导电连接部件321。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可以具备固定端321A和弹性端321B,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固定端321A可以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弹性端321B可以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或电隔离。进一步地,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包括电路板36,用于安装所述退耦元件31,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固定端321A可以锡焊在所述电路板36上,例如所述固定端321A与所述电路板36上的焊盘进行焊接,与所述固定端321A相连接的焊盘通过所述电路板36上的布线与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一端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包括:第一导电件33,用于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3之间由所述绝缘部件322进行电隔离。
示例性地,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包括电路板36,用于安装所述退耦元件31;所述第一导电件33可以为所述电路板36上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的布线图形、焊盘等,当然,所述第一导电件3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的导电部件。在所述第一导电件33为配置在所述电路板36上的焊盘时,所述第一导电件33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36上的布线如铜箔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可以具备固定端321A和弹性端321B,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固定端321A可以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弹性端321B可以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第二端电连接或电隔离。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绝缘部件322将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弹性端321B与作为焊盘的第一导电件33绝缘隔离,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绝缘部件322发生位移离开之前进行导电连接部件321和第一导电件33绝缘隔离的位置,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的弹性端321B与作为焊盘的第一导电件33直接接触,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将所述退耦元件31短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所述退耦元件31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绝缘部件322可以发生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8和图9所示,在所述退耦元件31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绝缘部件322可以从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3之间移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8和图9所示,所述绝缘部件322可以具有绝缘板322A和开口322B;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绝缘板322A置于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3之间;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口322B置于所述导电连接部件321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3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部件322可以采用工程塑料、环氧板、PET等类似绝缘材料来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开关部32还可以包括:定位部件和感应部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绝缘部件322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绝缘部件322进行定位;所述感应部件用于感应所述退耦元件31的所处状态并促使所述定位部件改变所述绝缘部件322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定位部件可以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向所述绝缘部件322施加第一作用力,并且能够通过调整自身伸缩状态而改变所述第一作用力的大小;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向所述绝缘部件322施加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与所述第一作用力的施力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定位件能够在所述感应部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改变所述第二作用力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定位件可以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绝缘部件322上的弹性元件323,所述弹性元件323另一端由承载架4固定;所述绝缘部件322上可以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弹性元件323连接的连接孔322C。所述弹性元件323可以选用拉簧,当然也可以选用能够一端固定,另一端提供拉力的其他弹性元件323。当所述第二定位件松开对所述绝缘部件322的固定后,所述绝缘部件322在作为第一定位件的拉簧作用下实现移动,由对应退耦元件31第一状态即正常工况的位置移至对应退耦元件31第二状态即过载工况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7所示,所述感应部件可以包括:与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热传导接触的热感应元件325;所述热感应元件325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时对所述第二定位件进行固定,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不对所述第二定位件进行固定。通过所述热感应元件325可以实现对所述退耦元件31进行热监控和热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定位件可以包括柔性导线324;所述绝缘部件322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柔性导线324穿过的定位卡扣322D;所述热感应元件325包括低温焊锡点。所述热感应元件325与所述退耦元件31存在热传导接触,所述退耦元件31上的热量能够传导给所述热感应元件325。
本实施例具体的热量传导方式以及热感应元件325的具体选择可以有多种,例如,将所述热感应元件325经由热传导部件与所述退耦元件31相接触,或者将所述热感应元件325放置在所述退耦元件31的热量释放区域等,所述热感应元件325能够有效地感应到所述退耦元件31上产生的热量即可,当所述热感应元件325采用低温焊锡点时,所述热感应元件325与所述退耦元件31的热传导接触方式,能够使得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热感应元件325吸收的热量可以使得所述低温焊锡点发生熔化。
本实施例仅对所述热传导接触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例如,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包括电路板36,用于安装所述退耦元件31。所述电路板36上可以配置用于对所述柔性导线324进行焊接的焊盘,具体地,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可以一端焊接在所述焊盘上,然后穿过在所述绝缘部件322上设置的定位卡扣322D,再焊接到所述低温焊锡点上。当所述退耦元件31有多个时,相应地,作为热感应元件325的低温焊锡点也可以配置多个,例如,每个退耦元件31对应一个热感应元件325,那么,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则可以依次焊接到各所述低温焊锡点上,任一所述低温焊锡点发生熔化后,穿过所述定位卡扣322D的柔性导线324均会发生位置变化,进而所述绝缘部件322发生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导线324还可以兼顾信号传输的功能,例如用于传输遥信报警信号等。所述柔性导线324可以为柔性金属丝,例如铜丝、镀锡铜丝、漆包线等具有柔韧性的良好金属导体材料等。
本实施例所述退耦元件31可以焊接在所述电路板36上,所述退耦元件31的引脚焊接点311与所述低温焊锡点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36的正面和反面且位置对应,即所述退耦元件31的引脚焊接点311与所述低温焊锡点在电路板36正面和反面上采用背靠背设置方式,同时,所述退耦元件31的引脚焊接点311的焊锡熔点高于所述低温焊锡点的焊锡熔点,进而,使得所述退耦元件31产生的热量经由其引脚焊接点311、电路板36充分有效地传导至作为所述热感应元件325的低温焊锡点上,由于所述退耦元件31的引脚焊接点311的焊锡熔点高于所述低温焊锡点的焊锡熔点,因此,在所述低温焊锡点发生熔化时,所述退耦元件31的引脚焊接点311不会出现熔化。所述电路板36的厚度可以在0.2mm~1.2mm。所述热感应元件325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时对所述第二定位件进行固定,例如,可以直接将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焊接在作为热感应元件325的低温焊锡点上,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时,由于所述低温焊锡点未发生熔化,因此,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被固定,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由于此时所述低温焊锡点吸收了所述退耦元件31的热量后发生熔化,则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被松开固定。
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在受力于第一定位件的绝缘部件322、作为热感应元件325的低温焊锡点的作用下处于绷紧情况,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定位件的柔性导线324失去所述热感应元件325的约束后处于松动情况,进而释放所述绝缘部件3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包括:状态指示部,用于对所述退耦元件31所处状态进行指示;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状态指示部显示第一颜色,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状态指示部显示第二颜色。优选地,所述第一颜色可以为绿色,所述第二颜色可以为红色。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状态指示部可以包括:第一颜色显示区域341和状态指示片342;所述第一颜色显示区域341设置在承载架4侧壁上,用于显示第一颜色;所述状态指示片342上具有第二颜色显示区域343,所述第二颜色显示区域343用于显示第二颜色;在所述绝缘部件322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状态指示片342移动并将所述第一颜色显示区域341覆盖。当所述退耦元件31有多个时,任一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均可以驱动所述状态指示片342的变换。
示例性地,参考图10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片342上开设有定位孔342A,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承载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342A适配连接的支撑件41,所述状态指示片342利用所述定位孔342A和所述支撑件41实现可移动的连接至所述承载架4上。参考图6所示,所述状态指示片342与所述绝缘部件322接触设置,在所述绝缘部件322发生移动后,所述状态指示片342被所述绝缘部件322顶住,进而克服所述承载架4的弹力发生位移而将所述第一颜色显示区域341覆盖。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342A可以为圆形孔或矩形孔。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片342可以采用柔性线路板、PET(涤纶树脂)柔性材料等制作。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为所述退耦元件31、以及其可应用的电涌保护器配置带有劣化指示功能的短路切换模块,进而能够对所述退耦模块3的工作状况进行准确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13所示,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包括:遥信报警部35,用于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进行遥信报警。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退耦模块3的远程报警功能。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遥信报警部35可以为与所述开关部32相连接的报警开关,所述报警开关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一状态时是闭合的,在所述退耦元件31处于第二状态时是断开的。所述退耦模块3可以包括多个退耦元件31,任一退耦元件31出现异常均可以进行遥信报警。参考图13所示,示出了所述报警开关的两个遥信报警端子,分别为第一遥信报警端子351和第二遥信报警端子35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图5和图8所示,所述退耦元件31可以有2个,每个所述退耦元件31对应有一个导电连接部件321,各所述退耦元件31的导电连接部件321共用一个所述绝缘部件322。每个所述退耦元件31可以对应有一个热感应元件325,各所述退耦元件31可以共用一个第一定位件和一个第二定位件。具体地,例如,任一所述退耦元件31发生过载情况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由各自的热感应元件325传导给同一第二定位件,所述热感应元件325受热后解除对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固定,所述第二定位件变得松动,进一步释放作为中间转换媒介的所述绝缘部件322的位移限制。即当退耦元件3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共用一套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绝缘部件322,针对每个退耦元件31分别配置相应的导电连接部件321和热感应元件325即可。
参考图1所示,所述退耦模块3应用在一路待保护线路中,所述一路待保护线路包括第一线路8和第二线路9,所述退耦模块3包括2个退耦元件31,分别置于第一线路8和第二线路9中,置于第一线路8中的退耦元件31两端分别连接放电管2的第一端和瞬态二极管1的第一端,置于第二线路9中的退耦元件31两端分别连接放电管2的第二端和瞬态二极管1的第二端。与退耦元件31的数量对应,相应地,导电连接部件321也有2个。
参考图2所示,所述退耦模块3也可以应用在两路待保护线路中,当然,所述退耦模块3还可以应用在两路以上的待保护线路中,实际应用时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所述退耦模块3的配置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涌保护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15所示,所述电涌保护器可以包括:瞬态二极管1、放电管2、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退耦模块3;所述瞬态二极管1并联接在第一线路8和第二线路9之间;所述放电管2并联接在第一线路8和第二线路9之间;所述退耦元件31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1,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管2。本实施例所述放电管2构成粗保护单元,所述瞬态二极管1构成精细保护单元,所述放电管2、瞬态二极管1和退耦模块3共同构成粗保护单元和精细保护单元相结合的电涌防护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瞬态二极管1还可以采用瞬态二极管1与二极管的组合来替代。所述放电管2可以采用三极放电管2。所述第一线路8和所述第二线路9可以为信号传输线路,例如,所述第一线路8可以为信号输入线路,所述第二线路9可以为信号输出线路。
本实施例所述电涌保护器可以应用于存在电涌保护需求的线路,例如信号传输线路、其他存在信号保护需求的线路等。所述电涌保护器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为整体式结构,安装至信号线路、用电设备和器件等以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15所示,所述电涌保护器还可以包括:承载架4和外壳5,所述承载架4用于承载所述瞬态二极管1、所述放电管2和所述退耦模块3;所述外壳5用于容置所述电涌保护器;所述外壳5上开设有窗口51。所述窗口51可以用于显示对所述退耦元件31所处状态进行指示的颜色,例如,将设置在承载架4侧壁上的第一颜色显示区域341或设置在状态指示片342上的第二颜色显示区域343露出。在所述退耦元件31由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时,所述窗口51示出的颜色由第一颜色切换为第二颜色,例如从绿色显示变成红色显示,从而实现劣化指示告警,便于判断退耦元件31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容置在所述外壳5内的电涌保护器可以为至少1个,当电涌保护器有多个时,它们可以在外壳5内分列排布。每个电涌保护器可以配置一个输入端10和一个输出端11,用于与存在电涌保护需求的线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10和所述输出端11可以采用弹簧72连接技术的PUSH IN接线方式作为接线端子,以便接线快速完成,节省安装和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外壳5具有安装面52;所述电涌保护器还可以包括:接地极6和可拆连接结构,所述接地极6设置在所述安装面52上;所述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面52上,用于安装所述电涌保护器。进一步地,所述可拆连接结构包括:锁板71和与所述锁板71相连接的弹簧72。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可拆连接结构可以与外部滑动轨道接合和安装,具体地,所述锁板71可在弹簧72弹力下锁住所述外部滑动轨道;所述外部滑动轨道可以为TH35型导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导轨。所述接地极6用于整个电涌保护器的接地,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耦模块包括:
退耦元件;和
开关部,被配置为对所述退耦元件进行短路或者不进行短路;
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部对所述退耦元件不进行短路;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部对所述退耦元件进行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包括:
导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连接部件与所述退耦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并与所述退耦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或电隔离;和
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能够将所述导电连接部件与所述退耦元件的第二端进行电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耦模块还包括:第一导电件,用于与所述退耦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导电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由所述绝缘部件进行电隔离;
在所述退耦元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绝缘部件发生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耦元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绝缘部件从所述导电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移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绝缘板和开口;
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绝缘板置于所述导电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口置于所述导电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还包括:
定位部件,与所述绝缘部件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绝缘部件进行定位;和
感应部件,用于感应所述退耦元件的所处状态并促使所述定位部件改变所述绝缘部件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耦模块还包括:
状态指示部,用于对所述退耦元件所处状态进行指示;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状态指示部显示第一颜色,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状态指示部显示第二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耦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耦模块还包括:遥信报警部,用于在所述退耦元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进行遥信报警;
所述退耦元件有2个,每个所述退耦元件对应有一个导电连接部件,各所述退耦元件的导电连接部件共用一个所述绝缘部件。
9.一种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保护器包括:
瞬态二极管,并联接在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
放电管,并联接在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和
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退耦模块;所述退耦元件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保护器还包括:
承载架,用于承载所述瞬态二极管、所述放电管和所述退耦模块;
外壳,用于容置所述电涌保护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窗口。
CN202021793923.4U 2020-08-25 2020-08-25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Active CN212435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3923.4U CN212435351U (zh) 2020-08-25 2020-08-25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3923.4U CN212435351U (zh) 2020-08-25 2020-08-25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5351U true CN21243535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3923.4U Active CN212435351U (zh) 2020-08-25 2020-08-25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5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9814B2 (en)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modules including integral thermal disconnec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same
RU239662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я
CN212435351U (zh)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US5805070A (en) Device for indicating a destroyed arrester
CN210490455U (zh) 一种整体式电涌保护器
US6204746B1 (en) Thermal overload mechanism
CN111952945A (zh) 退耦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CN109687420B (zh) 安装空间有限的过压保护模块
US6084761A (en) Telephone line surge protector
CN107452546B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隔离避雷器
CN114530837B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开关柜
EP0657978A1 (en) Failsafe device for use with electrical surge suppressor
CN21165573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防雷箱
CN113130159A (zh) 用于电涌保护器的电极连接件及电涌保护器
CN219018466U (zh) 电涌保护器
WO2022148020A1 (zh) 一种石墨浪涌保护器
CN210183009U (zh) 一种pcb板载的电涌保护器
CN113131435A (zh) 保安装置及方法
CN216625296U (zh) 一种自带后备保护开关的智能浪涌保护器
CN113644638B (zh) 防雷装置及1u设备
CN218850405U (zh) 电涌保护装置
CN220368472U (zh) 一种新型spd组件
CN216084756U (zh) 一种可后台监控的免螺丝型断路器
CN214590593U (zh) 劣化脱扣指示结构及电涌保护器
CN216215883U (zh) 电涌保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