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2812U -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2812U
CN212382812U CN202021093536.XU CN202021093536U CN212382812U CN 212382812 U CN212382812 U CN 212382812U CN 202021093536 U CN202021093536 U CN 202021093536U CN 212382812 U CN212382812 U CN 212382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wiping
liquid
air inle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35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晓东
樊晓莉
张宜霞
卫明轩
樊佳慧
杨淳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935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2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2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2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包括:容器,用于盛放液体;擦拭单元,通过导液管连接容器;以及气囊,通过排气管连接容器;其中,当气囊被挤压致使气囊内的气体被压入到容器内时,将致使容器内的液体被挤入导液管并经导液管流入至擦拭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可以通过气囊对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是否出水进行控制,从而在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接触人体表面进行降温时致使容器内的液体被挤入导液管并经导液管流入至擦拭单元从而进行降温操作,不仅便于降温使用且节约降温液体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背景技术
针对人体发烧和中暑的问题,一般会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对缓解人体发烧症状,常用的物理降温方式是使用温水擦拭、冰敷和洗温水澡等方式;冰敷无法对温度进行控制会导致人体发生畏寒、皮肤苍白,重者有寒战表现;温水擦拭和洗温水澡是比较常用的方式,但采用的水温一定要适中,太凉或过太热的水不利于退烧,太热的水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太凉的水引起毛孔收缩,不利于散热,达不到退热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包括:容器,用于盛放液体;擦拭单元,通过导液管连接容器;以及气囊,通过排气管连接容器;其中,当气囊被挤压致使气囊内的气体被压入到容器内时,将致使容器内的液体被挤入导液管并经导液管流入至擦拭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可以通过气囊对降温器是否出水进行控制,从而在降温器接触人体表面进行降温时致使容器内的液体被挤入导液管并经导液管流入至擦拭单元从而进行降温操作,不仅便于降温使用且节约降温液体用量。
可选地,容器位于擦拭单元上方,容器与擦拭单元之间被一圈可伸缩的皮囊环绕包围以在容器与擦拭单元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区域,所述一圈可伸缩的皮囊构成气囊。
可选地,封闭的空间区域内配置有单向进气阀结构,排气管连接单向进气阀结构,当气囊被挤压时触动单向进气阀结构被打开,致使封闭的空间区域内的气体经单向进气阀结构流入至排气管。
可选地,擦拭单元包括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
可选地,擦拭单元还包括储液盒,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包覆于储液盒的外周面,储液盒的底壁形成有若干排液孔,导液管将容器内的液体导流至储液盒内,再通过若干排液孔排送至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
可选地,储液盒的顶面具有阀头,阀头的侧壁具有第一进气口,阀头的顶壁具有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相连通,封闭的空间区域内还具有一套管,排气管与套管相连通,且套管的侧壁具有第三进气口,阀头自套管的底端滑动套接于套管内;其中,当阀头相对套管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当阀头相对套管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不连通,套管及阀头共同构成单向进气阀结构。
可选地,阀头的外周还套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顶端抵持于套管下端部。
可选地,储液盒的周缘具有一环形卡槽,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的顶面具有与环形卡槽相扣接的环形卡台,环形卡台可拆卸地扣接于环形卡槽内。
可选地,容器具有保温功能。
可选地,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包覆于内壳体之外的外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隔热材质或者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空隙为真空状态,内壳体内用以盛放液体。
可选地,容器具有加液口,加液口安设有密封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中,当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时,可预先给容器内添加温度较低的水或恒温水,使用者可通过挤压该气囊,使得气囊被压缩后,气囊内的空气被挤压而进入到容器内进而挤压容器内的液体,从而将液体挤压到擦拭单元上,使用者再通过擦拭单元与人体肌肤的接触从而将该较低的水或恒温水擦拭到人体肌肤上,实现对人体的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阀头处于第一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阀头处于第二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的俯视图。
图标:10-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0-容器;101- 内壳体;102-外壳体;110-加液口;120-密封塞;200-气囊;210-排气管;220-皮囊;230-封闭的空间区域;300- 擦拭单元;310-导液管;320-软质结构;3201-环形卡台;400-阀头;410-第一进气口;420-第二进气口;430-第三进气口;440-套管;450-弹性件;500-储液盒;510-排液孔;520-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物理降温方法不易操作的问题,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其能够对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是否出水进行控制,从而在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接触人体表面进行降温时方可出水,不仅便于降温使用且节约降温液体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包括容器 100,擦拭单元300和气囊200。
容器100用于盛放液体。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用于存放用于降温的液体,比如清洁水源,用于后续将该清洁水源加热或冷却至预设温度后气化喷出以对人体进行降温。但不应限制为本实施例供的液体为清洁水源,也可以在应用于消毒场合,此时液体可以为75%的酒精,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擦拭单元300通过导液管310连接容器100。
容器100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导液管310导流至擦拭单元300以供擦拭使用。擦拭单元300可以为具有吸水锁水功能的部件,用于吸收一定的水分且将该水分存储其中用于对人体需要降温的部位进行擦拭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气囊200通过排气管210连接容器100。
当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时,可预先给容器100内添加温度较低的水或恒温水,使用者可通过挤压该气囊200,使得气囊200被压缩后,气囊200内的空气被挤压而进入到容器100内进而挤压容器100内的液体,从而将液体挤压到擦拭单元300上,使用者再通过擦拭单元300与人体肌肤的接触从而将该较低的水或恒温水擦拭到人体肌肤上,实现对人体的降温。
此外,气囊200被挤压的程度与容器100被挤出到擦拭单元300的液体的量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气囊200的力度来控制容器100向擦拭单元 300的出水量,进而间接控制着擦拭单元300的湿润程度,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位于擦拭单元300上方,容器100与擦拭单元300之间被一圈可伸缩的皮囊220环绕包围以在容器100与擦拭单元300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区域230,一圈可伸缩的皮囊220构成气囊200。
当操作该容器100(例如手持该容器100)朝向该擦拭单元300移动,以使该容器100逐渐地接近该擦拭单元300 时,皮囊220将会被压缩,而该空间区域230内的空气将被挤压而被挤入该容器100内,如此,即可实现将容器100 内的液体经该导流管挤入至该擦拭单元300以供擦拭使用。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气囊200的结构还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按压气囊,该独立的按压气囊通过一个软质的导气管连通至该容器100,通过按捏该独立的按压气囊也可向容器100内施加气体压力,以驱使该容器100内的液体流至该擦拭单元300,该独立的按压气囊可借鉴血压计自带的按压气囊的结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擦拭单元300可以是包括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20。比如软质结构320的材质可以为海绵或者棉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擦拭单元300的软质结构320做的是可以更换的,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一次性材料,也可以采用可重复清洁的材料。
进一步地,该擦拭单元300还可以包括储液盒500,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20包覆于储液盒500的外周面,储液盒500的底壁形成有若干排液孔510,导液管310 将容器100内的液体导流至储液盒500内,再通过若干排液孔510排送至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20。
其中,储液盒500作用是起到缓冲的作用,因为导液管310较细,会造成擦拭单元300的出液不均匀,因此设置缓冲功能的储液盒500,让液体可以流入储液盒500 内,使得擦拭单元300的整个擦拭面均匀出水。
另外,排液孔510的数目以及其孔径大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具体视情况设定即可。
另外,储液盒500的总容量可以为不小于300ml,也可以为其他容量,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储液盒500的容量大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封闭的空间区域230内配置有单向进气阀结构,排气管210连接单向进气阀结构。当气囊200被挤压将触动单向进气阀结构被打开,致使封闭的空间区域 230内的气体经单向进气阀结构流入至排气管210再进入容器100内,此时容器100内的液体受到气压压力后被压入导液管310进而流至擦拭单元300。
具体的气压压力值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足以将容器100内的液体压入导液管310内从而输送至擦拭单元300即可。
本实施例在此提供一种进气阀结构,具体地,储液盒 500的顶面具有阀头400,阀头400的侧壁具有第一进气口 410,阀头400的顶壁具有第二进气口420,第一进气口 410与第二进气口420相连通,封闭的空间区域230内还具有一套管440,排气管210与套管440相连通,且套管 440的侧壁具有第三进气口430,阀头400自套管440的底端滑动套接于套管440内。
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当阀头400受到压力作用并相对套管440向下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相连通,此时,封闭的空间区域230内的气体进入套管440后通过与套管440连通的排气管210进入容器100,容器100的液体在气压压力作用下可以被压入导液管310中进而流至擦拭单元300内,此时擦拭单元300处于出液状态,用于进行降温操作。
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当阀头400相对套管44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不连通,此时,单向进气阀结构处于断开状态,容器100的液体无法经由导液管310流至擦拭单元300,擦拭单元300处于不出液状态,且不出液状态设定为正常状态,即就是不使用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时,擦拭单元300不出液,只有在使用时,气囊 200收到挤压,且阀头400在压力作用下相对套管440向下滑动且位于第一位置,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 相连通时,擦拭单元300才会出液。其中,该套管440及该阀头400共同构成单向进气阀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该单向阀结构也可采用市面上已有的常用于油路或气路中的单向逆止阀或止回阀等阀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阀头400的外周还套接有弹性件450,弹性件450的顶端抵持于套管440下端部,用于为阀头400提供弹性形变力。
在进行降温操作时,通过轻度按压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此时阀头400相对于套管440向下滑动且滑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相连通,此时容器100可通过导液管310向擦拭单元300输送液体。
当不再需要进行降温操作时,将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10从人体降温部位提起后,弹性件450从原本压缩状态恢复至原形,同时抵推阀头400相对于套管440向上移动并处于第二位置以使得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 不连通,此时容器100不再通过导液管310向擦拭单元300 输送液体。
另外,弹性件450的弹性系数和长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满足足以将阀头400向上抵推至第二位置或者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不连通的位置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套管440及阀头400共同构成单向进气阀结构,具体原理如下:在受到压力时,阀头 400相对于套管440向下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进而使得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相连通,单向进气阀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在未受到压力时阀头400在弹性件450的支撑力下相对于套管440处于第二位置,第三进气口430与第一进气口410不连通,单向进气阀结构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方便控制擦拭单元300是否出液,以用于再不进行降温操作时不再出液,从而节省降温液体用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盒500的周缘具有一环形卡槽520,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320的顶面具有与环形卡槽520相扣接的环形卡台3201,环形卡台3201 可拆卸地扣接于环形卡槽520内,用于方便更换软质结构 32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容器100具有保温功能,使得容器100内的液体保持在适宜进行降温操作的温度区间内,其温度能在一定时长内保持,方便使用。保温材质也较为常见,以此不做举例。
需要理解的是,对于温度区间,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人体降温经验所得,也可以根据临床降温治疗操作所得,在本实施例中,温度区间可以为20-50摄氏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应不限于该温度区间示例值,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包括内壳体101和包覆于内壳体101之外的外壳体102,外壳体102与内壳体10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隔热材质或者外壳体102与内壳体101之间的空隙为真空状态,用于防止容器100的内壳体101内盛放液体的热量通过容器100的内壳体101经由外壳体102的外壁散出,影响使用。
隔热材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具有加液口110,用于在容器100内的液体的存储量小于某预设存储量时,通过该加液口110向容器100内存储液体。具体的该预设存储量可以为不小于容器100的容量的十分之一,也可以不仅限于该示例,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另外,加液口110安设有密封塞120,防止容器100 内的液体从加液口110蒸发或者容器100发生倾斜时从该加液口110漏出,具体的密封塞120可以为常见的橡胶塞或者木质塞,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用于盛放液体;
擦拭单元,通过导液管连接容器;以及
气囊,通过排气管连接容器;
其中,当气囊被挤压致使气囊内的气体被压入到容器内时,将致使容器内的液体被挤入导液管并经导液管流入至擦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位于所述擦拭单元上方,所述容器与所述擦拭单元之间被一圈可伸缩的皮囊环绕包围以在所述容器与所述擦拭单元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区域,所述一圈可伸缩的皮囊构成所述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的空间区域内配置有单向进气阀结构,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单向进气阀结构,当所述气囊被挤压时触动所述单向进气阀结构被打开,致使所述封闭的空间区域内的气体经所述单向进气阀结构流入至所述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单元包括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单元还包括储液盒,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包覆于所述储液盒的外周面,所述储液盒的底壁形成有若干排液孔,所述导液管将所述容器内的所述液体导流至所述储液盒内,再通过所述若干排液孔排送至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的顶面具有阀头,所述阀头的侧壁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阀头的顶壁具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封闭的空间区域内还具有一套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套管相连通,且所述套管的侧壁具有第三进气口,所述阀头自所述套管的底端滑动套接于所述套管内;其中,当所述阀头相对所述套管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当所述阀头相对所述套管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不连通,所述套管及所述阀头共同构成所述单向进气阀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头的外周还套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持于所述套管下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的周缘具有一环形卡槽,所述具备吸水功能的软质结构的顶面具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扣接的环形卡台,所述环形卡台可拆卸地扣接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保温功能;所述容器具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安设有密封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包覆于所述内壳体之外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隔热材质或者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隙为真空状态,所述内壳体内用以盛放所述液体。
CN202021093536.X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Active CN212382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3536.XU CN212382812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3536.XU CN212382812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2812U true CN212382812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5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3536.XU Active CN212382812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2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7792A (en) Therapeutic treatment device having a heat transfer element and a pump for circulating a treatment fluid therethrough
US8012416B2 (en) Thawing biological material using a sealed liquid bladder
CN100539885C (zh) 用于冷却身体的设备
US4022215A (en) Cryosurgical system
US4335726A (en) Therapeutic device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rol
US2728926A (en) Pillows
EP0789524A1 (en) Cooling fluid container
CN111643258A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2812U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US6770085B1 (en) Heat absorbing pad
US3910278A (en) Cryosurgical probe
JP3239820U (ja) 液体循環冷暖ベスト
CN210542034U (zh) 用于预防癌症化疗脱发的头皮冷却系统
CN210697966U (zh) 一种面部皮肤护理设备
CN211326037U (zh) 一种高效降体温装置
US7640765B2 (en) Portable cooling device
CN209316469U (zh) 一种新型中药熏蒸器
CN2197025Y (zh) 一种医用物理降温床
CN209019136U (zh) 一种自制冷面贴膜
CN111643256A (zh) 一种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82810U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US20060178716A1 (en) Device For Drawing Heat From The Surface Of Skin
CN213285261U (zh) 一种擦拭头
CN220536462U (zh) 一种面膜液储存容器
CN218980051U (zh) 一种造影剂升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