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7662U -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7662U
CN212377662U CN202020699086.2U CN202020699086U CN212377662U CN 212377662 U CN212377662 U CN 212377662U CN 202020699086 U CN202020699086 U CN 202020699086U CN 212377662 U CN212377662 U CN 212377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positioning
panel
suppor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90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y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y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y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y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90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7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7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7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包括:面板,面板一侧底端转动设置有托板,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且所述面板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托板的收容槽,底座,设置在面板底部,用于支撑部件;以及,支撑柱组件,用于连接面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结构大小相同;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一端连接,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一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另一端相连接。实现了当移动终端放置在本申请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上面时不易发生晃动和摔倒,极大提高了移动终端支架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现代人们离不开的信息交流和娱乐工具,由于移动终端的普及性,人们日常生活需要频繁使用移动终端,如观看视频、联络通信,长期用手托举电子设备容易造成手部劳累,移动终端支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现有的固定框架式移动终端支架,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外出携带时,不仅不可以进行折叠收纳,携带极为不便,而且在移动终端支架在使用过程,移动终端支架稳定性很差,当移动终端放置在上面时容易发生晃动和摔倒,极大影响了移动终端支架的使用效果。
故需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包括:
面板,用于支撑移动终端,所述面板一侧底端转动设置有托板,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且所述面板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托板的收容槽,
底座,设置在所述面板底部,用于支撑部件;以及,
支撑柱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结构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另一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与所述底座顶端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杆的两侧的第一通孔;以及,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与所述面板一侧连接,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设有第一滑槽,用于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活动杆长边平行,且贯穿所述活动杆底面;
其中,所述固定杆顶端外壁与所述活动杆通过所述第一滑槽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定位组件,通过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定位槽接触限位,从而控制所述活动杆位置。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定位槽接触限位,所述定位块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接触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定位槽卡接的定位锯齿;
安装板,用于限定所述定位块的位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并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可拆卸连接;以及,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件上的定位锯齿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定位槽卡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卡接固定;
当所述定位块限位时,所述定位锯齿与所述定位槽卡接;当所述活动杆相对所述固定杆滑动时,所述定位槽的槽壁挤压所述定位块,以使得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切换到第一滑槽内的另外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壁还设有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长边平行,所述定位槽设有两排,且关于第二滑槽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面上还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活动杆进行导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所述固定杆外部,用于所述活动杆的滑动导向,所述套筒内壁底端与所述固定杆底端外壁连接,且所述套筒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外壁相对滑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包括:
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固定杆一端,所述第一端部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卡接;以及,
第二端部,位于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截面大于所述第二端部截面,从而用于对所述活动杆位置进行限定。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制冷散热器,所述制冷散热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制冷散热器包括:
支架主体,用于与面盖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
限位夹,所述限位夹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制冷器组件,所述制冷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以及,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制冷器组件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温度升高。
可选的,所述制冷器组件包括:
制冷器本体;所述制冷器本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制冷铝片,所述制冷铝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外表面上;以及,
制冷硅胶片,所述制冷硅胶片设置在所述制冷铝片上。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组件与风扇之间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制冷散热器可替换为制冷散热组件所述制冷散热组件包括:
面盖;
支架主体,用于与面盖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
限位夹,所述限位夹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以及,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风扇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温度升高。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包括:面板,面板一侧底端转动设置有托板,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且所述面板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托板的收容槽,底座,设置在面板底部,用于支撑部件;以及,支撑柱组件,用于连接面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结构大小相同;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一端连接,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一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另一端相连接。实现了当移动终端放置在本申请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上面时不易发生晃动和摔倒,极大提高了移动终端支架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通过弹性件挤压定位块,从而使得定位块一侧的定位锯齿与活动杆上的定位槽进行卡接限位,此结构能够良好的控制固定杆与活动杆滑动行程,并且提高活动杆位置调节的精准率,大大提升了可调节支撑柱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通过将面板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通过将底座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当支撑较大重量的移动终端时,展开底座,使得移动终端支架整体重心下降,从而提升移动终端支架使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柱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柱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活动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冷散热器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冷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2497906000006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249790600000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请参照图1、图2、图8和图9,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柱结构爆炸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冷散热器爆炸图;图9 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冷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包括:
面板11,用于支撑移动终端,所述面板11一侧底端转动设置有托板12,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且所述面板11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托板12 的收容槽1111,
底座13,设置在所述面板11底部,用于支撑部件;以及,
支撑柱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面板11和所述底座13,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柱14与第二支撑柱4S,所述第一支撑柱14与所述第二支撑柱 4S结构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柱14一端与所述面板11下表面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3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S一端与所述面板11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S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3另一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移动终端支架都是采用一个支撑柱来作为一种终端的支撑点,采用一个支撑柱作为支撑点,由于采用一个支撑柱作为支撑点容易发生晃动不稳定;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一支撑轴与第二支撑轴一起作为支撑点,能够起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在移动终端放置在上面不会发生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包括:
面板11,用于支撑移动终端,所述面板11一侧底端转动设置有托板12,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且所述面板11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托板12 的收容槽1111,
底座13,设置在所述面板11底部,用于支撑部件;以及,
支撑柱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面板11和所述底座13,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柱14与第二支撑柱4S,所述第一支撑柱14与所述第二支撑柱4S结构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柱14一端与所述面板11下表面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3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S一端与所述面板11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S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3另一端相连接。实现了当移动终端放置在本申请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上面时不易发生晃动和摔倒,极大提高了移动终端支架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14包括:
固定杆141,所述固定杆141底端与所述底座13顶端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41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杆141的两侧的第一通孔1412a;以及,
活动杆142,所述活动杆142顶端与所述面板11一侧连接,所述活动杆 142另一端设有第一滑槽1421,用于与所述固定杆14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421与所述活动杆142长边平行,且贯穿所述活动杆142底面;
其中,所述固定杆141顶端外壁与所述活动杆142通过所述第一滑槽1421 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滑槽1421内部设有定位槽1421a,所述第一通孔1412a 内设有定位组件144,通过所述定位组件144与所述定位槽1421a接触限位,从而控制所述活动杆142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柱14包括固定杆141以及活动杆142,固定杆 141底端与底座13顶端一侧转动连接,固定杆141顶端设有贯穿固定杆141 两侧的第一通孔1412a;活动杆142顶端与面板11一侧连接,且另一端设有第一滑槽1421,第一滑槽1421与活动杆142长边平行,且贯穿活动杆142底面;
固定杆141顶端外壁与活动杆142通过第一滑槽1421相对滑动,第一滑槽1421内部设有定位槽1421a,第一通孔1412a内设有定位组件144,通过所述定位组件144与所述定位槽1421a接触限位,从而控制活动杆142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通过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支撑柱长度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具有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且固定杆141 与活动杆142142连接处设有定位组件144,可大大提升支撑柱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144包括:
定位块144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412a靠近所述第一滑槽142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定位槽1421a接触限位,所述定位块1441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421接触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定位槽1421a卡接的定位锯齿;
用于限定所述定位块1441的位置,所述安装板144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412a另一端,并与所述固定杆141侧壁可拆卸连接;以及,
弹性件1442,设置在所述定位块1441与所述安装板1443之间,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件1442上的定位锯齿与所述第一滑槽1421内的定位槽1421a卡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杆141与所述活动杆142卡接固定;
当所述定位块1441限位时,所述定位锯齿与所述定位槽1421a卡接;当所述活动杆142相对所述固定杆141滑动时,所述定位槽1421a的槽壁挤压所述定位块1441,以使得所述定位块1441在所述弹性件1442的弹性作用下切换到第一滑槽1421内的另外定位槽1421a。
请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对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144结构进行阐述: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活动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144包括定位槽1421a、定位块1441以及弹性件 1442;其中,定位槽1421a设置在第一滑槽1421内,用于限定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的连接位置;定位块1441设置在固定杆141一端,用于与定位槽 1421a接触限位,固定杆141一端设有用于收纳定位块1441的第一通孔1412a,定位块1441一侧设有连接面,连接面上设有若干定位锯齿,若干定位锯齿用于与定位槽1421a卡接,从而限定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的连接位置;弹性件1442设置在第一通孔1412a内,用于挤压弹性件1442上的定位锯齿与第二滑槽1421b内的定位槽1421a卡接,从而使得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 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1421内壁还设有的第二滑槽1421b,所述第二滑槽1421b与所述第一滑槽1421长边平行,所述定位槽1421a设有两排,且关于第二滑槽1421b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面上还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滑槽1421b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活动杆142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1421a设有若干组,且若干定位槽1421a沿第一滑槽1421长边排列;如图所示,当定位块1441限位时,定位锯齿与定位槽1421a 卡接;如图9所示,当活动杆142与固定杆141相对滑动时,定位槽1421a 的槽壁加压定位块1441,以使得定位块1441在有弹性件1442的弹性作用下且换到第一滑槽1421内的另外定位槽1421a。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槽1421内壁还设有第二滑槽1421b,第二滑槽1421b 与第一滑槽1421的长边平行;定位块1441的连接面上还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用于与第二滑槽1421b滑动连接,从而对活动杆142进行滑动导向,大大提升了支撑柱结构伸缩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1421a设有两排,且关于第二滑槽1421b对称设置,此结构分布均匀,大大提升了定位组件144 使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1441远离连接面一侧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限定弹性件1442的位置,防止弹性件1442移动错位,可大大的提升定位组件144 结构实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14还包括:
套筒13,所述套筒13套接在所述固定杆141外部,用于所述活动杆142 的滑动导向,所述套筒13内壁底端与所述固定杆141底端外壁连接,且所述套筒13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142外壁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套筒13,套筒13套接在固定杆141外部,用于活动杆142的滑动导向,套筒13内壁底端与固定杆141底端外壁连接,且套筒13另一端与活动杆142外壁相对滑动。
套筒13一侧设有与安装板1443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孔,避让孔用于安装定位组件144;此外,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杆 142滑动位置的定位组件144。通过套筒13将活动杆142的外壁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滑动偏移,大大提升了支撑柱伸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141包括:
第一端部1411,位于所述固定杆141一端,所述第一端部1411一端与所述底座13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411外壁与所述套筒13内壁卡接;以及,
第二端部1412,位于在所述固定杆141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滑槽1421 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1411截面大于所述第二端部1412截面,从而用于对所述活动杆142位置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杆141包括第一端部1411以及第二端部1412,第一端部1411位于固定杆141一端,第一端部1411一端与底座13顶端转动连接,第一端部1411外壁与套筒13内壁卡接;第二端部1412位于固定杆141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滑槽1421滑动连接;其中第一端部1411截面大于第二端部 1412截面,从而用于对活动杆142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制冷散热器15,所述制冷散热器15 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制冷散热器15包括:
支架主体152,用于与面盖151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
限位夹153,所述限位夹153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的移动终端;
电路板154,所述电路板154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制冷器组件155,所述制冷器组件155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并与所述电路板154进行电性连接;以及,
风扇156,所述风扇156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154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制冷器组件155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的移动终端温度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面盖151、支架主体152、限位夹153均由轻质材料组成,能够减轻整个制冷散热支架的重量方便用户携带;面盖151上还设有通风孔;游戏和视频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会消耗非常大的电量,移动终端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并且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的速率也会加快,时间若超过了手机运行所能够承担的极限,移动终端就会停止工作,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因此,制冷器产生的制冷效果能够将移动终端的温度降下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制冷支架散热器,包括面盖151;支架主体 152,用于与面盖151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限位夹153,所述限位夹 153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的移动终端;电路板154,所述电路板154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制冷器组件155,所述制冷器组件155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并与所述电路板154进行电性连接;以及,风扇156,所述风扇156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154进行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制冷器组件155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 152上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避免当移动终端处于播放视频或者处于游戏状态下移动终端温度急剧升高,影响用户的体验,损坏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器组件155包括:
制冷器本体1551;所述制冷器本体1551与所述电路板154电连接;
制冷铝片1552,所述制冷铝片1552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外表面上;以及,
制冷硅胶片1553,所述制冷硅胶片1553设置在所述制冷铝片1552上。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铝片1552与制冷硅胶片1553能够快速的将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散发掉,在移动终端运行一些不会产生大量热的程序时,具有维持移动终端始终在一个低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散热件157,所述散热件157设置在所述制冷器组件与风扇156之间并与所述电路板154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件157的表面积略小于支架本体的表面积,散热件 157能够将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掉,利于移动终端上运行的程序稳定不会受到手机温度过高的影响。
此外,进一步地说明的是,所述限位夹153包括:
第一拉簧1531,所述第一拉簧1531一端可拉伸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52 一端;
第二拉簧1532,所述第二拉簧1532一端可拉伸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52 另一端;
第一夹紧块1533,所述第一夹紧块1533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簧1531 另一端;以及,
第二夹紧块1534,所述第二夹紧块1534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拉簧1532 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夹紧块1533与第二夹紧块1534相互配合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的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拉簧1531与第二拉簧1532结构相同,能够拉伸可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移动终端夹持在本申请的支架主体152上。第一夹紧块 1533与第二夹紧块1534能够在拉簧拉伸状态下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0-360 度,将支架主体152外表面或者面盖151外表面当做移动终端的接触面,其中旋转180度为将面盖151外表面当做移动终端的接触面。
此外,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第一夹紧块1533与第二夹紧块153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紧块1533与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移动终端接触的部分设有纹路齿1533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紧块1533与第二夹紧块1534上与移动终端接触的部分设置纹路齿15331,能够增加第一夹紧块1533与第二夹紧块1534的摩擦力与压力,避免移动终端从本申请制冷支架散热器上掉落下来,影响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散热器15可替换为制冷散热组件所述制冷散热组件包括:
面盖151;
支架主体152,用于与面盖151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
限位夹153,所述限位夹153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的移动终端;
电路板154,所述电路板154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以及,
风扇156,所述风扇156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154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风扇156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52上的移动终端温度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展开以及收纳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底座13通过支撑柱将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面板11进行支撑,且面板11 一端与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托板12转动连接,托板12在活动轨迹上有收缩位和延展位。
在移动终端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托板12位于收缩位,托板12与面板 11处于同一延伸平面,底座13、支撑柱以及面板11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
在使用者使用移动终端支架支撑移动终端时:
一、展开底座13,并将支撑柱相对于底座13一端转动展开。
在展开底座13时,拉动第二延伸板132,使得第二延伸板132与第二固定板131相对滑动;第二延伸板132逐渐远离第二固定板131。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支架底座13通过第二固定板131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板132,在使用移动终端支架支撑移动终端时,将第二延伸板132从第二固定板131 一端抽出使用,可使得移动终端支架支撑移动终端更稳定。此外,本结构的移动终端支架可适用于支撑多种尺寸的移动终端,大大提升了移动终端支架的实用性。
二、拉伸第一支撑柱14与第二支撑柱4S,并将面板11相对于支撑柱另一端转动展开。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柱长度可调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柱包括固定杆141 以及至少活动杆142;固定杆141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11顶端一侧转动连接;活动杆142顶端与面板11一侧连接,活动杆142一侧设有第一滑槽1421,第一滑槽1421沿活动杆142长边延伸,且贯穿活动杆142底端,用于与固定杆 141滑动连接,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滑动连接,从而使支撑柱长度可调。此外,固定杆141与活动杆142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杆142位置的定位组件144,定位组件144通过定位块1441限位时,定位锯齿与定位槽1421a 卡接;当活动杆142与固定杆141相对滑动时,定位槽1421a的槽壁加压定位块1441,以使得定位块1441在有弹性件1442的弹性作用下且换到第一滑槽1421内的另外定位槽1421a。
本实施例中,支撑柱顶端与面板11转动连接,通过支撑柱与面板11转动连接,便于调节移动终端支架支撑移动终端的使用角度,提升实用性。本实施例中,以支撑柱延伸方向为0°,支撑柱与底座13间的可调节夹角范围介于0°~95°之间,支撑柱与面板11间的可调节夹角范围介于0°~95°之间。
三、打开托板12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的托板12上设有转动轴孔,面板11上的收容槽1111内设有用于套接转动轴孔的转动轴。面板11与固定移动终端的支撑挡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使得托板12可收纳。
此外,转动轴位于转动轴孔内部,且转动轴上套接有扭簧,在收缩移动终端支架时,转动轴上套接的复位弹簧受压,在展开移动终端支架时,复位弹簧弹性恢复,使得托板12能自动展开,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升装置便携性。
四、展开面板11。
本实施例中的面板11包括第一固定板111和第一延伸板112。其中第一固定板111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第一固定板111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托板 12的收容槽1111,第一固定板111另一侧与支撑柱顶端连接,且第一固定板 111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条1112,第一滑条1112长边与第一固定板111长边平行。第一延伸板112用于延长面板11,第一延伸板112上设有第三滑槽 1121。第一延伸板112通过第三滑槽1121与第一滑条1112配合使用,可与第一固定板111滑动连接,从而使得面板11的长度可调。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支架面板11通过第一固定板111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板112,在使用移动终端支架支撑移动终端时,将第一延伸板112 从第一固定板111一端抽出使用,可使得移动终端支架支撑移动终端更稳定。此外,本结构的移动终端支架可适用于支撑多种尺寸的移动终端,大大提升了移动终端支架的实用性。
在使用者将移动终端支架进行收纳时:首先收纳面板11;其次调整托板 12与面板11之间的距离,直至托板12可收纳在面板11的收容槽1111内;然后收纳支撑柱,将活动杆142收纳至套筒13内;再调整面板11与支撑柱的旋转角度,直至面板11延伸方向与支撑柱延伸方向平行;然后再收纳底座 13;最后将支撑柱旋至与底座13顶面延伸方向平行,此时面板11远离支撑柱一侧与底座13顶面贴合,桌面移动终端支架折叠完成,便于收纳。
若用户需要打开制冷器15,通过USB连接线将制冷器与外接电源连接,产生制冷效果,对放置在面板上的移动终端进行散热和降温。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的使用过程。
综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用于支撑移动终端,所述面板一侧底端转动设置有托板,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且所述面板一侧底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托板的收容槽,
底座,设置在所述面板底部,用于支撑部件;以及,
支撑柱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结构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一端与所述面板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另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与所述底座顶端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杆的两侧的第一通孔;以及,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与所述面板一侧连接,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设有第一滑槽,用于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活动杆长边平行,且贯穿所述活动杆底面;
其中,所述固定杆顶端外壁与所述活动杆通过所述第一滑槽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定位组件,通过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定位槽接触限位,从而控制所述活动杆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定位槽接触限位,所述定位块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接触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定位槽卡接的定位锯齿;
安装板,用于限定所述定位块的位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并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可拆卸连接;以及,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件上的定位锯齿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定位槽卡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卡接固定;
当所述定位块限位时,所述定位锯齿与所述定位槽卡接;当所述活动杆相对所述固定杆滑动时,所述定位槽的槽壁挤压所述定位块,以使得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切换到第一滑槽内的另外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壁还设有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长边平行,所述定位槽设有两排,且关于第二滑槽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面上还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活动杆进行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所述固定杆外部,用于所述活动杆的滑动导向,所述套筒内壁底端与所述固定杆底端外壁连接,且所述套筒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外壁相对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
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固定杆一端,所述第一端部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卡接;以及,
第二端部,位于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截面大于所述第二端部截面,从而用于对所述活动杆位置进行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制冷散热器,所述制冷散热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制冷散热器包括:
支架主体,用于与面盖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
限位夹,所述限位夹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制冷器组件,所述制冷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以及,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制冷器组件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温度升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组件包括:
制冷器本体;所述制冷器本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制冷铝片,所述制冷铝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外表面上;以及,
制冷硅胶片,所述制冷硅胶片设置在所述制冷铝片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组件与风扇之间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散热器可替换为制冷散热组件所述制冷散热组件包括:
面盖;
支架主体,用于与面盖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
限位夹,所述限位夹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可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以及,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风扇能够产生风加快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阻止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移动终端温度升高。
CN202020699086.2U 2020-04-29 2020-04-29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Active CN212377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9086.2U CN212377662U (zh) 2020-04-29 2020-04-29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9086.2U CN212377662U (zh) 2020-04-29 2020-04-29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7662U true CN212377662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9086.2U Active CN212377662U (zh) 2020-04-29 2020-04-29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7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30334A1 (en) Adjustable Holding Apparatus
US20120236527A1 (en) Suppor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support apparatus
CN21061143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1209737U (zh) 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桌面手机支架
CN212377662U (zh) 可调节的双支撑柱移动终端支架
CN203164858U (zh) 一种新型散热支架
CN212203856U (zh) 可调节移动终端支架
CN211821504U (zh) 多功能云台装置
CN211209738U (zh) 具有可调节支撑柱的手机支架
CN20943334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113266741A (zh) 一种平板电脑专用便携式保护支架
CN220626993U (zh) 一种高效的电脑散热装置
CN205179163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0196917U (zh) 一种旋转式可上下移动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21034954U (zh) 一种平板电脑支架
CN213879907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CN216956816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笔记本电脑
CN213656129U (zh) 智能设备游戏支架结构
CN213930040U (zh) 半导体散热支架
CN211403070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小型手持投影装置
CN213242152U (zh) 一种变压器用安装底座
US20230301016A1 (en) Stand having fans for laptop
CN220087330U (zh) 一种手机自拍杆
CN20474055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219980865U (zh)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