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2116U -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2116U
CN212372116U CN202020628745.3U CN202020628745U CN212372116U CN 212372116 U CN212372116 U CN 212372116U CN 202020628745 U CN202020628745 U CN 202020628745U CN 212372116 U CN212372116 U CN 212372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lower extreme
handle
block
ope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87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长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ny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ny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ny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ny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87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2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2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2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包括锤体,所述锤体竖向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开口处竖向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为方形,所述插槽的下端开口处竖向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直径与插槽的内径相等,所述把手和插块上均横向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左端开口处横向插设有插杆,所述插块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和支撑头,支撑头可以作为锤体的支点,使得锤体可以进行起翘工作,并且根据支撑头伸出的长度,可以改变支点的力臂长度,使得锤体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起翘工作,从而使得本装置具备多功能特性,使得地质勘探时能够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背景技术
地质锤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选用优质钢材制成,其式样随工作地区的岩石性质,而异地质锤头一端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另一端呈尖棱形或扁楔形,使用时,一般用方头一端敲击岩石,使之破碎成块,用尖棱或扁楔形一端沿岩层层面敲击,可进行岩层剥离,有利于寻找化石和采样,也用于整修岩石、矿石等标本,使之规格化,便于包装,但是目前的地质锤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地质锤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包括锤体,所述锤体竖向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开口处竖向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为方形,所述插槽的下端开口处竖向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直径与插槽的内径相等,所述把手和插块上均横向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左端开口处横向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直径与插孔的内径相等,所述把手的右端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插块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头,且支撑头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形,所述通孔的下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螺母,且螺母套接在螺杆上,所述螺母和螺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左端头设置为平面,所述插杆的右端头设置为圆锥体。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嵌块,所述把手的下侧右端开设有方形凹槽,且凹槽的开口处安装有嵌块,所述嵌块的内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嵌块的外端做表面设置为倾斜状,所述插杆的右侧上端开设有内径与嵌块的外端直径相等的嵌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与嵌块的内端相抵,所述把手的右端上侧竖向插设有拉杆,且拉杆的内端与嵌块的内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螺柱和套柱,所述螺柱的上端与插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套柱的上端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螺柱的下端自方形凹槽的开口处插入,所述螺柱的内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方形凹槽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轴承安装有螺套,且螺套套接在螺柱上,所述螺套的上端外侧环绕焊接有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通过设置螺杆和支撑头,螺杆转动时能够与螺母配合,通过螺纹作用使得螺杆能够带动支撑头向锤体的上端伸出,致使支撑头可以作为锤体的支点,使得锤体可以进行起翘工作,并且根据支撑头伸出的长度,可以改变支点的力臂长度,使得锤体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起翘工作,从而使得本装置具备多功能特性,使得地质勘探时能够更加方便;
通过设置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通过插杆和锁定机构与把手进行连接,通过支撑机构配合锤体可以作为手杖进行使用,以便于使用者进行登山或是行走,并且支撑结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长度调节,从而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另外插杆的左端平直,右端锥形,通过该结构使得插杆能够配合锤体可以进行定点雕凿工作,以便于进行取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锤体;2、通孔;3、螺杆;4、支撑头;5、螺母;6、把手;7、插槽;8、插块;9、插杆;10、嵌块;11、弹簧;12、拉杆;13、螺柱;14、套柱;15、螺套;16、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包括锤体1,锤体1竖向开设有通孔2,且通孔2的开口处竖向插设有螺杆3,螺杆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6,且把手6的下端开设有插槽7,插槽7设置为方形,插槽7的下端开口处竖向插设有插块8,插块8的直径与插槽7的内径相等,把手6和插块8上均横向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左端开口处横向插设有插杆9,插杆9的直径与插孔的内径相等,把手6的右端设置有锁定机构,插块8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
如图1,螺杆3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头4,且支撑头4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形,通孔2的下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螺母5,且螺母5套接在螺杆3上,螺母5和螺杆3相适配,使用时,如需要进行起翘工作,可将锤体1转动,使得锤体1带动螺母5转动与螺杆3的表面螺纹进行配合,致使锤体1通过螺母5与螺杆3的螺纹作用向下移动,致使螺杆3对向的带动支撑头4伸出锤体1的上端,随后将支撑头4的圆端贴合地面,通过支撑头4作为支点,通过锤体1的右端锄头端进行起翘工作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支撑头4的支点长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节,较为方便使用,使得本装置的功能性大大增加;
如图1和图4,插杆9的左端头设置为平面,插杆9的右端头设置为圆锥体,使用时,可将插杆9抽出,通过将插杆9的锥头对准需要雕凿的部位,随后通过锤体1的平头端敲击插杆9的平面端即可进行雕凿工作,操作简单方便,且利于定点雕凿;
如图1和图4,锁定机构包括嵌块10,把手6的下侧右端开设有方形凹槽,且凹槽的开口处安装有嵌块10,嵌块10的内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嵌块10的外端做表面设置为倾斜状,插杆9的右侧上端开设有内径与嵌块10的外端直径相等的嵌槽,方形凹槽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下端与嵌块10的内端相抵,把手6的右端上侧竖向插设有拉杆12,且拉杆12的内端与嵌块10的内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如需将支撑机构拆下,只需将拉杆12向上拉动,使得拉杆12带动嵌块10离开插杆9上的嵌槽,随后将插杆9横向抽出插孔内,再将插块8竖向从插槽7内拔出即可,安装时,只需将插块8插入插槽7内,且需要保证插块8上的插孔与把手6上的插孔对其,随后将插杆9的圆锥端插入插孔内,待插杆9的端头接触到嵌块10的斜面端后,通过挤压将嵌块10向上顶动,使得嵌块10收入凹槽内并压缩弹簧11,随后待插杆9完全插入插孔内,且插杆9上的嵌槽对准嵌块10的外端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1即会通过复弹力将嵌块10弹出,使得嵌块10嵌入嵌槽内,此时插杆9无法自然脱出插孔内,从而通过插杆9将插块8和把手6进行连接锁定,使得插块8无法脱出插槽7内;
如图1和图4,支撑机构包括螺柱13和套柱14,螺柱13的上端与插块8的下端固定连接,套柱14的上端开设有方形凹槽,螺柱13的下端自方形凹槽的开口处插入,螺柱13的内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方形凹槽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轴承安装有螺套15,且螺套15套接在螺柱13上,螺套15的上端外侧环绕焊接有旋钮16,使用时,可通过该机构配合锤体1实现手杖的功能,以便于登山和行走,并且该机构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只需将旋钮16转动,旋钮16会带动螺套15转动与螺柱13的外壁螺纹进行配合,且由于螺柱13的下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所以螺柱13在套柱14内无法发生转动,因此螺套15转动时会与螺柱13的外壁螺纹进行螺纹作用,从而使得螺套15能够带动套柱14沿着螺柱13进行伸缩,以改变螺柱13和套柱14的组合长度,致使本装置作为手杖使用时,可以调节支撑高度,以适用于不同人群,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包括锤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1)竖向开设有通孔(2),且通孔(2)的开口处竖向插设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6),且把手(6)的下端开设有插槽(7),所述插槽(7)设置为方形,所述插槽(7)的下端开口处竖向插设有插块(8),所述插块(8)的直径与插槽(7)的内径相等,所述把手(6)和插块(8)上均横向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左端开口处横向插设有插杆(9),所述插杆(9)的直径与插孔的内径相等,所述把手(6)的右端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插块(8)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头(4),且支撑头(4)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形,所述通孔(2)的下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螺母(5),且螺母(5)套接在螺杆(3)上,所述螺母(5)和螺杆(3)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9)的左端头设置为平面,所述插杆(9)的右端头设置为圆锥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嵌块(10),所述把手(6)的下侧右端开设有方形凹槽,且凹槽的开口处安装有嵌块(10),所述嵌块(10)的内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嵌块(10)的外端表面设置为倾斜状,所述插杆(9)的右侧上端开设有内径与嵌块(10)的外端直径相等的嵌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下端与嵌块(10)的内端相抵,所述把手(6)的右端上侧竖向插设有拉杆(12),且拉杆(12)的内端与嵌块(10)的内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螺柱(13)和套柱(14),所述螺柱(13)的上端与插块(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套柱(14)的上端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螺柱(13)的下端自方形凹槽的开口处插入,所述螺柱(13)的内端直径与方形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方形凹槽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轴承安装有螺套(15),且螺套(15)套接在螺柱(13)上,所述螺套(15)的上端外侧环绕焊接有旋钮(16)。
CN202020628745.3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Active CN212372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8745.3U CN212372116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8745.3U CN212372116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2116U true CN212372116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8745.3U Active CN212372116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2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28046B2 (en) Self-anchoring beach umbrella
US20130037066A1 (en) Beach Umbrella Shovel Anchor
US10895090B2 (en) Anchoring umbrella stand with manually extendable drill bit
CN212372116U (zh) 一种地质探测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US20120042915A1 (en) Beach Umbrella Shovel Anchor
CN212175840U (zh) 一种可拆卸式土木工程用基桩
CN214089829U (zh) 一种建筑用建筑桩
CN209654391U (zh) 机械锚栓
CN216587983U (zh) 一种带地脚钉的旅游帐篷
CN211927327U (zh) 一种农业技术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
CN213143017U (zh) 一种水利地基抗渗检测用岩土取样装置
CN215165729U (zh) 一种用于道路防护的黄土高边坡用防护加固结构
CN211549592U (zh) 一种便捷的锚索地锚跟管钻头
CN212635646U (zh) 一种地质矿产勘查用可折叠式地质锤
CN218090834U (zh) 一种锚杆固定装置
CN217128298U (zh) 一种双头丝抗拉地脚螺栓
CN21787050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基坑支护结构
CN219910267U (zh) 一种帐篷用地钉组件
CN218469012U (zh) 太阳能路灯安装用接地桩
CN211513346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冰球杆
CN214247371U (zh) 一种建筑用施工装置
CN215761495U (zh) 一种地质矿产勘探用钻孔装置
CN214061649U (zh) 一种适用于水利建筑的边坡支护装置
CN211268935U (zh) 一种太阳伞转向装置
CN217767782U (zh) 一种组装式宣传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