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6650U -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6650U
CN212416650U CN202020408039.8U CN202020408039U CN212416650U CN 212416650 U CN212416650 U CN 212416650U CN 202020408039 U CN202020408039 U CN 202020408039U CN 212416650 U CN212416650 U CN 212416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nasopharynx
soft nozzle
soft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8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晓光
张烨
黄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08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6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6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6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咽部给药器。鼻咽部给药器包括:加药装置和软质喷嘴;所述软质喷嘴的一端设置有底座,通过所述底座与所述加药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软质喷嘴的另一端设置有喷药孔,以便通过挤压所述加药装置的储药仓将所述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简单、高效、准确的将药物喷洒到所需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药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鼻咽部给药器。
背景技术
鼻咽部在鼻腔的后方,颅底至软腭游离缘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鼻咽,顶部略呈拱顶状向后下呈斜面,由蝶骨体、枕骨底所构成。在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腺样体(pharyngeal tonsil,adenoid),鼻咽前方与后鼻孔及鼻中隔后缘相连。后壁约在相当第一、二颈椎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统称为咽后壁。鼻咽的左右两侧下鼻甲后端约1cm处有一漏斗状开口为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rifices of tympanopharyngealtube),此口的前、上、后缘有由咽鼓管软骨末端形成的唇状隆起称咽鼓管隆突,亦称咽鼓管圆枕(torus tubalis)。在咽鼓管隆突后上方有一深窝称咽陷窝(pharyngeal recess), 是鼻咽癌好发部位,其上距颅底破裂孔仅约1cm故鼻咽恶性肿瘤常可循此进入颅内。咽鼓管咽口周围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tubal tonsil)。鼻咽部有大量临床常见的疾病,通常需要患者内服用药或者手术、放化疗进行治疗,但是临床同样需要一种可以将治疗用药物避开鼻腔内鼻阈、鼻甲的阻挡干扰直接喷洒到鼻咽部的装置。
但是目前仅仅针对鼻腔在鼻前庭的位置有喷洒药物的装置,喷药口设计只满足将药物喷洒到鼻腔的鼻前庭,然后鼻前庭和鼻腔鼻内孔附近的粘膜对药物吸收,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各个器官;药物到达鼻咽部的有效生物利用度极低,需要在鼻咽部局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需求无法满足。鼻咽部在鼻腔的后方颅底至软腭游离缘水平面以上,加之人体鼻腔有鼻甲、鼻阈生理结构,所以利用现有的鼻腔药物喷洒装置无法将药物直接送达鼻咽部。目前没有装置和方法可以满足临床对鼻咽部局部用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给药器,用以为用户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向鼻咽部给药的器具。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咽部给药器,该鼻咽部给药器包括:加药装置和软质喷嘴;
所述软质喷嘴的一端设置有底座,通过所述底座与所述加药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软质喷嘴的另一端设置有喷药孔,以便通过挤压所述加药装置的储药仓将所述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可选地,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储药仓和通气管道;
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药仓连接,所述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质喷嘴的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软质喷嘴为弧形弯曲,所述喷药孔与所述软质喷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
可选地,所述喷药孔设置于所述软质喷嘴的弧形弯曲内侧曲面。
可选地,所述软质喷嘴还包括:指示突起点;所述指示突起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指示突起点与所述喷药孔位于所述软质喷嘴的同一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鼻咽部给药器中包括提供喷药动力源的加药装置和软质喷嘴。在软质喷嘴上设置有喷药孔。在使用时,将药物加入储药仓中。调整软质喷嘴在鼻腔轮廓中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喷药孔对准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然后挤压加药装置将储药仓中的药物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简单、高效、准确的将药物喷洒到所需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给药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咽部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软质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软质喷嘴向鼻咽部靠下位置给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软质喷嘴向鼻咽部靠上位置给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咽部给药器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实际应用中,鼻咽部给药位置有很多种,如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给药位置的示意图。所需要给药的位置较深,给药位置角度比较特殊,常规给药器很难准确进行给药。因此,为了能够实现精准给药,可以针对不同的给药位置沿着轴线旋转软质喷嘴,改变软质喷嘴上对应的喷药孔的朝向角度。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咽部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给药器包括:加药装置5和软质喷嘴6。所述加药装置5与所述软质喷嘴6通过底座活动连接,比如,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嵌入式连接等等,也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组合,从而可以确保活动连接后的连接部密封性效果,避免在喷药过程中,出现漏气或者漏液等问题。连接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拆装。
为了满足用户针对不同鼻咽部给药位置的给药,还可以旋转软质喷嘴6,软质喷嘴6上的喷药孔的轴线10位置不同,对应的喷洒鼻咽部的具体部位不同。具体软质喷嘴6中喷药孔位置,下面将具体举例说明。
在加药装置5中还包含有一个储药仓5a,储药仓5a可以位于挤压部件 5b的上部,也可以位于通气管道5c中。如图所示,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对挤压储药仓5a,产生气流通过通气管道5c将药物通过软质喷嘴6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软质喷嘴轴线旋转对应喷药孔洒鼻咽部的不同给药所需位置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软质喷嘴结构示意图,所述软质喷嘴6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称为C型喷头。软质喷嘴6用于将加药装置5的储药仓中的药物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当用户需要针对某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喷洒药物的时候,可以选择对应的软质喷嘴6的一个轴线10旋转位置,该位置需要通过指示突起点8标记设置,一般来说,指示突起点8与喷药孔位于软质喷嘴6的同一侧面。
从图3可以看出,所述软质喷嘴6为弧形弯曲,所述软质喷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加药装置5连接的底座,所述软质喷嘴的另一端设置有喷药孔,所述喷药孔与所述软质喷嘴的轴线10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
优选地,喷药孔与所述软质喷嘴的轴线1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20度,在使用过程中,当确定需要给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喷洒药物的时候,可以选择软质喷嘴6并通过底座9将软质喷嘴6与加药装置5活动连接。
如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针对鼻咽部下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的通过软质喷嘴给药的示意图。完成药物11添加到储药仓5a后,将软质喷嘴6 通过鼻孔2插入到鼻腔轮廓1当中,简单调整软质喷嘴6在鼻腔轮廓1中的插入深度,再稍微调整一下第一角度使得喷药孔7朝向位于鼻咽部下方的第一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从而使得喷药孔7对准位于鼻咽部下方的第一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深度调整,是因为用户鼻腔鼻咽部深度空间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鼻腔深浅调整软质喷嘴6在鼻腔轮廓1中的插入深度。这里所说的第一角度是指对给药器的整体角度的调整。这里所说的朝向调整,是因为喷药孔7设置在弧形弯曲顶部侧壁上,需要轴向旋转喷药孔7的朝向,比如,通过旋转底座9,使其沿着轴线10转动,指示突起点8位于垂直站立面正下方时即可,无需用户调整加药装置的位置或者角度。在使用时,药物11通过进液口13进入到软质喷嘴6的空腔12,进而通过喷药孔7喷出,喷洒到鼻咽部下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
从图3中可以看出,软质喷嘴6为弯曲的圆锥形,并且该弧形弯曲形的内部含有空腔12,从底座到顶端直径逐渐缩小。喷药孔7位于软质喷嘴6的圆锥顶部侧壁上,并且在弧形弯曲的内侧曲面(也就是弯曲方向相同的一侧) 靠近软质喷嘴6的轴线10的位置。当对加药装置5施加压力时,药物将通过喷药孔7直接喷洒到喷药孔7所在轴线10对应的鼻咽部下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
从图1中可以看出鼻咽部下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位于鼻腔轮廓和鼻咽部结合的下后方,当将软质喷嘴6通过鼻孔2插入到鼻腔轮廓1当中,简单调整软质喷嘴6在鼻腔轮廓1中的插入深度,旋转喷药孔7的朝向,比如,只需要在鼻腔的有限空间内沿着轴线10转动软质喷嘴使得指示突起点8 位于垂直站立面正下方时即可,此时喷药孔7恰好对准鼻咽部下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能够准确的将药物喷洒到鼻咽部下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能够满足针对性的给药需求,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角度调整,使得用户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用户通过底座对软质喷嘴的方向沿着轴线10进行调整,可以在软质喷嘴的底座上设置指示突起点8,该指示突起点8与喷药孔7都位于软质喷嘴6的同侧面。换言之,指示突起点8的朝向与喷药孔 7的朝向相同,用户通过手指触感到指示突起点8就能够简单、准确的对喷药孔7的朝向进行调整。
如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针对鼻咽部上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的通过软质喷嘴给药的示意图。完成药物11添加到储药仓5a后,将软质喷嘴6 通过鼻孔2插入到鼻腔轮廓1当中,简单调整软质喷嘴6在鼻腔轮廓1中的插入深度,再稍微调整一下第二角度喷药孔7朝向位于鼻咽部上方的第二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从而使得喷药孔7对准位于鼻咽部上方的第二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深度调整,是因为用户鼻腔鼻咽部深度空间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鼻腔深浅调整软质喷嘴6在鼻腔轮廓1 中的插入深度这里所说的第二角度是指对给药器的整体角度的调整。这里所说的朝向调整,是因为喷药孔7设置在弧形弯曲顶部侧壁上,需要轴向旋转喷药孔7的朝向,比如,通过旋转底座9,使其沿着轴线10转动,指示突起点8位于垂直站立面正上方时即可,无需用户调整加药装置的位置或者角度。在使用时,药物11通过进液口13进入到软质喷嘴6的空腔12,进而通过喷药孔7喷出,喷洒到鼻咽部上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
从图3中可以看出,软质喷嘴6为弯曲的圆锥形,并且该弧形弯曲形的内部含有空腔12,从底座到顶端直径逐渐缩小。喷药孔7位于软质喷嘴6的圆锥顶部侧壁上,并且在弧形弯曲的内侧曲面(也就是弯曲方向相同的一侧) 靠近软质喷嘴6的轴线10的位置。当对加药装置5施加压力时,药物将通过喷药孔7直接喷洒到喷药孔7所在轴线10对应的鼻咽部上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
从图1中可以看出鼻咽部上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位于鼻腔轮廓和鼻咽部结合的上后方,当将软质喷嘴6通过鼻孔2插入到鼻腔轮廓1当中,简单调整软质喷嘴6在鼻腔轮廓1中的插入深度,旋转喷药孔7的朝向,比如,只需要在鼻腔的有限空间内沿着轴线10转动软质喷嘴使得指示突起点8 位于垂直站立面正上方时即可,此时喷药孔7恰好对准鼻咽部上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能够准确的将药物喷洒到鼻咽部上方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能够满足针对性的给药需求,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角度调整,使得用户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用户通过底座对软质喷嘴的方向沿着轴线10进行调整,可以在软质喷嘴的底座上设置指示突起点8,该指示突起点8与喷药孔7都位于软质喷嘴6的同侧面。换言之,指示突起点8的朝向与喷药孔 7的朝向相同,用户通过手指触感到指示突起点8就能够简单、准确的对喷药孔7的朝向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鼻咽部给药器中包括提供喷药动力源的加药装置和软质喷嘴。在软质喷嘴上设置有喷药孔。在使用时,根据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选择对应的软质喷嘴的位置和旋转轴线角度,将药物加入储药仓中。调整软质喷嘴在鼻腔轮廓中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喷药孔对准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然后挤压加药装置将储药仓中的药物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根据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软质喷嘴的位置和旋转轴线角度,从而满足临床需求,更加简单、高效、准确的将药物喷洒到所需的咽部给药位置。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中的鼻咽部给药器的使用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咽部给药器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01:确定应用于鼻咽部给药位置的软质喷嘴,其中,所述软质喷嘴上设置有喷药孔。
602:将药物放入所述加药装置的储药仓中。
603:通过所述软质喷嘴的底座,将所述软质喷嘴与加药装置活动连接。
604:通过挤压所述加药装置的储药仓将所述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如前文所述可知,针对不同鼻咽部给药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给药位置选择合适的软质喷嘴轴线旋转位置,实现用户针对鼻咽部不同给药位置的精准给药需求。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加药装置是可以压缩装置,内部充满气体,当需要给药的时候,可以通过用力挤压使得内部空气通过软质喷嘴排出,从而实现药物喷洒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加药装置只是举例说明,实际可实现方式有很多中,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可实现方式的限制。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确定对应于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的软质喷嘴 6,包括:若所述给药位置为鼻咽部靠下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则确定对应于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3的软质喷嘴6底座9上的指示突起点8位于垂直站立面正下方。
作为另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确定对应于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的软质喷嘴6,包括:若所述给药位置为鼻咽部靠上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则确定对应于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4的软质喷嘴6底座9上的指示突起点8位于垂直站立面正上方。
具体来说,所述通过所述软质喷嘴的底座,将所述软质喷嘴与加药装置活动连接,所述通过对所述加药装置施压,将所述加药装置的储药仓中的药物喷洒到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包括:将所述软质喷嘴通过鼻孔插入到鼻腔轮廓当中,调整软质喷嘴在鼻腔轮廓中的插入深度,沿着轴线转动软质喷嘴喷药孔的朝向,以使所述喷药孔对准位于所述软质喷嘴前方的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通过挤压所述加药装置,将所述储药仓中的药物喷洒到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软质喷嘴为弯曲的圆锥形,喷药孔位于软质喷嘴的圆锥顶部侧壁上,并且在弧形弯曲的内侧曲面(也就是弯曲方向相同的一侧)靠近软质喷嘴的轴线的位置。在使用时,可以将软质喷嘴通过鼻孔插入到鼻腔轮廓当中,具体插入深度,需要根据用户鼻腔空间大小和深浅确定。然后根据指示突起点调整喷药孔的朝向。使得喷药孔恰好对准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通过软质喷嘴能够满足用户针对鼻咽部的给药需求,不需要用户进行繁琐的角度、深度调整就能够实现针对鼻咽部精准给药。
将所述软质喷嘴通过鼻孔插入到鼻腔轮廓当中,使得所述喷药孔临近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调整所述软质喷嘴位于所述鼻腔轮廓中的深度和第一角度,或者深度和第二角度;沿所述软质喷嘴的轴线调整所述喷药孔相对于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的角度,以使所述喷药孔对准位于所述软质喷嘴前方的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通过挤压所述加药装置,将所述储药仓中的药物喷洒到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和位于上方的第二鼻咽部给药位置。这里所说的调整软质喷嘴在鼻腔轮廓中的深度可以理解为软质喷嘴插入到鼻腔深浅,这里所说的调整第一角度或调整第二角度可以理解为调整鼻咽部给药器整体相对于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的角度,用户自己或者医护人员可以手持给药器进行整体位置调整。其中,针对第一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进行调整的角度称为第一角度,针对第二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进行调整的角度称为第二角度。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自己或者医护人员根据手部感触所述底座上的指示突起点的位置,沿着所述软质喷嘴的轴线调整所述喷药孔相对于所述鼻咽部的角度,以使所述喷药孔对准位于所述软质喷嘴前方的所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这里所说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喷药孔沿着轴线方向相对于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的角度,在调整时,保持鼻咽部给药器相对静止,仅沿着轴线调整软质喷嘴上的喷药孔朝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鼻咽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部给药器包括:加药装置和软质喷嘴;
所述软质喷嘴的一端设置有底座,通过所述底座与所述加药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软质喷嘴的另一端设置有喷药孔,以便通过挤压所述加药装置的储药仓将所述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喷洒到鼻咽部所需给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储药仓和通气管道;
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药仓连接,所述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质喷嘴的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喷嘴为弧形弯曲,所述喷药孔与所述软质喷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孔设置于所述软质喷嘴的弧形弯曲内侧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喷嘴还包括:指示突起点;所述指示突起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指示突起点与所述喷药孔位于所述软质喷嘴的同一侧面。
CN202020408039.8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Active CN212416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8039.8U CN212416650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8039.8U CN212416650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6650U true CN212416650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8039.8U Active CN212416650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6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8848A (zh) * 2020-03-26 2020-07-10 乐恩(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和给药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8848A (zh) * 2020-03-26 2020-07-10 乐恩(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和给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21559A1 (en) Intraoral fluid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9227006B2 (en) Non-penetrating nozzle
CN111388848A (zh)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和给药方法
US20210213262A1 (en) Device for delivering medication
CN212416650U (zh) 一种鼻咽部给药器
CN104740754A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给药器
US2021039389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Fluid to a Nasal Cavity
CN203647816U (zh) 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
CN105816270A (zh) 一种耳道给药器
WO2021190369A1 (zh) 鼻腔给药器、全组鼻窦给药器、鼻咽部给药器和给药方法
CN111388847A (zh) 一种全组鼻窦给药器和给药方法
WO2016014453A1 (en) Foam applicator for in-ear use
CN212282528U (zh) 一种全组鼻窦给药器
CN208877685U (zh) 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
CN212369420U (zh) 气道湿化装置及气道护理器具
CN213724352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JP2016532535A (ja) エアロゾル物質の送達のためのデバイス
CN210785811U (zh) 一种呼吸科用嗓子内部给药装置
CN210963527U (zh) 鼻腔嗅裂区滴药头位装置
CN209075828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鼻窦定向给药器
CN201091740Y (zh) 人体肛门栓剂送药器
CN217697546U (zh) 经鼻递释药液装置
CN216258697U (zh) 一种新型妇科用靶向区域阴道给药装置
CN220558408U (zh) 一种耳鼻咽喉给药器
CN209437871U (zh) 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辅助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