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4655U -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94655U CN212394655U CN202021674830.XU CN202021674830U CN212394655U CN 212394655 U CN212394655 U CN 212394655U CN 202021674830 U CN202021674830 U CN 202021674830U CN 212394655 U CN212394655 U CN 2123946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ven
- barbecue
- connecting portion
- hole
- furnac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属于烧烤炉技术领域。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包括烧烤结构、置炭结构、烧烤炉主体和接灰结构,烧烤炉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炉体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炉体,两个第一炉体和两个第二炉体间隔分布,且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相互转动连接,两个第一炉体和两个第二炉体共同围成内置存放空间,第一炉体可进行纵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第二炉体可进行横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的形状改变共同实现烧烤炉主体的体积大小的改变,可以实现烧烤炉炉体的可折叠,折叠方式简单快速,易于恢复到折叠前状态,且可折叠的烧烤炉炉体结构简单,连接的零部件较少,减少了组装和拆卸的操作麻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烧烤炉,其一般包括烧烤炉体和烤盘,烧烤的时候,在烤盘下方放置燃烧的木炭或者利用可以产生火焰的燃烧器去烘烤烤盘,以使烤盘上方的食材受热。由于炉体不能折叠,体积较大,因此,不但不便于人们收藏,同时也不便于外出郊游时携带。
现有技术的烧烤炉采用炉体可折叠方式来节省占地面积,但该可折叠炉体的折叠设计较为复杂,折叠和恢复原状的操作过程较为麻烦,折叠效果较差,另外该可折叠设计的烧烤炉在组装的时候要连接较多的零部件,连接点较多,拆卸起来也相应的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它可以实现烧烤炉炉体的可折叠,折叠方式简单快速,易于恢复到折叠前状态,且可折叠的烧烤炉炉体结构简单,连接的零部件较少,减少了组装和拆卸的操作麻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包括烧烤结构、置炭结构、烧烤炉主体和接灰结构;
所述烧烤炉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炉体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炉体,两个所述第一炉体和两个第二炉体间隔分布,且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相互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炉体和两个第二炉体共同围成内置存放空间;
所述第一炉体可进行纵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所述第二炉体可进行横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所述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的形状改变共同实现烧烤炉主体的体积大小的改变;
所述烧烤结构架设于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上并用于放置待烧烤物;
所述置炭结构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并用于放置烧烤用炭;
所述接灰结构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并用于收集置炭结构烧烤用炭燃尽后落下的炭灰,所述接灰结构可相对第一炉体进行转动;
所述烧烤结构、置炭结构和接灰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烧烤结构、置炭结构和接灰结构上均设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炉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于第一连接部外侧端的定位部和转动连接于定位部上的用于对第一连接部提供支撑的支撑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孔,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孔,且第一连接部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位于第一限位孔的下侧,支撑部用于提供透气孔与接灰结构的连接支撑点。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外侧端的主定位架、开设于主定位架其中一内侧壁的转孔、固设于主定位架另一内侧壁的副定位架和开设于副定位架底部的限位槽,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孔之间,且支撑部靠近转孔的外端位于限位槽内,所述支撑部绕转孔转动的最大角度为一百八十度,所述转孔和限位槽的截面高度均大于支撑部的截面直径,烧烤炉主体使用状态下,支撑部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提供支撑作用,烧烤炉主体未使用状态下,支撑部向上翻转至与第一连接部相接触的位置,翻转后的支撑部可作为提手方便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炉体包括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使用状态下,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为平行状态,折叠状态下,两个第二连接部同时向内折叠,折叠后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相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外侧端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可进一步加强内置存放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加强炭燃烧火力。
进一步的,所述烧烤结构包括框体和固设于框体前后两底端的紧固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端均与框体底端相接触,所述紧固部与第一连接部外侧端相接触,框体自身带有的空隙为可供空气流通的空隙,待烧烤物放在框体上进行烧烤,框体盖设在烧烤炉主体上时,在紧固部的设置下,框体不易滑动出烧烤炉主体外,紧固部起到一个限位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置炭结构包括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的网板、固设于网板后端的至少一个主限位部和固设于网板前端的至少一个副限位部,所述主限位部插设于第三限位孔内,所述副限位部插设于第一限位孔内,副限位部为弧形结构,且弧形弧度方向向下,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折叠,其展开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有一定的晃动性,通过副限位部的特殊形状设置使得副限位部插设在第一限位孔内和主限位部插设在第三限位孔内时不易滑出第一限位孔或第三限位孔外,起到限位稳固的作用,网板上用于放置燃烧炭,炭灰经网板上的网孔掉落至集灰部内,当拆卸置炭结构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小幅度的拉扯开,进而可使副限位部脱离第一限位孔,使主限位部脱离第三限位孔,进而可将置炭结构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接灰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内侧底端的集灰部、固设于集灰部远离与第一连接部转动的端部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限位插件和开设于集灰部上端的至少一个流通孔,所述限位插件插设于第二限位孔内,空气经流通孔进入内置存放空间内,以使放置在置炭结构上的燃烧用炭燃烧更好,当需要清理集灰部上收集的炭灰时,将烧烤结构和置炭结构取下后,烧烤炉主体呈现较为松散的状态,此时可使限位插件脱离第二限位孔,限位插件脱离第二限位孔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将炭灰抖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烧烤炉炉体的可折叠,折叠方式简单快速,易于恢复到折叠前状态,且可折叠的烧烤炉炉体结构简单,连接的零部件较少,减少了组装和拆卸的操作麻烦。
(2)置炭结构插设在烧烤炉主体上,使得置炭结构与烧烤炉主体之间的拆卸和组装较为方便,操作起来十分简单。
(3)接灰结构可相对烧烤炉主体发生转动,一方面方便接灰结构转动进行清灰操作,另一方面接灰结构可转动方便烧烤炉主体的折叠工作。
(4)定位部和支撑部的配合使用使得在烧烤炉主体使用状态下,对烧烤炉主体起到支撑作用,在烧烤炉主体不使用状态下,支撑部可绕定位部旋转至相应的位置,以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第一炉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第一炉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部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炉体、第二炉体和接灰结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灰结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炉体、第二炉体和接灰结构部分的折叠状态转变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烧烤结构、11框体、12紧固部、2置炭结构、21网板、22主限位部、23副限位部、31第一炉体、311第一连接部、312定位部、3121主定位架、3122转孔、3123副定位架、3124限位槽、313支撑部、314第一限位孔、315第二限位孔、316第三限位孔、32第二炉体、321第二连接部、4透气孔、5接灰结构、51集灰部、52限位插件、53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它包括烧烤结构1、置炭结构2、烧烤炉主体和接灰结构5。
烧烤炉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炉体31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炉体32,两个第一炉体31和两个第二炉体32间隔分布,且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相互转动连接,两个第一炉体31和两个第二炉体32共同围成内置存放空间。
第一炉体31可进行纵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第二炉体32可进行横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的形状改变共同实现烧烤炉主体的体积大小的改变。
第一炉体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设于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的定位部312和转动连接于定位部312上的用于对第一连接部311提供支撑的支撑部313,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孔316,另外一个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孔314,且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孔315,第二限位孔315位于第一限位孔314的下侧,支撑部313用于提供透气孔4与接灰结构5的连接支撑点。
定位部312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的主定位架3121、开设于主定位架3121其中一内侧壁的转孔3122、固设于主定位架3121另一内侧壁的副定位架3123和开设于副定位架3123底部的限位槽3124,支撑部313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孔3122之间,且支撑部313靠近转孔3122的外端位于限位槽3124内,支撑部313绕转孔3122转动的最大角度为一百八十度,转孔3122和限位槽3124的截面高度均大于支撑部313的截面直径,烧烤炉主体使用状态下,支撑部313为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提供支撑作用,烧烤炉主体未使用状态下,支撑部313向上翻转至与第一连接部311相接触的位置,翻转后的支撑部313可作为提手方便携带。
第二炉体32包括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1,两个第二连接部32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接部311转动连接,使用状态下,两个第二连接部321之间为平行状态,折叠状态下,两个第二连接部321同时向内折叠,折叠后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21相重合。
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外侧端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4,透气孔4的设置可进一步加强内置存放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加强炭燃烧火力。
烧烤结构1架设于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上并用于放置待烧烤物,烧烤结构1包括框体11和固设于框体11前后两底端的紧固部12,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上端均与框体11底端相接触,紧固部12与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相接触,框体11自身带有的空隙为可供空气流通的空隙,待烧烤物放在框体11上进行烧烤,框体11盖设在烧烤炉主体上时,在紧固部12的设置下,框体11不易滑动出烧烤炉主体外,紧固部12起到一个限位支撑的作用。
置炭结构2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并用于放置烧烤用炭,置炭结构2包括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的网板21、固设于网板21后端的至少一个主限位部22和固设于网板21前端的至少一个副限位部23,主限位部22插设于第三限位孔316内,副限位部23插设于第一限位孔314内,副限位部23为弧形结构,且弧形弧度方向向下,因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可折叠,其展开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有一定的晃动性,通过副限位部23的特殊形状设置使得副限位部23插设在第一限位孔314内和主限位部22插设在第三限位孔316内时不易滑出第一限位孔314或第三限位孔316外,起到限位稳固的作用,网板21上用于放置燃烧炭,炭灰经网板21上的网孔掉落至集灰部51内,当拆卸置炭结构2时,将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小幅度的拉扯开,进而可使副限位部23脱离第一限位孔314,使主限位部22脱离第三限位孔316,进而可将置炭结构2取出。
接灰结构5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并用于收集置炭结构2烧烤用炭燃尽后落下的炭灰,接灰结构5可相对第一炉体31进行转动,接灰结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311内侧底端的集灰部51、固设于集灰部51远离与第一连接部311转动的端部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限位插件52和开设于集灰部51上端的至少一个流通孔53,限位插件52插设于第二限位孔315内,空气经流通孔53进入内置存放空间内,以使放置在置炭结构2上的燃烧用炭燃烧更好,当需要清理集灰部51上收集的炭灰时,将烧烤结构1和置炭结构2取下后,烧烤炉主体呈现较为松散的状态,此时可使限位插件52脱离第二限位孔315,限位插件52脱离第二限位孔315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将炭灰抖落。
烧烤结构1、置炭结构2和接灰结构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烧烤结构1、置炭结构2和接灰结构5上均设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当烧烤炉主体使用完成后短时间内不再烧烤时,将烧烤炉主体进行收纳折叠,先将烧烤结构1直接拿下,再将置炭结构2取出烧烤炉主体外,置炭结构2取下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部分拉扯至稍微松散状态,以使主限位部22能够脱离第三限位孔316,副限位部23能够脱离第一限位孔314,然后可将置炭结构2拿出内置存放空间外,继续将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部分拉扯至稍微松散状态,以使限位插件52能够脱离第二限位孔315,转动接灰结构5至接灰结构5处于竖直状态,将其中一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21向内折叠至两个第二连接部321为重合状态,再将相对的另一侧的两个相互转动的第二连接部321向内折叠至两个第二连接部321为重合状态,再将两个相对的第一连接部31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靠拢至与折叠后的第二连接部321接触,然后使支撑部313绕定位部312向上转动至与第一连接部311接触的状态,此状态下烧烤炉主体折叠完成,翻转后的两个支撑部313可作为提手方便运输,将折叠后的烧烤炉主体恢复使用状态下的原状过程与上述折叠过程相反,可以实现烧烤炉炉体的可折叠,折叠方式简单快速,易于恢复到折叠前状态,且可折叠的烧烤炉炉体结构简单,连接的零部件较少,减少了组装和拆卸的操作麻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烤结构(1)、置炭结构(2)、烧烤炉主体和接灰结构(5);
所述烧烤炉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炉体(31)和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炉体(32),两个所述第一炉体(31)和两个第二炉体(32)间隔分布,且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相互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炉体(31)和两个第二炉体(32)共同围成内置存放空间;
所述第一炉体(31)可进行纵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所述第二炉体(32)可进行横向方向上的形状改变,所述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的形状改变共同实现烧烤炉主体的体积大小的改变;
所述烧烤结构(1)架设于第一炉体(31)和第二炉体(32)上并用于放置待烧烤物;
所述置炭结构(2)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并用于放置烧烤用炭;
所述接灰结构(5)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并用于收集置炭结构(2)烧烤用炭燃尽后落下的炭灰,所述接灰结构(5)可相对第一炉体(31)进行转动;
所述烧烤结构(1)、置炭结构(2)和接灰结构(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烧烤结构(1)、置炭结构(2)和接灰结构(5)上均设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体(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设于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的定位部(312)和转动连接于定位部(312)上的用于对第一连接部(311)提供支撑的支撑部(313),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孔(316),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孔(314),且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孔(315),所述第二限位孔(315)位于第一限位孔(314)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12)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的主定位架(3121)、开设于主定位架(3121)其中一内侧壁的转孔(3122)、固设于主定位架(3121)另一内侧壁的副定位架(3123)和开设于副定位架(3123)底部的限位槽(3124),所述支撑部(313)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孔(3122)之间,且支撑部(313)靠近转孔(3122)的外端位于限位槽(3124)内,所述支撑部(313)绕转孔(3122)转动的最大角度为一百八十度,所述转孔(3122)和限位槽(3124)的截面高度均大于支撑部(313)的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体(32)包括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2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接部(3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外侧端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结构(1)包括框体(11)和固设于框体(11)前后两底端的紧固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上端均与框体(11)底端相接触,所述紧固部(12)与第一连接部(311)外侧端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炭结构(2)包括设于内置存放空间内的网板(21)、固设于网板(21)后端的至少一个主限位部(22)和固设于网板(21)前端的至少一个副限位部(23),所述主限位部(22)插设于第三限位孔(316)内,所述副限位部(23)插设于第一限位孔(3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结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311)内侧底端的集灰部(51)、固设于集灰部(51)远离与第一连接部(311)转动的端部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限位插件(52)和开设于集灰部(51)上端的至少一个流通孔(53),所述限位插件(52)插设于第二限位孔(315)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74830.XU CN212394655U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74830.XU CN212394655U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94655U true CN212394655U (zh) | 2021-01-26 |
Family
ID=7437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74830.XU Active CN212394655U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94655U (zh) |
-
2020
- 2020-08-12 CN CN202021674830.XU patent/CN2123946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58731B (zh) | 一种具有翻转收纳功能的电脑桌 | |
CN106983377B (zh) | 一种便携式烧烤箱 | |
KR101212659B1 (ko) | 접철식 휴대용 로스터 | |
KR20140120119A (ko) | 절첩식 다목적 숯불구이기 | |
CN212394655U (zh) |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 |
CN206026116U (zh) | 一种折叠式烧烤炉 | |
CN111870145B (zh)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炉 | |
CN202567867U (zh)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烧烤炉 | |
CN201481145U (zh) | 烧烤架 | |
CN205094217U (zh) | 一种折叠式碳烤炉 | |
CN110141132A (zh) | 一种折叠式无烟烧烤架 | |
CN212521553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烤炉 | |
CN201479803U (zh) | 一种可折收的烤肉炉 | |
CN201928880U (zh) | 一种折叠式烤炉 | |
CN204765187U (zh) | 一种可折叠烧烤架 | |
CN208625448U (zh) | 一种烧烤装置 | |
CN209547818U (zh) | 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 | |
CN212815948U (zh) | 一种组合式折叠烧烤炉和折叠烧烤桌 | |
CN221383338U (zh) | 一种便携式碳烤架 | |
CN218338252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烧烤架 | |
CN219877992U (zh) | 一种多功能烧烤炉 | |
CN218960556U (zh) | 一种便捷烧烤架 | |
CN218237540U (zh) | 一种柴火炉的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便携柴火炉 | |
CN209808059U (zh) | 烧烤炉 | |
CN214803245U (zh) | 一种户外折叠无烟烧烤炉一体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Cyclobalanopsis Chiba Inventor before: Donggang Chiba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2300 Xie Tang Zhen Xie Jia Tang Cun, Shangyu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qi outdoor products (Shaox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300 Tian Jia village, Xiaoyue street, Shangyu District,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Sanqi outdoor products (Shaox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