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2263U - 一种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2263U
CN212412263U CN202021497758.8U CN202021497758U CN212412263U CN 212412263 U CN212412263 U CN 212412263U CN 202021497758 U CN202021497758 U CN 202021497758U CN 212412263 U CN212412263 U CN 212412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ductive element
touch rod
touch
conductiv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77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4977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2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2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22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涉及电器配件技术领域,该插座包括面板、底板、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该插座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基座,基座的一端向上延伸设有按压杆,基座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面板上贯穿设有按压孔,按压杆穿设于按压孔内;底板之上设有底座,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向下按压驱动件时,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分别沿着底座两侧的斜面产生形变,第一触动杆向外摆动以向第一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第二触动杆向外摆动以向第二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插头插入插座的同时,第一触动杆、第二触动杆能够分别向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
传统插座中,在长时间的反复拔插下,插座的导电元件及连接孔位极其容易产生磨损、变形,这将导致插座对于插头金属件夹紧力的衰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插头与插座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当中插座对于插头金属件夹紧力衰减的技术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插座,包括面板与底板,所述面板上贯穿设有两个与插头金属件位置相对的连接孔位,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并排设于所述底板之上,所述插座还包括一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贯穿设有两个与插头金属件位置相对的通孔,所述基座的一端向上延伸设有按压杆,所述基座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所述第一触动杆与所述第二触动杆设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所述面板上贯穿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杆穿设于所述按压孔内;所述底板之上设有圆台状的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所述第一触动杆与所述第二触动杆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触动杆与所述第二触动杆分别沿着所述底座两侧的斜面产生形变,所述第一触动杆向外摆动以向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所述第二触动杆向外摆动以向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插头的金属件沿着连接孔位插入该插座的同时,插头的壳体部分能够给予按压杆一个向下的压力,按压杆向下移动时,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沿着底座两侧的斜面向下移动,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向下移动的同时,能够分别对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施加一定的夹紧力,以将插头的金属件夹紧,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插头松动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呈字母“Y”形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导线的一极,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另一端分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括分岔设置的第一外侧导电条与第一内侧导电条,所述第一外侧导电条与所述第一外侧导电条之间构成第一插接空间,所述插头的第一金属件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空间内;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时,所述第一触动杆沿着所述底座的斜面向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内侧导电条朝向所述第一外侧导电条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触动杆的端部设有面向所述第一内侧导电条的第一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呈字母“Y”形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导线的一极,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另一端分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括分岔设置的第二外侧导电条与第二内侧导电条,所述第二外侧导电条与所述第二内侧导电条之间构成第二插接空间,所述插头的第二金属件插入所述第二插接空间内;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时,所述第二触动杆沿着所述底座的斜面向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内侧导电条朝向所述第二外侧导电条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触动杆的端部设有面向所述第二内侧导电条的第二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孔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位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与插头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与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80,该插座80包括面板10与底板20,面板10上贯穿设有两个与插头金属件位置相对的连接孔位11,第一导电元件30与第二导电元件40并排设于底板20之上。
在本实施例当中,为了增加该插座80对于插头金属件的夹紧力,该插座80还包括一驱动件50,驱动件50包括基座51,基座51贯穿设有两个与插头金属件位置相对的通孔52,基座51的一端向上延伸设有按压杆53,基座5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触动杆54与第二触动杆56,第一触动杆54与第二触动杆56设于两个通孔52之间;
为了便于向上述驱动件50施加压力,面板10上贯穿设有按压孔12,按压杆53穿设于按压孔12内;在本实施例当中,为了保证驱动件5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上述按压孔12设于两个连接孔位11之间,这样便可以使得,在插头的第一金属件81与第二金属件82插入连接孔位11的同时,插头的壳体部分对按压杆53起到非常良好的驱动作用,且由于按压孔12设于两个连接孔之间,可以保证驱动件50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当中,为对第一触动杆54与第二触动杆56进行导向,以使第一触动杆54、第二触动杆56产生可回弹形变,底板20之上设有圆台状的底座60,底座60设于第一导电元件30与第二导电元件40之间,第一触动杆54与第二触动杆56分别位于底座60的两侧;外力驱动驱动件50向下移动时,第一触动杆54与第二触动杆56分别沿着底座60两侧的斜面产生形变,第一触动杆54向外摆动以向第一导电元件30施加夹紧力,以将插头的第一金属件81夹紧,同时,第二触动杆56向外摆动以向第二导电元件40施加夹紧力,以将插头的第二金属件82夹紧。
下面对第一导电元件30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导电元件30呈字母“Y”形设置,第一导电元件30的一端连接至导线的一极,第一导电元件30的另一端分岔设置。其中,第一导电元件30包括分岔设置的第一外侧导电条31与第一内侧导电条32,第一外侧导电条31与第一外侧导电条31之间构成第一插接空间33,插头的第一金属件81插入第一插接空间33内。
本实施例中是这样对插头的第一金属件81进行夹紧的:人工操作将插头的第一金属件81对准相应的连接孔位11插入,插头的壳体部分产生对按压杆53的下压动作,此时底座60及第一触动杆54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触动杆54与底座60的斜面相对,第一触动杆54沿着底座60的斜面向下移动,第一触动杆54的端部与第一内侧导电条32接触,以将第一内侧导电条32向外朝第一外侧导电条31移动,从而将第一插接空间33内的第一金属条夹紧。
更优的,第一触动杆54的端部设有面向第一内侧导电条32的第一凸起55;当第一触动杆54向下移动并产生形变时,第一凸起55与第一内侧导电条32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一内侧导电条32向外朝第一外侧导电条31移动,从而将第一插接空间33内的第一金属条夹紧。
下面对第二导电元件40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二导电元件40呈字母“Y”形设置,第一导电元件30的一端连接至导线的另一极,第二导电元件40的另一端分岔设置。其中,第二导电元件40包括分岔设置的第二外侧导电条41与第二内侧导电条42,第二外侧导电条41与第二内侧导电条42之间构成第二插接空间43,插头的第二金属件82插入第二插接空间43内。
本实施例中是这样对插头的第二金属件82进行夹紧的:人工操作将插头的第二金属件82对准相应的连接孔位11插入,插头的壳体部分产生对按压杆53的下压动作,此时底座60及第二触动杆56向下移动,由于第二触动杆56与底座60的斜面相对,第二触动杆56沿着底座60的斜面向下移动,第二触动杆56的端部与第二内侧导电条42接触,以将第二内侧导电条42向外朝第二外侧导电条41移动,从而将第二插接空间43内的第二金属条夹紧。
更优的,第二触动杆56的端部设有面向第二内侧导电条42的第二凸起57;当第二触动杆56向下移动并产生形变时,第二凸起57与第二内侧导电条42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内侧导电条42向外朝第二外侧导电条41移动,从而将第二插接空间43内的第二金属条夹紧。
本实用新型中,基座51与底座60之间设有弹性件70,作为优选的,该弹性件70为金属弹簧,用于增加基座51与底座60之间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包括面板与底板,所述面板上贯穿设有两个与插头金属件位置相对的连接孔位,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并排设于所述底板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一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贯穿设有两个与插头金属件位置相对的通孔,所述基座的一端向上延伸设有按压杆,所述基座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触动杆与第二触动杆,所述第一触动杆与所述第二触动杆设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所述面板上贯穿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杆穿设于所述按压孔内;所述底板之上设有圆台状的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所述第一触动杆与所述第二触动杆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触动杆与所述第二触动杆分别沿着所述底座两侧的斜面产生形变,所述第一触动杆向外摆动以向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所述第二触动杆向外摆动以向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施加夹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呈字母“Y”形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导线的一极,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另一端分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括分岔设置的第一外侧导电条与第一内侧导电条,所述第一外侧导电条与所述第一外侧导电条之间构成第一插接空间,所述插头的第一金属件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空间内;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时,所述第一触动杆沿着所述底座的斜面向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内侧导电条朝向所述第一外侧导电条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动杆的端部设有面向所述第一内侧导电条的第一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呈字母“Y”形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导线的一极,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另一端分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括分岔设置的第二外侧导电条与第二内侧导电条,所述第二外侧导电条与所述第二内侧导电条之间构成第二插接空间,所述插头的第二金属件插入所述第二插接空间内;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时,所述第二触动杆沿着所述底座的斜面向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内侧导电条朝向所述第二外侧导电条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动杆的端部设有面向所述第二内侧导电条的第二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孔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复位弹簧。
CN202021497758.8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12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758.8U CN212412263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758.8U CN212412263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2263U true CN212412263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77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12263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22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362A (zh) * 2021-03-29 2021-08-13 杭州舟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松脱的电源插座
CN114976760A (zh) * 2022-05-19 2022-08-30 四川骏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放电口的插孔结构与放电母座、锂电池放电口
DE102021210580A1 (de) 2021-09-23 2023-03-23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ontaktierungselement, Kontaktierungssystem und Kontaktierungsverfahren zum elektrischen Kontaktieren einer Bipolarplatt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362A (zh) * 2021-03-29 2021-08-13 杭州舟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松脱的电源插座
DE102021210580A1 (de) 2021-09-23 2023-03-23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ontaktierungselement, Kontaktierungssystem und Kontaktierungsverfahren zum elektrischen Kontaktieren einer Bipolarplatte
CN114976760A (zh) * 2022-05-19 2022-08-30 四川骏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放电口的插孔结构与放电母座、锂电池放电口
CN114976760B (zh) * 2022-05-19 2023-09-26 四川骏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放电口的插孔结构与放电母座、锂电池放电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12263U (zh) 一种插座
CN102832465B (zh) 一种led用一体式连接器
CN208548273U (zh) 一种具有按压平衡作用的按键开关
CN109510007B (zh) 插拔式接线端子
CN105932446B (zh) 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
CN106058534B (zh) 电连接器及插接组件
CN201185294Y (zh) 电池连接器
CN107492721B (zh) 一种带按钮的插线连接金属端子和连接器
CN202585758U (zh) 接线装置
US20220020551A1 (en) Special-purpose ground fault circuit breaker
CN209544174U (zh) 一种免压接端头接线的辅助开关
CN113922126A (zh) 一种矩形冲制插孔组件
CN208922950U (zh) 一种接插微动开关
CN208209025U (zh) 贴片连接器
CN208209091U (zh) 条形连接器
CN216598079U (zh) 弹片及连接器
CN212783833U (zh) 一种开关装置的接线端子
CN219738822U (zh) 一种简易型拨杆开关
CN216312119U (zh) 一种插座
CN213278454U (zh) 一种弹片
CN216214523U (zh) 二次接插件
CN212874834U (zh) 可拆卸压接端子
CN217306779U (zh) 连接夹持结构
CN219979390U (zh) 按压开关
CN216624596U (zh) 一种杠杆式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