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7335U - 空气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7335U
CN212417335U CN201922200581.4U CN201922200581U CN212417335U CN 212417335 U CN212417335 U CN 212417335U CN 201922200581 U CN201922200581 U CN 201922200581U CN 212417335 U CN212417335 U CN 212417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artridge
air
filter
bas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05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42756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2417335(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05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7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7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7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基座,具有出风口;过滤筒,裸露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过滤筒包括内层过滤层和外层防护层,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基座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所述过滤筒形成进风口,以使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滤材外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能够有效提高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生活的室内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差,各种空气污染物例如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而空气净化设备是用于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的设备,其能够使得空气质量显著提高,因此空气净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但是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设备一般采用滤材内置方案,即,空气净化设备一般通过一层塑料进风栅格遮住内部的滤材,净化器通过进风栅格上的孔实现进风功能。
而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现有技术的上述空气净化设备在风运行方向上放置进风栅格,进风栅格会形成一定风阻,导致通风量减小,同时进风栅格为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塑料筋位宽度必须大于3mm,且筋位需密集,进一步导致进风面积缩小,通风风量减少,从而严重影响空气净化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气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
基座,具有出风口;
过滤筒,裸露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过滤筒包括内层过滤层和外层防护层,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基座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所述过滤筒形成进风口,以使得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供操作者握持,以驱动所述过滤筒对接或脱离所述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防护层包覆在所述内层过滤层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防护层为布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层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无纺布材料、三防布材料、科技布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防护层与所述内层过滤层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过滤筒连接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上壳体,且所述出风口所限定的出风方向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环形、螺旋形、S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
支撑柱,连接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过滤筒之间设有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以及所述支撑柱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筒的容纳空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和/或底部具有插件,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上具有插槽,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具有第一插件,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具有供所述第一插件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具有第二插件,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具有供所述第二插件插入的第二插槽;
其中,所述第一插件的插入方向与所述第二插件的插入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滑道,所述过滤筒能够在所述滑道的引导下沿横向滑入或滑出所述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形状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上连接件能够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扣合;
所述下连接件的形状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下连接件能够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扣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壳体上与所述过滤筒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过滤筒滚动接触;
及/或,在所述过滤筒上与下壳体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下壳体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包括多个,多个滚动体分散布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滚动体的顶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基座相对锁定的锁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
基座,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上设有出风口;
过滤筒,包含内层过滤层和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包覆在内层过滤层的外周;
其中,所述过滤筒裸露地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使得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基座和过滤筒,基座具有出风口,过滤筒与基座连接,过滤筒包括内层过滤层和外层防护层,过滤筒与基座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过滤筒形成进风口,过滤筒裸露地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使得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过滤筒直接与空气接触,其外侧无遮挡,过滤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空气经过滤筒过滤后形成干净的空气,干净的空气进入过滤筒与基座所围成的腔体中,并从基座的出风口排出,本技术方案由于过滤筒外侧无遮挡,过滤筒直接与空气接触,能够对空气进行最大程度的净化,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筒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筒的爆炸示意图。请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基座10和过滤筒20。基座10具有出风口11。过滤筒20与基座10连接,过滤筒20包括内层过滤层a和外层防护层b,过滤筒20与基座10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过滤筒20形成进风口21。过滤筒20裸露地安装在基座10上,使得空气直接进入过滤筒20。
具体的,基座10可以支撑于地面、桌面等支撑面上,基座10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以尽量减轻空气净化设备的整体重量。基座10上可以设有电源接口,以用于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连接。
在基座10中可以设有用于加速过滤筒20与基座10内的空气流动的风机组件,例如,电机带动风扇或者风轮转动,以加速空气流动,并形成预设的空气流动路径。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启时,风机组件中电机带动风扇或者风轮转动,形成压力,压迫空气,使得空气从风机组件底侧进入风机组件,在空气流动路径上,过滤筒20位于风机组件的进风口前,风机组件启动后,外部含有如细颗粒物,甲醛,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被过滤筒20拦截下来,经过过滤筒20后变为洁净的空气,并通过基座10上的出风口11排出,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0上的出风口11可以设于基座10底部、基座10顶部、基座10侧部等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过滤筒20整体呈筒状。具体的,过滤筒20可以为圆筒状、方筒状等,只要能在360°方向上环绕即可,由此,可以使得过滤筒20能够在360°方向上拦截空气中的空气污染物,从而最大程度上净化空气。
过滤筒20的内层过滤层a可以包括HEPA高效空气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高效空气过滤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外层防护层可以为布料层,而布料层的材料具体可以包括无纺布材料,三防布材料和科技布材料。其中,无纺布由于其布料制造特点,其能够过滤较大颗粒的污染物。三防布材料实质上为PVC涂层玻纤布,其在具有一定通风效果的同时,能够起到防水、防油、防污的作用,而科技布材料的通风透气性好,且便于清理,同时能够起到防尘,过滤大颗粒污染物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防护层需要较好的透气性或较小空气阻力。例如,在预设压降下,比如压降125pa情况下,透气率需大于3000mm/s;或者,在预设风速下,比如1m/s风速,压降小于50pa。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外层防护层进行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上述任一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外层防护层。
外层防护层可以与内层过滤层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魔术贴粘结等,当需要对过滤筒20进行清洗时,可以先将外层防护层单独拆洗下来清洗,然后再对内层过滤层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基座和过滤筒,基座具有出风口,过滤筒与基座连接,过滤筒包括内层过滤层和外层防护层,过滤筒与基座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过滤筒形成进风口,过滤筒裸露地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使得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过滤筒直接与空气接触,其外侧无遮挡,过滤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空气经过滤筒过滤后形成干净的空气,干净的空气进入过滤筒与基座所围成的腔体中,并从基座的出风口排出,本技术方案由于过滤筒外侧无遮挡,过滤筒直接与空气接触,能够对空气进行最大程度的净化,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基座10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对间隔设置,过滤筒20连接于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可以内部中空,以用于安装或容纳机械或者电力装置。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过滤筒20的高度,以使得过滤筒20能够刚好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接合,而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
上壳体101和过滤筒20之间设有斜面。具体的,所述斜面可以直接设置上壳体的下部;或者所述斜面设置在过滤筒20的上端;或者,斜面的一部分位于上壳体,一部分位于过滤筒上。通过该斜面的设置,将空气导入过滤筒,更有利于提供进气效率;同时,斜面的设置也能更好的保护过滤筒,防止被障碍物碰撞。
上述的出风口11可以设于上壳体101,且出风口11所限定的出风方向向上(如图1所示向上箭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于加速空气流动的风机组件可以设于上壳体101内。出风口11的形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环形、螺旋形、S形。同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口11可以包括多个同轴设置在环形孔111,从过滤筒20过滤后的洁净的空气从环形孔111向上吹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支撑柱30,支撑柱30可以连接于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将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柱30可以呈长板状,支撑柱3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上壳体101和/或下壳体102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插接、铆接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柱30可以为刚性金属件,以保证其结构强度,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撑上壳体101,并保持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的距离不变。
支撑柱30可以设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中部,也可以设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侧部,只要能起到连接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并支撑上壳体101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支撑柱30位于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的侧部,并且,更进一步的,支撑柱30可以包括两个,两个支撑柱30相对设置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侧部,并且两个支撑柱30的结构形状可以相同。
支撑柱30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可以具有用于至少在厚度方向容纳支撑柱30的避让部,避让部用于使得支撑柱30在安装状态下,外表面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侧壁齐平,以在整体上提高空气净化设备的美观度。具体的,例如,在上壳体101上具有第一避让部1011,第一避让部1011可以是上壳体101的外侧壁的局部凹陷形成的凹槽。在下壳体102上具有第二避让部102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0的底部与下壳体102的顶部的第一延伸壁102a和第二延伸部102b可拆卸连接。而第一延伸壁102a的外侧壁、第二延伸壁102b的外侧壁与下壳体101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预设横向距离,该预设横向距离形成第二避让部1021。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柱30的顶部和/或底部可以具有插件,上壳体10和/或下壳体20可以具有插槽,插件插入插槽中支撑柱30与上壳体10和/或下壳体2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支撑柱30的顶部具有第一插件31,上壳体10的底部具有供第一插件31插入的第一插槽(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该第一插件31可以为插柱。当然,作为可选的方式,第一插件31还可以为插条。支撑柱30的底部具有第二插件(图中未示出),下壳体20的顶部具有供第二插件插入的第二插槽22(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插件31的插入方向与所述第二插件的插入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第一插件31的插入方向为竖向,第二插件的插入方向为横向。这样
通过插件与插槽的上述配合既方便支撑柱30的拆装,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定位。
另外,支撑柱30的内表面也可以与过滤筒20的外表面贴合或保持小间隙,支撑柱30的内表面的形状可以与过滤筒20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优选的,过滤筒20的形状可以为方筒状,对应的,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2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上壳体101、下壳体102以及支撑柱30可以共同围成用于容纳过滤筒20的容纳空间。由此,过滤筒20至少可以在上、下、左、右方向上被限位。
过滤筒20可以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过滤筒20的顶部与上壳体101可拆卸连接,过滤筒20的底部与下壳体102可拆卸连接,过滤筒20可以整体从基座10上拆卸下来,以便于对过滤筒20进行清洗和维护。
在下壳体102上可以形成有滑道,过滤筒20能够在滑道的引导下沿横向滑入或滑出上述的容纳空间。其中,“横向”是指垂直于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度方向。
如图2所示,下壳体102的顶面边缘可以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壁102a、第二延伸壁102b和第三延伸壁102c,其中,第一延伸壁102a和第二延伸壁102b相对设置,并与两个支撑柱30所在位置相对应,而第三延伸壁102c位于第一延伸壁102a和第二延伸壁102b之间,在下壳体102的顶面上与第三延伸壁102c相对的一侧为开放端102d。其中,第一延伸壁102a、第二延伸壁102b与第三延伸壁102c可以围成供过滤筒20滑动的滑道,同样的,在上壳体101的底面上也可以形成于下壳体102的顶面类似的滑道,具体可参照下壳体102的设置方式,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为便于将过滤筒20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连接,如图4所示,在过滤筒20的上部可以具有上连接件20a,在过滤筒20的下部可以具有下连接件20b,上连接件20a上可以具有与上壳体101的底部边缘形状相匹配的接合部,下连接件20b上可以具有与下壳体102的顶部边缘形状相匹配的接合部。对应的,过滤筒20的下连接件20b可以刚好扣合于下壳体102的顶部,过滤筒20的上连接件20a可以刚好扣合于上壳体101的底部。
由此,过滤筒20可以在上述滑道的引导下,从开放端102d伸进或伸出上壳体101、下壳体102以及支撑柱30所围成的容纳空间,以便于过滤筒20的拆装。
进一步的,在下壳体102上与过滤筒20相对的表面上可以设有滚动体1022,滚动体1022与过滤筒20滚动接触;及/或,在过滤筒20上与下壳体102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滚动体,滚动体与下壳体102滚动接触。具体的,滚动体1022可以包括滚轮、滚珠、滚柱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滚动体1022包括多个,多个滚动体1022分散布置。多个滚动体1022分散布置可以使得过滤筒20与下壳体102之间具有较大的滚动接触面,提高过滤筒20与下壳体102之间的接触平稳性。
并且更进一步的,多个滚动体1022的顶面齐平。由此,使得多个滚动体1022形成稳定的滚动平面,过滤筒20在滚动体1022上不易产生晃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操作负担。
通过在下壳体102上设置于过滤筒20滚动接触的滚动体1022,和/或,在过滤筒20上设置与下壳体102滚动接触的滚动体,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过滤筒20(具体为下连接件20b)与下壳体10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以便于过滤筒20顺畅地安装到基座10上,以及顺畅地从基座10上脱出,提高过滤筒20的拆装效率,并提高用户体验。
更进一步的,过滤筒20与上壳体101和/或下壳体102之间设有用于将过滤筒20与基座10相对锁定的锁定装置40。锁定装置40可以为按钮式锁扣,当操作者需要将过滤筒20从基座10上取出时,只需要先按下按钮式锁扣,然后将过滤筒20沿预定的滑动方向移出即可。锁定装置40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形式的锁扣均可,只要能实现将过滤筒20与上壳体101和/或线下壳体102相对锁定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计。
另外,为便于操作,在过滤筒20上设有把手22,把手22可以用于供操作者握持,以驱动过滤筒20对接或脱离基座10。具体的,过滤筒20可以在容纳空间滑动,把手22的凸出方向可以与过滤筒20的滑动方向一致,下壳体102的底部还设有滚轮1023,滚轮1023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通过滚轮1023的设置,可以便于移动整个空气净化设备,以方便用户将空气净化设备移动到所需位置,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取消进风栅格,并且将滤材(过滤筒20)设计成360°环面进风,有效增大进风面积,空气净化性能提高约10%,同时,对滤材进行拆装时,只需将锁定装置操作在解锁状态,然后将过滤筒20沿横向抽出即可,减少取下进风格栅步骤,操作简便。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
用户将该空气净化设备放置于室内,并启动,空气净化设备内的风机组件运行,将外部含较多污染物的空气从过滤筒吸入,并经过上部的出风口排出,当使用较长时间后,用户可将锁定装置切换成解锁状态,例如,按下锁扣按钮,使得过滤筒与基座解除锁定,而后,用户拉住把手,将过滤筒从基座上横向抽出即可,从而可以对过滤筒进行单独清洗,清洗完毕后,用户拉住把手,将过滤筒沿横向抵推到基座的容纳空间,然后通过锁定装置将过滤筒与基座进行锁定。
在需要将空气净化设备移动到其他空间区域进行空气净化时,可以直接推动空气净化设备,由于空气净化设备底部具有滚轮,用户在推动该空气净化设备时,不需要较大力气也能轻松推动,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具有出风口;
过滤筒,裸露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过滤筒包括内层过滤层和外层防护层,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基座围成供空气流动的腔体,所述过滤筒形成进风口,以使得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供操作者握持,以驱动所述过滤筒对接或脱离所述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防护层包覆在所述内层过滤层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过滤筒连接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柱,连接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以及所述支撑柱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筒的容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滑道,所述过滤筒能够在所述滑道的引导下沿横向滑入或滑出所述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上与所述过滤筒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过滤筒滚动接触;
及/或,在所述过滤筒上与下壳体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下壳体滚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基座相对锁定的锁定装置。
10.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上设有出风口;
过滤筒,包含内层过滤层和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包覆在内层过滤层的外周;
其中,所述过滤筒裸露地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使得空气直接进入所述过滤筒。
CN201922200581.4U 2019-12-10 2019-12-10 空气净化设备 Active CN212417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0581.4U CN212417335U (zh) 2019-12-10 2019-12-10 空气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0581.4U CN212417335U (zh) 2019-12-10 2019-12-10 空气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7335U true CN212417335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0581.4U Active CN212417335U (zh) 2019-12-10 2019-12-10 空气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7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0043B (zh) 空气净化器
CN105091123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387005U (zh) 空气清洁器
WO2019106330A1 (en) A fan assembly
GB2568938A (en) A filter assembly
CA2256573A1 (en) Fan air cleaner
CN105091124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
CN110762060A (zh) 风扇
CN212417335U (zh) 空气净化设备
CN110762061A (zh) 风扇
CN105098545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模块及其中心连接器
CN110935250A (zh) 空气净化设备
CN110778535B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及其滤网更换方法
CN105091122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空气净化模块
CN210949306U (zh) 风扇
KR200493292Y1 (ko) 휴대용 카트리지타입 공기 청정기
CN110762062A (zh) 风扇以及风扇更换过滤器的方法
CN105091121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空气净化模块
KR20180002978U (ko) 소형 공기청정기
CN111735127B (zh)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器
CN217907593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尘杯组件及清洁设备
CN105091304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底座组件
CN216308086U (zh) 一种净化风机及净化器
KR200489618Y1 (ko) 휴대용 선풍기 장착용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CN218645654U (zh) 一种净化组件可拆卸的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