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1244U - 一种手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1244U
CN212381244U CN202021730331.8U CN202021730331U CN212381244U CN 212381244 U CN212381244 U CN 212381244U CN 202021730331 U CN202021730331 U CN 202021730331U CN 212381244 U CN212381244 U CN 212381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handheld device
resistor
capacitor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03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加杰
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ngx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ngx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ngx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ngx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03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1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1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1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手持设备对至少一个子设备进行无线升级;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发送升级数据包到至少一个子设备,以实现所述子设备的无线升级。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手持设备配备无线局域网通讯能力,可以将下载的升级文件通过无线方式与系统内子设备进行交互,解决了需要有线方式进行升级的问题,可以实现同时一对多的传输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手持设备一般通过有线方式给系统内其余子设备升级数据,且手持设备给系统其它子设备有线升级时,只能通过手持设备对子设备进行一对一的升级,升级模式为主从模式,同时升级策略比较简单。
由于升级时为有线连接方式,导致升级时间受有线通讯方式影响,长短不一,且操作员不能进行其它工作,增加了公交安全系统单次运维的时间成本。在有线升级时有线连接方式的容易松动,会导致整体通讯的不稳定。同时一般接口为有线接口,例如USB或RS232,子设备的有线接口会破坏子设备壳体的完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设备,解决了需要有线方式进行升级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手持设备,可以实现同时一对多的传输交互,进而降低了公交安全系统单次运维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整体通讯的稳定性以及保证了子设备系统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设备,应用于无线升级方法,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手持设备对至少一个子设备进行无线升级;
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发送升级数据包到至少一个子设备,以实现所述子设备的无线升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子设备存在丢包情况时,根据每个所述子设备的节点号从低到高排序,并利用每个所述子设备丢包序列计算丢包集合;
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升级数据包、丢包信息和丢包集合,以供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
主芯片,通过电感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通过广播方式发送准备命令数据,并延时第一预设时间,以等待子设备接收到所述准备命令数据后完成升级准备;
差分天线单元,与所述主芯片的无线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以使在所述主芯片的控制下,以无线通讯方式收发数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STM32单片机,所述STM32单片机连接有外围电路,以供所述STM32单片机正常运行;
有线通讯接口,用于本地串行数据互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差分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一天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感、第二电容与差分正相段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容还通过上拉电容接地;
第三电容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二天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通过第四电感、第五电容与差分反相段天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还通过第二电感接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持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
速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手持设备的充电速度;
外部供电单元,通过第一有线充电接口、电感与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速度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所述手持设备充电;
电池包供电单元,与第二有线充电接口连接,用于输入内部电池包的电源为所述手持设备供电;
休眠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包供电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休眠。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池包供电单元包括:
实体开关电路,用于输入开关控制指令;
信号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实体开关电路、所述休眠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输入电信号控制电池包的接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实体开关电路包括:电池开关、三极管和稳压管;
所述电池开关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电池开关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接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入外部的3.3V电压,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射极还连接第三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稳压管分别与所述电池开关、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用于输出稳定电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包括:开关芯片、三极管;
所述开关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感,还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开关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开关信号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手持设备配备无线局域网通讯能力,可以将下载的升级文件通过无线方式与系统内子设备进行交互,解决了需要有线方式进行升级的问题,可以实现同时一对多的传输交互。
2)因为公交安全系统内的各种检测子设备不具备与云平台直接交互的能力,最新的升级文件不能直接下载更新,子设备的保存本地各种故障、错误、升级的日志信息也不能直接上传到云平台。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持设备具备与云平台外网通讯数据交互的能力,可以快速下载/上传各种图片、音频、固件等生产文件至手持设备本地进行存储。
3)利用zigbee无线广播通讯可以实现无线升级的一对多的情况,也可以利用zigbee无线单播通讯实现单个子设备特殊的数据请求。同时,由于公交车距离近,使用zigbee单播通讯的丢包率小于0.1%。
4)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持设备配备4G模块,下载图片、音频或生产固件速度快,减轻各子设备终端的存储压力。
5)在本实用新型中,手持设备有按键和miniUSB接口用作人机交互,具有一键开关功能和待机超低功耗的功能。
6)通过本实用新型,手持设备具有两种供电方式,分别为电池包供电和miniUSB插充电宝供电,以提供多种充电,以保持电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无线升级方法和手持设备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无线升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无线升级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步骤S110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无线升级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持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模块的外围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无线收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升级方法,包括步骤:
S110当采集到每个子设备的丢包集合后,发送所述丢包集合中的数据包至每个所述子设备。
S120当每个所述子设备存在丢包情况时,接收每个所述子设备的单播请求,以发送对应的数据包至每个所述子设备进行存储;
S130当每个所述子设备请求完毕后,发送升级数据包分发完成的信号帧至所述子设备,以使所述子设备进行升级操作。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升级方法,包括步骤:
S001通过广播方式发送升级数据包到至少一个子设备,并接收每个所述子设备的丢包信息,以完成广播发送。
S002根据每个所述子设备的丢包信息,分析每个所述子设备是否存在丢包情况。
其中,所述丢包信息包括丢包序列。
S003当所述子设备存在丢包情况时,根据每个所述子设备的节点号从低到高排序,并利用每个所述子设备丢包序列计算丢包集合。
S110当采集到每个子设备的丢包集合后,发送所述丢包集合中的数据包至每个所述子设备。
S120当每个所述子设备存在丢包情况时,接收每个所述子设备的单播请求,以发送对应的数据包至每个所述子设备进行存储;
S130当每个所述子设备请求完毕后,发送升级数据包分发完成的信号帧至所述子设备,以使所述子设备进行升级操作。
具体的,在所述通过广播方式发送升级数据包到至少一个子设备,并接收每个所述子设备的丢包信息,以完成广播发送之前,包括步骤: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准备命令数据,并延时第一预设时间,以等待子设备接收到所述准备命令数据后完成升级准备。
其中,所述准备命令数据包括准备命令和准备校验码。
其中,所述丢包序列包括:
当接收所述升级数据包后,每个所述子设备根据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包序列与总包序列进行比较,并生成每个所述子设备的丢包序列;
所述丢包序列通过每个所述子设备以单播方式进行发送。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升级方法,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110所述当采集到每个子设备的丢包集合后,发送所述丢包集合中的数据包至每个所述子设备,还包括步骤:
S111在发送所述丢包集合时,接收所述子设备中最小节点号的子设备回复的是否收到数据包及数据包校验是否成功的信息。
S112当未收到数据包和/或数据包校验不成功时,循环发送所述丢包集合中的数据包。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升级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
S210当手持设备给多个子设备进行升级时,首先以广播方式进行全体子设备顺利进行数据的分包传输,并根据子设备回复的ack信息进行记录。
S220当第一遍广播结束后,手持设备会根据各子设备丢包情况求取最小子集合的数据包,进行第二轮的广播发送,各子设备接收到后会更新本地已保存数据包并回复给手持设备进行确认。
S230当第二遍最小子集合数据包传输完成后,手持设备会发送这一轮结束的信号帧给系统的子设备,子设备接收到后会进行第三轮各自丢包情况请求,此时请求顺序按各子设备编号从低至高开始请求,该请求为单播请求。
S240手持设备收到单个子设备请求后,会把相对应的数据包发送给各子设备进行存储。
S250子设备请求完毕后,手持设备会发送整体数据升级完成的信号帧给各子设备进行实际的升级操作。
其中,关于求取最小子集合的数据包具体包括步骤:
主机进行第一轮广播发送所有数据分包发给从机,发送完毕后,从机会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数据包序列与总包序列进行比较,并汇总出各从机自身丢包的序列集合。间隔一段时间后,从机通过单播将自身丢包序列发送给主机。主机收到各个从机的丢包序列后,根据从机的节点号从低到高排序,并将各从机丢包序列进行最小集合计算,计算完成后进行第二轮的广播下发丢包集合。按照从机的节点号从低到高序号,第二轮下发时,最小的节点号的从机会回复是否收到数据包及数据包校验是否成功的信息给主机,如果不成功,主机会第二次下发该条丢包指令。如此循环直至第二轮广播下发结束。依次再循环,直至所有从机都收到升级数据包结束。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升级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步骤:
无线升级需要一个zigbee模块作为主机发送bin固件,主机为Master(M),待升级的从机为Slaver(S),升级过程步骤如下:
步骤一:主机先广播发送命令1(命令+版本号+固件长度+校验),并延时3秒,等待从机接收到命令后准备就绪。
步骤二:主机最少以间隔200毫秒延时连续发送广播发送命令2(命令+数据包序号+数据+校验),直至固件发送完毕,从机接收固件数据包。
步骤三:主机广播发送固件完毕后,发送命令3(命令+版本号+固件长度+校验),从机若接收无丢包情况,则对接收到的固件包校验,校验无误后,自动重启更新固件。
步骤四:主机广播发送命令8(命令+版本号+固件长度+校验)。
步骤五:若某些从机接收固件丢包,则收到主机命令8后,会以0.5秒为间隔,单播发送请求数据包命令9(起始标志+命令+数据包序号+结束标志)给主机,主机接收到后,根据数据包序号取数据,再以广播发送命令9(命令+数据包序号+数据+校验),循环持续到从机全部接收到丢失数据包。
步骤六:从机接收丢包完毕后,单播发送命令7(起始标志+命令+数据+结束标志)给主机,主机接收到此命令后,广播发送命令3(命令+版本号+固件长度+校验),则从机检验固件无误后,重启更新固件。
步骤七:若有多个从机升级过程中丢包,则会重复步骤五~六,直至全部从机接收数据完毕。
其中,手持设备为主机,各子设备为从机。
实施例六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设备,应用于所述无线升级方法,包括:
主控模块10,用于控制手持设备对至少一个子设备进行无线升级;
无线收发模块20,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10的控制下,发送升级数据包到至少一个子设备,以实现所述子设备的无线升级。
示例性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20,用于当采集到每个子设备的丢包集合后,发送所述丢包集合至每个所述子设备;接收每个所述子设备的丢包数据的单播请求,以发送对应的丢包数据至每个所述子设备进行存储;当每个所述子设备请求完毕后,发送整体数据升级完成的信号帧至所述子设备,以使所述子设备进行升级操作。
实施例七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设备,应用于所述无线升级方法,包括:主控模块10和无线收发模块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10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子设备存在丢包情况时,根据每个所述子设备的节点号从低到高排序,并利用每个所述子设备丢包序列计算丢包集合。
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升级数据包、丢包信息和丢包集合,以供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STM32单片机,所述STM32单片机连接有外围电路,以供所述STM32单片机正常运行。
有线通讯接口,用于本地串行数据互联。
示例性的,如图7~9所示,主控模块即主控板的原理图,所述主控板包括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包括晶振电路、按键电路、驱动显示屏电路、报警电路。所述存储单元包括8GB SD卡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电路。
因为公交安全系统内的各种检测子设备不具备与云平台直接交互的能力,最新的升级文件不能直接下载更新,子设备的保存本地各种故障、错误、升级的日志信息也不能直接上传到云平台。通过本方案中的主控模块的设计,手持设备具备与云平台外网通讯数据交互的能力,可以快速下载/上传各种图片、音频、固件等生产文件至手持设备本地进行存储。
实施例八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设备,应用于所述无线升级方法,包括:主控模块10和无线收发模块20。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20包括:
主芯片,通过电感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通过广播方式发送准备命令数据,并延时第一预设时间,以等待子设备接收到所述准备命令数据后完成升级准备。
差分天线单元,与所述主芯片的无线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以使在所述主芯片的控制下,以无线通讯方式收发数据。
其中,所述差分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一天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感、第二电容与差分正相段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容还通过上拉电容接地。
第三电容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二天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通过第四电感、第五电容与差分反相段天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还通过第二电感接地。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的无线收发模块的原理图。无线收发模块可以包括zigbee无线广播通讯模块。
具体包括主芯片(CC2530 QFN40)以及外围电路,以使手持设备和若干个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外围电路中包括晶振电路。差分天线单元包括两个差分天线(ANT1、ANT2),其中天线(ANT1)通过电容(C57C63)、电感(L1)、上拉电容(C55)、电容(C56)与主芯片的端口(RF_N)连接。天线(ANT2)通过电容(C63)、电容(C59)、下拉电感(L2)、电容(C58)与主芯片的端口(RF_P)连接,以实现无线收发数据。
利用zigbee无线广播通讯可以实现无线升级的一对多的情况,也可以利用zigbee无线单播通讯实现单个子设备特殊的数据请求。公交车距离近,zigbee单播通讯丢包率小于0.1%。
实施例九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设备,应用于所述无线升级方法,包括:主控模块10、无线收发模块20和电源管理模块30。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中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30包括:
速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手持设备的充电速度。
外部供电单元,通过第一有线充电接口、电感与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速度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所述手持设备充电。
电池包供电单元,与第二有线充电接口连接,用于输入内部电池包的电源为所述手持设备供电。
休眠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包供电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休眠。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所述速度控制单元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2),型号为APL3202BI_TRL。端口(1)通过电阻(R9)、电阻(R13)接地,端口(2)直接接地。端口(3)通过下拉电容(C4)接地,还与控制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端口(4)通过二极管(D2)输入5V电压,端口(5)通过电阻(R12)接地。
其中,端口(1)还与LED显示电路连接,所述LED显示电路包括蓝灯、红灯以及三极管,电源端通过电阻(R74)连接蓝灯的第二端以及红灯的第二端,红灯的第一端连接三级管的第三端,三极管的第二端接地,三极管的第一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的端口(1),通过红灯和蓝灯显示充电速度。
具体的,所述电池包供电单元包括:
实体开关电路,用于输入开关控制指令;
信号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实体开关电路、所述休眠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输入电信号控制电池包的接入。
具体的,所述实体开关电路包括:电池开关、三极管和稳压管。
所述电池开关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电池开关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接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入外部的3.3V电压,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射极还连接第三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稳压管分别与所述电池开关、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用于输出稳定电压。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实体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2),稳压管(Q1),所述电池开关通过第一电阻(R1)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1)连接,所述电池开关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阻(R5)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接入。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3)通过第二电阻(R2)接入外部的3.3V电压,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2)接地,所述发射极(2)还连接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
所述稳压管(Q1)分别与所述电池开关、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用于输出稳定电压。
具体的,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包括:开关芯片、三极管。
所述开关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感,还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开关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开关信号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所述开关芯片(AO4406)的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和第三引脚(3)连接第一电感(FB2),还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开关芯片(AO4406)的第四引脚(4)通过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一电感(FB2)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3)通过第七电阻(R7)与所述第四引脚(4)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1)通过第八电阻(R8)与开关信号使能端(PWR_EN)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2)接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程序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程序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示例性的,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示例性的,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示例性的,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升级方法,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手持设备对至少一个子设备进行无线升级;
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发送升级数据包到至少一个子设备,以实现所述子设备的无线升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子设备存在丢包情况时,根据每个所述子设备的节点号从低到高排序,并利用每个所述子设备丢包序列计算丢包集合;
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升级数据包、丢包信息和丢包集合,以供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
主芯片,通过电感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通过广播方式发送准备命令数据,并延时第一预设时间,以等待子设备接收到所述准备命令数据后完成升级准备;
差分天线单元,与所述主芯片的无线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以使在所述主芯片的控制下,以无线通讯方式收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STM32单片机,所述STM32单片机连接有外围电路,以供所述STM32单片机正常运行;
有线通讯接口,用于本地串行数据互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一天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感、第二电容与差分正相段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容还通过上拉电容接地;
第三电容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二天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通过第四电感、第五电容与差分反相段天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还通过第二电感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
速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手持设备的充电速度;
外部供电单元,通过第一有线充电接口、电感与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速度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所述手持设备充电;
电池包供电单元,与第二有线充电接口连接,用于输入内部电池包的电源为所述手持设备供电;
休眠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包供电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休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供电单元包括:
实体开关电路,用于输入开关控制指令;
信号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实体开关电路、所述休眠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输入电信号控制电池包的接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开关电路包括:电池开关、三极管和稳压管;
所述电池开关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电池开关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接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入外部的3.3V电压,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射极还连接第三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稳压管分别与所述电池开关、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用于输出稳定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包括:开关芯片、三极管;
所述开关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感,还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开关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开关信号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CN202021730331.8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手持设备 Active CN212381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0331.8U CN212381244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手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0331.8U CN212381244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手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1244U true CN212381244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0331.8U Active CN212381244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手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1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9578B (zh) 故障检测系统和方法、电视机
US20200301696A1 (en) Electrical device and program update method thereof
CN210327637U (zh) 一种空调器用协议转换装置及通讯系统
CN105159109B (zh) 一种plc控制器远程升级系统
CN102842939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CN103973643A (zh) 智能协议转换器
CN104639213A (zh) 基于usb连线来进行蓝牙配对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23732A (zh) 无线多点ddc edid信息共享装置及方法
CN114039808B (zh) 基于can的多通道的can/lin/sent转发协议
CN212381244U (zh) 一种手持设备
CN108337668B (zh) 一种蓝牙标签配置器
CN101494543B (zh) 蓝牙无线集线器与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装置
CN109168093B (zh) Odn上光纤端口的定位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14101428U (zh) 一种总线型设备地址自动分配装置
CN113867758A (zh) 无人机自动升级方法、装置、无人机、遥控端及存储介质
CN106768040A (zh) 基于MiwiTM无线传输技术的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2129760A (zh) 具有学习功能的遥控系统及其学习方法
CN212675584U (zh) 无线充电发射芯片
CN10802774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970365A (zh) 一种无线升级方法和手持设备
CN207557927U (zh) 一种仪表及手持软件更新工具
CN212572980U (zh) 一种手持设备
CN112020157A (zh) 一种与预警系统交互的方法和手持设备
CN108123863A (zh) 家用电器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家用电器
CN111698297B (zh) 一种可升级的电子桌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