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3030U -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3030U
CN212393030U CN202021455183.3U CN202021455183U CN212393030U CN 212393030 U CN212393030 U CN 212393030U CN 202021455183 U CN202021455183 U CN 202021455183U CN 212393030 U CN212393030 U CN 212393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light
emitting module
consta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51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林起锵
吴永强
叶和木
陈毅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551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3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3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3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其包括可控硅调光器、整流电路、调色电路以及恒流电路。其中,可控硅调光器通过对交流电信号进行调压从而实现线性调光,整流电路将调压后的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直流电信号,对各路发光模组进行供电。调色电路调节流经各路发光模组的电流比,恒流电路对各路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上述调光调色电路及灯具,通过单一电路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并且同时实现调光和调色两个功能,兼容可控硅,采用恒流电路控制供电回路中的电流恒定,电路的工作效率高、电路结构得到了简化,可广泛应用于DOB产品上。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光模组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可控硅调光技术是指在市电与光驱动电源之间串接可控硅调光器,利用可控硅调光器对市电进行切相处理后,输出至光驱动电源,从而驱动发光模组进行工作。然而,传统调光电路采用可控硅进行调光时,需要另外新增一个独立的调色电路,才可实现调光和调色的功能。因此,传统的可控硅调光技术无法在调光的同时进行调色,导致电路的工作效率低、电路结构复杂。此外,可控硅调光技术由于兼容性低导致容易出现频闪,为了消除频闪,通常采用新增电解电容,使电解电容并联在光驱动电源的输入端,从而消除频闪,然而这种方案又会进一步降低功率因数。
因此,传统的可控硅调光技术无法在调光的同时进行调色,导致电路的工作效率低、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旨在解决传统的可控硅调光技术无法在调光的同时进行调色,导致电路的工作效率低、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光调色电路,用于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进行发光,所述调光调色电路包括:
可控硅调光器,用于接入交流电信号,并对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调压处理;
整流电路,与所述可控硅调光器连接,用于对调压处理后的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整流处理后,输出直流电信号,以对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进行供电;
调色电路,与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连接,用于接入调光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光指令相应调节流经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电流比;以及
恒流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调色电路及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连接,用于对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调色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用于接入所述调光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光指令相应输出至少两个所调色信号;
隔离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进行光电隔离并传输所述调色信号;以及
至少两个电流调节电路,与所述恒流电路及所述隔离电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模组,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调色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色信号调节对应的所述发光模组的电流。
上述的调色电路,通过隔离电路实现了控制电路和电流调节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并且传输效率高,使得电路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强,延长了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上述的恒流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片选电路,其中一个所述片选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连接,另一个所述片选电路与所述发光模组连接,各个所述片选电路用于切换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和
恒流控制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及各个所述片选电路连接,用于对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
上述的恒流电路,通过改变片选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切换各路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实现单一的电路即可进行调光和调色,并且,通过对各路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确保功率因数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光耦合器;
每个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光器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每个所述光耦合器的受光器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
上述隔离电路,光耦合器将接收到的调色信号进行电——光——电的转换后,输出至对应连接的电流调节电路,实现电气隔离,提高了电路整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调色电路还包括:
操控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输出相应的所述调光指令至所述控制电路。
上述的操控组件,具有多档可选,供用户进行色温选择,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体验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一路所述发光模组,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所述隔离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共接的节点连接一路所述发光模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共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均连接一路所述发光模组;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及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所述恒流电路。
上述的电流调节电路,采用简单的电子元件组成,受控于调光信号,调光信号的特征参数改变时,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状态相应改变,从而达到控制流经对应发光模组的电流大小的目的,电路所采用常规的电子元件,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片选电路包括:
使能芯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共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使能芯片的传输端或者所述使能芯片的片选端;所述使能芯片的片选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共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共接。
上述的片选电路,通过改变使能芯片的工作状态,实现改变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限流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一限流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二限流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传输端、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一传输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的节点连接一个所述片选电路;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二传输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所述整流电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共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通过上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实现恒流供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
至少两个去纹波电路,均与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去纹波电路还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另一个所述去纹波电路还与至少一个所述片选电路连接,各个所述去纹波电路分别用于对流经所述发光模组的电流进行去纹波处理。
通过增加去纹波电路,实现无需增加电解电容即可消除频闪,避免电解电容降低功率因数,从而实现调光调色电路兼容可控硅、提高功率因数和消除频闪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
至少两个发光模组;和
上述的调光调色电路,所述调光调色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模组进行发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调光调色电路及灯具,通过单一电路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并且同时实现调光和调色两个功能,兼容可控硅,采用恒流电路控制供电回路中的电流恒定,电路的工作效率高、电路结构得到了简化,可广泛应用于DOB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调色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调光调色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调光调色电路的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调色电路的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3或4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不同工作状态对应的输入电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调色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用于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100进行发光,具体的,各路发光模组100中至少两路发光模组100的发光颜色不相同,例如,一路发光模组100发绿光,另一路发光模组100发蓝光。
该调光调色电路包括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调色电路30及恒流电路40。
其中,可控硅调光器10与整流电路20连接,调色电路30与各路发光模组100连接,恒流电路40与整流电路20、调色电路30及各路发光模组100连接。
可控硅调光器10,用于接入交流电信号,并对交流电信号进行调压处理。
具体的,可控硅调光器10通过将输入交流电信号的电压波形通过导通角切波之后,产生一个切向的输出电压波形;应用切向的原理,可减少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以此来降负载的功率,调节精度高,可实现线性调光,效率高。
整流电路20对调压处理后的交流电信号进行整流处理后,输出直流电信号;该直流电信号作为供电信号,对各路发光模组100进行供电,流入各路发光模组100的供电回路中,供调色电路30进行电流调节,以及供恒流电路40进行恒流控制。
具体的,整流电路20采用整流桥BD1实现。
调色电路30,与各路发光模组100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调色信号相应调节流经各路发光模组100的电流比。
具体的,调色电路30分别一一调节流经各路发光模组100的电流大小,从而使得各路发光模组100的电流比达到目标值,通过流经调节各路发光模组100的电流,从而调节各路发光模组100的发光比例,最终实现色温调节。
恒流电路40,与整流电路20、调色电路30及各路发光模组100连接,用于对各路发光模组100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
具体的,恒流电路40还具有泄放功能,当电路中的电压处于波谷时,开启泄放功能,从而维持电流。
请参阅图2,为图1所示的调光调色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调色电路30包括控制电路31、隔离电路32以及至少两个电流调节电路33。
其中,控制电路31与隔离电路32连接,电流调节电路33与恒流电路40及隔离电路32连接。
控制电路31,用于接入调光指令,并根据调光指令相应输出至少两个调色信号。
具体的,上述的调色信号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电路31通过调光指令对应生成具有一定宽度的PWM信号并输出至隔离电路32。
隔离电路32,与控制电路31连接,用于进行光电隔离并传输调色信号。
通过隔离电路32实现了控制电路31和电流调节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并且传输效率高,使得电路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强,延长了控制电路31的使用寿命长。
至少两个电流调节电路33,与恒流电路40及隔离电路32连接,并分别与各路发光模组100一一对应连接,用于一一对应接收调色信号,并根据各自接收到的调色信号相应调节流经对应的发光模组100的电流。
具体的,图2仅示出了具有两个电流调节电路(电流调节电路1和电流调节电路2)的调光调色电路,该调光调色电路驱动两路发光模组(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进行发光,并且该两路发光模组的发光颜色不相同。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恒流电路40包括恒流控制电路42和至少两个片选电路。
其中,一个片选电路与至少一个电流调节电路连接,另一个片选电路与发光模组连接,恒流控制电路42与整流电路20及各个片选电路41连接。
至少两个片选电路41,其中一个片选电路与至少一个电流调节电路连接,另一个片选电路与发光模组连接,各个片选电路切换各路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
具体的,片选电路41通过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从而切换各路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实现单一的电路即可进行调光和调色。可通过写入程序,对片选电路41的工作状态进行设定。
恒流控制电路42对各路发光模组100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
具体的,恒流控制电路42还具有还具有泄放功能,当电路中的额电压处于波谷时,开启泄放功能,从而维持电流。
具体的,图2仅示出了具有两个片选电路的恒流电路40,对应的调光调色电路控制两路发光模组(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各个发光模组根据片选电路的工作状态相应具有两个供电回路。
下面根据图2描述供电回路:
对于发光模组1,其第一个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其第二个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片选电路2——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
对于发光模组2,其第一个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片选电路2——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其第二个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片选电路2——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发光模组1的第二供电回路和发光模组2的第二供电回路相同,也即是,此时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串联发光。
发光模组1的第一供电回路和发光模组2的第一供电回路同时存在,发光模组1的第二供电回路和发光模组2的第二供电回路同时存在。也即是,片选电路1和片选电路2的工作状态的组合有两种,其中一种工作状态组合使得发光模组1具有第一供电回路和使得发光模组2具有第一供电回路;另一种工作状态组合则使得光模组1具有第二供电回路和使得发光模组2具有第二供电回路。
请参阅图3,为图2所示的调光调色电路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隔离电路32包括至少两个光耦合器(图3中的U11和U13)。
每个光耦合器的发光器均连接控制电路31,以接收控制电路31输出的调节信号。
每个光耦合器的受光器对应连接一个电流调节电路33;发光器将调节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由受光器接收该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再将之输出至对应的电流调节电路33。
上述隔离电路32,光耦合器将接收到的调色信号进行电——光——电的转换后,输出至对应连接的电流调节电路33,实现电气隔离,提高了电路整体的安全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流调节电路33包括第一电阻R20、第二电阻R21、第三电阻R23、第四电阻R22、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2及第一二极管D7。
下面以图3中的电流调节电路2作为例,进行电路连接结构说明:
电流调节电路2中,第一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一路发光模组,第一电阻R20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1的第一端及第一开关管Q3的受控端共接的节点连接隔离电路32,第一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D7的阴极共接的节点连接一路发光模组。
第一二极管D7的阳极、第三电阻R2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22的第一端及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共接;第三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均连接一路发光模组。
第二电阻R21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22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管Q3的输出端及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恒流电路40。
值得说明的是,电流调节电路1中的电子元件的类型、数量以及连接关系与电流调节电路2相同,为便于下文进行原理介绍,设定电流调节电路1中的电子元件的标号与电流调节电路1中的对应的电子元件的标号不相同;同样的,下述的片选电路1和片选电路2中对应的电子元件的标号也不相同。
对于电流调节电路1,其电子元件的标号分别问:第一电阻R30、第二电阻R29、第三电阻R28、第四电阻R27、第一开关管Q5、第二开关管Q6及第一二极管D9。
具体的,图2示出的隔离电路32具有两个光耦合器(U11和U12),该调节电路具有两个电流调节电路(电流调节电路和电流调节电路2),其中,光耦合器U11的受光器的输出端G1A连接电流调节电路1的第一开关管Q3的受控端,其发光器的受控端G1连接控制电路31;光耦合器U12的受光器的输出端G2A连接电流调节电路2的第一开关管Q3的受控端,其发光器的受控端G2连接控制电路31。
第一开关管Q3和第二开关管Q2根据调节信号调整自身工作状态,可呈导通、半导通、截止或者其它导通状态。
上述的电流调节电路33,采用简单的电子元件组成,受控于调光信号,调光信号的特征参数改变时,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状态相应改变,从而达到控制流经对应发光模组的电流大小的目的,电路所采用常规的电子元件,成本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片选电路41包括使能芯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
下面以图3中的片选电路1为例,进行电路连接结构说明:
对于片选电路1,第五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至少一个电流调节电路,第五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共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使能芯片U2的传输端或者使能芯片U2的片选端;使能芯片U2的片选端、第六电阻R12a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12的第一端及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共接,第六电阻R12a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12的第二端及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共接。
具体的,图2示出的调光调色电路具有两个片选电路(片选电路1和片选电路2)。其中,片选电路1的第五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电路1中第一开关管Q3的输出端,片选电路1的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该电路中使能芯片U2的传输端OUT;片选电路2的第五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电路1中第一开关管Q3的输出端,片选电路2的使能芯片U2的传输端连接整流电路20。
对于片选电路2,其电子元件的标号分别为:使能芯片U1、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16a、第七电阻R16、第二二极管D4及第三二极管D6。
上述的片选电路1和片选电路2,通过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从而切换各路发光模组100的供电回路。
片选电路1的使能芯片U2和片选电路2的使能芯片U1同时工作或者同时不工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恒流控制电路42包括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2、第十一电阻R3、第十二电阻R4、第十三电阻R1、第十四电阻R5、第十五电阻R7、第十六电阻R6、第一电容C2及第二电容C1。
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的限流端REXT、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及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共接;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一限流端Rcs1与第十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二限流端、第十电阻R2的第二端、第十一电阻R3的第一端及第十二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的传输端、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一传输端OUT1及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的节点连接一个片选电路。
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二传输端OUT2与第十三电阻R1的第一端共接,第十三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十四电阻R5的第一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整流电路20,第十四电阻R5的第二端、第十五电阻R7的第一端及第十六电阻R6的第一端共接,第十五电阻R7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1的第一端及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的电源端VT共接。
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十一电阻R3的第二端、第十二电阻R4的第二端、第十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及第二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为双通道芯片,其第一通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为第二传输端OUT2和第一限流端Rcs1,第二通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为第一传输端OUT1和第二限流端Rcs2。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二通道具有泄放功能,当电路中的电压处于波谷时,开启泄放功能,从而维持电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31采用单片机U8实现,单片机U8具有至少两个PWM输出端,每个PWM输出端对应连接一个光耦合器。
下面根据图3,结合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调色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5为图3或4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不同工作状态对应的输入电压示意图;输入电压用Vin表示,输入电压Vin指的是图3或图4中HV点的电压。
(1)当V1>Vin>V0时,开启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二通道,以使整个电路的工作电流大于可控硅调光器10内部的可控硅的最小维持电流;此时片选电路、调光电路以及发光模组均不导通。
此时,电路的回路为:可控硅调节器——整流桥BD1——第十三电阻R1——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一传输端OUT1——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二限流端Rcs2——第十电阻R2——第十二电阻R4——地。假设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I1>0。
(2)当V2>Vin>V1时,片选电路、调光电路以及发光模组均导通,片选电路1中的使能芯片U1与片选电路2中的使能芯片U2并联导通,片选电路2中的第二二极管D4截止,片选电路1中的第二二极管D2导通。
此时,发光模组1的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其第二个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片选电路2——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
更具体的,发光模组1的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的第一开关管Q5和第二开关管Q6——片选电路1中的第五电阻R11、第二二极管D2、使能芯片U2的传输端OUT、使能芯片U2的传输端OUT、使能芯片U2的片选端CS、第七电阻R12——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的传输端OUT、限流端REXT、第八电阻R8——地。
此时,发光模组2的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片选电路2——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
更具体的,发光模组2的供电回路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片选电路2中使能芯片U1的传输端OUT、片选端CS、第七电阻R16——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中的第一开关管Q3和第二开关管Q2——片选电路1中的第七电阻R12——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的传输端OUT、限流端REXT、第八电阻R8——地。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I2,I2>0。
(3)当V3>Vin>V2时,片选电路、调光电路以及发光模组均导通,片选电路1中的使能芯片U1与片选电路2中的使能芯片U2均截止,片选电路2中的第二二极管D4导通,片选电路1中的第二二极管D2截止。此时,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串联,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的供电回路相同。
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的供电回路均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片选电路2——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片选电路1——恒流控制电路42。
更具体的,发光模组1和发光模组2的供电回路均为:可控硅调光器10——整流电路20——发光模组1——电流调节电路1中的第一开关管Q5和第二开关管Q6——片选电路2中的第五电阻R14、第二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6——发光模组2——电流调节电路2中的第一开关管Q3和第二开关管Q2——片选电路1中的第三二极管D3——恒流控制电路42中的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4的第一通道、第十二电阻R4/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3的传输端OUT、限流端REXT——地。
此时,电路中的工作电流为I1+I2+I3,I3>0。
上述调光调色电路,通过单一电路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并且同时实现调光和调色两个功能,兼容可控硅,采用恒流电路40控制供电回路中的电流恒定,电路的工作效率高、电路结构得到了简化,可广泛应用于DOB产品上。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调色电路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调光调色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去纹波电路,每个去纹波电路均与各路发光模组连接,其中一个去纹波电路还与整流电路20连接,另一个去纹波电路还与至少一个片选电路连接,各个去纹波电路分别用于对流经发光模组的电流进行去纹波处理。
图4示出了具有两个去纹波电路(去纹波电路51和去纹波电路52)的调光调色电路。
以去纹波电路51为例,其包括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ZD3和ZD5、电阻、MOS管Q4及电解电容C16和EC4,去纹波的深度可以根据稳压二极管ZD3和ZD5的钳位电压设定。
通过增加去纹波电路,实现无需增加电解电容即可消除频闪,避免降低功率因数,从而实现调光调色电路兼容可控硅、提高功率因数和消除频闪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调色电路,通过单一电路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并且同时实现调光和调色两个功能,兼容可控硅,采用去纹波电路去除可控硅带来的频闪,无需采用电解电容,保持功率因数在0.9以上,电利用率高。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调光调色电路还包括供电电路60,供电电路60与整流电路20连接,用于输出供电信号至控制电路31,以对单片机U8进行供电。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调色电路30还包括操控组件34。
操控组件34与控制电路31连接。
操控组件34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输出相应的调光指令至控制电路31。
具体的,操控组件34采用触摸屏、按键面板、拨码开关或者旋钮实现,通过用户输出操作指令,对应生成调光指令。图4示出了操控组件34采用拨码开关SW1实现。
上述的操控组件34,具有多档可选,供用户进行色温选择,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体验度高。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模组100和上述的调光调色电路,调光调色电路用于控制发光模组100进行发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通过单一电路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并且同时实现调光和调色两个功能,兼容可控硅,采用恒流电路控制供电回路中的电流恒定,电路的工作效率高、电路结构得到了简化,可广泛应用于DOB产品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光调色电路,用于控制至少两路发光模组进行发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调色电路包括:
可控硅调光器,用于接入交流电信号,并对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调压处理;
整流电路,与所述可控硅调光器连接,用于对调压处理后的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整流处理后,输出直流电信号,以对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进行供电;
调色电路,与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连接,用于接入调光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光指令相应调节流经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电流比;以及
恒流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调色电路及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连接,用于对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用于接入所述调光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光指令相应输出至少两个调色信号;
隔离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进行光电隔离并传输所述调色信号;以及
至少两个电流调节电路,与所述恒流电路及所述隔离电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模组,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调色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色信号调节对应的所述发光模组的电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片选电路,其中一个所述片选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连接,另一个所述片选电路与所述发光模组连接,各个所述片选电路用于切换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和
恒流控制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及各个所述片选电路连接,用于对各路所述发光模组的供电回路进行恒流控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光耦合器;
每个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光器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每个所述光耦合器的受光器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控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输出相应的所述调光指令至所述控制电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一路所述发光模组,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所述隔离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共接的节点连接一路所述发光模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共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均连接一路所述发光模组;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及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所述恒流电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片选电路包括:
使能芯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调节电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共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使能芯片的传输端或者所述使能芯片的片选端;所述使能芯片的片选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共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共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限流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一限流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二限流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传输端、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一传输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的节点连接一个所述片选电路;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第二传输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的节点连接所述整流电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共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去纹波电路,均与各路所述发光模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去纹波电路还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另一个所述去纹波电路还与至少一个所述片选电路连接,各个所述去纹波电路分别用于对流经所述发光模组的电流进行去纹波处理。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发光模组;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所述调光调色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模组进行发光。
CN202021455183.3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Active CN212393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5183.3U CN212393030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5183.3U CN212393030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3030U true CN212393030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5183.3U Active CN212393030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3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4569B2 (en) LED driving circuit
CN104812146A (zh) 并联于电流源的无线可控多路led调光调色控制方法
CN102917486A (zh) 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
CN209748853U (zh) Led灯控制电路、灯具及照明系统
CN204929313U (zh) Led灯具发光控制装置和系统
WO2022068547A1 (en) Light dimming system
CN215222534U (zh) 一种调光驱动电路、调光驱动装置及灯具
CN202998609U (zh) Led恒流调光电源
CN212393030U (zh)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CN107152616A (zh) 一种可调光调色温的智能led球泡灯
CN103096563A (zh) 一种基于多路照明led调光控制系统
EP4048030A1 (en) 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 dial dual-dimming drive circuit, dimming drive device and lamp
CN113973413A (zh)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及一种灯具
US11653430B2 (en) Lamp control system
CN214799978U (zh) 彩灯驱动电路及灯具
CN212970176U (zh) 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CN210225838U (zh)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CN213305808U (zh) 一种分体式拨码开关色温调节器及led灯具控制系统
CN210202128U (zh) Led灯控制电路以及led灯
EP3784006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CN110740541A (zh) 调光调色温的电路
CN110730535A (zh) 一种通过调光进行色温切换的模组和方法
CN110621101A (zh) 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
CN212137968U (zh) 一种光源模组、调光调色电路及灯具
CN210491258U (zh) 基于电力线路的led灯双pwm调色调光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