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9035U -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9035U
CN212369035U CN202020799746.4U CN202020799746U CN212369035U CN 212369035 U CN212369035 U CN 212369035U CN 202020799746 U CN202020799746 U CN 202020799746U CN 212369035 U CN212369035 U CN 212369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delay
trainer
perforato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97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凯
黄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207997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9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9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9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其中该训练器包括,基部和弹性部,在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连接臂,所述基部呈弧形结构,用以规避且不压迫穿支血管;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基部形成一可绕包固定在扩张皮瓣基部的闭环;所述闭环阻断除所述穿支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有益效果是,适用于术前的皮瓣延迟训练,无任何切口和缝合,避免手术创伤和感染、降低延迟操作难度、皮瓣蒂部损伤等风险。方便简单、无创、过程安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不含药物成分、无毒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扩张器扩张皮瓣的术前延迟有以下几种主要技术:
1、外科手术延迟,是目前扩张器扩张皮瓣的术前延迟的主要手段。手术过程可简述为:(1)预先设计皮瓣切取范围;(2)保留蒂部,沿皮瓣周围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皮瓣蒂部以外的血供部分切断;(3)2周后皮瓣远端血流灌注改善后行皮瓣转移。其目的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皮瓣蒂部以外的血供部分切断,在皮瓣内形成一个相对缺血缺氧环境以促进血管重构,从而在二期皮瓣转移术后提高皮瓣存活率。主要缺点有:(1)切断皮瓣血运的范围需要与皮瓣切取范围一致;(2)手术过程复杂,皮瓣转移需要多次手术完成;(3)皮瓣延迟后有出现皮瓣部分甚至全部坏死的风险;(4)手术存在创伤,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2、化学药物延迟技术。目前有大量能抵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被研究用于扩张器扩张皮瓣的术前延迟,如:右旋糖苷、肝素、内源性内皮生长因子、A型肉毒素等。主要缺点为:大部分方法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且药物存在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有影响。
3、物理延迟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将供皮瓣区预先转变成缺血状态并维持一段时间,进而促进皮瓣内血管重构,提高供皮瓣区的血流灌注从而达到提高皮瓣成果率的目的。主要缺点为:此技术为创伤性延迟方法,且大部分方法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以解决现有的皮瓣手术延迟技术中有创伤、风险大、难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包括:基部,在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连接臂,所述基部呈弧形结构,用以规避且不压迫穿支血管;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基部形成一可绕包固定在扩张皮瓣基部的闭环;所述闭环阻断除所述穿支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闭环的周长小于所述皮瓣基部的周长。进一步的,所述闭环的周长与所述皮瓣基部的周长的比为4: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臂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部的两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臂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部的直径小于6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部的平面与闭环的平面具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30°~90°。优选的,所述夹角为45°,此时,所述基部的半弧形缺口完全不压迫所述皮瓣基部的穿支血管,这样有利于所述穿支血管的继续生长。
一种术前无扩张创皮瓣延迟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对皮瓣区域进行扩张,并到预期扩张量;
b 在B超的帮助下,对皮瓣区域的表面标记穿支血管的走行;
c 采用间歇性的训练方法,通过所述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阻断除所述的标记穿支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直至穿支血管有效地供血至整个所述皮瓣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间歇性的训练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间歇性地阻断除标记的所述穿支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使得所述穿支血管充盈至整个皮瓣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间歇性的训练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每天血运延迟训练两组,每组训练5次,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逐渐延长;
第二阶段:每天血运延迟训练两组,每组训练5次,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段为13天,每组训练中的次数间隔为1小时,第一天第一组每次的阻断时间为5分钟,此后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比前一组每次的阻断时间多1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阶段为2-10天,每组训练中的次数间隔为30分钟,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为30分钟。
有益效果:1)用本装置进行皮瓣延迟训练时,无需严格设计转移皮瓣的大小位置等,因此可在皮瓣转移术前的任何时间改变手术方案,或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皮瓣相关设计。
2)无任何切口和缝合,降低感染、皮瓣蒂部损伤等并发症风险。
3)方便简单、用时少、过程安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4)不含药物成分、无毒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前无扩张创皮瓣延迟训练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穿支血管
200-皮瓣区域
300-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10-基部
20-弹性部
30-连接臂
40-闭环
5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2-4所示,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包括:基部10和弹性部20,其中:基部10可以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硬度大,不易变形。在基部10的两侧设有连接臂30,基部10呈弧形结构,用以规避且不压迫穿支血管100,一般的基部10直径小于60mm,具体以需要皮瓣的直径以及穿支血管100的大小为准。
在连接臂30上设有通孔50,弹性部20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50与连接臂30的固定连接,弹性部20与基部10形成一可绕包固定在扩张后的皮瓣基部10的闭环40;基部10位于穿支血管100的上方,这样闭环40能够阻断除穿支血管100以外的其他血管,弹性部20采用医用弹性绷带即可。
为了达到更好的阻断效果,闭环40的周长小于皮瓣基部10的周长。进一步的,闭环40的周长与皮瓣基部10的周长的比为4:5。
为了达到更好的阻断除穿支血管100以外的其他血管,基部10的平面与闭环40的平面具有一定夹角,夹角为0°~90°。如图3所示,夹角为0°,此时,基部10的半弧形缺口不压迫皮瓣基部10的穿支血管100,这样有利于穿支血管100的继续生长。如图4所示,夹角为45°,此时,基部10的半弧形缺口完全不压迫皮瓣基部10的穿支血管100,这样有利于穿支血管100的继续生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延迟训练器能够避免了对穿支血管100的压迫,有利于穿支血管100的继续生长,适用于术前的皮瓣延迟训练,无任何切口和缝合,降低感染、皮瓣蒂部损伤等并发症风险。方便简单、用时少、过程安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不含药物成分、无毒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影响。
运用上述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进行延迟训练方法,具体参见图1-3所示。
一种术前无扩张创皮瓣延迟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确定并扩张皮瓣区域200;术前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及与患者的沟通,确定手术方案,按照手术皮肤缺损的面积的形状以及供皮瓣区的皮瓣状态选择合适的血管束作为穿支血管100并设计穿支皮瓣。在皮瓣区域200的下方通过扩张器注水进行皮肤扩张,达预期值后,停止注水,在预计皮瓣切取手术前2周开始皮瓣无创延迟训练。
b 在扩张后的皮瓣区域200的表面标记穿支血管100的走形;
在B超的帮助下,在扩张皮瓣上沿基底画上设计好的转移皮瓣的轮廓,所画的轮廓的周长即为扩张皮瓣基底周长。以B超检测定位穿支血管100,标记穿支血管100在扩张皮瓣内的走行。
c 采用间歇性的训练方法,通过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阻断除的标记穿支血管100以外的其他血管,直至穿支血管100无障碍供血至整个皮瓣区域200;
本实用新型的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的基部10放置于穿支血管100走行的皮肤上方,以避免穿支血管100受到压迫,调整弹性部20与连接臂30的长度并固定,形成一个闭环40,使得闭环40周长/扩张皮瓣基底周长=0.8,以提供皮瓣延迟训练所需的合适张力。当皮瓣出现紫灰色,且皮温发凉,说明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已经成功地阻断了除皮蒂部以外的皮瓣的其他供血来源,使皮瓣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一定时间后松开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至此,一次血运延迟训练完成。经过多次的血运延迟训练,直至穿支血管100无障碍供血至整个皮瓣区域200,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间歇性的训练方法包括:
通过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300间歇性地阻断除标记的穿支血管100以外的其他血管,使得穿支血管100充盈至整个皮瓣区域200。
其中,间歇性的训练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每天血运延迟训练两组,每组训练5次,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大于前一组的阻断时间;一般的,第一阶段至少为13天,训练时间固定为上午时段8:00-13:00和下午时段17:00-22:00,每个时段训练5次,即每1小时1次,第一天第一组每次的阻断时间为5分钟,此后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比前一组每次的阻断时间多1分钟;延迟训练满13天后,最后一次延迟训练时间到30分钟。
第二阶段:每天血运延迟训练两组,每组训练5次,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相同。一般的,第二阶段至少为10天,训练时间固定为上午时段8:00-13:00和下午时段17:00-22:00,每个时段训练5次,即每1小时1次,每组的单次阻断时间为30分钟。
当皮瓣经过至少30分钟的延迟训练,仍没有出现紫灰色和/或皮温发凉的症状时,表明皮瓣血运仍良好,提示皮瓣蒂部已经能供血至整个皮瓣,无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可接收皮瓣转移手术。
运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术前延迟,无任何切口和缝合,方便简单、用时少、过程安全,克服了传统手术方法对扩张皮瓣进行延迟时过程复杂、并发症多、耗时耗力,术后难以进行二次修正等缺点。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又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包括:
基部,在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连接臂,所述基部呈弧形结构,用以规避且不压迫穿支血管;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基部形成一可绕包固定在扩张皮瓣基部的闭环;所述闭环阻断除所述穿支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的周长小于所述皮瓣基部的周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的周长与所述皮瓣基部的周长的比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部的两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臂连接。
CN202020799746.4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Active CN212369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9746.4U CN21236903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9746.4U CN21236903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9035U true CN212369035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9746.4U Active CN21236903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9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9035U (zh)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
CN208065225U (zh) 一种限位性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lugston et al. Intraoperative vascular monitoring of ipsilateral vs. contralateral TRAM flaps
CN111436994A (zh)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及其延迟训练方法
CN111227989A (zh) 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
Hamby Remarks Concern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al Surgery: Chapter I
CN212650869U (zh) 一种剖宫产术时出血智能化止血装置
CN220069782U (zh) 一种固定在骨盆髂骨和耻骨上的按压式止血装置
Farber et al. Delay techniques for local flaps in dermatologic surgery
CN208145049U (zh) 腹腔镜宫颈峡部自锁型套扎带
CN209074835U (zh) 后肋脱位环抱器
CN2156813Y (zh) 非坏死型包皮环切环
Shen et al. Greater omentum-cutaneous axial flap: a method to create transferable skin flap
Gupta et al. A simple and safe penile tourniquet
RU2816660C1 (ru) Способ доступа к скуло-орбитальному комплексу при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м лечении переломов
CN213963945U (zh) 一种心脏外科护理用胸带
CN215129408U (zh) 一种智能股动脉压迫器
Aki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oropharyngeal defects utilizing a free radial forearm flap
US8002787B2 (en) Surg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utaneous detachment of skin
CN200970252Y (zh) 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
CN207024351U (zh) 一种静脉穿刺辅助装置
Long et al. All Kinds of Commonly Used Tissue Flaps
Grove et al. The control of haemorrhage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calcium chloride
Wang et al. Clinical effect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stpartum hemorrhage
Hallock et al. Common Versatile Free Flaps for the Lower Extrem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