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0818U -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0818U
CN212410818U CN202020182145.9U CN202020182145U CN212410818U CN 212410818 U CN212410818 U CN 212410818U CN 202020182145 U CN202020182145 U CN 202020182145U CN 212410818 U CN212410818 U CN 212410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od
detection device
disposed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21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
孙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aisu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aisu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aisu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aisu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821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0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0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0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包括手持杆体及与其活动连接的旋转杆体,手持杆体一端的端部上设有固定的第一基座和可沿旋转杆体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基座,旋转杆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相对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旋转的第三基座,用于驱动第二基座移动及第三基座旋转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基座连接,且与第三基座套接;所述旋转杆体上设有至少一根探测针;所述手持杆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控制键。用户可通过手持杆体上的控制键控制,以对探测针进行角度,距离等调节,一旦探测针探测到线路为短接,则蜂鸣器鸣响,调整方式多样,以满足不同检测需求。

Description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外界气体的腐蚀,绝缘性能逐渐降低,容易出现部件老化和线路短接的情况。若水分浸入金属导体时,电力设备仪器很容易发生短路,进而发生火灾,因此,需要对仪器内部部件进行检测和维护,包括检测线路是否短接,若检测结果为短接,则需要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和短接线路,以保证电力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
专利号为CN201720000306.6,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仪器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揭示了检测仪器包括检测棒和控制面板,检测棒包括摄像头、防护玻璃、照明灯、绝缘伸缩杆、无线信号发射器、短接检测指针、枢接连接件、蜂鸣器、短接检测指针调节按钮、角度调节旋钮和检测棒电源开关,检测时,将检测棒伸入待检测电路设备中,检测信息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液晶显示屏显示,并通过观察液晶显示屏,转动短接检测指针调节旋钮和角度调节旋钮调节短接检测指针的位置,通过短接检测指针检测线路是否短接,若短接,则蜂鸣器鸣响。
但是,短接检测指针通过枢转连接件连接绝缘伸缩杆,在枢转连接件带动短接检测指针频繁转动时,若短接检测指针和枢转连接件的配合强度不够,则容易出现分离,甚至损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仪器故障检测装置中短接检测指针与枢转连接件的配合结构强度较差,容易出现分离、损坏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包括手持杆体及与其活动连接的旋转杆体,手持杆体一端的端部上设有固定的第一基座和可沿旋转杆体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基座,旋转杆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相对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旋转的第三基座,用于驱动第二基座移动及第三基座旋转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基座连接,且与第三基座套接;所述旋转杆体上设有至少一根探测针;所述手持杆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控制键。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固定于手持杆体的端部,该端部上设有滑槽,第二基座可沿滑槽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基座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第一基座上相对于第二基座的另一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基座后依次与第三基座套接、与第二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基座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环形导向槽中的至少一个相配合的导向部。
更优选地,所述旋转杆体上设有一个第三基座,第三基座设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第三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部,两个导向部分别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上的环形导向槽相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旋转杆体上设有两个第三基座,两个第三基座均设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两个第三基座的相对外侧分别设有一导向部,两个导向部分别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上的环形导向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旋转杆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杆体,旋转杆体内设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延伸杆体使其沿旋转杆体的轴线向外侧延伸的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与延伸杆体连接,延伸杆体端部各设有一探测针;所述气缸同样由控制键控制。
优选地,所述旋转杆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延伸杆体上设有与该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
优选地,所述旋转杆体为可伸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检测棒还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蜂鸣器中的至少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器故障检测装置,用户可通过手持杆体上的控制键控制,以对探测针进行角度,距离等调节,一旦探测针探测到线路为短接,则蜂鸣器鸣响,调整方式多样,以满足不同检测需求。此外,第三基座上的导向部,与第一基座和/或第二基座上的导向槽相配合,增加了第三基座与第一基座和/或第二基座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旋转杆体转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设置照明灯,以便摄像头对现场进行拍摄,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影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持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所述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棒100,所述检测棒100包括手持杆体110、旋转杆体120、探测针130、第一基座140、第二基座150、第一电机160和第三基座170,手持杆体110一端的端部111上设置有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间隔设置,第一基座140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60,第一电机160位于第一基座140朝向第二基座150的相反侧,第一电机160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基座140,且与第二基座150连接,第一电机160的输出轴上还套接有第三基座170,第三基座170位于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之间,第三基座17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部171,第一基座140和/或第二基座150上设置有与导向部171配合的环形导向槽151,第三基座170连接有旋转杆体120,旋转杆体120的轴线和第一电机160的输出轴轴线相平行,旋转杆体1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探测针130,手持杆体110上设置有控制键112,控制键112包括旋转控制键,旋转控制键和第一电机160电性连接,即用户手持手持杆体110,通过按下旋转控制键,可驱动旋转杆体120转动,进而调节检测角度需求。
旋转杆体120通过第三基座170与设置在手持杆体110上的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配合,以实现旋转杆体120和手持杆体120的转动连接,其中,第三基座17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部171,第一基座140和/或第二基座150上设置有与导向部171配合的环形导向槽151,以增加第三基座170与第一基座140和/或第二基座150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旋转杆体120转动的稳定性。在第一电机160带动旋转杆体1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160带动其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第三基座170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杆体12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上分别设置有环形导向槽151,且相向设置,具体地,位于第一基座14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朝向第二基座150设置,位于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朝向第一基座140设置,此时,第三基座170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三基座170上的导向部171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导向部171位于第一基座14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内,另一个导向部171位于第二基座150的环形导向槽151内,导向部171和环形导向槽151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以实现第三基座170分别相对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转动。
与上述结构不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上分别设置有环形导向槽151,且相向设置,具体地,位于第一基座14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朝向第二基座150设置,位于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朝向第一基座140设置,此时,第三基座170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第三基座17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部171,更具体地,两个第三基座170间隔设置,且导向部171朝向外侧设置。其中,一个第三基座170上的导向部171位于第一基座14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内,另一个第三基座170上的导向部171位于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内,即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分别对应一个第三基座,导向部171和环形导向槽151的横截面均呈圆形,进一步有效提升连接第三基座170的旋转杆体120,其相对手持杆体110转动的稳定性。
第三基座170和旋转杆体120可为一体化结构。
用于安装第一电机160的第一基座140可与手持杆体110一体化结构,第二基座150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手持杆体110上。以第三基座170数量为一个为例,第一基座140、第二基座150和第三基座170之间的安装过程为:将第三基座170上的导向部171插入第一基座14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内,然后将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与第三基座170另一侧的导向部171配合,此时通过紧固件将第二基座150固定在手持杆体110上,以完成第一基座140、第二基座150和第三基座170之间的组装。
如图2所示,手持杆体110安装第一基座140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113,滑槽113沿着第一电机160输出轴轴线方向设置,第二基座150可在滑槽113内滑动,以便第二基座150的位置调节,使得组装更加便利。
第一电机160的输出轴分别于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转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机160输出轴和第一基座140之间设置有轴承,第一电机160输出轴和第二基座150之间也设置有轴承,使得旋转杆体120的转动更加顺畅。
如图1所示,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的形状相同,且与手持杆体110的连接端呈长方型,其与手持杆体110连接的相反端呈圆柱型。如图2所示,第三基座170呈圆柱型。
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棒100还包括两个延伸杆体180和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位于旋转杆体120的两端,且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旋转杆体120内部,每个气缸的输出轴分别穿出旋转杆体120外部连接一个延伸杆体180,延伸杆体180套设在旋转杆体120外部,探测针130设置在延伸杆体180上,其中,气缸的输出轴轴线和第一电机160的输出轴轴线相平行。气缸推拉延伸杆体180,使得位于延伸杆体180上的探测针130在气缸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调节检测距离需求。
控制键112包括伸缩控制键,伸缩控制键和气缸连接,即用户手持手持杆体110,通过按下伸缩控制键,可驱动探测针130在气缸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调节检测距离需求。
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杆体120上设置有导向槽121,延伸杆体180内部设置有与导向槽121配合的导向块。导向槽121和导向块分别沿着气缸的输出轴方向设置。导向槽121和导向块的横截面均呈圆形。
导向槽121可从旋转杆体12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导向槽121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旋转杆体120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旋转杆体120和一个延伸杆体180配合时,该延伸杆体180上导向块数量也为两个,即每个导向槽121可分别对应一个导向块。
如图1所示,探测针130位于延伸杆体180连接旋转杆体120的相反端上,且探测针130与气缸的输出轴轴线相垂直。
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棒100还包括照明灯181,摄像头和蜂鸣器等,照明灯181设置在延伸杆体180的端部,摄像头可设置在延伸杆体180或旋转杆体120上,蜂鸣器设置在手持杆体110上。本实施例例中,照明灯181设置在延伸杆体180上,且紧邻探测针130设置,以便探测针130探测待测物。摄像头设置在旋转杆体120上。控制键112包括分别控制照明灯181和摄像头启闭的按键。
通过照明灯181,以便摄像头对现场进行拍摄,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影像,此时用户可通过手持杆体110上的控制键112控制,以对探测针130进行角度,距离等调节,一旦探测针130探测到线路为短接,则蜂鸣器鸣响。
第一电机160和旋转杆件120之间的线路等可放置在手持杆体110内部。
手持杆体110为可伸缩结构。

Claims (10)

1.一种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100)包括手持杆体(110)及与其活动连接的旋转杆体(120),手持杆体(110)一端的端部(111)上设有固定的第一基座(140)和可沿旋转杆体(120)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基座(150),旋转杆体(120)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相对于第一基座(140)、第二基座(150)旋转的第三基座(170),用于驱动第二基座(150)移动及第三基座(170)旋转的第一电机(160)的输出端与第二基座(150)连接,且与第三基座(170)套接;所述旋转杆体(120)上设有至少一根探测针(130);所述手持杆体(110)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60)的控制键(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40)固定于手持杆体(110)的端部(111),该端部(111)上设有滑槽(113),第二基座(150)可沿滑槽(113)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座(170)设于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之间,所述第一电机(160)固定于第一基座(140)上相对于第二基座(150)的另一侧,第一电机(160)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基座(140)后依次与第三基座(170)套接、与第二基座(15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座(170)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基座(140)和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中的至少一个相配合的导向部(17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体(120)上设有一个第三基座(170),第三基座(170)设于第一基座(140)与第二基座(150)之间,第三基座(17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部(171),两个导向部(171)分别与第一基座(140)、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体(120)上设有两个第三基座(170),两个第三基座(170)均设于第一基座(140)与第二基座(150)之间,两个第三基座(170)的相对外侧分别设有一导向部(171),两个导向部(171)分别与第一基座(140)、第二基座(150)上的环形导向槽(151)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体(12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杆体(180),旋转杆体(120)内设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延伸杆体(180)使其沿旋转杆体(120)的轴线向外侧延伸的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与延伸杆体(180)连接,延伸杆体(180)端部各设有一探测针(130);所述气缸同样由控制键(112)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体(120)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121),所述延伸杆体(180)上设有与该导向槽(121)相配合的导向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体(120)为可伸缩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100)还包括照明灯(181)、摄像头和蜂鸣器中的至少一个。
CN202020182145.9U 2020-02-18 2020-02-18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Active CN212410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2145.9U CN212410818U (zh) 2020-02-18 2020-02-18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2145.9U CN212410818U (zh) 2020-02-18 2020-02-18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0818U true CN212410818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2145.9U Active CN212410818U (zh) 2020-02-18 2020-02-18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0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6736U (zh) 高度计
WO2004075150A3 (en) Remote display for portable meter
CN105445017A (zh) 手表按钮检测设备
CN212410818U (zh) 仪器故障检测装置
US11022418B2 (en) Form measuring apparatus
CN209055226U (zh) 伸缩式采像探测器
CN206740528U (zh) 一种万能拉力试验机
CN113456146B (zh) 一种防误击发圆管型吻合器
CN114035415B (zh) 表冠转角检测装置
CN208805430U (zh) 弯折性能测试装置
CN107664709A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观察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智能型示波器
CN207601266U (zh) 一种纺织电控系统拨码开关寿命检测装置
CN109459602B (zh) 一种能调节长度的高压验电器
CN106312958A (zh) 一种电动工具
WO2003015188A1 (fr) Polariseur de cable piezoelectrique souple coaxial, procede de polarisation, detecteur de defauts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de defauts
CN216209778U (zh) 一种断短路测试设备
CN107290432B (zh) 高压电器超声波检测辅助工具
CN217765451U (zh) 一种安全帽多方位耐冲击测试装置
CN21232066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设备
CN218512617U (zh) 一种测向信号分析仪
CN219124265U (zh) 一种摄像头智能显示的检测设备
US10980399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CN220543016U (zh) 一种双动夹口钳表
CN113484011B (zh) 一种乘用车遮阳板耐久试验装置
CN218865007U (zh) 一种建筑测量用手持数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