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1666U -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1666U
CN212411666U CN202020313224.9U CN202020313224U CN212411666U CN 212411666 U CN212411666 U CN 212411666U CN 202020313224 U CN202020313224 U CN 202020313224U CN 212411666 U CN212411666 U CN 21241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nductor
tile
shaped
copper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32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雁
计初喜
章铭杰
陆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pu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pu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pu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pu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32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1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1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中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A相内导体、横截面呈圆环形的B相中导体、横截面呈圆环形的C相外导体,三者同轴,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构成,或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和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B相中导体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满足三相导体标称截面相等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增加标称面积(尤其是标称面积大于240mm2的时候)同时解决同轴导体的铜丝不超过规定数量(比如96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公司已经申请的三相同轴电缆(授权公告号:CN209843349U)已经能够有效减少三相导体之间的阻抗,但是采用传统的圆形铜丝作为同轴导体结构,要达到三相阻抗平衡,根据理论计算标称截面为240mm2的圆形截面的铜丝根数为96根,国内现有的生产设备最多只能生产96根,也就是说只能生产240mm2以下的小标称截面的三相同轴电缆,再大标称截面的电缆就无法生产。
因此,在满足三相导体标称截面相等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增加标称面积(尤其是标称面积大于240mm2的时候)同时解决同轴导体的铜丝不超过规定数量(比如96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满足三相导体标称截面相等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增加标称面积(尤其是标称面积大于240mm2的时候)同时解决同轴导体的铜丝不超过规定数量(比如96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A相内导体、横截面呈圆环形的B相中导体、横截面呈圆环形的C相外导体,三者同轴;所述A相内导体与B相中导体之间设有内绝缘层,所述B相中导体与C相外导体之间设有中绝缘层,所述C相外导体的外侧面设有外绝缘护层;所述A相内导体的标称截面、B相中导体的标称截面和C相外导体的标称截面均为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构成,或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和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B相中导体共同构成。
进一步,所述A相内导体位于B相中导体的中心部位,A相内导体外部依次为B相中导体和C相外导体;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瓦形铜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构成,或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瓦形铜丝组成的B相中导体和由瓦形铜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共同构成。
进一步,所述A相内导体与内绝缘层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内绝缘层与B相中导体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B相中导体与中绝缘层之间设有第三隔离层,中绝缘层与C相外导体之间设有第四隔离层,C相外导体与外绝缘护层之间设有第五隔离层。
进一步,所述A相内导体、B相中导体、和C相外导体的标称截面范围为10平方毫米至630平方毫米。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第三隔离层和第四隔离层均为一层;所述第五隔离层为两层,自C相外导体向外绝缘护层方向依次设有内隔离层和外隔离层。
进一步,所述内绝缘层的标称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5毫米;所述中绝缘层的标称厚度范围为5毫米至14毫米;所述外绝缘护层的标称厚度范围为1.8毫米至6毫米。
进一步,所述C相外导体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C相外导体截面呈圆环形;或所述B相中导体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B相中导体截面呈圆环形,和C相外导体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C相外导体截面呈圆环形。
进一步,所述C相外导体的瓦形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宽度;或所述B相中导体的瓦形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宽度,和所述C相外导体的瓦形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宽度。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传统的电力传输均采用单芯电缆或多芯电缆结构,由于工频交流固有的交变电场,无法消除电缆本身产生的阻抗,从而导致电缆电力传输中的产生较大的损耗,同时电缆本体温度升高,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我公司科研人员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对电力电缆产品结构进行创新,采用新的三相同轴结构,设计一种全新的电力传输产品,可有效降低电缆交流电场中产生的阻抗(即可有效减少三相导体之间的阻抗),提升传输品质、提升电力传输效率、提升电缆的使用寿命。该产品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理想的电力电缆优质产品。
2、在满足三相导体标称截面相等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产品能够尽可能增加标称面积(尤其是标称面积大于240mm2的时候)同时利用异形屏蔽结构的同轴导体(比如B相中导体和/或C相外导体)的瓦形铜丝的数量不超过规定数量(比如96根),也就是说通过调整瓦形铜丝的宽度和厚度,在满足标称面积情况下,调整瓦形铜丝的数量,以便于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能够满足现有生产设备生产要求(铜丝数量不超过96根),此时三相导体标称截面不受限制,即三相导体标称截面也可以标称面积大于240mm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根据电线电缆的实际情况,设计成为不同的规格,以满足不同规格电线电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三相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2中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三相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为A相内导体,2为第一隔离层,3为内绝缘层,4为第二隔离层,5为B相中导体,6为第三隔离层,7为中绝缘层,8为第四隔离层;9为C相外导体;10为内隔离层;11为外隔离层;12为外绝缘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2,具体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A相内导体1、横截面呈圆环形的B相中导体5、横截面呈圆环形的C相外导体9,三者同轴;A相内导体1与B相中导体5之间设有内绝缘层3,B相中导体5与C相外导体9之间设有中绝缘层7,C相外导体9的外侧面设有外绝缘护层12;A相内导体1的标称截面、B相中导体5的标称截面和C相外导体9的标称截面均为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9构成,或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9和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B相中导体5共同构成。所谓异形结构的金属丝是指截面非圆形的金属丝,优选为截面为瓦形的铜丝,瓦形铜丝组成的截面呈圆环形的B相中导体5和/或C相外导体9均能够起到较好的屏蔽作用,使得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也同样能够发挥较好的平衡阻抗作用,优选瓦形的铜丝,因为瓦形结构间隙小,能够很好地成圆环形,可有效节约成本。A相内导体1、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的标称截面范围为10平方毫米至630平方毫米。本实施例1中以标称截面为240mm2(平方毫米)规格为例,A相内导体1采用61根φ2.34(铜丝直径为2.34毫米)的圆形铜线或截面呈圆形的铜丝;B相中导体5采用25根φ3.43(铜丝直径为3.43毫米)铜丝,如果是其他规格,B相中导体5采用的铜丝数量及规格也作相应调整;C相外导体9采用35根宽4.87mm高1.45mm瓦形铜丝,如果是其他规格,C相外导体9采用的瓦形铜丝数量及规格(规格即外形的高度和/或宽度)也作相应调整。
A相内导体1位于B相中导体5的中心部位,A相内导体1外部依次为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也就是说C相外导体9将B相中导体5和A相内导体1包含在其圆环内部,B相中导体5将A相内导体1包含在其圆环内部,三者同时实现同轴。
A相内导体1与内绝缘层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2,内绝缘层3与B相中导体5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4,B相中导体5与中绝缘层7之间设有第三隔离层6,中绝缘层7与C相外导体9之间设有第四隔离层8,C相外导体9与外绝缘护层12之间设有第五隔离层。每个隔离层的作用是提升产品的绝缘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保证产品质量、保护隔离层内部部件。
本实施例1中,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4、第三隔离层6和第四隔离层8均为一层;第五隔离层为两层,自C相外导体9向外绝缘护层12方向依次设有内隔离层10和外隔离层11。
内绝缘层3的标称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5毫米;中绝缘层7的标称厚度范围为5毫米至14毫米;外绝缘护层12的标称厚度范围为1.8毫米至6毫米。上述范围内的内绝缘层3、中绝缘层7、外绝缘护层12均能使得阻抗平衡值更优。
内绝缘层3的作用是绝缘性能,可以选用PE或XLPE材料制成;中绝缘层7的作用是绝缘性能,可以选用PE或XLPE材料制成;外绝缘护层12的作用是绝缘和防护性能,可以选用PE或XLPE材料制成。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涉及本实施例1中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用户电缆线路传输容量和承受的短路电流确定A相内导体1、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的标称截面,即标称截面为240mm2
第二步,A相内导体1绞合而成,达到紧压61根φ2.34规格的圆形铜线(或截面呈圆形的铜丝)的目的,横截面呈圆形,且A相内导体1满足上述A相内导体1标称截面的直流电阻要求;此时,A相内导体1的外径为18.3±0.10mm。绞合方式能保证A相内导体1柔软、大截面生产。
第三步,A相内导体1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一隔离层2,本实施例1中为一层第一隔离层2,第一隔离层2的外径18.8±0.10mm;
第四步,第一隔离层2外表面挤包内绝缘层3,内绝缘层3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本实施例1中内绝缘层3的标称厚度为2.80mm,最薄点:2.40mm,外径为24.4±0.20mm;挤包工艺保证内绝缘层3能紧密包覆在第一隔离层2上。
第五步,内绝缘层3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二隔离层4,本实施例1中为一层第二隔离层4,第二隔离层4的外径为24.7±0.20mm;
第六步,第二隔离层4外表面挤包B相中导体5,挤包工艺保证B相中导体5能紧密包覆在第二隔离层4上,B相中导体5采用25根φ3.43圆形铜丝(即横截面呈圆形的铜丝)缠绕形成,铜丝之间排列整齐,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铜丝的直径,B相中导体5疏绕而成且B相中导体5满足上述B相中导体5标称截面的直流电阻要求,B相中导体5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此时,B相中导体5的外径为31.7±0.30mm。B相中导体5还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第七步,B相中导体5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三隔离层6本实施例1中为一层第三隔离层6,第三隔离层6的外径为32.3±0.30mm;
第八步,第三隔离层6外表面挤包中绝缘层7,挤包工艺保证中绝缘层7能紧密包覆在第三隔离层6上,中绝缘层7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本实施例1中,中绝缘层7的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9.50mm,外径:52.2±0.40mm。
第九步,中绝缘层7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四隔离层8,本实施例1中为一层第四隔离层8,第四隔离层8的外径52.5±0.40mm;
第十步,第四隔离层8外表面挤包C相外导体9,挤包工艺保证C相外导体9能紧密包覆在第四隔离层8上,C相外导体9采用35根宽4.87mm高1.45mm瓦形铜丝(即横截面呈瓦形的铜丝)疏绕而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直径,该由瓦形铜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9为异形屏蔽结构,C相外导体9疏绕屏蔽且C相外导体9满足上述C相外导体9标称截面的直流电阻要求,C相外导体9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此时,C相外导体9的外径为55.9±0.40mm。C相外导体9还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第十一步,C相外导体9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五隔离层,本实施例1中第五隔离层为两层,自C相外导体9向外绝缘护层12方向依次绕包内隔离层10和外隔离层11,外隔离层11的外径为56.8±0.40mm。
第十二步,第五隔离层外表面挤包外绝缘护层12,外绝缘护层1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本实施例1中,外绝缘护层12的标称厚度:4.50mm,最薄点:4.00mm,外径:66.9±0.50mm。
本实施例1中一种三相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能够适应大长度电缆的生产。
所述C相外导体9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C相外导体9截面呈圆环形。所述的按角度排列,是指瓦形内凹的内侧面均朝向A相内导体1的中心或称截面圆心,使得若干瓦形铜丝排列形成的C相外导体9为截面为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的结构。
本产品利用A相内导体1、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三者的三相同轴的特点,使得三者之间的磁场能够相互抵消或部分相互抵消,且三者之间的距离更近,因此能够帮助本产品在实现三相电力传输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A相内导体1、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三者之间的阻抗,实现提升电缆电力传输品质和电缆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由若干个瓦形铜丝组成的C相外导体9,即作为异形屏蔽结构,通过调整瓦形铜丝的厚度和/或高度,使得C相外导体9既满足相应标称截面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控制瓦形铜丝的数量,优选瓦形铜丝的数量不超过96根,也就是说通过瓦形结构带来的三相同轴电缆的工艺改进,设计采用异形铜丝屏蔽结构,可调整异形铜丝的厚度和宽度来满足三相同轴电缆中C相外导体9所需生产标称截面,无论C相外导体9所需生产标称截面或屏蔽截面多大,都可以设计在96根以下,这样即满足三相同轴电缆生产中对于C相外导体9瓦形铜丝根数的要求,又可满足三相同轴电缆的同轴导体截面的需要。该新产品不仅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而且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理想的同轴电缆优质屏蔽结构产品。
参见图3和图4,具体实施例2,具体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与具体实施例1中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B相中导体5也由瓦形铜丝组成,B相中导体5的横截面呈环形且同A相内导体1同轴,所述B相中导体5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B相中导体5截面呈圆环形。所述的按角度排列,是指瓦形内凹的内侧面均朝向A相内导体1的中心或称截面圆心,使得若干瓦形铜丝排列形成的B相中导体5为截面为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的结构。
本实施例2中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和具体参数如下:
第一步,根据用户电缆线路传输容量和承受的短路电流确定A相内导体1、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的标称截面,即标称截面为240mm2
第二步,A相内导体1绞合而成,达到紧压61根φ2.34规格的圆形铜线的目的,横截面呈圆形,且A相内导体1满足上述A相内导体1标称截面的直流电阻要求;此时,A相内导体1的外径为18.3±0.10mm。绞合方式能保证A相内导体1柔软、大截面生产。
第三步,A相内导体1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一隔离层2,本实施例2中为一层第一隔离层2,第一隔离层2的外径18.8±0.10mm;
第四步,第一隔离层2外表面挤包内绝缘层3,内绝缘层3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本实施例2中内绝缘层3的标称厚度为2.80mm,最薄点:2.40mm,外径为24.4±0.20mm;挤包工艺保证内绝缘层3能紧密包覆在第一隔离层2上。
第五步,内绝缘层3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二隔离层4,本实施例2中为一层第二隔离层4,第二隔离层4的外径为24.7±0.20mm;
第六步,第二隔离层4外表面挤包B相中导体5,挤包工艺保证B相中导体5能紧密包覆在第二隔离层4上,B相中导体5采用35根宽2.74mm高2.91mm瓦形铜丝(即横截面呈瓦形的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直径,B相中导体5疏绕而成且B相中导体5满足上述B相中导体5标称截面的直流电阻要求,B相中导体5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此时,B相中导体5的外径为31.0±0.30mm。B相中导体5还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第七步,B相中导体5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三隔离层6本实施例2中为一层第三隔离层6,第三隔离层6的外径为31.6±0.30mm;
第八步,第三隔离层6外表面挤包中绝缘层7,挤包工艺保证中绝缘层7能紧密包覆在第三隔离层6上,中绝缘层7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本实施例2中,中绝缘层7的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9.50mm,外径:51.6±0.40mm。
第九步,中绝缘层7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四隔离层8,本实施例2中为一层第四隔离层8,第四隔离层8的外径51.9±0.40mm;
第十步,第四隔离层8外表面挤包C相外导体9,挤包工艺保证C相外导体9能紧密包覆在第四隔离层8上,C相外导体9采用35根宽4.87mm高1.45mm的瓦形铜丝(即横截面呈瓦形的铜丝)疏绕而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直径,C相外导体9疏绕屏蔽且C相外导体9满足上述C相外导体9标称截面的直流电阻要求,C相外导体9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此时,C相外导体9的外径为55.3±0.40mm。C相外导体9还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第十一步,C相外导体9外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第五隔离层,本实施例2中第五隔离层为两层,自C相外导体9向外绝缘护层12方向依次绕包内隔离层10和外隔离层11,外隔离层11的外径为56.4±0.40mm。
第十二步,第五隔离层外表面挤包外绝缘护层12,外绝缘护层1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且与A相内导体1同轴,本实施例2中,外绝缘护层12的标称厚度:4.50mm,最薄点:4.00mm,外径:66.2±0.50mm。
此时,所述B相中导体5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B相中导体5截面呈圆环形。本实施例2中,由若干瓦形铜丝组成的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共同组成异形屏蔽结构,可以通过同时调整组成的B相中导体5的瓦形铜丝的厚度和/或高度、以及组成的C相外导体9的瓦形铜丝的厚度和/或高度,使得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均能够既满足相应标称截面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控制各自瓦形铜丝的数量,优选各自瓦形铜丝的数量不超过96根,这样即满足三相同轴电缆生产中对于B相中导体5瓦形铜丝根数的要求和对于C相外导体9瓦形铜丝根数的要求,又可满足三相同轴电缆的同轴导体截面的需要。
自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得出,为了满足三相同轴电缆的各个导体的铜丝不超过96根的要求,C相外导体9必须是由横截面成瓦形的铜丝组成的圆环形导体,也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将B相中导体5也采用由横截面成瓦形的铜丝组成的圆环形导体,均能实现各个标称截面(尤其是超过240平方毫米时)的三相同轴电缆的生产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A相内导体(1)、横截面呈圆环形的B相中导体(5)、横截面呈圆环形的C相外导体(9),三者同轴;所述A相内导体(1)与B相中导体(5)之间设有内绝缘层(3),所述B相中导体(5)与C相外导体(9)之间设有中绝缘层(7),所述C相外导体(9)的外侧面设有外绝缘护层(12);所述A相内导体(1)的标称截面、B相中导体(5)的标称截面和C相外导体(9)的标称截面均为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C相外导体(9)构成,或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金属丝组成C相外导体(9)和异形结构的金属丝组成的金属丝组成B相中导体(5)共同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内导体(1)位于B相中导体(5)的中心部位,A相内导体(1)外部依次为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瓦形铜丝组成C相外导体(9)构成,或所述异形屏蔽结构为由瓦形铜丝组成的B相中导体(5)和由瓦形铜丝组成C相外导体(9)共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内导体(1)与内绝缘层(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2),内绝缘层(3)与B相中导体(5)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4),B相中导体(5)与中绝缘层(7)之间设有第三隔离层(6),中绝缘层(7)与C相外导体(9)之间设有第四隔离层(8),C相外导体(9)与外绝缘护层(12)之间设有第五隔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内导体(1)、B相中导体(5)、和C相外导体(9)的标称截面范围为10平方毫米至630平方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4)、第三隔离层(6)和第四隔离层(8)均为一层;所述第五隔离层为两层,自C相外导体(9)向外绝缘护层(12)方向依次设有内隔离层(10)和外隔离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3)的标称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5毫米;所述中绝缘层(7)的标称厚度范围为5毫米至14毫米;所述外绝缘护层(12)的标称厚度范围为1.8毫米至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C相外导体(9)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C相外导体(9)截面呈圆环形;或所述B相中导体(5)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B相中导体(5)截面呈圆环形,和C相外导体(9)的瓦形铜丝依次按角度排列使得C相外导体(9)截面呈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C相外导体(9)的瓦形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宽度;或所述B相中导体(5)的瓦形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宽度,和所述C相外导体(9)的瓦形铜丝缠绕形成,瓦形铜丝之间排列整齐,瓦形铜丝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单根瓦形铜丝的宽度。
CN202020313224.9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Active CN212411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3224.9U CN21241166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3224.9U CN21241166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1666U true CN21241166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7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3224.9U Active CN21241166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1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69981C (en) Twister pair cable with cable separator
CN102969065B (zh) 舰船用400Hz并联用平衡结构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07453B (zh) 用于海底的电力电缆
CN101261891A (zh) 节约铜/铝线材的电线电缆的生产方法
CN201965966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CN110808122A (zh) 一种基于临界电流准各向同性高工程电流密度高温超导股线的cicc导体
CN212411666U (zh)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
CN209843349U (zh) 一种三相同轴电缆
CN218455984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线电缆
CN204480707U (zh) 一种铜塑镍带铠装乙丙烯护套电机引接电缆
CN102969045B (zh) 舰船用400Hz直流单芯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92896A (zh) 一种包含异形屏蔽结构的三相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9883B (zh) 通信数据复合缆
CN106158129A (zh) ±500kV 梯形型线导体皱纹铝套光纤复合直流电缆
CN210200334U (zh) 一种风力发电专用屏蔽超五类数据电缆
CN211980236U (zh) 一种环保绝缘型电源线缆
CN204926848U (zh) 一种环保节能同心绞两芯复合电缆
CN203192440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用电缆
CN202940017U (zh) 舰船用400Hz结构性能平衡电缆
CN2733527Y (zh) 变压器用耐油耐高温抗强拉电缆
CN214312698U (zh) 一种屏蔽带钢随行电缆
CN102969044B (zh) 舰船用400Hz复合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08478010U (zh) 一种光纤电力电缆
CN213583152U (zh) 一种高频多股电缆
CN212061934U (zh) 一种新型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