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7202U -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 Google Patents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7202U
CN212427202U CN202021485045.XU CN202021485045U CN212427202U CN 212427202 U CN212427202 U CN 212427202U CN 202021485045 U CN202021485045 U CN 202021485045U CN 212427202 U CN212427202 U CN 212427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allery
plate
side wall
steel bars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50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朱鑫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850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7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管廊底板、管廊顶板、管廊侧墙、横梁、单元连接钢筋、钢筋叠合层、横板,管廊底板和管廊顶板均为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的整体式单元节;管廊底板和管廊顶板的上侧均有向上伸出的钢筋叠合层;管廊主体由若干整体式单元节依次拼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是各板预制后运输至现场根据工艺要求拼接后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即完成整体单元节的制作安装,整体受力性能好、防水性能好、分别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相应的整体式单元节,使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

Description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各种市政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并设有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控制系统的一种城镇综合管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建造采用现浇技术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良好。但管廊易出现裂缝,发生局部渗漏。沉降缝处接口质量不易保证。分段间隔长,易发生折断。施工现场包含大量的湿作业,且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工序噪声污染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废弃物多。工期长。现有的预制管廊技术标准化程度不足,断面尺寸不一,只适用于标准段预制,应用范围小;模具一次性投入高;周转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构件尺寸、重量大,运输、吊装不便,费用高;拼装节点多,性能不足。如遇变形缝破坏、漏水,可能需要破坏大片刚性保护层,维修成本高、工期长,施工非常困难。如何保证隧道使用过程后牢固耐用、防水优越、易于施工、方便维修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各板预制后运输至现场根据工艺要求拼接后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即完成整体单元节的制作安装,整体受力性能好、防水性能好、分别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相应的整体式单元节,使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底板、管廊顶板、管廊侧墙、横梁、单元连接钢筋、钢筋叠合层、横板,管廊底板和管廊顶板均为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的整体式单元节;管廊底板和管廊顶板的上侧均有向上伸出的钢筋叠合层;管廊主体由若干整体式单元节依次拼接形成;管廊侧墙由采用两块板叠合的方法预制而成,管廊侧墙内部预留注浆空间,管廊侧墙上下侧均布置单元连接钢筋;管廊侧墙底部布置在管廊底板上,两者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并通过注浆固定,管廊顶板布置在管廊侧墙顶部,两者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并通过注浆固定;
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顶板之间增设横梁,横梁布置在管廊侧墙上;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底板之间增设横板。
进一步地,管廊底板由浇筑砼叠合层、主体层、侧墙安装槽、直立钢筋、底板连接槽、槽内连接筋、钢筋叠合层组成;主体层上侧为浇筑砼叠合层,浇筑砼叠合层上侧布置钢筋叠合层;管廊底板沿纵向方向布置,主体层前后两端上侧布置底板连接槽,底板连接槽槽内预埋槽内连接筋,侧墙安装槽预制在主体层左右两侧,沿着侧墙安装槽内侧布置直立钢筋。
进一步地,横板上布置注浆孔洞,横板上下侧布置单元连接钢筋。
进一步地,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底板在底板连接槽处连接,横板布置在两个底板连接槽上侧,横板下侧布置的单元连接钢筋伸入底板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管廊侧墙由内侧板、外侧板、板间连接钢筋、板间空隙、横梁安装槽组成;内侧板高度短于外侧板高度,内侧板左右板侧与外侧板左右板侧错位布置,内侧板与外侧板通过板间连接钢筋连接,两板围成板间空隙;单元连接钢筋预埋在内侧板、外侧板上下端部;内侧板上侧中间位置布置横梁安装槽。
进一步地,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侧墙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笼。
进一步地,管廊侧墙布置在管廊底板处直立钢筋位置,内侧板布置在钢筋叠合层上,外侧板插入侧墙安装槽内,直立钢筋插入板间空隙内,管廊侧墙下端的单元连接钢筋嵌入钢筋叠合层内。
进一步地,横梁由梁主体、暗梁安装槽、后做弯钢筋、单元连接钢筋组成;梁主体上侧布置两个暗梁安装槽,梁主体上侧布置一排后做弯钢筋,梁主体左右两端布置单元连接钢筋。
进一步地,横梁两端布置在横梁安装槽内,横梁两侧的单元连接钢筋伸入板间空隙内。
进一步地,管廊顶板由顶板、暗梁、预应力筋、L形连接钢筋、钢筋叠合层组成;顶板上侧布置钢筋叠合层,顶板下侧布置两根暗梁,暗梁内部预埋预应力筋,顶板左右板端布置L形连接钢筋。
进一步地,管廊顶板两侧的L形连接钢筋插入管廊侧墙的板间空隙中,管廊顶板左右两端置于内侧板上侧、与管廊侧墙的单元连接钢筋贴合。
进一步地,管廊顶板布置在横梁上,暗梁布置在暗梁安装槽内,顶板覆盖在梁主体上侧;安装完成后,将后做弯钢筋的弯折端朝向机械调整至间隔朝向横梁前后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受力性能好、防水性能好、分别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相应的整体式单元节,使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各板预制后运输至现场根据工艺要求拼接后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即完成整体单元节的制作安装。现场拼装骨架配合后浇整体叠合层的处理工艺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廊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廊底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横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正视图。
图6为管廊侧墙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侧视图。
图8为管廊侧墙连接示意图。
图9为管廊侧墙与管廊底板连接细节图示意图。
图10为图9正视图。
图11为管廊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管廊侧墙与管廊顶板连接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连接细节图示意图。
图14为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管廊顶板与横梁连接示意图。
图16为图15侧视图。
图中:1为管廊底板;2为管廊顶板;3为管廊侧墙;4为横梁;5为单元连接钢筋;6为钢筋叠合层;7为连接钢筋笼;8为横板;9为注浆孔洞;1-1为浇筑砼叠合层;1-2为主体层;1-3为侧墙安装槽;1-4为直立钢筋;1-5为底板连接槽;1-6为槽内连接筋;2-1为顶板;2-2为暗梁;2-3为预应力筋;2-4为L形连接钢筋;3-1为内侧板;3-2为外侧板;3-3为板间连接钢筋;3-4为板间空隙;3-5为横梁安装槽;4-1为梁主体;4-2为暗梁安装槽;4-3为后做弯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16所示,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底板1、管廊顶板2、管廊侧墙3、横梁4、单元连接钢筋5、钢筋叠合层6、横板8,管廊底板1和管廊顶板2均为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的整体式单元节;管廊底板1和管廊顶板2的上侧均有向上伸出的钢筋叠合层6;管廊主体由若干整体式单元节依次拼接形成;管廊侧墙3由采用两块板叠合的方法预制而成,管廊侧墙3内部预留注浆空间,管廊侧墙3上下侧均布置单元连接钢筋5;管廊侧墙3底部布置在管廊底板1上,两者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并通过注浆固定,管廊顶板2布置在管廊侧墙3顶部,两者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并通过注浆固定;
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顶板2之间增设横梁4,横梁4布置在管廊侧墙3上;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底板1之间增设横板8。
所述的管廊底板1由浇筑砼叠合层1-1、主体层1-2、侧墙安装槽1-3、直立钢筋1-4、底板连接槽1-5、槽内连接筋1-6、钢筋叠合层6组成;主体层1-2上侧为浇筑砼叠合层1-1,浇筑砼叠合层1-1上侧布置钢筋叠合层6;管廊底板1沿纵向方向布置,主体层1-2前后两端上侧布置底板连接槽1-5,底板连接槽1-5槽内预埋槽内连接筋1-6,侧墙安装槽1-3预制在主体层1-2左右两侧,沿着侧墙安装槽1-3内侧布置直立钢筋1-4。
所述的横板8上布置注浆孔洞9,横板8上下侧布置单元连接钢筋5。
所述的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底板1在底板连接槽1-5处连接,横板8布置在两个底板连接槽1-5上侧,横板8下侧布置的单元连接钢筋5伸入底板连接槽1-5内。
所述的管廊侧墙3由内侧板3-1、外侧板3-2、板间连接钢筋3-3、板间空隙3-4、横梁安装槽3-5组成;内侧板3-1高度短于外侧板3-2高度,内侧板3-1左右板侧与外侧板3-2左右板侧错位布置,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通过板间连接钢筋3-3连接,两板围成板间空隙3-4;单元连接钢筋5预埋在内侧板3-1、外侧板3-2上下端部;内侧板3-1上侧中间位置布置横梁安装槽3-5。
所述的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侧墙3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笼7。
所述的管廊侧墙3布置在管廊底板1处直立钢筋1-4位置,内侧板3-1布置在钢筋叠合层6上,外侧板3-2插入侧墙安装槽1-3内,直立钢筋1-4插入板间空隙3-4内,管廊侧墙3下端的单元连接钢筋5嵌入钢筋叠合层6内。
所述的横梁4由梁主体4-1、暗梁安装槽4-2、后做弯钢筋4-3、单元连接钢筋5组成;梁主体4-1上侧布置两个暗梁安装槽4-2,梁主体4-1上侧布置一排后做弯钢筋4-3,梁主体4-1左右两端布置单元连接钢筋5。
所述的横梁4两端布置在横梁安装槽3-5内,横梁4两侧的单元连接钢筋5伸入板间空隙3-4内。
所述的管廊顶板2由顶板2-1、暗梁2-2、预应力筋2-3、L形连接钢筋2-4、钢筋叠合层6组成;顶板2-1上侧布置钢筋叠合层6,顶板2-1下侧布置两根暗梁2-2,暗梁2-2内部预埋预应力筋2-3,顶板2-1左右板端布置L形连接钢筋2-4。
所述的管廊顶板2两侧的L形连接钢筋2-4插入管廊侧墙3的板间空隙3-4中,管廊顶板2左右两端置于内侧板3-1上侧、与管廊侧墙3的单元连接钢筋5贴合。
所述的管廊顶板2布置在横梁4上,暗梁2-2布置在暗梁安装槽4-2内,顶板2-1覆盖在梁主体4-1上侧;安装完成后,将后做弯钢筋4-3的弯折端朝向机械调整至间隔朝向横梁4前后两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底板(1)、管廊顶板(2)、管廊侧墙(3)、横梁(4)、单元连接钢筋(5)、钢筋叠合层(6)、横板(8),其特征在于:
管廊底板(1)和管廊顶板(2)均为浇筑钢筋砼叠合层形成的整体式单元节;管廊底板(1)和管廊顶板(2)的上侧均有向上伸出的钢筋叠合层(6);管廊主体由若干整体式单元节依次拼接形成;管廊侧墙(3)由采用两块板叠合的方法预制而成,管廊侧墙(3)内部预留注浆空间,管廊侧墙(3)上下侧均布置单元连接钢筋(5);管廊侧墙(3)底部布置在管廊底板(1)上,两者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并通过注浆固定,管廊顶板(2)布置在管廊侧墙(3)顶部,两者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并通过注浆固定;
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顶板(2)之间增设横梁(4),横梁(4)布置在管廊侧墙(3)上;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底板(1)之间增设横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管廊底板(1)由浇筑砼叠合层(1-1)、主体层(1-2)、侧墙安装槽(1-3)、直立钢筋(1-4)、底板连接槽(1-5)、槽内连接筋(1-6)、钢筋叠合层(6)组成;主体层(1-2)上侧为浇筑砼叠合层(1-1),浇筑砼叠合层(1-1)上侧布置钢筋叠合层(6);管廊底板(1)沿纵向方向布置,主体层(1-2)前后两端上侧布置底板连接槽(1-5),底板连接槽(1-5)槽内预埋槽内连接筋(1-6),侧墙安装槽(1-3)预制在主体层(1-2)左右两侧,沿着侧墙安装槽(1-3)内侧布置直立钢筋(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横板(8)上布置注浆孔洞(9),横板(8)上下侧布置单元连接钢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底板(1)在底板连接槽(1-5)处连接,横板(8)布置在两个底板连接槽(1-5)上侧,横板(8)下侧布置的单元连接钢筋(5)伸入底板连接槽(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管廊侧墙(3)由内侧板(3-1)、外侧板(3-2)、板间连接钢筋(3-3)、板间空隙(3-4)、横梁安装槽(3-5)组成;内侧板(3-1)高度短于外侧板(3-2)高度,内侧板(3-1)左右板侧与外侧板(3-2)左右板侧错位布置,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通过板间连接钢筋(3-3)连接,两板围成板间空隙(3-4);单元连接钢筋(5)预埋在内侧板(3-1)、外侧板(3-2)上下端部;内侧板(3-1)上侧中间位置布置横梁安装槽(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纵向布置的相邻两块管廊侧墙(3)连接处布置连接钢筋笼(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管廊侧墙(3)布置在管廊底板(1)处直立钢筋(1-4)位置,内侧板(3-1)布置在钢筋叠合层(6)上,外侧板(3-2)插入侧墙安装槽(1-3)内,直立钢筋(1-4)插入板间空隙(3-4)内,管廊侧墙(3)下端的单元连接钢筋(5)嵌入钢筋叠合层(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横梁(4)由梁主体(4-1)、暗梁安装槽(4-2)、后做弯钢筋(4-3)、单元连接钢筋(5)组成;梁主体(4-1)上侧布置两个暗梁安装槽(4-2),梁主体(4-1)上侧布置一排后做弯钢筋(4-3),梁主体(4-1)左右两端布置单元连接钢筋(5),横梁(4)两端布置在横梁安装槽(3-5)内,横梁(4)两侧的单元连接钢筋(5)伸入板间空隙(3-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管廊顶板(2)由顶板(2-1)、暗梁(2-2)、预应力筋(2-3)、L形连接钢筋(2-4)、钢筋叠合层(6)组成;顶板(2-1)上侧布置钢筋叠合层(6),顶板(2-1)下侧布置两根暗梁(2-2),暗梁(2-2)内部预埋预应力筋(2-3),顶板(2-1)左右板端布置L形连接钢筋(2-4),管廊顶板(2)两侧的L形连接钢筋(2-4)插入管廊侧墙(3)的板间空隙(3-4)中,管廊顶板(2)左右两端置于内侧板(3-1)上侧、与管廊侧墙(3)的单元连接钢筋(5)贴合,管廊顶板(2)布置在横梁(4)上,暗梁(2-2)布置在暗梁安装槽(4-2)内,顶板(2-1)覆盖在梁主体(4-1)上侧;安装完成后,将后做弯钢筋(4-3)的弯折端朝向机械调整至间隔朝向横梁(4)前后两侧。
CN202021485045.XU 2020-07-24 2020-07-24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7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5045.XU CN212427202U (zh) 2020-07-24 2020-07-24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5045.XU CN212427202U (zh) 2020-07-24 2020-07-24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7202U true CN212427202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3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504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7202U (zh) 2020-07-24 2020-07-24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7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415961A1 (en) Prefabricated dual-steel-tube concrete shear wall,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106988423B (zh) 一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
CN207348091U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
CN106703077A (zh)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108505433B (zh) 一种桥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149706A (zh) 一种现浇暗梁及叠合板拼接的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58646B (zh) 一种双管预制防水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
CN112502714B (zh) 一种装配式竖井筒体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
CN108166525A (zh) 一种用现浇暗梁拼接的半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86354A (zh) 一种用现浇暗梁拼接的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9184740A (zh) 装配式管节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61593A (zh) 一种高架车站站台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85456A (zh) 预制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2427202U (zh)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CN205369299U (zh) 一种拼装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廊
CN21006681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10080394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0886217B (zh) 斜拉索和桥塔锚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锚梁构造
CN210529747U (zh) 复合装配式地铁车站整体式预制中纵梁及与钢立柱的节点
CN210013128U (zh) 预制拼装墩梁固结结构
CN208845183U (zh) 装配式管节
CN111733884A (zh) 大跨度叠合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CN113512932B (zh) 预应力钢束连接的预制小箱梁式隐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58451U (zh) 一种明挖法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
CN210658403U (zh) 预制挡水坎节段及离壁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