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4276U -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 Google Patents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4276U
CN212434276U CN202020234659.4U CN202020234659U CN212434276U CN 212434276 U CN212434276 U CN 212434276U CN 202020234659 U CN202020234659 U CN 202020234659U CN 212434276 U CN212434276 U CN 212434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ielding
double
speed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46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豫超
舒钱章
徐竞争
金哲
陈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46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4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4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4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包括平行线对、第一屏蔽带及第二屏蔽带,所述第一屏蔽带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所述第二屏蔽带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上。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通过设置第一屏蔽带和第二屏蔽带,可以有效增强屏蔽效果,降低信号损耗;并且线缆的稳定性更好,线缆的电磁场更完善,使线材信号传输频宽加大,单通道可满足50G的传输。

Description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传输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心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其外可加保护覆盖层,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它与普通电线的差别主要是电缆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
然而,现有的线缆中都设置有一层的屏蔽层,而由于传输速率的提高,现有的线缆单层的屏蔽效果较差,而且现有的线缆的结构稳定性较差,使其线缆的传输性能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可以有效增强屏蔽效果,降低信号损耗;并且线缆的稳定性更好,线缆的电磁场更完善,使线材信号传输频宽加大,单通道可满足50G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包括:平行线对、第一屏蔽带及第二屏蔽带,所述第一屏蔽带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所述第二屏蔽带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带以纵向包覆方式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所述第二屏蔽带以缠绕方式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行线对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传输芯线,所述传输芯线包括中心导体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中心导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根地线,两根所述地线分别对称位于所述平行线对的两侧边,两根所述地线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带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层外层包带,所述外层包带包覆于两根所述地线和所述第二屏蔽带的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包带为聚酯包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为发泡绝缘层或实心绝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带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胶水层及第一PET层,所述第一胶水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PET层贴附于所述第一胶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面,并且所述第一PET层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带包括第二金属层、第二胶水层及第二PET层,所述第二胶水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并且所述第二屏蔽带的第二金属层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外,以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相互贴合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铜层、铝层或银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铜层、铝层或银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通过设置第一屏蔽带和第二屏蔽带,可以有效增强屏蔽效果,降低信号损耗;并且线缆的稳定性更好,线缆的电磁场更完善,使线材信号传输频宽加大,单通道可满足50G的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另一视角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10,包括:平行线对100、第一屏蔽带200及第二屏蔽带300,所述第一屏蔽带200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100外,所述第二屏蔽带300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200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平行线对100用于实现高频数据的传输;所述第一屏蔽带200用于对线对进行第一次屏蔽;所述第二屏蔽带300用于实现对线对的第二次屏蔽。如此,通过设置两层的屏蔽带,可以有效增强屏蔽效果,降低信号损耗;并且两层的屏蔽带包覆平行线对使得线缆的稳定性更好,线缆的电磁场更完善,使线材信号传输频宽加大,单通道可满足50G的传输。另外,两个屏蔽带使得线缆的结构更牢固,结构稳定性更好,进而可以保证线缆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屏蔽带以纵向包覆方式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所述第二屏蔽带以缠绕方式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外。如此,通过对平行线对进行纵包的,一方面可以使得线缆的结构更平整,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线缆的屏蔽效果更好。但是如此则无法保证线缆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纵包包覆后,又进行绕包包覆,则可以使得线缆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屏蔽掉更多的干扰信号,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数据传输能力。
请参阅图1,所述平行线对100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传输芯线,所述传输芯线包括中心导体110及绝缘层120,所述绝缘层120包覆于所述中心导体110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心导体110用于传输高速数据,所述绝缘层120用于隔绝两个导体,并没相互干扰,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绝缘层为发泡绝缘层或实心绝缘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设定绝缘层的材料,而且由于发泡绝缘层为泡孔结构的绝缘层,在相同的性能下,发泡绝缘结构的整体介电常数较小,从而使得线缆整体的尺寸较小,有以利于客户运输和包装,并且还可以使用发泡绝缘结构还可以使得线缆的高频性能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速传输线缆还包括两根地线400,两根所述地线分别对称位于所述平行线对的两侧边,两根所述地线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带外。如此,通过设置双地线,一方面可以方便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线缆的结构稳定性更好,高速传输性能相比于单地线结构来说,速度更快,数据传输更稳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高速传输线缆还包括至少一层外层包带500,所述外层包带包覆于两根所述地线和所述第二屏蔽带的外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外层包带为聚酯包带。优选的,所述高速传输线缆包括两层外层包带。如此,通过设置一层或者两层外层包带,可以使得线缆的结构更牢靠,更稳定,从结构上可以保证了线缆的高频数据的传输,另外,双层屏蔽带包覆在内被的同时,两根地线通过1~2层外层包带平行固定在第二屏蔽带的外层,使得传输性能可以满足高频率(≧40GHz)的要求。因此,通过设置双层屏蔽和双地线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线缆的硬度,使得线缆更柔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屏蔽带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胶水层及第一PET层,所述第一胶水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PET层贴附于所述第一胶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面,并且所述第一PET层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屏蔽带包括第二金属层、第二胶水层及第二PET层,所述第二胶水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并且所述第二屏蔽带的第二金属层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外,以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相互贴合设置。
如此,通过设置金属层朝外包覆线对,可以使得金属屏蔽层和两根地线直接接触,实现接地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铜层、铝层或银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铜层、铝层或银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通过设置第一屏蔽带和第二屏蔽带,可以有效增强屏蔽效果,降低信号损耗;并且线缆的稳定性更好,线缆的电磁场更完善,使线材信号传输频宽加大,单通道可满足50G的传输。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线对、第一屏蔽带及第二屏蔽带,所述第一屏蔽带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所述第二屏蔽带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上;
所述第一屏蔽带以纵向包覆方式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所述第二屏蔽带以缠绕方式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线对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传输芯线,所述传输芯线包括中心导体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中心导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地线,两根所述地线分别对称位于所述平行线对的两侧边,两根所述地线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带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外层包带,所述外层包带包覆于两根所述地线和所述第二屏蔽带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包带为聚酯包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发泡绝缘层或实心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胶水层及第一PET层,所述第一胶水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PET层贴附于所述第一胶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面,并且所述第一PET层包覆于所述平行线对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带包括第二金属层、第二胶水层及第二PET层,所述第二胶水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并且所述第二屏蔽带的第二金属层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带外,以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相互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铜层、铝层或银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铜层、铝层或银层。
CN202020234659.4U 2020-02-29 2020-02-29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Active CN212434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4659.4U CN212434276U (zh) 2020-02-29 2020-02-29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4659.4U CN212434276U (zh) 2020-02-29 2020-02-29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4276U true CN212434276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4659.4U Active CN212434276U (zh) 2020-02-29 2020-02-29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4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11750A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211125161U (zh) 线缆
US11798710B2 (en) Cable having a pair of inner conductors and an inner insulating layer extrusion molded around the pair of inner conductors
US20220215987A1 (en) Cable
CN111180120A (zh) 扁平式高速传输线缆
CN111210931A (zh)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CN211455347U (zh) 线缆
CN212434276U (zh) 双层屏蔽高速传输线缆
CN211208046U (zh) 一种新型微同轴发泡射频同轴电缆
CN216311370U (zh) 一种混合介质双同轴差分传输信号线
CN210200358U (zh) 高频数据线材、高频数据线束及高频数据线缆
CN212434324U (zh) 柔性高速传输线对、高频传输线材及高频传输线缆
CN210349429U (zh) 高速传输线
CN210052827U (zh) 平行无地线结构的高频传输线
CN210052542U (zh) 扁平数据线
CN211208084U (zh) 一种高柔性移动软结构数据电缆
CN203325493U (zh) 高速多媒体数据线缆
CN111180133A (zh) 柔性高速传输线对、高频传输线材及高频传输线缆
CN217982910U (zh) 一种微型差分讯号高速数据传输电缆
CN206441558U (zh) 高压直流传输系统电子模块与测量头连接用高抗干扰电缆
CN201402673Y (zh) 一种低频条件下使用的同轴电缆
CN214476521U (zh) 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
CN212809814U (zh) 高速传输线缆结构
CN219658410U (zh) 一种屏蔽电缆
CN216487356U (zh) 内被内带填充的高速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8

Address after: 516029 Desai No.3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Avenu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Ltd.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Ltd.

Patentee after: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Desai No.3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Avenu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6, Qingli Second Road, Shuikou Street,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6000

Patentee after: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Ltd.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Ltd.

Patentee after: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Ltd.

Address before: 516029 Desai No.3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Avenu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LTK ELECTRIC WIRE (CHANGZHOU)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