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1074U -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1074U
CN212411074U CN202021287098.0U CN202021287098U CN212411074U CN 212411074 U CN212411074 U CN 212411074U CN 202021287098 U CN202021287098 U CN 202021287098U CN 212411074 U CN212411074 U CN 212411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rotary
equipment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870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正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Qiwu Interior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870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1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1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1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具体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安装底板和阳光导入设备,安装底板的顶面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旋转支撑杆、顶撑滑块、旋转摆杆和旋转舵机,聚光传导部的顶面安装有追光控制机构,追光控制机构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受光通道并安装有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追光控制机构,利用追光控制机构检测光照角度并控制旋转舵机的旋转,从而通过旋转摆杆对阳光导入设备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实现阳光导入设备根据光照的自动调整追光,无需人工进行调整,且实现自动调节,保证阳光导入设备的受光效果,提高照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发电系统和化学反应处理等的各种类型系统和处理的、使用从聚集的阳光作为热源获得的热能的设备或系统,太阳集热器、阳光聚集系统以及利用聚集的阳光热能的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开发和实际利用日益进步,阳光导入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阳光光线聚焦照明设施被广泛推广,其主要由采光透镜、聚光传导部、传导光纤和室内照具构成,通过采光透镜将反射的阳光集中到室内照具内部传递至室内,提供照明,无需电力即能够为房屋、地下室提供照明。
但线目前的阳光导入设备大多采用支架式固定结构,将阳光导入设备优选某一季节的最优日照角度进行固定,为室内照明提供全昼照明,但固定式结构无法跟随日起日落的日照角度进行自适应调节,导致受光率有限,室内照明也会跟随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忽明忽暗,照射效果不理想。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通过设置追光控制机构,利用追光控制机构检测光照角度并控制旋转舵机的旋转,从而通过旋转摆杆对阳光导入设备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且利用受光通道对侧向的干扰光线进行吸收阻挡且通过多个光线传感器进行共同受光检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包括安装底板和阳光导入设备,所述阳光导入设备包括聚光传导部和采光透镜,所述采光透镜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光纤,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顶端与聚光传导部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旋转支撑杆、顶撑滑块、旋转摆杆和旋转舵机,所述旋转支撑杆和旋转舵机的底端与安装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聚光传导部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追光控制机构,所述追光控制机构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受光通道,所述受光通道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支撑杆和旋转舵机分别位于安装板顶面的两端,所述旋转摆杆的一端与旋转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摆杆的另一端与顶撑滑块的底端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光传导部的底面开设有与顶撑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顶撑滑块的顶面与聚光传导部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撑杆的顶端与聚光传导部的底面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受光通道呈圆柱孔结构,所述受光通道呈垂直于聚光传导部顶面方向布置,所述受光通道的内侧喷涂有黑胶漆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旋转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底滑轨、调节螺杆、升降架和顶滑轨,所述升降架的两端分别与底滑轨和顶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架的底端设有与调节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套,所述调节螺杆与升降架的底端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相适配的固定地桩,所述安装底板、升降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的表面电镀有防锈漆层,所述旋转舵机的外侧设有防水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追光控制机构,利用追光控制机构检测光照角度并控制旋转舵机的旋转,从而通过旋转摆杆对阳光导入设备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实现阳光导入设备根据光照的自动调整追光,无需人工进行调整,且实现自动调节,保证阳光导入设备的受光效果,提高照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型追光控制机构,利用受光通道对侧向的干扰光线进行吸收阻挡且通过多个光线传感器进行共同受光检测,检测的准确率大大提升,能够根据光照角度对进行角度调节机构进行实时控制,提高受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追光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追光控制机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安装底板;2、升降调节机构;3、阳光导入设备;4、追光控制机构;5、传导光纤;6、角度调节机构;7、控制器;21、底滑轨;22、调节螺杆;23、升降架;24、顶滑轨;31、聚光传导部;32、采光透镜;41、受光通道;411、黑胶漆层;42、光线传感器;61、安装板;62、旋转支撑杆;63、顶撑滑块;64、旋转摆杆;65、旋转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包括安装底板1和阳光导入设备3,阳光导入设备3包括聚光传导部31和采光透镜32,采光透镜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光纤5,安装底板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2,升降调节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6,角度调节机构6的顶端与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活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板61、旋转支撑杆62、顶撑滑块63、旋转摆杆64和旋转舵机65,旋转支撑杆62和旋转舵机65的底端与安装板61的顶面固定连接,聚光传导部3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追光控制机构4,追光控制机构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受光通道41,受光通道41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42,光线传感器4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追光控制机构4,利用追光控制机构4检测光照角度并控制旋转舵机65的旋转,从而通过旋转摆杆64对阳光导入设备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实现阳光导入设备3根据光照的自动调整追光,无需人工进行调整,且实现自动调节,保证阳光导入设备3的受光效果,提高照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型追光控制机构4,利用受光通道41对侧向的干扰光线进行吸收阻挡且通过多个光线传感器42进行共同受光检测,检测的准确率大大提升,能够根据光照角度对进行角度调节机构6进行实时控制,提高受光率。
参考说明书附图3所示,旋转支撑杆62和旋转舵机65分别位于安装板61顶面的两端,旋转摆杆64的一端与旋转舵机6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摆杆64的另一端与顶撑滑块63的底端转动连接,便于阳光导入设备3的大角度调节。
参考说明书附图3所示,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开设有与顶撑滑块63相适配的滑槽,顶撑滑块63的顶面与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滑动连接,旋转支撑杆62的顶端与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转动连接,实现阳光导入设备3倾斜角度的自动调节。
参考说明书附图4所示,受光通道41呈圆柱孔结构,受光通道41呈垂直于聚光传导部31顶面方向布置,受光通道41的内侧喷涂有黑胶漆层411,利用受光通道41和黑胶漆层411阻挡和吸收侧向杂光。
其中,光线传感器4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旋转舵机6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实现自动控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2所示,升降调节机构2包括底滑轨21、调节螺杆22、升降架23和顶滑轨24,升降架23的两端分别与底滑轨21和顶滑轨24的内侧滑动连接,升降架23的底端设有与调节螺杆22相适配的螺纹套,调节螺杆22与升降架23的底端转动连接,便于调节阳光导入设备3的安装高度。
其中,安装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相适配的固定地桩,安装底板1、升降调节机构2和角度调节机构6的表面电镀有防锈漆层,旋转舵机65的外侧设有防水罩结构,实现该装置的固定安装和防水结构。
其中,旋转舵机65的型号为SG90MG90s型;光线传感器42的型号为GY-39型;控制器7的型号为FX3U-24MT型。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第一步:将该装置通过安装底板1和安装底板1表面的地桩结构安装于指定位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2调整升降架23的伸长量,将阳光导入设备3托举到一定高度,连接追光控制机构4和角度调节机构6的控制电路即可开始使用;
第二步:在白昼电源接通的情况下由控制器7控制旋转舵机65进行往复旋转,通过旋转摆杆64和旋转舵机65的作用使阳光导入设备3沿旋转支撑杆62的端部进行旋转从而调整角度,当阳光导入设备3偏转到一定角度后,阳光光线通过受光通道41直射到多个光线传感器42表面,由光线传感器42发出电信号控制旋转舵机65停止进行转动即可,此时光纤直射聚光传导部31表面,受光率最大;
第三步:当自然光偏移后,光线大部分被受光通道41阻挡,无法直射到光线传感器42表面,光线传感器42无法接收到充足的光照,即发出电信号由控制器7再次控制旋转舵机65进行运动,重复之前的动作,调整至合适角度,保障阳光导入设备3的充分受光。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包括安装底板(1)和阳光导入设备(3),所述阳光导入设备(3)包括聚光传导部(31)和采光透镜(32),所述采光透镜(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光纤(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2),所述升降调节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的顶端与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板(61)、旋转支撑杆(62)、顶撑滑块(63)、旋转摆杆(64)和旋转舵机(65),所述旋转支撑杆(62)和旋转舵机(65)的底端与安装板(6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聚光传导部(3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追光控制机构(4),所述追光控制机构(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受光通道(41),所述受光通道(41)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42),所述光线传感器(4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杆(62)和旋转舵机(65)分别位于安装板(61)顶面的两端,所述旋转摆杆(64)的一端与旋转舵机(6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摆杆(64)的另一端与顶撑滑块(63)的底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开设有与顶撑滑块(63)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顶撑滑块(63)的顶面与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撑杆(62)的顶端与聚光传导部(31)的底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通道(41)呈圆柱孔结构,所述受光通道(41)呈垂直于聚光传导部(31)顶面方向布置,所述受光通道(41)的内侧喷涂有黑胶漆层(4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传感器(4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旋转舵机(6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2)包括底滑轨(21)、调节螺杆(22)、升降架(23)和顶滑轨(24),所述升降架(23)的两端分别与底滑轨(21)和顶滑轨(24)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架(23)的底端设有与调节螺杆(22)相适配的螺纹套,所述调节螺杆(22)与升降架(23)的底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相适配的固定地桩,所述安装底板(1)、升降调节机构(2)和角度调节机构(6)的表面电镀有防锈漆层,所述旋转舵机(65)的外侧设有防水罩结构。
CN202021287098.0U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Active CN212411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7098.0U CN212411074U (zh)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7098.0U CN212411074U (zh)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1074U true CN212411074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5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87098.0U Active CN212411074U (zh)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10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100A (zh) * 2022-01-21 2022-04-22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室内阳光照射范围的智能阳光导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100A (zh) * 2022-01-21 2022-04-22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室内阳光照射范围的智能阳光导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436B (zh) 基于物联网的自然光、电力混合照明系统
CN106016790B (zh) 具备阳光自动跟踪的阳光导入装置
CN1447058A (zh) 利用阳光进行室内照明的装置
CN107102652B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太阳能发电板自动跟踪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11074U (zh) 一种可自动追光的阳光导入设备
CN108036271A (zh) 一种太阳跟踪装置及具有其的光纤阳光照明系统
CN102216699B (zh) 能量采集器的太阳能跟踪装置
CN205897587U (zh) 具备阳光自动跟踪的阳光导入装置
CN103034248B (zh) 复合凸透镜采光结合四象限感光器的阳光追踪探测装置
CN104503475A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的传感器
CN202188424U (zh) 反光镜式阳光导向器
CN101922673A (zh) 阳光自动追踪凹凸曲面反光镜传输照明装置
CN210405187U (zh) 太阳能利用装置
CN205193600U (zh) 三点定位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572217Y (zh) 利用阳光进行室内照明的装置
CN1167917C (zh) 太阳光光纤采光照明装置
CN203177844U (zh) 太阳追踪定位探测装置
CN105322874A (zh) 一种跟踪式太阳能板
CN205142101U (zh) 一种带光检测的太阳能板
CN205142102U (zh) 一种跟踪式太阳能板
CN212029386U (zh) 一种光纤阳光照明装置
CN108826206B (zh) 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CN203324836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
CN109403557A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103234510A (zh) 太阳追踪定位探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430000 room 18, floor 1, unit 3, building 5, Zone 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Garden Phase I,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Qiwu Interior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333100 No.19, Xinmin Shenjia village, Shuanggang Town, Poyang County, Shangrao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 Zhengw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