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5960U -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5960U
CN212375960U CN202020981974.3U CN202020981974U CN212375960U CN 212375960 U CN212375960 U CN 212375960U CN 202020981974 U CN202020981974 U CN 202020981974U CN 212375960 U CN212375960 U CN 212375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ewage
branch pipe
vertical pip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19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强
邱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QUN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QUN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QUN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QUN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19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5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5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5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卫生间、厨房、阳台等排水场所实现同层排水需要降板的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由污水排放扩容体和废水排放扩容体构成,所述的污水排放扩容体由上立管接口、污水横支管接口和下扩容口构成;所述的废水排放扩容体由废水横支管、排水汇聚体和立管扩容体构成。本实用新型集立管排水通气、支管排水、废水水封结构于一体,能实现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建筑排水场所无需降板和抬高地面的同层排水,同时有效防止排水管道系统内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提高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节省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建筑排水旋流器,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阳台、厨房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使用的旋流器使用于建筑同层排水时,建筑均需地面结构降楼板或抬楼板,且降板或抬板距离高,当改变污水横支管排水方向时,因旋流器内部导流叶片结构产生变化,会造成立管排水流量大幅降低,甚至缺失提高立管排水流量的导流效果,且立管污水会返流入废水横支管水封装置内,造成下层用户排水管道的卫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建筑卫生间、阳台、厨房使用时,能实现建筑结构地面不降板、不抬板,且排水横支管的底部不露出本层地面楼板,在污水横支管连接不同位置、不同方向排水器具排水时,使排水立管的排水流量变化不大,使立管压力波动在正负400帕情况下,单根立管的排水流量均能超过相同口径的两根立管的排水流量,满足高层建筑的卫生间、阳台、厨房的排水流量需求,且排水立管中的污水不会因立管旋流排水,产生污水倒灌入排水横支管的水封装置内,不会造成上层用户排水,影响下层用户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由污水排放扩容体和废水排放扩容体构成,污水排放扩容体位于废水排放扩容体的上方;所述的污水排放扩容体由上立管接口、污水横支管接口和下扩容口构成;所述的上立管接口位于污水横支管接口和下扩容口的上方,下扩容口的内径大于上立管接口以及污水横支管接口的内径,内径大于90mm小于280mm,该结构使本层排放较大量的污水时,污水横支管排水产生的水膜不会覆盖排水立管中污水排放扩容体内的上下通气,可提高立管排水流量;所述的污水横支管接口位于下扩容口上,污水横支管接口的流道呈逆时针切向连通接入下扩容口,该结构使污水横支管排水排入排水立管时,在排水立管中形成逆时针附壁旋流下排,中间通气,附壁排水,不会使排水堵塞中间通气,能提高立管排水流量;所述的污水横支管接口与下扩容口的连通出口的上方的下扩容口上有上排水导向挡板,该结构导向挡板可防止立管排水流入污水横支管;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凸出下扩容口的内壁,凸出最宽处大于污水横支管接口内径的五分之一、小于污水横支管接口的内径,该结构使本层污水横支管排水时,上排水导向挡板没有完全阻挡立管中的气流流入污水横支管,可平衡污水横支管内的压力,提高污水横支管的排水充满度,进而提高污水横支管排水流量,使污水横支管不会产生堵塞;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的最高处在上立管接口下方的下扩容口的上端,且与污水横支管接口的内壁上端有通气缺口,该结构立管排水经经上排水导向挡板形成旋流,通气缺口在上立管接口的下方的下扩容口的上端,立管排水不会从通气缺口流入污水横支管,同时污水横支管排水在上排水导向挡板的下迎水面形成改变流向,形成旋流,同时通气缺口可向污水横支管补气或排气,提高污水横支管的排水充满度,提高排水流量,上排水导向挡板的最低处低于污水横支管接口与下扩容口连通出口的中部,上排水导向挡板最高处到最低处的高差在100mm以内,最高处到最低处的上迎水面在下扩容口的内壁呈逆时针方向凸出内壁,且上迎水面的面积大于1500mm2,该结构使上排水导向挡板形成一定旋流角度,在上排水导向挡板上迎水面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高差限定形成一定的旋流夹角,可使立管排水在管道内壁形成旋流,提高立管排水流量;所述的废水排放扩容体由废水横支管、排水汇聚体和立管扩容体构成,废水横支管、排水汇聚体与立管扩容体外壁封闭、内壁连通,连通处排水出口位于立管扩容体上,在下排水导向挡板的下方,该结构使立管排水在下排水导向挡板产生旋流,不会流入排水汇聚体的水封内,同时不影响废水横支管排水;所述的排水汇聚体排水入口朝向与立管扩容体上端的承口的朝向相同或相近;所述的废水横支管、排水汇聚体与立管扩容体相连通的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上下高度大于10mm,该结构保障废水横支管最高处的流道宽度和过流面积,且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的最低处高于排水汇聚体内壁最低处50mm以上,连通通道的最高处到连通处排水出口的出口最高处的落差大于10mm,该结构落差使排水立管的排水不会经连通处的排水出口和最高处的开口流入排水汇聚体形成的水封装置内;所述的排水汇聚体排水入口处有凹入排水汇聚体内腔的流道,流道底部开口处距离排水汇聚体内腔底部大于10mm且与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的最低处落差大于20mm,且流道底部开口以上与排水汇聚体顶部的内外壁封闭,该结构使排水汇聚体形成水封,阻止有害气体进入房间;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在立管扩容体上凸出立管扩容体的内壁,凸出最宽处小于立管扩容体下端的下排水接口内径的三分之二,且迎水面呈逆时针上下斜向凸出,且最高处到最低处的落差大于50mm小于300mm,该结构使下排水导向挡板形成一定逆时针旋流角度,同时又不影响立管中较大污物流下,在保障提高立管排水流量基础上不会使立管排水产生堵塞;所述的立管扩容体上端有承口,承口内或上方有橡胶密封圈,污水排放扩容体的下端外壁套在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端承口内或上方的橡胶密封圈下方的承口内,该结构可保障污水排放扩容体上的污水横支管自由旋转,连接不同位置的污水器具,立管扩容体可以套在橡胶密封圈内,橡胶密封圈套在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端承口内,也可以立管扩容体下端套有法兰压盖,法兰压盖下方套有橡胶密封圈,然后套在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端承口内,经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端承口外壁的法兰密封连接,同时该产品可开发成立管扩容体下端与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端形成密闭的连体结构,中间也就没有了承口、橡胶密封圈、承口的构造,但该构造丧失污水横支管自由转动的功能,只能定向连接排水器具;所述的立管扩容体上的承口下方到立管扩容体的下端的下排水接口处呈上大下小的椎体状;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在承口的下方、下排水接口的上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的内壁最低处b到废水横支管(7)底部的总高度大于90mm,小于180mm,该结构可将废水排放扩容体的排水汇聚体埋设在结构地面楼板中,排水汇聚体的底部外壁不露出地面楼板底面。
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流道底部以上的排水汇聚体有多个废水分支管接口便于连接多个废水排放器具,排水汇聚体排水入口到相邻的立管扩容体的外壁距离小于900mm使产品整体尺寸不会太大,方便安装。
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污水排放扩容体上的上立管接口有使立管排水产生逆时针旋流的排水改向旋流结构,该结构可使立管排水在进入排水旋流器扩容腔前形成旋流,利于使扩容腔内的气体向上排放,平衡立管中的压力波动,进而提高立管的排水流量。
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流道与排水汇聚体可分离,该结构利于排水汇聚体内清堵检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应用于建筑中,将废水排放扩容体的部分及所连通的排水汇聚体埋设在结构地面楼板中,由于废水排放扩容体、废水横支管及排水汇聚体的特殊构造,使结构地面无需降楼板或抬楼板,污水排放扩容体的上接口连接上方排水立管,废水排放扩容体的下排水接口连接下排水立管,污水横支管连接大便器,废水排放扩容体的排水汇聚的废水横支管接口连接废水排水器具,立管排水经排水改向旋流结构产生初步旋流入排水旋流器的立管扩容体,立管扩容体中,污水横支管连通出口上方的上排水导向挡板迎水面,形成加速旋流,上排水导向挡板的结构既形成加速旋流又使旋流水不会流入污水横支管,也不影响污水横支管同时排水,由于上排水导向挡板结构的特殊构造,同时立管排水产生的正压气体可顺上排水导向挡板在污水横支管与污水排放扩容体的连通出口的缺口排入污水横支管,平衡污水横支管内排放污水产生的压力,进而提高污水横支管内的排水充满度,进而提高污水横支管的排水流量,使污水横支管不易产生堵塞。同时污水横支管排水可经上排水导向挡板迎水面背面的挡板的导向改变水流方向,形成与上排水导向挡板迎水面相近角度的旋流流向,避免污水横支管排水与立管排水碰撞,堵塞立管中旋流产生的气柱通道,进而提高立管排水流量,立管排水混合污水横支管排水落入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的下排水导向挡板的迎水面,形成进一步的旋流,又由于废水横支管与废水排放扩容体的连通排水出口位于在下排水导向挡板的下方,同时连通排水出口的最低处高于排水汇聚体内壁的最低处50mm以上,废水横支管的连通通道的最高处高于连通处排水出口,且落差大于10mm,且结合下排水导向挡板的构造,形成废水横支管与废水排放扩容体连通的连通排水出口上方的立管排水不会流入废水排放扩容体上的连通排水出口及排水汇聚体内壁连通通道,进而流入排水汇聚体内形成的水封装置存水处,而下排水导向挡板的构造使立管排水进一步形成旋流,流入下方排水立管,同时废水横支管排水也会经下排水导向挡板的导向形成旋流,又由于上排水导向挡板在污水排放扩容体的构造及角度设置,当污水横支管转动任何方向连接不同方向的污水排放器具时,立管上方的排水及污水横支管的排水均会形成旋流流到废水排放扩容体内壁的下排水导向挡板迎水面上,因下排水导向挡板的构造及角度设置,均会使排水进一步加速旋流排入下方立管,排水均会在排水立管中形成水汽分流,进而提高立管排水流量,又由于废水排放扩容体、废水横支管及排水汇聚体的特殊构造,排水汇聚体内形成水封,排水汇聚体水封装置上方的废水分支管所连接的排水器具无需另连接水封装置或存水弯,使废水分支管不易产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俯视图。
图3为污水排放扩容体截面图。
图4为废水排放扩容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由污水排放扩容体1和废水排放扩容体2构成,污水排放扩容体1位于废水排放扩容体2的上方;所述的污水排放扩容体2由上立管接口3、污水横支管接口4和下扩容口5构成;所述的上立管接口3位于下扩容口5和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上方,下扩容口5的内径大于上立管接口3以及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径,内径为152mm;所述的污水水横支管接口4位于下扩容口5上,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流道呈逆时针切向连通接入下扩容口5;所述的污水横支管接口4与下扩容口5的连通出口11的上方的下扩容口5上有上排水导向挡板6;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6凸出下扩容口5的内壁,凸出最宽处为48mm、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径为92mm;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6的最高处在上立管接口3下方的下扩容口5的上端,且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壁上端有通气缺口61,上排水导向挡板6的最低处低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与下扩容口5连通出口11的中部,上排水导向挡板6最高处到最低处的高差为65mm,最高处到最低处的近水面在下扩容口5的内壁呈逆时针方向凸出内壁,且迎水面的面积为2200mm2;所述的废水排放扩容体2由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和立管扩容体9构成,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与立管扩容体9外壁封闭、内壁连通,连通处排水出口10位于立管扩容体9上,在下排水导向挡板12的下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朝向与立管扩容体9上端的承口13的朝向相同;所述的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与立管扩容体9相连通的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上下高度为40mm,且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高于排水汇聚体8内壁最低处85mm,连通通道的最高处到连通处排水出口10的出口最高处的落差为90mm;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处有凹入排水汇聚体8内腔的流道14,流道14底部开口处距离排水汇聚体8内腔底部为30mm、且与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落差为50mm,且流道14底部开口处以上与排水汇聚体8顶部的内外壁封闭;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12在立管扩容体9上凸出立管扩容体9的内壁,凸出最宽处为35mm,立管扩容体9下端的下排水接口19内径为100mm,且迎水面呈逆时针上下斜向凸出,且最高处到最低处的落差为180mm;所述的立管扩容体9上端有承口16,承口16内或上方有橡胶密封圈17,污水排放扩容体1的下端外壁套在废水排放扩容体2上端承口18内或上方的橡胶密封圈17下方的承口18内;所述的立管扩容体9上的承口18下方到立管扩容体9的下端的下排水接口19处呈上大下小的椎型状;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12在承口18的下方、下排水接口19的上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的内壁最低处b到废水横支管7底部的总高度为120mm。
实施例2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由污水排放扩容体1和废水排放扩容体2构成,污水排放扩容体1位于废水排放扩容体2的上方;所述的污水排放扩容体2由上立管接口3,污水横支管接口4和下扩容口5构成。所述的上立管接口3位于下扩容口5和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上方,下扩容口5的内径大于上立管接口3以及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径,内径为148mm;所述的污水水横支管接口4位于下扩容口5上,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流道呈逆时针切向连通接入下扩容口5;所述的污水横支管接口4与下扩容口5的连通出口11的上方的下扩容口5上有上排水导向挡板6;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6凸出下扩容口5的内壁,凸出最宽处为42mm、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径为100mm;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6的最高处在上立管接口3下方的下扩容口5的上端,且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壁上端有通气缺口61,上排水导向挡板6的最低处低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与下扩容口5连通出口11的最高处,上排水导向挡板6最高处到最低处的高差为60mm,最高处到最低处的近水面在下扩容口5的内壁呈逆时针方向凸出内壁,且迎水面的面积为2600㎡;所述的废水排放扩容体2由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和立管扩容体9构成,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与立管扩容体9外壁封闭、内壁连通,连通处排水出口10位于立管扩容体9上,在下排水导向挡板12的下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朝向与立管扩容体9上端的承口13的朝向相同;所述的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与立管扩容体9相连通的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上下高度为35mm,且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高于排水汇聚体8内壁最低处80mm,连通通道的最高处到连通处排水出口10的出口最高处的落差为90mm;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处有凹入排水汇聚体8内腔的流道14,流道14底部开口处141距离排水汇聚体8内腔底部为35mm、且与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落差为51mm,且流道14底部开口处141以上与排水汇聚体8顶部的内外壁封闭;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12在立管扩容体9上凸出立管扩容体9的内壁,凸出最宽处为40mm,立管扩容体9下端的下排水接口19内径为98mm,且迎水面呈逆时针上下斜向凸出,且最高处到最低处的落差为220mm;所述的立管扩容体9上端有承口16,承口16内或上方有橡胶密封圈17,污水排放扩容体1的下端外壁套在废水排放扩容体2上端承口18内或上方的橡胶密封圈17下方的承口18内;所述的立管扩容体9上的承口18下方到立管扩容体9的下端的下排水接口19处呈上大下小的椎型状;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12在承口18的下方、下排水接口19的上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的内壁最低处b到废水横支管7底部的总高度为130mm。
实施例3
如图1、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流道14底部以上的排水汇聚体8有3个废水分支管接口20,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到相邻的立管扩容体9的外壁距离为170mm,其余同实施例1、2。
实施例4
如图1、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流道14底部以上的排水汇聚体8有3个废水分支管接口20,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到相邻的立管扩容体9的外壁距离为200mm,其余同实施例1、2。
实施例5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污水排放扩容体2上的上立管接口3有使立管排水产生逆时针旋流的排水改向旋流结构21,其余同实施例1、2、3。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流道14与排水汇聚体8可分离,其余同实施例1、2、3、4。

Claims (12)

1.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由污水排放扩容体(1)和废水排放扩容体(2)构成,污水排放扩容体(1)位于废水排放扩容体(2)的上方;所述的污水排放扩容体(1)由上立管接口(3)、污水横支管接口(4)和下扩容口(5)构成;所述的上立管接口(3)位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和下扩容口(5)的上方,下扩容口(5)的内径大于上立管接口(3)以及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径,内径大于90mm小于280mm之间;所述的污水横支管接口(4)位于下扩容口(5)上,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流道呈逆时针切向连通接入下扩容口(5);所述的污水横支管接口(4)与下扩容口(5)的连通出口(11)的上方的下扩容口(5)上有上排水导向挡板(6);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6)凸出下扩容口(5)的内壁,凸出最宽处大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内径的五分之一、小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径;所述的上排水导向挡板(6)的最高处在上立管接口(3)下方的下扩容口(5)的上端,且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内壁上端有通气缺口(61),上排水导向挡板(6)的最低处低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与下扩容口(5)连通出口(11)的中部,上排水导向挡板(6)最高处到最低处的高差在100mm以内,最高处到最低处的上迎水面在下扩容口(5)的内壁呈逆时针方向凸出内壁,且上迎水面的面积大于1500mm2;所述的废水排放扩容体(2)由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和立管扩容体(9)构成,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与立管扩容体(9)外壁封闭、内壁连通,连通处排水出口(10)位于立管扩容体(9)上,在下排水导向挡板(12)的下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朝向与立管扩容体(9)上端的承口(13)的朝向相同或相近;所述的废水横支管(7)、排水汇聚体(8)与立管扩容体(9)相连通的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上下高度大于10mm,且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a高于排水汇聚体(8)内壁最低处b在50mm以上,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a到连通处排水出口(10)的出口最高处c的落差大于10mm;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处有凹入排水汇聚体(8)内腔的流道(14),流道底部开口最高处d距离排水汇聚体(8)内腔底部大于10mm且与连通通道的最高处的开口(15)的最低处a落差大于20mm,且流道(14)底部开口以上与排水汇聚体(8)顶部的内外壁封闭;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12)在立管扩容体(9)上,凸出立管扩容体(9)的内壁,凸出最宽处小于立管扩容体(9)下端的下排水接口(19)内径的三分之二,且迎水面呈逆时针上下斜向凸出,且最高处到最低处的高差大于50mm小于300mm;所述的立管扩容体(9)上端有承口(13),承口(13)内或上方有橡胶密封圈(17),污水排放扩容体(1)的下端外壁套在废水排放扩容体(2)上端承口(13)内或上方的橡胶密封圈(17)下方的承口(13)内;所述的立管扩容体(9)上的承口(13)下方到立管扩容体(9)的下端的下排水接口(19)处呈上大下小的椎体状;所述的下排水导向挡板(12)在承口(13)的下方、下排水接口(19)的上方;所述的排水汇聚体(8)的内壁最低处b到废水横支管(7)底部的总高度大于90mm小于1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流道(14)底部以上的排水汇聚体(8)有多个废水分支管接口(20),排水汇聚体(8)排水入口到相邻的立管扩容体(9)的外壁距离小于9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排放扩容体(1)上的上立管接口(3)有使立管排水产生逆时针旋流的排水改向旋流结构(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流道(14)与排水汇聚体(8)可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流道(14)与排水汇聚体(8)可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流道(14)与排水汇聚体(8)可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底部高于排水汇聚体(8)的顶部,且距离小于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底部高于排水汇聚体(8)的顶部,且距离小于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底部高于排水汇聚体(8)的顶部,且距离小于4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底部高于排水汇聚体(8)的顶部,且距离小于4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底部高于排水汇聚体(8)的顶部,且距离小于400m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污水横支管接口(4)的底部高于排水汇聚体(8)的顶部,且距离小于400mm。
CN202020981974.3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Active CN212375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1974.3U CN21237596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1974.3U CN21237596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5960U true CN212375960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1974.3U Active CN21237596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5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5960U (zh)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CN111561027A (zh) 一种不降板建筑排水旋流器
CN104727430B (zh) 一种建筑旋流式排水汇集器
CN101886426A (zh) 一种内置水封的地漏
CN110541466A (zh)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CN202809727U (zh)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接头
CN111021487A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16075368U (zh) 一种建筑排水装置
CN204919713U (zh)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器
CN209129102U (zh)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N212534332U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07553230U (zh) 一种大水封比防虹吸防喷溅存水弯
CN214005846U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04919709U (zh) 一种高层建筑厨房用排水汇集器
CN111021486A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111593793A (zh) 一种建筑集成水封通气排水管件
CN104294892A (zh) 一种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旋流器管件
CN212534329U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14738498U (zh) 一种不降板同层排水汇集器
CN104727432B (zh) 一种建筑阳台用扩容式排水汇集器
CN104727429B (zh) 一种建筑预埋式阳台排水汇集器
CN213062255U (zh) 一种建筑集成水封通气排水管件
CN201891163U (zh) 一种内置水封的地漏
CN213062249U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104695517B (zh)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