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5196U -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5196U
CN212395196U CN202020177975.2U CN202020177975U CN212395196U CN 212395196 U CN212395196 U CN 212395196U CN 202020177975 U CN202020177975 U CN 202020177975U CN 212395196 U CN212395196 U CN 212395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ser
mask
air out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79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子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man Nanjing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kman N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kman N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kman N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79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5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5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5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罩及其通气装置,所述面罩包括头带结构以及固定在所述头带结构上的面罩壳体,其中,所述通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面罩壳体外的供气装置;通气管段,其经由软管与所述供气装置流体连通,以便所述供气装置能够向所述通气管段输送气流,所述通气管段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面罩壳体与所述头带结构之间,所述通气管段具有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在所述头带结构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朝向使用者后方以与所述软管相连的进气端口和在所述头带结构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前额附近的可选择性开闭的出气口,所述本体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气端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

Description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大体上涉及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特别是焊接面罩。
背景技术
在诸如焊接现场、医疗领域等的场所,需要为工作人员配备面罩,以便将人体与环境进行隔离。在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还需要配备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现有的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通常朝向面罩佩戴者的面部供气。这样,在比较寒冷的气候区域,吹向面部的(冷)空气会令面罩佩戴者非常不适。此外,现有的通气装置无法控制吹向面罩佩戴者的风量大小,这在需要不同供气量的场合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改进的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特别是焊接面罩,从而面罩佩戴者能够依据需要自由地调节吹向其的风量大小并且控制吹向其的风的方向,减少或者消除在恶劣气候区域因供气方式不合适而造成面罩佩戴者的不适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面罩的通气装置,所述面罩包括头带结构以及固定在所述头带结构上的面罩壳体,其中,所述通气装置包括:
位于所述面罩壳体外的供气装置;
通气管段,其经由软管与所述供气装置流体连通,以便所述供气装置能够向所述通气管段输送气流,所述通气管段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面罩壳体与所述头带结构之间,所述通气管段具有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在所述头带结构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朝向使用者后方以与所述软管相连的进气端口和在所述头带结构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前额附近的可选择性开闭的出气口,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气端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因为本申请的通气装置具有在除了使用者前额处以外的出气口,所以可以选择性使得控制该出气口出气,避免在极端寒冷情况下因气流从前额吹造成使用者感觉不便。
可选地,在所述头带结构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前额附近的可选择性开闭的出气口包括一个第一出气口和两个第二出气口,其中,所述两个第二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两侧,所述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在所述头带结构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的头顶附近。气流由头顶吹送,为使用者带来避免直接气流直接刺激面部的不适感。
可选地,所述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包括两个第三出气口,所述两个第三出气口分别在所述本体的相反两侧处侧向开口。
可选地,为每个第三出气口配置能够滑动的盖,以便能够选择性地开闭相应的第三出气口。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出气口的两个相对侧上设置有滑轨,以接合并引导所述能够滑动的盖。
可选地,在所述滑轨与所述盖之间设有风量档位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第三出气口的开口暴露程度。
可选地,在所述本体中设有导气结构,以将自所述进气端口进入的气流至少部分地偏向所述第三出气口。这样,可以确保足够量的气流能够经第三出气口排出。
可选地,为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气口配置能够封堵其开口的塞子。
可选地,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塞子的孔口,从而避免塞子在不用于封堵开口时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面罩,其包括头带结构以及固定在所述头带结构上的面罩壳体,所述面罩还包括前述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的通气管段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面罩壳体与所述头带结构之间。
采用本申请的面罩,使用者可以选择性控制面罩的通气装置的送气方位以及送气量,从而避免在极端恶劣的天气状态下因气流完全吹使用者的面部造成对其的不适感,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从下文的详细说明并结合下面的附图将能更全面地理解本申请的原理及各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各附图的比例出于清楚说明的目的有可能不一样,但这并不会影响对本申请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图2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在图1的面罩中所采用的头带结构,其中,所述头带结构上设置有通气装置的通气管段;
图3a和图3b是图2中的虚线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分别示意性示出了通气管段的两个第二出气口的开闭状态;
图4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图2的头带结构的通气装置的通气管段的第三出气口是如何开闭的;
图5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通气管段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都打开情况下的气流分布情况,其中,通气管段的本体被剖切示出;
图6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通气管段的第二出气口打开但第三出气口关闭情况下的气流分布情况,其中,通气管段的本体被剖切示出;
图7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通气管段的第二出气口关闭但第三出气口打开情况下的气流分布情况,其中,通气管段的本体被剖切示出;和
图8是立体图,示意性示出了通气管段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都关闭情况下的气流分布情况,其中,通气管段的本体被剖切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各附图中,结构相同或功能相似的特征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100,其配备有通气装置200。面罩100可以是医用面罩或者焊接面罩等任何需要对佩戴者头部进行保护的面罩结构。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以焊接面罩为例解释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同样的内容可以适用于诸如医用面罩的其它面罩。
面罩100包括面罩壳体110以及头带结构120。头带结构120用于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部上。面罩壳体110可以利用旋钮结构130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固定在头带结构120上,从而为佩戴者的头部、特别是面部提供保护。为了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现场为佩戴者提供新鲜空气供其呼吸,通气装置200与面罩100相配。通气装置200包括供气装置210、软管220以及通气管段230。供气装置210主要包括图中不可见的电动风扇以及空气过滤装置,它们容纳在供气装置210的外壳211中。电动风扇用于将环境空气吸入到供气装置210内。空气过滤装置用于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在头带结构120上利用螺接、铆接等合适的方式固定通气管段230。通气管段230经由软管220与供气装置210流体连通,从而经过滤的空气在电动风扇的驱动下能够经由软管220被供送到通气管段230中。
通气管段230例如可以由硬质塑料制成,具有中空的本体231。例如,本体231可以由两个部件扣合而成(其中,图5至8示出了其中一个部件),以在它们中限定中空的内部空间。从侧面看,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大体上呈弧形,例如以能够大体遵循人体头顶轮廓的方式延伸。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还具有与用于与软管220能够拆卸地相连的进气端口233。依据进入气流的方向在进气端口233的下游,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还具有第一出气口232a和第二出气口232b。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2至4所示,第一出气口232a为一个,能够位于当通气管道230固定在头带结构120上且后者由佩戴者佩戴时大致靠近佩戴者额头或者额头前方的位置并且向下开口;第二出气口232b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出气口232a的左右两侧,优选镜像对称地位于其左右两侧。类似地,第二出气口232b也与第一出气口232a一样向下开口。
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还具有沿着进入气流的方向位于所述进气端口233与所述出气口232a、232b之间的第三出气口232c。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出气口232c能够位于当通气管道230固定在头带结构120上且后者由佩戴者佩戴时大致靠近佩戴者头顶的位置并且侧向开口。例如,第三出气口232c为两个,对称地位于本体231的左右两侧。
如图3a和3b所示,在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上位于第二出气口232b附近设置塞子240。塞子240的数量与第二出气口232b对应。塞子240例如可以由诸如橡胶的软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固定在本体231上的一端以及相反的自由端。塞子240的自由端的至少一部分与对应的第二出气口232b的开口形状互补或稍微大于所述开口形状,从而塞子240的自由端能够插入固定到第二出气口232b中,阻止气流通过,如图3b所示。在不需要阻挡气流时,塞子240的自由端能够从第二出气口232b取下并自本体231垂下。为了防止垂下的塞子240阻挡佩戴面罩100的使用者的视线,在第二出气口232b附近于本体231中设置与第二出气口232b的开口形状一样的孔口241,以便被取下的塞子240的自由端能够至少部分地塞入到所述孔口241中,防止其下垂而遮挡使用者的视线,如图3a所示。与塞子240类似地,也可以为第一出气口232a配置一个塞子,从而使用者也可以依据需要完全关闭或者减小从其前额处排出的风量,避免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前额受冷风影响感到不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设计面罩壳体110和头带结构120时,应当确保它们之间留出足够的间隙,使得上述塞子的操作不受到影响。
如图2和4所示,在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上,为每个第三出气口232c配置能够滑动的盖250,以便能够依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第三出气口232c的开口。例如,在每个第三出气口232c的两个相对侧上设置滑轨260,盖250能够接合在所述滑轨260上,使得能够顺着或者逆着进入气流的方向来回滑动。盖250的覆盖面积配置成能够在其移动范围的某个位置整体覆盖第三出气口232c的开口。这样,面罩100的使用者能够依据需要来控制进入气流从头顶的第三出气口232c排出的风量。
盖250相对于本体231能够在使得第三出气口232c完全暴露的第一位置(图4中的上图)与使得第三出气口232c完全遮挡的第二位置(图4中的下图)之间来回移动。为了确保盖25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的临时固定,可选地在盖250与本体231之间可以限位结构,例如可以是成对的能够相互吸引的磁体或者成对的凸块和凹坑。以成对的能够相互吸引的磁体为例,这对能够相互吸引的磁体分别设置在盖250和本体231的第三出气口232c或其滑轨260附近,从而仅当盖250相对于本体231处于第二位置时,这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磁体彼此靠近并确保盖250临时固定于该第二位置。类似地,第一位置也可以如此配置另一成对的能够相互吸引的磁体。这种限位结构也可以设计成控制第三出气口232c的开口面积大小,即作为一种风量档位调节结构。例如,沿着滑轨260设置彼此间隔的多个凸块,在盖250上设置有一个能够与凸块接合的凹坑,从而在第一、第二位置以及两个位置之间的多个与凸块对应的位置处,相应的凸块能够与凹坑接合,以临时固定盖250。
此外,在通气管段230中还形成有导气结构,用于将从进气端口233进入通气管段230的气流至少部分地引向第三出气口232c。例如,在如图2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导气结构由附图标记270表示,其大体上为在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中形成的菱形结构,使得从外部看在本体231中限定了大致中空的菱形开口。导气结构270大致位于两个第三出气口232c的中间,具有相对于进入气流的方向斜角设置的两个壁面,这两个壁面能够将进入的气流至少部分地偏向对应的第三出气口232c,这样可以确保足够量的气流经由第三出气口232c排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到导气结构270并不限于所示的结构,其它任何能够将气流至少部分地偏向对应的第三出气口232c的结构也可以在通气管段230中采用。作为替代地,导气结构270也可以是在通气管段230中内置的多个翅片,这些翅片与进入气流方向成一定角度布置,从而确保进入的气流能够至少部分地被偏向第三出气口232c。
图5至8示出了本申请的通气装置200的通气管段230在不同操作模式下的气流分布情况,在这些附图中,出于气流展示原因,通气管段230的本体231被部分剖分地示出。在图5所示的操作模式中,第一出气口232a、第二出气口232b、和第三出气口232c均敞开,从而自进气端口233输入通气管段230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一出气口232a、第二出气口232b、和第三出气口232c排出,此时为面罩100的使用者在所有出气口上提供最大的供气量。在图6所示的操作模式中,第三出气口232c通过盖250被阻塞。这样气流仅仅经由第一出气口232a和第二出气口232b从使用者的前额方向排出。在图7所示的操作模式中,第二出气口232b通过塞子240被阻塞,这样气流经由第一出气口232a和第三出气口232c排出,但是前额方向的供气量与图5所示的操作模式相比已经减小。在图8所示的操作模式中,第二出气口232b和第三出气口232c分别通过塞子240和盖250被阻塞,与图7相比,提供给使用者的供气量进一步减小。
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申请的范围构成限制。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各实施例可以彼此相互组合使用。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面罩(100)的通气装置(200),所述面罩(100)包括头带结构(120)以及固定在所述头带结构(120)上的面罩壳体(110),其中,所述通气装置(200)包括:
位于所述面罩壳体(110)外的供气装置(210);
通气管段(230),其经由软管(220)与所述供气装置(210)流体连通,以便所述供气装置(210)能够向所述通气管段(230)输送气流,所述通气管段(23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面罩壳体(110)与所述头带结构(120)之间,所述通气管段(230)具有本体(23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31)设有在所述头带结构(120)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朝向使用者后方以与所述软管(220)相连的进气端口(233)和在所述头带结构(120)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前额附近的可选择性开闭的出气口(233a、232b),所述本体(231)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气端口(233)与所述出气口(233a、232b)之间的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带结构(120)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前额附近的可选择性开闭的出气口(232a、232b)包括一个第一出气口(232a)和两个第二出气口(232b),其中,所述两个第二出气口(232b)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232a)的两侧,所述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在所述头带结构(120)由使用者正常佩戴时位于使用者的头顶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选择性开闭的辅助出气口包括两个第三出气口(232c),所述两个第三出气口(232c)分别在所述本体(231)的相反两侧处侧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为每个第三出气口(232c)配置能够滑动的盖(250),以便能够选择性地开闭相应的第三出气口(232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出气口(232c)的两个相对侧上设置有滑轨(260),以接合并引导所述能够滑动的盖(2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轨(260)与所述盖(250)之间设有风量档位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第三出气口(232c)的开口暴露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231)中设有导气结构(270),以将自所述进气端口(233)进入的气流至少部分地偏向所述第三出气口(232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一出气口(232a)和/或所述第二出气口(232b)配置能够封堵其开口的塞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气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231)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塞子的孔口。
10.一种面罩(100),其包括头带结构(120)以及固定在所述头带结构(120)上的面罩壳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00)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通气装置(200),所述通气装置(200)的通气管段(23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面罩壳体(110)与所述头带结构(120)之间。
CN202020177975.2U 2020-02-18 2020-02-18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Active CN212395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7975.2U CN212395196U (zh) 2020-02-18 2020-02-18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7975.2U CN212395196U (zh) 2020-02-18 2020-02-18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5196U true CN21239519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1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7975.2U Active CN212395196U (zh) 2020-02-18 2020-02-18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5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321312B2 (en) Respirator assembly with air flow direction control
US4764990A (en) Ventilated face shield
ES2787103T3 (es) Kit de respirador de aire eléctrico
BR112017026465B1 (pt) Máscara facial
FI74615B (fi) Luftstyrning foer respirator.
US4731885A (en) Device for dividing the air flow entering in a helmet into a central upward flow and two lateral flows
JPH11505459A (ja) 顔面遮蔽具
KR20180080088A (ko) 미세먼지 차단용 마스크 고글
CN212395196U (zh) 具有通气装置的面罩
US20240065365A1 (en) Protective headwear with airflow
CN112717293A (zh) 一种下风道送风机构、头戴护具及电动防护设备
US20140345627A1 (en) Helmet moisture control system
CN111450438A (zh) 一种抗菌护目面罩
KR20090039204A (ko) 하우징을 장착한 방진마스크
AU2013200878B2 (en) Respirator assembly with air flow direction control
US11701529B2 (en) Air supply mechanism with lower air duct, headgear and electric protective equipment
CN212214400U (zh) 一种护目面罩
CN111202298B (zh) 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
KR20240006326A (ko) 김 서림 방지 마스크
CN117562333A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头盔
JP2022053226A (ja) 感染防止機構を有するヘルメット
PL434943A1 (pl) Przyłbica z dyszami wentylującymi
CN115350415A (zh) 一种能定向送风的过滤式医用防护帽
PL239711B1 (pl) Przyłbica z regulowanym nadmuchem
BR112020025213A2 (pt) Conjunto de máscara fac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9

Address after: No.8, Huyue East Road, Longchi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ecman (Nanjing)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31 Building D, No.21, Liuzhou North Road, high tech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ECMEN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