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4717U -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4717U
CN212434717U CN202021330874.0U CN202021330874U CN212434717U CN 212434717 U CN212434717 U CN 212434717U CN 202021330874 U CN202021330874 U CN 202021330874U CN 212434717 U CN212434717 U CN 21243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luorinated liquid
condensation
battery
fluor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08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羽白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3308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4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47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利用氟化液在工质表面的汽化带走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汽化的氟化液在换热器内进行凝结,凝结所放出的热量直接被冷却管路中的冷却工质吸收,使得电池模组最高温度以及不同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得到了有效控制。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液冷以及制冷剂直冷等冷却方式,具有以下优点:所用氟化液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不会造成电池短路;氟化液直接与电池表面接触,取热能力强,且无接触热阻;所使用的氟化液具有阻燃性,在极端条件下,可以有效的抑制电池的起火与爆炸;充分利用了氟化液的相变,散热效率高、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日渐成为了各国所面临的挑战,在此严峻的压力下,新能源动力汽车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其中,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保持电池温度处于最佳的温度工况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电池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保持各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足够小,因此可以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行能力以及续航里程,从而确保电动汽车稳定高效的运行。在目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中,主要有四种散热方式,分别为风冷式、液冷式、相变材料冷却以及制冷剂直冷。
虞跨海等人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610114215.5) 利用风冷的方式对电池组进行散热,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其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大。与此同时,由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很小,因此风冷式散热系统很难满足大功率工作下的散热要求;
李闻铮等人在“一种新型车载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810584328.0)采用了液冷的方式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其优点在于冷却液体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大,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液冷系统的复杂结构也使得整套散热系统变得十分笨重,大大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与此同时,采用液冷式对电池进行冷却很难解决不同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问题;
戴朝华在“一种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820855714.4)利用相变材料冷却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散热,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耗低。但是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低,无法在大倍率放电的条件下及时的将热量吸收。
孙世强等人在“一种采用制冷剂直接冷却系统的动力电池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621061832.5)提出了采用制冷剂直冷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其优点在于传热效率高。但是电池蒸发器均温设计非常困难,因此制冷剂直冷式散热方式并没有的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鉴于上诉传统电池热管理中所采用的散热方式存在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使得电池能够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保持电池温度处于最佳的温度范围的同时仍能保持不同电池单体之间优异的均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氟化液循环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池控制模块以及冷却模块;
氟化液循环模块包括:箱体1、冷凝腔7、储液罐6以及电子阀门5供制氟化液循环,且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其中:箱体1,其内部填充氟化液3;风机8,固定于冷凝腔7内部;箱体1与冷凝腔7通过储液罐6和电子阀门5进行连接;当电池模组工作时开始发热,温度逐渐升高,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被填充的氟化液带走,当氟化液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氟化液利用显热吸收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当电池模组表面温度升高到氟化液沸点以上时,氟化液开始沸腾,沸腾产生的氟化液蒸汽进入冷凝腔7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模块,该热量随后被冷却模块传递给外界环境;遇冷液化的氟化液流入储液罐6;随着氟化液的持续沸腾,当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低于所设定的下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开启,储液罐6对箱体1进行补液,直至氟化液3的液位高于所设定的上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关闭,完成氟化液的循环;
传感器模块包括:液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9以及温度传感器;其中,液位传感器4固定于箱体1底部,用于实时检测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并与电子阀门5相连,控制电子阀门5的开启与闭合;压力传感器9固定于氟化液冷凝腔7的顶部,用于实时检测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的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池模组2与氟化液3的温度,并与电池控制模块相连,用于管理电池模组;
冷却模块包括: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以及节流阀13供制冷剂循环;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以及节流阀13供制冷剂循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且蒸发器10位于冷凝腔7内部;
所述的电池模组2为圆柱形电池模组、方形电池模组或软包形电池组,其全部或部分浸没于氟化液3中且与箱体1构成的内部空间是密闭的。
所述的氟化液3为绝缘阻燃液体且在1大气压下沸点为0~50℃的氟化液。
所述的风机8用于增强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气态氟化液的扰动,使得原有的自然对流换热转变为强迫对流换热。
所述的蒸发器10外表面涂敷一层超疏水涂层,使其表面的凝结方式为珠状凝结,大大提高了冷凝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利用氟化液的相变来带走电池组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散热效率高、能耗低;
2)氟化液直接与电池外表面相接触,接触充分且无接触热阻,大大增强了散热系统的取热能力;
3)所采用的氟化液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不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等情况;克服了传统液冷可能出现泄露而造成短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4)所采用的氟化液具有阻燃性,可以在极端条件下(碰撞造成的电池短路) 有效的抑制电池的燃烧和爆炸;
5)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使得电池包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到了能量密度;
6)液位传感器、电子阀门以及储液罐的使用,使得电池模组在极高的充放电倍率的情况下,即使氟化液冷凝速率慢,也不会影响箱体内氟化液液位处于合理的液位范围内;
7)风机的使用,增强氟化液冷凝腔内部气态氟化液的扰动,使得原有的自然对流换热转变为强迫对流换热,大大提高了氟化液的冷凝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电池模组;3氟化液;4液位传感器;5电子阀门;6储液罐; 7冷凝腔;8风机;9压力传感器;10蒸发器;11压缩机;12冷凝器;13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氟化液循环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冷却模块。
氟化液循环模块包括:箱体1、冷凝腔7、储液罐6以及电子阀门5供制氟化液循环,且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当电池模组工作时开始发热,温度逐渐升高,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被填充的氟化液带走,当氟化液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氟化液利用显热吸收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当电池模组表面温度升高到氟化液沸点以上时,氟化液开始沸腾,沸腾产生的氟化液蒸汽进入所述氟化液冷凝腔7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模块,该热量随后将会被冷却模块传递给外界环境。遇冷液化的氟化液流入储液罐6。随着氟化液的持续沸腾,当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低于所设定的下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开启,储液罐6对箱体1 进行补液,直至氟化液3的液位高于所设定的上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关闭,完成氟化液的循环。
传感器模块包括:液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9以及温度传感器;其中,液位传感器4固定于箱体1底部,用于实时检测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并与电子阀门5相连,控制电子阀门5的开启与闭合;压力传感器9固定于氟化液冷凝腔7的顶部,用于实时检测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的压力;温度传感器(附图未示出),用于实时检测电池模组2与氟化液3的温度,并与电池控制模块(附图未示出)相连,用于管理电池模组;
冷却模块包括: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以及节流阀13供制冷剂循环;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以及节流阀13供制冷剂循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且蒸发器10位于冷凝腔7内部;
如图1所示,为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示意图,在本示例中以3个电池模组为例,对整个系统进行说明。所述的电池模组2包括圆柱形电池模组、方形电池模组以及软包形电池组。在本示例中所采用的电池组模型为1组6块式方形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全部或部分浸没于氟化液3中且与所述箱体1之间构成密闭空间。冷凝腔7顶部设有抽真空管(附图未示出),用于对箱体2以及冷凝腔7抽真空,然后通过固定于箱体2顶部的充液管(附图未示出)对箱体2充注氟化液,氟化液的液位应高于电池模组。
所述的氟化液3为绝缘阻燃液体且在1大气压下沸点为0~50℃的氟化液,在本示例中使用的是3M公式生产的HFE-7000氟化液,其沸点为34℃,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以及优良的阻燃性。
如图1所示,氟化液循环模块包括:箱体1、冷凝腔7、储液罐6以及电子阀门5供制氟化液循环,且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当电池模组工作时开始发热,温度逐渐升高,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被填充的氟化液带走,当氟化液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氟化液利用显热吸收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当电池模组表面温度升高到氟化液沸点以上时,氟化液开始沸腾,沸腾产生的氟化液蒸汽进入所述氟化液冷凝腔7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模块。遇冷液化的氟化液流入储液罐6。随着氟化液的持续沸腾,当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低于所设定的下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开启,储液罐6对箱体1进行补液,直至氟化液3的液位高于所设定的上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关闭,完成氟化液的循环。
如图1所示,传感器模块包括:液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9以及温度传感器;其中,液位传感器4固定于箱体1底部,用于实时检测氟化液3的液位高度,并与电子阀门5相连。当液面高度低于所设定的液位下限值时,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给电子阀门,使电子阀门开启。电子阀门开启后,储液罐便会给相应的箱体进行补液,直至该箱体的液位达到所设定的液位上限值时,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给电子阀门,使电子阀门关闭;压力传感器9固定于氟化液冷凝腔7 的顶部,用于实时检测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的压力,当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的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会输出信号给控制器(附图未示出),控制器通过提高风机以及压缩机的功率来提高氟化液的冷凝速率,进而降低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的压力;温度传感器(附图未示出),用于实时检测电池模组2与氟化液3的温度,并与电池控制模块(附图未示出)相连,用于管理电池模组;
所述的风机8用于增强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气态氟化液的扰动,使得原有的自然对流换热转变为强迫对流换热,大大提高了氟化液的冷凝速度。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节流阀13。所述蒸发器外表面涂敷一层超疏水涂层,在本示例中,涂敷的是一层特氟龙涂层,待表面干燥后,测得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度。因此,氟化液在其表面的凝结方式未珠状凝结,大大提高了冷凝传热效率。冷却系统内循环的工质为冷媒,在本示例中所采用的冷媒为R134a。其中冷媒在蒸发器10内吸收管外氟化液凝结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而汽化,汽化的冷媒经过压缩机11压缩后在冷凝器12内液化,将热量传递给了外界环境。液化的冷媒经过节流阀13后又回到了蒸发器10内,完成冷媒的循环。
由于很多地区夏季环境温度很高,会高于我们所采用氟化液的沸点,因此会造成箱体内氟化液的快速沸腾,影响散热。为此,在电池箱体外表面贴敷一层保温隔热层(附图为示出),在本示例中,在电池箱体外面表面贴敷了一层保温隔热的气凝胶。与此同时,在冬季严寒的环境里,当电池处于未工作的状态下,保温隔热层能有效的抑制电池温度的降低,从而避免了短时间内停车的冷启动问题,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多电池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能量密度。液位传感器、电子阀门以及储液罐的使用,使得电池在高倍率放电的条件下,箱体内的氟化液仍能保持适当的液位,使得散热系统更加稳定。充分利用液体的相变来进行取热和散热,使得整个传热过程的热阻降到了最低,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的能耗。
以上所述的具体示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示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和形状不反应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表示本示例的内容。凡是在本公开的原则和精神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改进以及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氟化液循环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池控制模块以及冷却模块;
氟化液循环模块包括:箱体(1)、冷凝腔(7)、储液罐(6)以及电子阀门(5)供制氟化液循环,且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其中:箱体(1),其内部填充氟化液(3);风机(8),固定于冷凝腔(7)内部;箱体(1)与冷凝腔(7)通过储液罐(6)和电子阀门(5)进行连接;当电池模组工作时开始发热,温度逐渐升高,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被填充的氟化液带走,当氟化液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氟化液利用显热吸收电池模组所产生的热量;当电池模组表面温度升高到氟化液沸点以上时,氟化液开始沸腾,沸腾产生的氟化液蒸汽进入冷凝腔(7)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模块,该热量随后被冷却模块传递给外界环境;遇冷液化的氟化液流入储液罐(6);随着氟化液的持续沸腾,当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低于所设定的下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开启,储液罐(6)对箱体(1)进行补液,直至氟化液(3)的液位高于所设定的上液位限时,电子阀门(5)关闭,完成氟化液的循环;
传感器模块包括:液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9)以及温度传感器;其中,液位传感器(4)固定于箱体(1)底部,用于实时检测箱体(1)内氟化液(3)的液位,并与电子阀门(5)相连,控制电子阀门(5)的开启与闭合;压力传感器(9)固定于氟化液冷凝腔(7)的顶部,用于实时检测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的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池模组(2)与氟化液(3)的温度,并与电池控制模块相连,用于管理电池模组;
冷却模块包括: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以及节流阀(13)供制冷剂循环;蒸发器(10)、压缩机(11)、冷凝器(12)以及节流阀(13) 供制冷剂循环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环,且蒸发器(10)位于冷凝腔(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模组(2)为圆柱形电池模组、方形电池模组或软包形电池组,其全部或部分浸没于氟化液(3)中且与箱体(1)构成的内部空间是密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化液(3)为绝缘阻燃液体且在1大气压下沸点为0~50℃的氟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8)用于增强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气态氟化液的扰动,使得原有的自然对流换热转变为强迫对流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8)用于增强氟化液冷凝腔(7)内部气态氟化液的扰动,使得原有的自然对流换热转变为强迫对流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10)外表面涂敷一层超疏水涂层,使其表面的凝结方式为珠状凝结,大大提高了冷凝传热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10)外表面涂敷一层超疏水涂层,使其表面的凝结方式为珠状凝结,大大提高了冷凝传热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10)外表面涂敷一层超疏水涂层,使其表面的凝结方式为珠状凝结,大大提高了冷凝传热效率。
CN202021330874.0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434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0874.0U CN212434717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0874.0U CN212434717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4717U true CN212434717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0874.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434717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471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6049A (zh) * 2020-07-09 2020-10-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电池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CN113306452A (zh) * 2021-07-07 2021-08-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增程式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3563854A (zh) * 2021-08-17 2021-10-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无水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94214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6049A (zh) * 2020-07-09 2020-10-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电池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CN111786049B (zh) * 2020-07-09 2024-05-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电池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CN113306452A (zh) * 2021-07-07 2021-08-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增程式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3563854A (zh) * 2021-08-17 2021-10-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无水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63854B (zh) * 2021-08-17 2023-08-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无水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94214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及方法
CN114094214B (zh) * 2021-11-23 2024-01-26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6049B (zh) 一种用于电池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CN212434717U (zh)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CN111883876B (zh) 一种相互连通的模块化电池模组浸没式液冷系统
CN209249603U (zh) 基于氟化液的密封浸没式电池包及其冷却系统
CN104953202B (zh) 一种动力模块化电池的温控系统
CN109546203A (zh) 基于氟化液的密封浸没式电池包、冷却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83878B (zh)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恒压装置的两相浸没式电池液冷系统
CN108550951A (zh) 一种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8336452U (zh) 一种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1864304B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能的两相浸没式电池液冷装置
CN10609925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7542361U (zh) 一种浸没式冷却结构
CN108511850B (zh) 一种基于自然循环的动力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2230580U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能的两相浸没式电池液冷装置
CN103682511A (zh) 电动汽车
CN113097599B (zh) 基于过冷相变材料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方法和管理系统
CN106816564A (zh) 全浸泡式液冷安全电池包
CN108808160A (zh) 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高强度传热结构
CN112786997A (zh) 一种基于浸没式沸腾传热的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114583324A (zh) 基于极耳散热的直冷式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212230581U (zh)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恒压装置的两相浸没式电池液冷系统
CN214589018U (zh) 基于过冷相变材料的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组
CN212230579U (zh) 一种相互连通的模块化电池模组浸没式液冷系统
CN109509852A (zh) 电池包
CN206628562U (zh) 喷淋式制热制冷一体化安全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