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1263U -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1263U
CN212381263U CN202021945369.7U CN202021945369U CN212381263U CN 212381263 U CN212381263 U CN 212381263U CN 202021945369 U CN202021945369 U CN 202021945369U CN 212381263 U CN212381263 U CN 212381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fc
nerve stimulation
muscle
muscle nerve
st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53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nev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nev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nev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nev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53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1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1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1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由NFC静态标签,NFC传感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及人体电极构成;应用于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控制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应用场景。通过NFC传感和通讯,使用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快速完成神经刺激电极片的控制配对,直接设置刺激装置的控制参数,刺激装置的蓝牙安全配对等操作。对多路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尤其是商用的多路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控制,提供了一种安全,灵活,全面的参数设置及装置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领域,涉及一种对肌肉神经刺激的装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对许多现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来说,随着工作压力愈来愈繁重,健身锻炼却没有相应提高,长时间缺乏必要的身体运动,往往会突然引起身体部分肌肉组织,关节和骨锥的僵硬和疼痛;同时,另外一些人们虽能够进行健身和运动,但锻炼方式或方法的不正确,同样会引起肌肉组织的扭伤,疼痛和痉挛。除了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组织痉挛,扭伤和疼痛,许多老年人更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肌肉组织,关节,骨锥等身体部位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现代的康复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使用低频,中频或高频电刺激肌肉神经,可以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有效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痉挛的肌肉,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起到预防及延缓肌肉萎缩的功效。
除了传统上基于中医穴位理论,已在临床上采用多年的中,低频理疗装置所提供的康复理疗疗法, 近年来,肌肉神经电刺激康复疗法,逐渐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比较突出的几种有相似性又有在定义上很不相同的神经刺激技术有以下几种:
1.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Stimulation),也叫电气疗法,是一种自然缓解关节及肌肉疼痛的方法,其原理是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皮肤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在止痛方面效果很好,在临床上,尤其在美国医疗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ENS 疗法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 则是刺激感觉纤维而设计,能够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帮助治疗肌肉拉伤和促进血液循环。
2. 电肌肉刺激 (EMS -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可用于松弛痉挛的肌肉,持续保持肌肉运动,着重在预防或延缓肌肉萎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组织的康复。
3. 电刺激肌肉力量增强(ASP),是一种利用外加脉冲电流刺激作用于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使肌肉产生收缩,进而提高肌肉力量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运动训练学越来越重视从神经支配能力的角度增加肌肉力量,电刺激技术将电极置于肌肉的起止端,可以满足训练的需求,可以特异化发展和强化肌肉群,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训练效果,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随着肌肉电刺激技术的发展,各类肌肉电刺激仪器和装置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TENS和EMS手持装置,和智能移动平台配合使用的TENS,EMS和ASP装置愈来愈受到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家庭保健到临床康复治疗,从业余健身放松到专业运动训练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
由于智能手机及智能移动平台的日益普及,TENS,EMS或ASP类型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的APP进行实时数据显示和控制是一种便捷,有效,富有现代感的使用体验;从技术层面而言,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之间多为采用蓝牙方式进行数据通讯联系与输出电刺激信号控制。
目前肌肉神经刺激APP以蓝牙为通讯方式对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输出电刺激信号控制及数据交互的方法尚有以下缺点:
1. 当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具有多路输出电极片,即贴附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电刺激端子时,尤其是在商用临床康复理疗或运动训练场景下,智能手机APP需要确认特定的输出电极片是繁琐和容易出错的环节,而出错的结果并不容易被发现,除非错误的输出电刺激通道被感觉到较大的改变。
2. 当多台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在同一场景进行应用时,用户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需要确认特定的装置名称或标识,在需要有管理员用户,需要对多台装置进行管理,控制时,手机APP则需要在不同的蓝牙配对联接上不断进行转换,这同样是一个繁琐且易于出错的操作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当前基于蓝牙通讯手段进行输出电刺激信号的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在操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在系统中通过运用NFC(近场通讯)技术,利用其固定的通讯距离,即10厘米以内,低耗,快速,安全的特性,在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的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上黏贴NFC静态标签,在标签中预先写入特定的电极片标识信息;当用户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靠近电极片时,手机APP可经由NFC感应,获得特定的存储于NFC静态标签中的电极片标识信息,自动跳转到相应电极片的控制页面,显示当前电刺激输出信息,提供设置选项,用户可控制神经刺激的模式,输出强度的参数;通过电极片智能辨识及页面跳转,省却了人工辨识电极片端子,APP页面选择等过程,提高了操作效率,消除了错误辨识电极片带来的潜在的损伤风险。其次,在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采用NFC通讯模块,可以与用户智能手机APP进行数据交互;当用户以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手机APP通过NFC通讯,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至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借助于外部通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在验证用户身份后,发送装置的蓝牙连接信息至智能手机APP;智能手机APP基于获取的蓝牙连接信息与特定的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建立蓝牙通讯连接,进而对特定的装置可以进行输出电刺激信道的数据显示及控制操作。由于蓝牙通讯的配对连接,仅仅通过智能手机与电刺激装置的靠近非接触方式进行,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的特点,同时更可同时完成用户身份验证的操作。
NFC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通讯协议在两个分别支持NFC设备之间进行通讯的方式。通讯的频率特点是13.56MHz,通讯距离为不超过10cm。通讯距离的限定保障了设备间通讯途径的唯一性,为需要严格设备双向验证的使用环境提供了有效的通讯协议及方法。是一种为金融系统,工业生产线,物联网传感器系统,门禁签到系统等广泛应用的安全高效的通讯技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优点是:
1. 智能辨识神经刺激电极片: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的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上的NFC静态标签,可在用户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靠近电极片时,手机APP获得特定的存储于NFC静态标签中的电极片标识信息,自动跳转到相应电极片的控制页面,显示当前电刺激输出信息,提供设置选项,用户可控制神经刺激的模式,输出强度的参数。方案优点是:省却了人工辨识电极片端子,APP页面选择等过程,提高了操作效率,消除了错误辨识电极片带来的潜在的损伤风险。
2. 非接触式快捷蓝牙通讯配对连接:在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采用NFC通讯模块,可以与用户智能手机APP进行数据交互;当用户以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手机APP通过NFC通讯,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至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借助于外部通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在验证用户身份后,发送装置的蓝牙连接信息至智能手机APP;智能手机APP基于获取的蓝牙连接信息与特定的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建立蓝牙通讯连接,进而对特定的装置可以进行输出电刺激信道的数据显示及控制操作。由于蓝牙通讯的配对连接,仅仅通过智能手机与电刺激装置的靠近非接触方式进行,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的特点。
3. 非接触式快捷用户身份验证:在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采用NFC通讯模块,可以与用户智能手机APP进行数据交互;当用户以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手机APP通过NFC通讯,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至肌肉神经刺激装置,外部通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可根据预先设置的用户信息验证用户身份;由于仅仅通过智能手机与电刺激装置的靠近非接触方式进行,用户身份验证过程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的特点。
从技术技术解决方案层面而言,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殊性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NFC静态标签单元,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NFC通讯模块单元,及蓝牙通讯模块单元;所述NFC静态标签单元为客户NFC移动终端所感应,提供所在电极片标志数据的静态NFC标签;所述肌肉神经刺激电极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为产生生理电刺激信号,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单元;所述NFC通讯模块单元与客户NFC移动终端进行双向通讯,交互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时数据及所需加载的装置设置参数信息;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单元为NFC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较大数据量交互的通讯渠道,包括实时控制,实时数据图像显示。
本方案中NFC静态标签单元为符合常规工业标准的静态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标签,预先存有与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对应的标志信息,可以被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所感应,从而获得特定的电极片标志信息,在智能手机APP中跳转至所感应的电极片信号通道对应的控制页面,供使用者执行调整控制参数包括刺激电信号模式和强度等操作。
本方案中肌肉神经刺激电极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包括任何符合行业标准的电极片。
本方案中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为能够产生人体生理电刺激信号,提供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本单元所产生的刺激模式包括“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 -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和“电肌肉刺激(EMS -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两大类,同时两类模式又包括多种次模式,分别产生肌肉电刺激,肌肉康复及肌肉增强的功能效果。
本方案中NFC通讯模块单元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的能够进行NFC通讯的电子线路模块,包括NFC天线及相关控制电子线路,在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控制下与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双向通讯,用于提供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之间进行蓝牙通讯配对,用户身份验证,使用权限控制,及紧急停机等紧急命令操作。
本方案中蓝牙通讯模块单元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在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控制下,系统使用者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终端平台实时获取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电信号信息,对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输出电信号的模式和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控制的通讯渠道;同时,蓝牙通讯单元可以获得装置内各电信号通道实时数据,提供给移动终端平台APP进出实时显示;系统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初始配对,通过系统使用者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贴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感应NFC讯号得以完成。
本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展示装置对肌肉神经刺激的控制操纵功能:
S1: 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天线部位,将手机APP中预设的使用者身份信息经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传送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S2: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将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确认用户使用权限的情况下授权操作权限,并发送蓝牙配对信息经NFC通讯模块单元传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S3: 移动终端APP获得操作权限及蓝牙通讯配对信息后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单元建立蓝牙通讯信道;
S4: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传送肌肉神经电刺激各通道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APP,由APP特点页面进行数据显示;
S5:用户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APP人机接口,调整控制参数,经由蓝牙通讯方式传输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进而控制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完成展示本装置对肌肉神经刺激的控制操纵功能:
S1: 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靠近贴附有NFC静态标签的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通过NFC静态标签单元感应,获得此NFC标签中预存的对应于电极片的标志信息;
S2: 移动终端APP通过获得的电极片标志信息,跳转至所对应的电极片输出电信号通道参数控制页面;
S3: 移动终端APP通过输出电信号通道参数控制页面,调整控制参数,经由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单元传输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S4: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获得控制操作参数,控制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S5: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控制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调整电刺激信号模式与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为:
1. 展示一种固定的硬件装置结构:本装置所述结构为定义硬件模块相连接构成,不依赖软件逻辑辅助的一种结构设计;实时应用时作为一个单一装置结构模块,在外部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配合下完成预设功能。
2. 技术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静态NFC标签预先存储电刺激肌肉电极片标识信息,以无源,轻薄的标签安装黏贴于电极片上,或集成在一起,在生产上实现或使用过程中实现都是简单,快捷,安全可靠的过程。
3. 技术成熟性:以NFC通信模块进行蓝牙通讯配对是经由市场实践证明成熟可靠的技术,在不少产品中已集成实现。
4. 技术新颖性:NFC技术进入肌肉神经刺激领域,可以配合智能移动平台,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带来操作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及用户体验的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 NFC静态标签单元,2- TENS/EMS(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3- TENS/EMS(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4-NFC通讯模块单元,5-蓝牙通讯模块单元。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举例证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实用新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其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本文的附图和说明本质上是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实用新型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殊性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NFC静态标签单元1,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2,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NFC通讯模块单元4,及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所述NFC静态标签单元1为客户NFC移动终端所感应,提供所在电极片标志数据的静态NFC标签;所述肌肉神经刺激电极2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为产生生理电刺激信号,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单元;所述NFC通讯模块单元4与客户NFC移动终端进行双向通讯,交互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时数据及所需加载的装置设置参数信息;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为NFC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较大数据量交互的通讯渠道,包括实时控制,实时数据图像显示。
本实施方式中NFC静态标签单元1为符合常规工业标准的静态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标签,预先存有与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对应的标志信息,可以被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所感应,从而获得特定的电极片标志信息,在智能手机APP中跳转至所感应的电极片信号通道对应的控制页面,供使用者执行调整控制参数包括刺激电信号模式和强度等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肌肉神经刺激电极2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包括任何符合行业标准的电极片。
本实施方式中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为能够产生人体生理电刺激信号,提供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本单元所产生的刺激模式包括“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 –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和“电肌肉刺激 (EMS –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两大类,同时两类模式又包括多种次模式,分别产生肌肉电刺激,肌肉康复及肌肉增强的功能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NFC通讯模块单元4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的能够进行NFC通讯的电子线路模块,包括NFC天线及相关控制电子线路,在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控制下与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双向通讯,用于提供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之间进行蓝牙通讯配对,用户身份验证,使用权限控制,及紧急停机等紧急命令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在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控制下,系统使用者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终端平台实时获取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电信号信息,对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输出电信号的模式和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控制的通讯渠道;同时,蓝牙通讯单元可以获得装置内各电信号通道实时数据,提供给移动终端平台APP进出实时显示;系统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初始配对,通过系统使用者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贴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感应NFC讯号得以完成。
本方案实施例一包括以下步骤展示对肌肉神经刺激的控制操纵功能:
S1: 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4天线部位,将手机APP中预设的使用者身份信息经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4传送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S2: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将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确认用户使用权限的情况下授权操作权限,并发送蓝牙配对信息经NFC通讯模块单元4传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S3: 移动终端APP获得操作权限及蓝牙通讯配对信息后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建立蓝牙通讯信道;
S4: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传送肌肉神经电刺激各通道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APP,由APP特点页面进行数据显示;
S5:用户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APP人机接口,调整控制参数,经由蓝牙通讯方式传输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进而控制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方案实施例二包括以下步骤展示对肌肉神经刺激的控制操纵功能:
S1: 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靠近贴附有NFC静态标签的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2,通过NFC静态标签单元1感应,获得此NFC标签中预存的对应于电极片的标志信息;
S2: 移动终端APP通过获得的电极片标志信息,跳转至所对应的电极片输出电信号通道参数控制页面;
S3: 移动终端APP通过输出电信号通道参数控制页面,调整控制参数,经由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传输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S4: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获得控制操作参数,控制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S5: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控制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2,调整电刺激信号模式与强度。
实施例一
如实用新型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殊性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NFC静态标签单元1,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2,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NFC通讯模块单元4,及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所述NFC静态标签单元1为客户NFC移动终端所感应,提供所在电极片标志数据的静态NFC标签;所述肌肉神经刺激电极2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为产生生理电刺激信号,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单元;所述NFC通讯模块单元4与客户NFC移动终端进行双向通讯,交互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时数据及所需加载的装置设置参数信息;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为NFC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较大数据量交互的通讯渠道,包括实时控制,实时数据图像显示。
本实施例中NFC静态标签单元1为符合常规工业标准的静态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标签,为符合14443A协议的NTAG213电子标签,预先存有与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对应的标志信息,可以被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所感应,从而获得特定的电极片标志信息,在智能手机APP中跳转至所感应的电极片信号通道对应的控制页面,供使用者执行调整控制参数包括刺激电信号模式和强度等操作。
本实施例中肌肉神经刺激电极单元2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包括任何符合行业标准的电极片。
本实施例中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为能够产生人体生理电刺激信号,提供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本单元所产生的刺激模式包括“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 –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和“电肌肉刺激(EMS –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两大类,同时两类模式又包括多种次模式,分别产生肌肉电刺激,肌肉康复及肌肉增强的功能效果。
本实施例中NFC通讯模块单元4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的能够进行NFC通讯的电子线路模块,包括NFC天线及相关控制电子线路,本实例采用RF430CL330H型NFC芯片,在外部中央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下与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双向通讯,用于提供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之间进行蓝牙通讯配对,用户身份验证,使用权限控制,及紧急停机等紧急命令操作。
本实施例中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为外部中央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下,系统使用者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终端平台实时获取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电信号信息,对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输出电信号的模式和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控制的通讯渠道;同时,蓝牙通讯单元5可以获得装置内各电信号通道实时数据,提供给移动终端平台APP进出实时显示;系统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初始配对,通过系统使用者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贴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感应NFC讯号得以完成。
本方案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展示对肌肉神经刺激的控制操纵功能:
S1: 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4天线部位,将手机APP中预设的使用者身份信息经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4传送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S2: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将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确认用户使用权限的情况下授权操作权限,并发送蓝牙配对信息经NFC通讯模块单元4传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S3: 移动终端APP获得操作权限及蓝牙通讯配对信息后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建立蓝牙通讯信道;
S4: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传送肌肉神经电刺激各通道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APP,由APP特点页面进行数据显示;
S5:用户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APP人机接口,调整控制参数,经由蓝牙通讯方式传输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进而控制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实施例二
如实用新型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殊性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NFC静态标签单元1,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2,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NFC通讯模块单元4,及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所述NFC静态标签单元1为客户NFC移动终端所感应,提供所在电极片标志数据的静态NFC标签;所述肌肉神经刺激电极2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为产生生理电刺激信号,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单元;所述NFC通讯模块单元4与客户NFC移动终端进行双向通讯,交互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时数据及所需加载的装置设置参数信息;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为NFC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较大数据量交互的通讯渠道,包括实时控制,实时数据图像显示。
本实施例中NFC静态标签单元1为符合常规工业标准的静态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标签,为符合14443A协议的NTAG213电子标签,预先存有与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对应的标志信息,可以被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所感应,从而获得特定的电极片标志信息,在智能手机APP中跳转至所感应的电极片信号通道对应的控制页面,供使用者执行调整控制参数包括刺激电信号模式和强度等操作。
本实施例中肌肉神经刺激电极单元2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包括任何符合行业标准的电极片。
本实施例中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为能够产生人体生理电刺激信号,提供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本单元所产生的刺激模式包括“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 –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和“电肌肉刺激(EMS –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两大类,同时两类模式又包括多种次模式,分别产生肌肉电刺激,肌肉康复及肌肉增强的功能效果。
本实施例中NFC通讯模块单元4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的能够进行NFC通讯的电子线路模块,包括NFC天线及相关控制电子线路,本实例采用RF430CL330H型NFC芯片,在外部中央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下与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双向通讯,用于提供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之间进行蓝牙通讯配对,用户身份验证,使用权限控制,及紧急停机等紧急命令操作。
本实施例中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为外部中央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下,系统使用者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终端平台实时获取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电信号信息,对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输出电信号的模式和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控制的通讯渠道;同时,蓝牙通讯单元5可以获得装置内各电信号通道实时数据,提供给移动终端平台APP进出实时显示;系统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初始配对,通过系统使用者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贴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感应NFC讯号得以完成。
本方案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展示对肌肉神经刺激的控制操纵功能:
S1: 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靠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4天线部位,将手机APP中预设的使用者身份信息经装置的NFC通讯模块单元4传送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S2: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将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确认用户使用权限的情况下授权操作权限,并发送蓝牙配对信息经NFC通讯模块单元4传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S3: 移动终端APP获得操作权限及蓝牙通讯配对信息后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单元5建立蓝牙通讯信道;
S4: 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传送肌肉神经电刺激各通道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APP,由APP特点页面进行数据显示;
S5:用户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APP人机接口,调整控制参数,经由蓝牙通讯方式传输至外部中央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进而控制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3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Claims (7)

1.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NFC静态标签单元,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NFC通讯模块单元,及蓝牙通讯模块单元;所述NFC静态标签单元为客户NFC移动终端所感应,提供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标志数据的静态NFC标签;所述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为产生生理电刺激信号,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单元;所述NFC通讯模块单元与客户NFC移动终端进行双向通讯,交互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时数据及所需加载的装置设置参数信息;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单元为NFC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进行较大数据量交互的通讯渠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静态标签单元为满足NFC近场通讯协议的电子标签,预先存有与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对应的标志信息,可以被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所感应,从而获得特定的电极片标志信息,在智能手机APP中跳转至所感应的电极片信号通道对应的控制页面,供使用者执行调整控制参数包括刺激电信号模式和强度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肉神经刺激电极片单元为贴附于人体肌肉表面传递神经刺激电信号的贴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为能够产生人体生理电刺激信号,提供控制刺激信号模式,控制输出电刺激信号强度的功能模块;所述肌肉神经刺激模块单元所产生的刺激模式包括“经皮电神经刺激”和“电肌肉刺激”两大类,同时两类模式又包括多种次模式,分别产生肌肉电刺激,肌肉康复及肌肉增强的功能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讯模块单元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的能够进行NFC通讯的电子线路模块,包括NFC天线及相关控制电子线路,在外部通用中央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下与客户NFC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双向通讯,用于提供移动终端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之间进行蓝牙通讯配对,用户身份验证,使用权限控制,及紧急停机或紧急命令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单元为肌肉神经刺激装置中具备的蓝牙功能模块,可由外部通用中央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控制;系统使用者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终端平台实时获取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电信号信息,对各通道肌肉神经刺激输出电信号的模式和强度参数进行实时控制的通讯渠道;同时,蓝牙通讯单元可以获得装置内各电信号通道实时数据,提供给移动终端平台APP进出实时显示;系统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平台与肌肉神经刺激装置的蓝牙通讯初始配对,通过系统使用者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贴近肌肉神经刺激装置感应NFC讯号得以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技术为近场通讯技术,通讯的频率特点是13.6MHz,通讯距离为不超过10cm;所述客户NFC移动终端为具备以NFC通讯协议进行通讯的功能的相应终端与设备。
CN202021945369.7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Active CN212381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5369.7U CN212381263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5369.7U CN212381263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1263U true CN212381263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5369.7U Active CN212381263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1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5057B (zh) 一种电针刺激智能塑身内衣系统
CN103638598A (zh) 移动终端智能经络理疗仪
CN109199786A (zh) 一种基于双向神经接口的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08744275A (zh) 一种穿戴式经皮神经电刺激痛经治疗仪
CN104951082B (zh) 一种利用随机共振增强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方法
CN102805900B (zh) 用于产生人工电触觉的电刺激系统
KR20190042394A (ko) 저주파 마사지기
CN203802959U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的保健电疗装置
CN105999545A (zh) 一种脑卒中康复装置
CN111557839B (zh) 一种可穿戴按摩仪调节方法及可穿戴按摩仪
CN212381263U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装置
US20160063855A1 (en) Portable wireless-controlled low frequency pulse control system
CN111866283A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肌肉神经电刺激控制方法
CN106039559A (zh) 一种遥控式电子针炙装置
CN212547967U (zh) 云端式电刺激频谱的电疗系统
CN108498949A (zh) 一种智能颈椎按摩仪
CN204364665U (zh) 一种多节点电刺激系统
KR20190008005A (ko) 저주파 자극 운동기기
CN110548222A (zh) 一种人体电刺激系统
CN207477799U (zh) 中低频治疗仪
CN112169170A (zh) 一种电刺激治疗装置
CN211675900U (zh) 理疗设备的智能通信装置
CN106334262B (zh) 一种电子针针灸装置及系统
CN207477800U (zh) 中低频治疗仪的主机控制电路
CN206334207U (zh) 一种随音乐震动的塑身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