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4987U -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4987U
CN212364987U CN201990000201.8U CN201990000201U CN212364987U CN 212364987 U CN212364987 U CN 212364987U CN 201990000201 U CN201990000201 U CN 201990000201U CN 212364987 U CN212364987 U CN 212364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rame
assembly
section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02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锋
任妍
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1269816.9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9895328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1286652.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240390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12133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227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4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4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2Bolts or sleeves for positioning of machine parts, e.g. notched taper pins, fitting pins, sleeves, eccentric position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4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 F16B37/045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in channels, e.g. sliding bolts, channel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8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5Multimedia displays, e.g. with integrated or attached speakers, cameras,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5/00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 G09F15/0006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planar structur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anels
    • G09F15/0012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planar structur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anels fram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5/00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 G09F15/0006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planar structur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anels
    • G09F15/0018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planar structur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anels panel clamping or fasten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05Set screws; Lock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8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 F16B7/182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for coaxial connections of two rods or tu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该框架包括多个型材段和至少一个第一转接组件。每个型材段的段延伸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第一限位块被配置为在组装时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将其它部件固定在型材段。

Description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本公开要求于2019年8月6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 201921269816.9、发明名称为“一种交互式显示设备及交互式显示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2019年8月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 201921286652.0、发明名称为“一种锁定机构、可拆卸型材以及显示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公开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富有沟通性的会议中经常使用电子显示设备辅助参会人员更好的了解会议内容,这些会议可以为商业会议、医疗会诊等。
目前,商业会议、医疗会诊等富有沟通性的会议都在固定地点举行,如果需要参加会议互动,需要参会人员在会议地点参加会议。但是,对于一些无法参会的人员,就无法直接参与会议互动,只能利用电话、短信等电子通信设备参与会议互动,这不仅降低了会议互动的参与性,而且也影响了会议互动效率,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下降。为了实时的进行多方沟通,将更佳立体的显示多方场景,越来越多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应运而生;其不仅可以进行实时沟通,同时可以通过高清的显示进行细节的讨论,相对于纯粹的电话或短信沟通体验更佳,效率大大提升。
但是,现有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结构的实用性不佳,导致参会人员使用不便,并且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以在降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实用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框架。该框架包括:多个型材段和至少一个第一转接组件;每个所述型材段的段延伸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限位块被配置为在组装时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将其它部件固定在所述型材段。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显示设备。该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主体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局部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型材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型材段与第一转接组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实现第一种固定方式的型材段与第一转接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实现第二种固定方式的第二转件组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第二转件组件的爆炸图;
图15为图13所示的第二转接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实现第三种固定方式的第二转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第二转接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与第二凹槽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的锥形端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20为图9中的A-A剖视图一;
图21为图9中的A-A剖视图二;
图22为图21中型材段、第一饰板组件、第一磁性组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23为图9中的A-A剖视图三;
图24为图23中型材段、第二饰板组件、第二磁性组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PUR和第二PUR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PUR,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公开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其可以应用于商业会议、医疗会诊、教学、家庭聚会等场景。它能够保证无法到达会议现场的人员实时了解会议内容,并与参会人员互动,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电话、短信沟通方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式显示设备可提高会议互动效率,增强用户使用体验。
图1示出了一种多屏互动显示系统。如图1所示,该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A、第二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B和通信系统 200。当然,该多屏互动显示系统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不仅限于图1所示的两个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每个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均可以采集其所在地的场景信息,也可以播放其所在地的图像信息(下文称作本地图像信息)或其他多屏互动显示设备所采集的所在地场景信息(下文称作远程图像信息)。
如图1所示,上述通信系统200可以支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相互通信。第一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A和第二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B 通过通信系统200通信。该通信系统200可以为无线通信设备或有线通信系统。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00包括第一收发设备201、传输设备203和第二收发设备202。传输设备203可以为光纤,也可以为Wifi模组、Zigbee模组等。当然,也可以为基站等通信设备。第一收发设备201可以内置于第一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A中,也可以独立于第一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A。同理,第二收发设备202可以内置于第二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B中,也可以独立于第二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B。
如图1所示,第一收发设备201可以将第一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A所采集的本地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传输至传输设备203,并接收第二收发设备202 所传输的第二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B所采集的本地图像信息。第二收发设备 202可以将第二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B所采集的本地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传输至传输设备203,并接收第一收发设备201所传输的第一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100A所采集的本地图像信息。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包括框架110。该框架100可以有效降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制作成本,并提高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实用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框架110组装完成时,框架110围成图像采集区域R1、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辅显示区域R3和音频播放区域R5。图像采集区域R1、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辅显示区域R3和音频播放区域 R5沿着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高度方向分布。音频播放区域R4和辅显示区域R3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的同一侧。
图2所示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20、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辅显示屏140和音频组件150。
图2中图像采集装置120可以为图像传感器或摄像头。图像传感器可以为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缩写为CCD)。摄像头可以为黑白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等各种可实现图像采集的摄像头。上述主显示屏130数量为2个,但也可以为1个或3个,甚至更多。当框架110组装完成后,图像采集装置130设在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的图像采集区域R1。
如图3所示,图像采集装置120被配置为与收发设备210信号连接。当图像采集装置130采集本地图像信息时,收发设备210可以将图像采集装置 120所采集的本地图像信息上传至传输设备203。
图2中的主显示器130被配置为显示远程图像信息,当然也可以显示本地图像信息。当框架110组装完成后,主显示屏130设在组装完成后的框架 110的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如果主显示器130显示远程图像信息,则主显示屏130的面积比辅显示屏140的面积大一些,以便用户能够更方便的观看远程图像信息。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与收发设备210信号连接。当收发设备210接收到远程图像信息时,至少一主显示屏130可以显示远程图像信息。
图2所示的辅显示屏104被配置为显示提醒信息、备注信息等本地辅助信息,当然也可以显示远程图像信息。当框架110组装完成后,辅显示屏104 设在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的辅显示区域R3。
如图2所示,当框架110组装完成后,辅显示屏104组装完成后的框架 110的音频播放区域R4。如图3所示,上述音频组件150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和/或辅显示屏140电连接。当音频组件150与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电连接时,音频组件150可以播放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所播放的远程图像信息的音频内容。当音频组件150与辅显示屏140电连接时,音频组件150可以播放辅显示屏所播放的本地参考信息的音频内容。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上述音频组件150包括多个音频装置,音频装置包括音频播放器150a和音频采集器150b。当框架110组装完成后,音频播放器150a和音频采集器150b固定在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的音频播放区域R4。音频采集器150b所采集的音频信息通过收发设备210上传到传输设备203。音频播放器150a被配置为分别与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和/或辅显示屏140电连接。音频播放器150a可以为常见的喇叭,音频采集器可以为麦克风。
如图4所示,当音频播放器150a分别与辅显示屏140和主显示屏130信号连接时,音频播放器150a既可以播放辅显示屏140所显示的本地辅助信息含有的音频信息,也可以播放主显示屏130所显示的远程图像信息含有的音频信息。应理解,信号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无线连接所采集的无线连接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等。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无线连接模块可以实现无线连接。蓝牙模块可以为CC2541、 CC2640、SKB369、RF-BM-S0A等;Wi-Fi模块例如Ti的CC3100、Marvell 的MW300、博通的BCM4390、MTK的MT7688等。Zigbee模块可以为NXP 的JN5169、Ti的CC2530等。
为了保证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外观,每个音频装置还具有网状结构。当框架组装完成后,网状结构设在组装完成的框架的音频播放区域,使得网状结构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能够过滤灰尘,防止灰尘进入音频播放器和音频采集器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5所示,当图像采集区域R1、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辅显示区域R3和音频播放区域R5沿着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高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H方向)分布,音频播放区域R4和辅显示区域R3位于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的同一侧时,图像采集装置120、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和辅显示屏140沿着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高度降低的方向分布在框架110上,音频组件150和辅显示屏140位于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的同一侧。由于图像采集装置120的位置比较高,使得图像采集装置120可采集区域覆盖范围比较广,因此,图像采集装置120能够采集更为丰富的本地图像信息。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的高度高于辅显示屏140,使得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所播放的远程信息能够覆盖较大范围的本地参会人员,这样更多的本地参会人员可以实时了解远程会议内容并与远程参会人员实时互动。虽然音频组件150的位置比较低,但是因为声音不会因为常规的有障碍物就无法传播,因此,虽然音频组件150的位置比较低,但不会影响用户收听音频组件 150所播放的语音信息,也不会影响音频组件150采集本地语音信息。
如图2所示,当主显示屏13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主显示屏130所播放的远程图像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主显示屏130所播放的远程图像信息可以来自同一地点的图像信息,也可以是来自不同地点的图像信息。并且,本地参考信息和远程图像信息可以为纯文字、图片,也可以为纯视频,或者夹带文字的视频。
例如:当甲地、乙地、丙地三个地点的医生开展远程医疗会议时,甲地、乙地、丙地均安放有图2所示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图2中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包括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沿着组装完成的框架110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W1方向) 排列。甲地安放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中,图像采集装置120的位置较高,可以覆盖采集更多甲地图像信息。同时,第一主显示屏131显示乙地的图像信息,第二主显示屏132显示丙地的图像信息。音频组件150可以播放乙地和丙地参会人员的音频信息,并录制甲地参会人员的音频信息。在需要将一些提醒信息、备注信息等本地辅助信息展示给甲地的参会人员,可以通过辅显示屏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辅显示屏140所显示的本地参考信息可以预先保存在辅显示屏140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输入。为了便于向辅显示屏140输入所需显示的本地参考信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还包括信息输入装置160。信息输入装置160 被配置为与辅显示屏140信号连接。当需要提示所有本地参会人员时,信息输入装置160向辅显示屏140输入的本地辅助信息包括数字、字符或者图像等信息,以及辅显示屏的设置参数。应理解,信息输入装置16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触摸面板、台式电脑等终端设备,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轨迹球、鼠标、操作杆、语音输入设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2~图5所示,上述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还包括设在框架110上的按键组件170和接口组件180。按键组件170均与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辅显示屏140和音频组件150电连接。按键组件170可以为电源开关键、声音调节按键、图像明暗调节按键等。
为了降低上述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制作成本的目的,如图2所示,上述框架110采用轻质化型材制作而成。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框架的具体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框架。该框架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框架110。该框架包括:多个图9所示的型材段20和多个图10所示的第一转接组件190A。如图10所示,每个第一转接组件190A包括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AK1的第一限位块XK1。如图9所示,每个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每个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所开设的第一凹槽JZ 数量应当尽可能多,但应当在保证型材段20具有良好结构强度的同时,尽量平衡型材段20加工成本和减少材料浪费的关系。
如图9所示,上述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多种多样,可以是以条形型材段20为代表的直线型材段,可以是以弧形型材段为代表的曲线型材段。此处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是指沿着段延伸方向延伸的平面,且段延伸面在该方向的长度最大。例如:当型材段20为条形型材段,那么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为条形型材段的条形延伸方向,段延伸面是指沿着条形型材段的条形延伸方向的延伸面。又例如:型材段20为弧形型材段,那么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为弧形型材段的弧度变化方向,段延伸面是指沿着弧形型材段的弧形变化方向的延伸面。
如图12所示,当框架110组装时,第一限位块XK1固设于一个第一凹槽JZ,第一限位块XK1通过其上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AK1将其它部件固定在型材段20。应理解,当框架组装时,该型材段20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内可固设一个或多个第一限位块XK1,具体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决定。
示例性的,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开设有4个第一凹槽JZ。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个型材段20的第一凹槽JZ开设数量。如图11所示,当框架110组装时,对于一个型材段20来说,可以根据其他部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在任意一个第一凹槽JZ内可以固设一个或多个第一限位块XK1,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限位块XK1。
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安装图5完成组装后,将图像采集装置120、第一主显示屏131、第二主显示屏132、本地显示屏、第一音频装置151和第二音频装置132按照图5所示的位置组装到框架上并进行接线,从而完成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组装。
举例说明,将图像采集装置120组装到框架110前,将第一限位块XK1 固设在图2所示的图像采集装置120对应的型材段20开设的第一凹槽JZ内。应理解,可以第一凹槽JZ应当可以容纳第一限位块XK1。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当第一凹槽JZ贯穿型材段20的端部时,可以将第一限位块XK1从型材段20的端部置入第一凹槽内,然后在第一凹槽JZ内滑动第一限位块XK1,使得第一限位块到达图像采集装置120 在型材段的安装位置。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9、图10和图12所示,如果第一限位块XK1的尺寸合适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块XK1可以通过第一凹槽JZ的槽口置入第一凹槽JZ内。
如图12所示,为了避免第一限位块XK1从槽口脱出,当框架组装完成后,第一凹槽JZ的槽口在第一凹槽JZ槽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限位块XK1在第一凹槽JZ槽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此时,第一限位块XK1无法从槽口脱出。
由上可知,如图5、图9~图12所示,每个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使得各个型材段20的材料使用量比较少,保证所组装的框架轻质化,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时,可以有效降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制作成本。而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中,每个第一转接组件190A包括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AK1的第一限位块XK1。由于第一限位块XK1被配置为在组装时固设于第一凹槽JZ,因此,其它部件能够稳固的固定在组装后的框架上,提高其他部件的固定可靠性。由于第一限位块XK1被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AK1将其它部件固定在型材段20,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时,框架组装后可以保证第一限位块XK1不会从第一凹槽JZ脱出的情况下,使得其它部件能够稳固的固定在组装后的框架上。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固定位置的不同灵活的在第一凹槽内固设第一限位块XK1,利用第一限位块XK1将所需固定的其它部件固定在组装后的框架上,提高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结构的实用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2和图5所示,当多个图9所示的型材段20组装完成后围成图像采集区域R1、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辅显示区域R3和音频播放区域R4。图像采集区域R1、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和辅显示区域R3沿着组装完成后的框架110高度方向分布,音频播放区域R4和辅显示区域R3位于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的同一侧。例如:图7示出的框架中包括一个主显示区域R2。图8示出的框架中包括两个主显示区域R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图8所示,多个图9所示的型材段20 按照使用方式不同包括横梁组件110H和竖梁组件110S。当框架组装后,横梁组件110H和竖梁组件110S固定在一起。
为了方便移动,如图5~图9所示,上述框架110还包括移动基座110J。当框架组装完成后,横梁组件110H设在移动基座110J上。例如:横梁组件 110H以可拆卸的方式设在(如卡在)移动基座110J上。示例性的,当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时,第一横梁组件110H1与竖梁组件 110S固定在一起后,第二横梁组件110H2卡在移动基座110J上,并与竖梁组件110S固定在一起。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上述竖梁组件110S包括第一竖梁SL1、第二竖梁SL2和至少一个隔离梁GD。第一竖梁SL1与横梁组件110H的第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二竖梁SL2与横梁组件110H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相邻两个主显示屏130之间具有一个隔离梁GD。每个隔离梁GD与第一横梁组件110H1 固定在一起,使得第一横梁组件110H1、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围成多个主显示区域。应理解,如图7所示,框架还可以包括隔板组件,用于隔离辅显示区域R3和音频播放区域R4。
示例性的,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上述框架还包括背板组件110B。当框架110组装时,第一限位块XK1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AK1将背板组件110B和型材段20固定在一起。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完成组装,该背板组件110B位于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的背面和辅显示屏140的背面和音频组件150的背面。此时,背板组件110B不仅遮挡主显示屏130、辅显示屏140和音频组件 150的背面,提高使用体验,还能够稳固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辅显示屏140 和音频组件150,避免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辅显示屏140和音频组件150 在框架110上发生晃动。
具体的,如图5~图8所示,该背板组件150包括至少一个背板和至少一个锁固条。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至少一个背板可以遮挡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的背面和辅显示屏140的背面和音频组件150的背面,保证多屏交互显示设备100具有较高的视觉体验。至少一个锁固条固定在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上,并位于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内。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这些锁固条可以固定一些安装在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的部件。固定方式可以为螺钉、螺栓固定方式。
如图5~图8所示,将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R2内的主显示屏130所需要的电路系统或其它一些部件的固定在至少一个锁固条上,可以保证主显示屏130 精确的安装在主显示区域R2。另外,音频播放区域R4所设置的音频组件150 一般为喇叭等装置,这些音频组件150相对于音频播放区域的空间来说,其体积比较小,在固定时并不需要太高的精确度,因此,音频播放区域并不需要专门设置锁固件锁固音频组件。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上述框架110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时,按键组件170可以设在第一竖梁SL1和/或第二竖梁SL2 上。接口组件180可以根据实际位置设在横梁组件110H、移动基座110J或者背板组件110B上。例如:当接口组件180包括网线接口时,网线接口可以设在横梁组件110H上。当接口组件180包括数字信号接口、模拟信号接口,音频信号接口等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接入状态的接口。数字信号接口可以为高清晰度多媒体(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缩写为HDMI)接口。当接口组件180包括电源接口,则电源接口可以设在背板组件 110B上。
下面结合图2~图6和图8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进行详细描述,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不作为限定。
上述横梁组件110H包括第一横梁组件110H1和第二横梁组件110H2。第一横梁组件110H1包括第一横梁HL1、第二横梁HL2、第三横梁HL3和第四横梁HL4。第二横梁组件110H2包括第五横梁HL5和第一弧形连接件HX1、第二弧形连接件HX2。
上述竖梁组件110S包括第一竖梁SL1、第二竖梁SL2以及由第三竖梁 SL3和第四竖梁SL4构成的隔断梁GD。
当框架组装时,第一横梁HL1、第二横梁HL2、第三横梁HL3、第四横梁HL4和第五横梁HL5沿着靠近移动基座110J的方向分布。上述第一竖梁 SL1分别与第一横梁HL1的第一端、第二横梁HL2的第一端、第三横梁HL3 的第一端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一竖梁SL1通过第一弧形连接件HX1与第五横梁HL5的第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二竖梁SL2分别与第一横梁HL1的第二端、第二横梁HL2的第二端、第三横梁HL3的第二端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第二竖梁SL2通过第二弧形连接件HX2 与第五横梁HL5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定义:如图9所示,各个横梁、各个竖梁和各个弧形连接件的段延伸方向实质与各个横梁、弧形连接件和竖梁所使用的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相同。相应的,各个横梁、各个竖梁和各个弧形连接件的梁延伸面与其所使用的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相同。
上述背板组件110B包括第一背板B1、第二背板B2、第三背板B3和第四背板B4、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SQ2。
如图2和图5所示,当组装后的框架110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装置时,至少一个主显示屏130包括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音频组件 150包括第一音频装置151和第二音频装置152。图像采集装置120为摄像头。
上述摄像头设在第一横梁HL1上,第三竖梁SL3和第四竖梁SL4组装在一起,设在第二横梁HL2和第三横梁HL3之间,使得第三竖梁SL3和第四竖梁SL4将第一竖梁SL1、第二竖梁SL2、第二横梁HL2和第三横梁HL3所围成的区域分为两个主显示区域R2。两个主显示区域R2中其中一个主显示区域R2内设置第一主显示屏131,另一个主显示区域R2内设置第二主显示屏 132。
上述第一音频装置151、第二音频装置152和辅显示屏140设在第一竖梁 SL1、第二竖梁SL2、第三横梁HL3和第四横梁HL4所围成的区域内。辅显示屏140位于第一音频装置151和第二音频装置152之间。应理解,可以参考图7在第一竖梁SL1、第二竖梁SL2、第三横梁HL3和第四横梁HL4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由两个隔板GB构成的隔板组件。利用隔板GB隔离音频装置 (第一音频装置151和第二音频装置152)与辅显示屏140。
上述移动基座110J包括支座J1以及设在支座J1底部的万向轮组件J2。支座J1的形状做种多样,例如:支座J1可以为工字型支座J1,工字型支座 J1上开设有用于承第五横梁HL5的定位槽。
如图2所示,当上述框架110应用于图2所示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 时,当多屏互动显示设备100组装完成后,上述一类接口可以设在第五横梁 HL5上。此时支座J1应当开设避让孔,以让一类接口暴露在外,方便使用。
如图2所示,当上述摄像头、第一主显示屏131、第二主显示屏132,第一音频装置151、第二音频装置152和辅显示屏140安装到组装完成的框架 110后,为了进一步稳固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第一锁固条 SQ1和第二锁固条SQ2均固定在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上,并位于第二横梁HL2和第三横梁HL3之间。第一背板B1设在第一竖梁SL1、第二横梁HL2和第三竖梁SL3上,用以封住第一主显示屏131的背面。第二背板 B2设在第二竖梁SL2、第二横梁HL2和第四竖梁SL4上,用以封住第二主显示屏132的背面。第三背板B3设在第一竖梁SL1、第三横梁HL3、第四横梁HL4和第二竖梁SL2上,用以封住音频组件150的背面和辅显示屏140的背面。第四背板B4可以设在第一背板B1和第二背板B2之间。此时,第四背板B4的上侧(远离移动基座110J)与第一背板B1的下侧(靠近移动基座110J) 和第二背板B2的下侧(靠近移动基座110J)接触,第四背板B4的下侧(靠近移动基座110J)与第三横梁HL3固定在一起,第四背板B4的左侧(靠近第一竖梁SL1的一侧)与第一竖梁SL1固定在一起,第四背板B4的右侧(靠近第二竖梁SL2的一侧)与第二竖梁SL2固定在一起。基于此,第四背板B4 可以与第一背板B1和第二背板B2共同封住第一主显示屏131的背面和第二主显示屏132的背面。
如图5~图7和图9所示,分析上述横梁组件110H、竖梁组件110S和背板组件110B的固定方式,发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JZ,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一凹槽内灵活的设置、增加或调整各种转接组件,实现或辅助完成以下三种固定方式,并保证所需固定的部件稳定固定在框架上,提高固定可靠性。
第一种固定方式:当第一背板B1设在第一竖梁SL1、第二横梁HL2和第三竖梁SL3时,第一背板B1的侧面分别与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第二横梁HL2的梁延伸面和第三竖梁SL3的梁延伸面接触。当第二背板B2设在第二竖梁SL2、第二横梁HL2和第四竖梁SL4时,第二背板B2的侧面分别与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第二横梁HL2的梁延伸面和第四竖梁SL4的梁延伸面接触。当第三背板B3设在第一竖梁SL1、第三横梁HL3、第四横梁 HL4和第二竖梁SL2时,第三背板B3的侧面分别与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第三横梁HL3的梁延伸面、第四横梁HL4的梁延伸面和第二竖梁SL2 的梁延伸面接触。当第四背板B4设在第一背板B1和第二背板B2之间时,第四背板B4的侧面分别与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第二竖梁SL2的梁延伸面和第三横梁HL3的梁延伸面接触。
为了避免隔离梁GD对第四背板B4的影响,第四背板B4可以分为两个子背板。其中一个子背板与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和第三横梁HL3的梁延伸面接触,并与第一背板B1构成封住第一主显示屏131的背板。另一个子背板与第二竖梁SL2的梁延伸面和第三横梁HL3的梁延伸面接触,并与第二背板B2构成封住第二主显示屏132的背板。当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 SQ2均与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固定在一起时,第一锁固条SQ1的第一端和第二锁固条SQ2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接触,第一锁固条SQ1的第二端和第二锁固条SQ2的第二端均与第二竖梁SL2的梁延伸面接触。图7和图8中的第一位置A代表第二竖梁SL2的梁延伸面与第四背板 B4侧面接触的方式。应理解,这种固定方式也适用于将图像采集装置固定至第一横梁HL1的过程中,或者其他类似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种固定方式:当第一竖梁SL1通过第一弧形连接件HX1与第五横梁 HL5的第一端固定在一起时,第一竖梁SL1的下端面与第一弧形连接件HX1 的端面接触,第五横梁HL5的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一弧形连接件HX1的端面接触。当第二竖梁SL2通过第二弧形连接件HX2与第五横梁HL5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时,第二竖梁SL2的下端面与第二弧形连接件HX2的端面接触,第五横梁HL5的第二端的端面与第二弧形连接件HX2的端面接触。图7和图8 中的第二位置B代表第一竖梁SL1的下端面与第一弧形连接件HX1的端面接触面位置。应理解,这种固定方式下竖梁与弧形连接件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 的槽底在接触位置接合在一起。同理,横梁与弧形连接件所具有的第一凹槽 JZ的槽底在接触位置接合在一起。
第三种固定方式:当第一竖梁SL1分别第一横梁HL1的第一端、第二横梁HL2的第一端、第三横梁HL3的第一端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一端固定在一起时,第一竖梁SL1的上端面与第一横梁HL1的梁延伸面接触,第一竖梁 SL1的梁延伸面与第二横梁HL2的第一端端面、第三横梁HL3的第一端端面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一端端面接触。当第二竖梁SL2分别第第一横梁HL1 的第二端、第二横梁HL2的第二端、第三横梁HL3的第二端和第四横梁HL4 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时,第二竖梁SL2的上端面与第一横梁HL1的梁延伸面接触。第二竖梁SL2的梁延伸面与第二横梁HL2的第二端端面、第三横梁 HL3的第二端端面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二端端面接触。图7和图8中的第三位置C代表第一竖梁SL1的梁延伸面与第二横梁HL2的第一端端面接触面位置。应理解,这种固定方式下接触部位的横梁与竖梁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的槽底无法在接触位置无法接合在一起。
对于上述三种固定方式来说,可以使用转接组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转接组件。下面按照固定方式不同对上述三种固定方式所使用的转接组件以及与之配套的一些组件进行描述。
对于第一种固定方式来说,如图10所示,每个第一转接组件190A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柱XZ。该限位柱XZ可以为螺钉或其他结构的限位件。至少一个限位柱XZ将第一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
举例说明:将第一限位块XK1置入第一凹槽JZ(第一限位块XK1置入第一凹槽JZ的过程参考前文描述,此处不做详述),利用至少一个限位柱XZ 将该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避免第一限位块XK1在第一凹槽JZ内偏移所导致的固定不稳定的问题发生。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0所示,上述第一限位块XK1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凹槽JZ的结构和形状相匹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当第一限位块XK1 的体积比较小的时候,只有限位柱XZ无法完全将第一限位块XK1固定于第一凹槽JZ。针对该问题,第一凹槽JZ包括槽口和槽底。将第一限位块XK1 固定在第一凹槽JZ时,至少一个限位柱XZ与第一凹槽JZ的槽底相抵。应理解,至少一个限位柱XZ与第一凹槽JZ的槽底相抵可以是指限位柱XZ已经顶入第一凹槽JZ的槽底内部,也可以是指限位柱XZ处在挤压第一凹槽JZ的槽底的状态。
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限位块XK1在第一凹槽JZ内的稳固性,上述第一限位块XK1与第一限位块XK1所在第一凹槽JZ的侧壁临近槽口区域相抵。此时,第一限位块XK1远离第一凹槽JZ槽底的一端与第一凹槽JZ的侧壁临近槽口区域相抵。
例如:如图12所示,当限位柱XZ为顶丝,顶丝的顶入端为尖端,在组装框架的过程中,当第一限位块XK1达到目标位置,将顶丝拧入第一限位块 XK1,并从第一限位块XK1临近第一凹槽JZ槽底的表面穿出,使得顶丝的尖端与第一凹槽JZ的槽底相抵,并压迫第一凹槽JZ的槽底。此时顶丝受到第一凹槽JZ的槽底作用力,并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一限位块XK1。该作用力可以称为顶力,方向指向第一凹槽JZ的槽口。在顶力的作用下,第一限位块XK1 逐渐沿着第一凹槽JZ的槽深减小方向向第一凹槽JZ的槽口所在方向移动,直到第一限位块XK1与第一限位块XK1所在第一凹槽JZ的侧壁临近槽口区域相抵,这样就能够保证第一限位块XK1卡在第一凹槽JZ内,不会在第一限位块XK1内发生偏移。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上述第一限位块XK1具有边缘抵扣面DM。第一凹槽JZ的宽度沿着第一凹槽JZ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增大。
当组装框架110时,当第一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时,边缘抵扣面DM与第一凹槽JZ的侧壁临近槽口的区域相抵。例如:边缘抵扣面DM为倒角结构时,第一凹槽JZ的横截面积沿着靠近槽口的方向逐渐缩小。
如图12所示,当第一凹槽JZ的宽度沿着第一凹槽JZ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增大时,当第一凹槽JZ沿着第一凹槽JZ槽深增加方向包括限位区XQ和收纳区SQ。限位区XQ的宽度沿着第一凹槽JZ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收纳区SQ的宽度相同。如果框架处于组装状态,第一限位块XK1与限位区XQ的侧壁与相抵。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第一凹槽JZ贯穿型材段20的端部,第一限位块 XK1还可以通过第一型材段20的端部置入第一凹槽JZ内。只要保证第一限位块XK1的厚度b大于凹槽的槽口,第一限位块的宽度c与第一凹槽的宽度相匹配,就能保证第一限位块XK1不会从第一凹槽JZ脱出。
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第一限位块XK1从第一凹槽JZ的槽口置入第一凹槽JZ内。第一限位块XK1的厚度b小于第一凹槽JZ的槽口最小宽度。第一限位块XK1的宽度c小于第一凹槽JZ的最大宽度。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第一限位块XK1的厚度方向与第一凹槽JZ的槽口宽度方向相同,第一限位块XK1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凹槽JZ的宽度方向相同。
如图10~图12所示,将第一限位块XK1从第一凹槽JZ的槽口安装至第一凹槽JZ时,由于第一限位块XK1的厚度b小于第一凹槽JZ的槽口最小宽度,使得第一限位块XK1能够侧着放入第一凹槽JZ。而由于第一限位块XK1 的宽度c小于第一凹槽JZ的最大宽度,使得第一凹槽JZ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一限位块XK1在第一凹槽JZ内转正,从而将第一限位块XK1从第一凹槽JZ 的槽口安装至第一凹槽JZ内。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上述限位柱XZ的端头还可以开设螺丝槽,用以在组装框架时,利用螺丝刀等工具卡入螺丝槽,将限位柱XZ拧入第一限位块XK1,并从第一限位块XK1穿过顶入第一凹槽JZ的槽底。并且,上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还可以开设限位孔,使得限位柱XZ临近第一凹槽JZ槽底的一端伸入限位柱XZ内,以进一步增加限位柱XZ的限位作用,保证第一限位块 XK1可以准确的固定在第一凹槽JZ内。
如图10所示,为了配合至少一个限位柱XZ将第一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第一限位块XK1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通孔WT。也就是说,第一限位块XK1开设有与至少一个限位通孔WT。利用至少一个限位柱XZ将该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时,至少一个限位柱XZ通过相应的至少一个限位通孔WT将第一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9~图12所示,当框架组装完成后,第一限位块XK1 所包括的至少一个限位通孔WT与第一限位块XK1所在的第一凹槽JZ的槽深方向相同。此时,可以将上述摄像头、锁固条、背板等其他部件固定在横梁、纵梁以及弧形连接件开设第一凹槽JZ的任何位置。同时,控制限位柱 XZ的长度a,使得至少一个限位柱XZ将第一限位块XK1固定在第一凹槽JZ 时,限位柱XZ远离第一凹槽JZ槽底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XK1远离第一凹槽JZ槽底的表面平齐,或者位于第一限位块XK1所开设的限位通孔WT内。应理解,限位通孔WT和第一安装孔AK1均可以为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且这些螺纹孔的规格可以一样,以保证限位通孔WT在一些时候可以作为第一安装孔AK1使用,第一安装孔AK1在一些时候可以作为限位通孔使用。
另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上述限位柱XZ和限位通孔WT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限位柱XZ和限位通孔WT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限位通孔WT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在第一限位块XK1的一侧或中间。使得框架处于组装状态时,这些限位柱XZ设在第一限位块XK1的一侧,也可以设在第一限位块XK1的中间。至于限位柱XZ和限位通孔WT的数量,则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限位柱XZ和限位通孔WT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限位块XK1在第一凹槽JZ内的限位能力。但应当注意,当限位柱XZ 和限位通孔WT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限位柱XZ应当均匀的设在第一限位块 XK1上,避免第一限位块XK1受力不均匀所导致的偏斜问题。
图10示出了的第一限位块XK1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AK1和一个限位通孔WT。如图11所示,该限位通孔WT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AK1的中间,避免限位柱XZ与第一凹槽JZ的槽底相抵时,第一限位块XK1所收到的顶力分布不均所导致的偏斜。当然,限位通孔WT也可以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AK1 的一侧。
如图11所示,当第一限位块XK1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AK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例如:当第一转接组件190A所安装的部件上开设有两个距离比较大的装配孔时,第一限位块XK1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安装孔 AK1之间的孔距与两个装配孔之间的孔距相等,从而保证所安装的部件能够准确通过第一转接组件190A固定在框架上。
另外,如图11所示,当第一转接组件190A所安装的部件上开设有装配孔数量比较多,或虽然仅开设两个装配孔,但是两个装配孔的孔距比较大,导致一个第一转接组件190A所包括的第一限位块XK1无法与这些装配孔对位。此时,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第一转接组件190A所包括的第一限位块XK1 可以组合在一起,将该部件固定到框架上。当然,也可以调节两个或更多的第一转接组件190A所包括的第一限位块XK1之间的距离,使得这些第一限位块XK1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与所安装的部件开设的装配孔进行对位,保证该部件能够准确固定到框架上。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5~图8所示,对于第一横梁HL1来说,第一横梁HL1通过转件组件190A安装有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120。如图11所示,由于转件组件190A所包括的第一限位块XK1在第一横梁HL1的第一凹槽JZ 被卡死,使得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120通过转件组件190A可以稳固的安装在第一横梁HL1。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5~图10所示,当框架包括背板组件110B时,如果框架处于组装状态,背板组件110B所包括的背板侧边通过至少一个转件组件190A包括的第一限位块XK1与至少一个型材段20固定在一起。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一个第一转接组件190A所包括的第一限位块XK1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与背板的侧边固定在一起。应理解,此处的背板组件110B所包括的背板是广义上的背板,不仅指图5所示的第一背板B1、第二背板B2、第三背板B3、第四背板B4,也可以指图5所示的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 SQ2。例如:利用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SQ2固定在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时,可以在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SQ2的两侧边设置翻边,在翻边上开设螺丝孔,将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SQ2的翻遍开设的螺丝孔与第一限位块XK1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对位后,利用螺丝或螺栓等连接件将第一锁固条SQ1和第二锁固条SQ2的两侧边与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固定在一起。
对于第二种固定方式和第三种固定方式来说,第二种固定方式和第三种固定方式实质用于固定横梁所使用的型材段和竖梁所使用的型材段。此时,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转接组件190B。此时,图5 所示的横梁组件110H和竖梁组件110S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转接组件190B固定在一起。基于此,上述多个型材段20包括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当组装框架时,第二转接组件190B将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固定在一起。
如图9所示,上述第二转接组件190B包括锁附子组件和转接子组件。锁附子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D1和第二定位件D2。第一定位件D1开设有锁附通孔SK。每个转接子组件还包括连接杆LG。每个连接杆LG开设有第二凹槽PC。
如图9和图13~图17所示,当组装框架时,锁附通孔SK的孔深方向与第一凹槽JZ的槽深方向相同,连接杆LG固设于第一型材段的第一凹槽JZ,第一定位件D1固设于第二型材段的第一凹槽JZ,连接杆LG还穿过锁附通孔 SK,第二定位件D2穿过锁附通孔SK和第二凹槽PC将连接杆LG固定于第一定位件D1,使得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固定在一起。
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第一定位件D1上开设有与锁附通孔SK连通的套设通孔DK。当组装框架时,连接杆LG通过套设通孔DK穿过锁附通孔SK,并使得第二凹槽PC位于锁附通孔SK内,使得锁附通孔SK与第二凹槽PC 连通。
示例性的,当连接杆LG上开设的第二凹槽PC的槽深方向垂直连接杆LG 的轴向方向时,第一定位件D1上开设的套设通孔DK的孔深方向与锁附通孔 SK的孔深方向垂直。在框架组装时,套设通孔DK的孔深方向与连接杆LG 的轴向方向平行,而第一定位件D1开设的锁附通孔SK的孔深方向应当与第二凹槽PC的槽深方向平行。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5~图8和图13~图15所示,当第一型材段21为第一竖梁SL1或第五横梁HL5,第二型材段22为第一弧形连接件HX1或第二弧形连接件HX2时,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采用第二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固定在一起,第一型材段21的第一凹槽JZ的槽底与第二型材段22的第一凹槽JZ的槽底应当接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型材段21的端面和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接合。当第一型材段21的第一凹槽JZ和第二型材段22的第一凹槽JZ数量相等的情况下,第一型材段21 的第一凹槽JZ的槽底与第二型材段22的第一凹槽JZ的槽底一一对应的接合,可以降低第一型材段21的端面和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错位程度。
当框架组装完成后,如图13~图15所示,连接杆LG穿过锁附通孔SK时,连接杆LG沿着第一型材段21的段延伸方向伸出第一型材段21。上述第一型材段21的端面与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接触。此时,第一型材段21的端面为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端面,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为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
如图5~图8、图16和图17所示,当第一型材段21为第一竖梁SL1或第二横梁HL2,第二型材段22为第二横梁HL2、第三横梁HL3和第四横梁HL4 时,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采用第三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当框架组装完成后,连接杆LG穿过锁附通孔SK时,连接杆LG从第一型材段21 的第一凹槽JZ槽口深度方向伸出第一型材段21。第一型材段21的段延伸面与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接触,使得第一凹槽JZ的槽口与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接触。也就是说,第一型材段21的段延伸面为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端面,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为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
同理,如图5~图8、图16和图17所示,当第一型材段21为第一横梁HL1,第二型材段22为第一竖梁SL1或第二竖梁SL2时,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同样采用第三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当第一型材段21为第二横梁 HL2或第三横梁HL3,第二型材段22为第三竖梁SL3或第四竖梁SL4时,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同样采用第三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第二转接组件190B还包括第二限位块XK2。第二限位块XK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在框架组装时,第二安装孔将连接杆LG固定在第一型材段21开设的第一凹槽JZ。
对于第二种固定方式来说,如图13~图15所示,第二限位块XK2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的孔深方向与第二限位块XK2所在的第一型材段21 的段延伸方向相同,使得连接杆LG穿过锁附通孔SK时,连接杆LG沿着第一型材段21的段延伸方向伸出第一型材段21。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三种固定方式来说,第二限位块XK2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的孔深方向与第一凹槽JZ的槽深方向相同,使得连接杆LG穿过锁附通孔SK时,连接杆 LG从第一型材段21的第一凹槽JZ槽口深度方向伸出第一型材段21。
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第二限位块XK2的形状多种多种。例如:对于第二种固定方式来说,如图13~图15所示,第二限位块XK2可以为圆饼状结构,对于第三种固定方式来说,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限位块XK2朝向第一凹槽JZ槽口的一端具有倒角。
另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上述第二限位块XK2很容易从第一型材段 21的端面脱出,第一定位件D1很容易从第二型材段21的端面脱出。为此,当框架组装完成后,第二限位块XK2卡在第一第一凹槽JZ内,防止第二限位块XK2从第一型材段21的端面脱出。第一定位件D1也应当卡在第一凹槽 JZ内,防止第二限位块XK2从第二型材段22的端面脱出。
例如: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第二限位块XK2也可以参考图10所示的第一限位块XK1的结构固设在第一型材段21所开设的第一凹槽JZ。
又例如:如图13~图17所示,在第一凹槽JZ的槽壁开设限位凹坑,使得第二限位块XK2卡在该限位凹坑内。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型材段22所开设的第一凹槽JZ的槽避开设限位凹槽,使得第一定位件D1卡在第一凹槽JZ 内。
如图15和图17所示,对于第一型材段21来说,第一型材段21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内用于设置图14或图16所示的连接杆LG。也就是说,第一型材段21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JZ均可固设连接杆LG,第一型材段21固设连接杆LG的第一凹槽JZ中,固设的连接杆LG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如图15和图17所示,对于第二型材段22来说,第二型材段22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内用于设置图14或图16所示的第一定位件D1。也就是说,第二型材段22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JZ均可固设第一定位件D1,第一型材段21固设第一定位件D1的第一凹槽JZ中,固设的第一定位件D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下面结合图13~图17所示,说明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的固定过程,以下说明仅用于解释,不作为限定。
第一步:将连接杆LG固设在第二限位块XK2的第一凹槽JZ内,并保证连接杆LG开设第二凹槽PC的一端伸出第一凹槽JZ;将第一定位件D1固设在第二型材段22。其中,如图5和图13~图15所示,当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采用第二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时,第二限位块XK2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的孔深方向与第一型材段21的段延伸方向相同,因此,安装在第一安装孔AK1内的连接杆LG沿着第一型材段21的段延伸方向伸出第一凹槽JZ。如图5、图16和图17所示,当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 采用第三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时,由于第二限位块XK2所开设的第一安装孔AK1的孔深方向与第一凹槽JZ的槽深方向相同,因此,连接杆LG从第一第一凹槽JZ的槽口伸出第一第一凹槽JZ。
第二步:将连接杆LG伸出第一凹槽JZ的一端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伸入第二型材段22所开设的第一凹槽JZ(伸入方向为图15所示的第一箭头A方向),并保证连接杆LG穿过第一定位件D1k开设的锁附通孔SK,使得锁附通孔SK第二凹槽PC连通。
第三步:将第二定位件D2通过锁附通孔SK固定于第二凹槽PC中,从而保证设在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杆LG伸出第一型材段21的一端被第二定位件D2定位在第二型材段22内。
由上可以看出,如图13~图17所示,利用第一型材段21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和第二型材段22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隐藏锁附子组件和转接子组件,保证第一型材段21和第二型材段22固定在一起时,二者的接合面没有任何固定痕迹,提高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使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0~图15所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定位件D1 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之间的距离,以控制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端面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之间的接触缝隙。例如:当第一定位件D1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之间的距离比较大的时候,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端面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之间的接触缝隙比较宽。当第一定位件D1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之间的距离比较小的时候,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端面与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之间的接触缝隙比较窄。
在又一种示例中,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第二转接组件190B还包括限位弹簧XK。锁附子组件还包括限位套TX。
当框架组装时,限位套TX套设在连接杆LG上;限位弹簧XK套设在连接杆LG上,在第二定位件D2将连接杆LG固定于第一定位件D1时,限位弹簧XK处于限位套TX和第二定位件D2之间且处于压缩态。由此可见,当第一定位件D1套设在连接杆LG上时,限位弹簧XK保证第一定位件D1不会越过第二凹槽PC,以方便第一定位件D1所具有的锁附通孔SK与第二凹槽PC准确对位,使得第二定位件D2可以快速卡入第二凹槽PC中。
例如:限位弹簧XK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当限位弹簧XK在自由状态时,限位弹簧XK的第一端与限位套TX相抵,限位弹簧XK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凹槽PC槽口边缘围成的区域。此时,限位弹簧XK的第二端超过第二凹槽PC 槽口靠近限位套TX的边缘,不超过第二凹槽PC槽口远离限位套TX的边缘。
下面以第二种固定方式为例,结合图13~图15说明第二定位件D2在限位弹簧XK的辅助下卡入第二凹槽PC的过程。其中,第三种固定方式与第二种固定方式中第二定位件D2卡入第二凹槽PC的原理也可以参考下文描述,不再详述。
初始状态,连接杆LG的一端设在第二限位块XK2的第二安装孔内,限位弹簧XK套设在连接杆LG上,并处于自由状态。第一定位件D1设在第二型材段22内。在第二型材段22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型材段21沿着图15所示的第一箭头A向第二型材段22移动,使得第一型材段21的连接端面逐渐靠近第二型材段22的连接端面。在这个过程中,当连接杆LG开设第二凹槽PC的一端还未伸入第二型材段22时,限位弹簧XK处在自由状态,并且遮挡第二凹槽PC槽口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当连接杆LG开设第二凹槽PC的一端伸入第二型材段22的第二第一凹槽JZ后,第一定位件D1逐渐套设在连接杆LG上,使得连接杆LG穿过第一定位件D1所开设的锁附通孔 SK。
当第一定位件D1逐渐套设在连接杆LG上时,第一定位件D1的外表面与限位弹簧XK的第二端接触时,限位弹簧XK逐渐从自由状态过渡至压缩状态。而由于限位弹簧XK处在自由状态,并且遮挡第二凹槽PC槽口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因此,当限位弹簧XK从自由状态过渡至压缩状态时,第一定位件D1可以在限位弹簧XK的阻挡下位于第二凹槽PC的右侧。当连接杆LG开设第二凹槽PC的一端继续向图15所示的第一箭头A的方向移动,而第一定位件D1所开设的锁附通孔SK相对连接杆LG向第二箭头B的方向偏移。在这个过程中,锁附通孔SK与第二凹槽PC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锁附通孔SK与第二凹槽PC的连通性也越好越好。并且,当连接杆LG向图15 所示的第一箭头A方向移动的力度过大时,限位弹簧XK可以防止第一定位件D1所开设的锁附通孔SK越过连接杆LG所开设的第二凹槽PC,使得第二定位件D2比较容易和准确的通过锁附通孔SK固定于第二凹槽PC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图15所示,上述转接子组件相对第一型材段21 的位置固定不变,第一定位件D1相对第二型材段22的位置固定不变。上文所示的第一定位件D1发生偏移是因为第一型材段21沿着图15所示的第一箭头A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定位件D1相对连接杆LG的移动方向。
示例性的,如图13~图17所示,上述第二凹槽PC包括槽口和槽底。第二凹槽PC的宽度沿着第二凹槽PC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减小。具体的,如图13~
图18所示,上述第二凹槽PC为锥形槽。当框架处于组装状态,第二定位件 D2包括一锥形端DX。当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位于第二凹槽PC时,如果第二定位件D2与锁附通孔SK还没有锁附,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 还可以沿着第二凹槽PC的槽深增加方向前进。在前进过程中,第二定位件 D2的锥形端DX向第二凹槽PC的槽壁施加斜向下的作用力F0。相应的,第二凹槽PC的槽壁向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施加斜向上的反作用力F。而由于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最初伸入第二凹槽PC时,第二定位件D2 的锥形端DX实质与第二凹槽PC的右侧孔壁接触,因此,当第二凹槽PC的槽壁向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施加斜向上的反作用力F时,该反作用力 F的方向指向图20的左上方。
图1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的锥形端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 19所示,Fx为反作用力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水平方向与图18所示的连接杆LG的轴向方向平行),其方向指向图的右侧。Fy为反作用力F在垂直方向的分力(垂直方向与图18所示的连接杆LG的轴向方向垂直),其方向指向图的上侧。设定反作用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Fx=Fcosθ,Fy=Fsin θ。由此可见,如图18和图19所示,当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受到的反作用力F时,在该反作用力F的作用下,第二定位件D2会向左侧偏移(相对连接件)。在第二定位件D2的带动下,第一定位件D1也会沿着连接杆LG 的轴向方向向图15的左侧偏移(相对连接件)。当第二定位件D2与第一定位件D1所开设的锁附通孔SK锁附时,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无法继续沿着第二凹槽PC的深度增加方向向第二凹槽PC移动,使得第二定位件D2 的锥形端DX卡在第二凹槽PC内。
由上可知,如图13~图19所示,当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向第二凹槽PC的槽深增加方向移动时,第二凹槽PC的槽壁可以向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施加一定的反作用力F,进而带动第一定位件D1与连接杆LG所开设的第二凹槽PC相对移动。在第一定位件D1与锁附通孔SK锁附的过程中,该反作用力F可以辅助第二凹槽PC与锁附通孔SK逐渐对位,使得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可以最大限度的进入第二凹槽PC内,保证第二定位件可以可靠的固定于连接杆LG所开设的第二凹槽PC。
如图18所示,当第二凹槽PC为圆锥槽等锥形槽,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为圆锥端时,圆锥槽的高度与圆锥槽的母线夹角α实质上与反作用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因此,圆锥槽的高度与圆锥槽的母线夹角决定了反作用力F的水平分力Fx的大小。而由于Fx=Fcosθ,因此,圆锥槽的高度与圆锥槽的母线夹角越小,越有利于第一定位件D1和第二定位件D2向左侧移动(相对连接件)。另外,当第二定位件D2的锥形端DX卡在圆锥槽时,圆锥槽的轴向与圆锥端的轴线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
如图13~图17所示,为了方便将已经处在锁附状态的第二定位件D2从第一定位件D1所开设的锁附通孔SK中拆出,上述第二定位件D2远离第一凹槽JZ的一端(下文简称第二定位件D2的自由端)开设有拆卸辅槽DF。该拆卸辅槽DF的形状多种多样,具体根据所使用的拆卸工具决定。例如,当所使用的拆卸工具为六角扳手,则拆卸辅槽为内六角螺杆槽。此时第二定位件D2 与锁附通孔SK螺纹锁附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种固定方式和第三种固定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第二安装孔开设方向不同,导致在第二种固定方式下第一型材段的端面和第二型材段的端面接触,在第三种固定方式下第一型材段的段延伸面所开设的第一凹槽的槽口与第二型材段的端面接触。并且,第二种固定方式和第三种固定方式中锁附子组件和转件子组件的装配简单,结构强度高,使得包括第一型材段和第二型材段框架的整体性比较好。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对于上文所述的各个横梁、各个竖梁以及各个弧形连接件所使用的型材段,其均可以采用铝挤型材制作。应理解,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各个横梁、各个竖梁以及各个弧形连接件的细微差别,调整制作各个横梁、各个竖梁以及各个弧形连接件的模具。例如:如果各个横梁和各个竖梁所使用的型材段的结构尺寸等一样,则可以使用同一模具制作各个横梁和各个纵梁所使用的型材段。
如图9和图20所示,图5所示的横梁组件110H和竖梁组件110S所使用的型材段20的段延伸面包括第一段延伸面M1、第二段延伸面M2、第三段延伸面M3和第四段延伸面M4,其均沿着型材段20段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段延伸面M1和第四段延伸面M4相对(如平行),第二段延伸面M2和第三段延伸面M3均与第一段延伸面M1相邻,第二段延伸面M2和第三段延伸面M3均与第四段延伸面M4相邻。
如图9和图20所示,每个型材段20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开设在第一段延伸面M1。至少一个第一凹槽JZ沿着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凹槽JZ包括槽底和槽口。定义第一凹槽JZ的槽深方向与第一段延伸面 M1垂直,具体为图20所示的双箭头A方向。第一凹槽JZ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段延伸面M1垂直,具体为图20所示的双箭头B方向。第一凹槽JZ的槽口最小宽度如图10所示的WM。
应理解,如图9所示,型材段20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凹槽JZ 可以沿着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贯穿型材段20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也可以仅贯穿型材段20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此处型材段20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是指与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垂直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采用上述型材段20组装框架时,型材段 20开设的第一凹槽JZ有可能裸露,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如图22所示,上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饰板组件LS1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磁性组件CZ1。第一饰板组件LS1为可以被第一磁性组件CZ1吸附的铁质材料制作的饰板。当组装框架时,第一磁性组件CZ1设于第一凹槽JZ;第一饰板组件LS1被第一磁性组件CZ1吸附在第一磁性组件CZ1所在的第一凹槽JZ的槽口,使得第一饰板组件LS1将第一凹槽JZ的裸露的槽口遮挡,防止第一饰板组件LS1 从第一凹槽JZ的槽口脱落。
举例说明,图5所示的第一横梁HL1、第五横梁HL5、第一竖梁SL1和第二竖梁SL2位于第四横梁HL4和第五横梁HL5之间的部分均容易发生第一凹槽JZ裸露的问题。此时,如图22所示,可以在这些位置的第一凹槽JZ内设置第一磁性组件CZ1,并利用第一磁性组件CZ1将第一饰板组件LS1吸附在第一凹槽JZ的槽口,从而避免第一凹槽JZ裸露的问题发生。
示例性的,如图22所示,上述第一磁性组件CZ1包括至少一块磁铁。上述第一饰板组件LS1包括至少一块饰板。同一第一凹槽JZ内第一磁性组件 CZ1所包括的磁铁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以保证一块饰板被一块磁铁吸附在第一凹槽JZ槽口。第一磁性组件CZ1包括的磁铁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磁铁沿着型材段20的段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使得至少一块饰板能够平整的吸附在第一凹槽JZ的槽口,避免受力不均时,饰板无法完全遮挡第一凹槽JZ的问题发生。
在实际使用中,如图22所示,当第一凹槽JZ的槽口裸露时,不管该第一凹槽JZ开设在横梁还是竖梁所使用的型材段20上,在组装框架状态时,该第一凹槽JZ内均设置一个第一磁性组件CZ1。如果该第一凹槽JZ沿着段延伸方向的长度比较长,则第一磁性组件CZ1所包括的磁铁数量可以适当增加,如5块磁铁。如果该第一凹槽JZ沿着段延伸方向的长度比较短,则第一磁性组件CZ1所包括的磁铁数量可以适当减少,如2块磁铁。应理解,每个块饰板被至少一块磁铁吸附在第一凹槽JZ的槽口。
示例性的,如图22所示,当第一饰板组件LS1被第一磁性组件CZ1吸附在第一凹槽JZ的槽口时,这些第一饰板组件LS1在受到振动时容易发生偏移。为此,如图21所示,上述第一段延伸面M1开设有第三凹槽AC。第一凹槽 JZ开设在第三凹槽AC的槽底。此时,当框架完成组装后,第三凹槽AC的槽壁可以限制图22所示的第一饰板组件LS1偏移,提高第一饰板组件LS1 的封口效果。
如图5和图22所示,如果主显示屏130的边框、辅显示屏140的边框或音频组件150的边框与第一凹槽JZ接触,在第一凹槽JZ没有设置第一磁性组件CZ1和第一饰板组件LS1的情况下,主显示屏130的边框、辅显示屏140 的边框、音频组件150的边框可以卡在第三凹槽AC内,从而保证主显示屏 130、辅显示屏140、音频组件150稳固的安装在框架上。
举例说明:如图5和图22所示,上述框架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时,如果框架处在组装状态,第二横梁HL2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第三横梁HL3 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第一竖梁SL1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和第三竖梁SL3 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均与第一主显示屏130的边框接触,第二横梁HL2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第三横梁HL3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第二竖梁SL2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和第四竖梁SL4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均与第二主显示屏132 主显示屏130的边框接触。如果这些边框与这些横梁或竖梁之间的缝隙比较大,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容易从框架掉落。此时,可以将第一主显示屏131的边框卡入第二横梁HL2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第三横梁HL3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第一竖梁SL1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和第三竖梁SL3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内。将第二主显示屏132的边框卡入第二横梁HL2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第三横梁HL3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第二竖梁SL2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和第四竖梁SL4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 内。
同理,如图5和图22所示,上述框架应用于多屏互动显示设备时,如果框架处在组装状态,第一竖梁SL1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和第四横梁HL4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均与第一音频装置151的边框接触(第三横梁HL3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与第一主显示屏131接触的情况下,第三横梁HL3与第一音频装置151的边框接触的面为第四段延伸面M4),第二竖梁SL2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和第四横梁HL4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均与第二音频装置152的边框 (第三横梁HL3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与第一主显示屏131接触的情况下,第三横梁HL3与第二音频装置152的边框接触的面为第四段延伸面M4),第四横梁HL4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与辅显示屏140的边框接触(第三横梁HL3 所具有的第一凹槽JZ与第一主显示屏131接触的情况下,第三横梁HL3与辅显示屏140的边框接触的面为第四段延伸面M4)。此时,第一音频装置151 的边框卡入第一竖梁SL1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内。第二音频装置152 的边框卡入第二竖梁SL2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和第四横梁HL4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内。辅显示屏140的边框可以卡入第二横梁HL2的第一段延伸面M1所开设的第三凹槽AC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2所示,上述第一磁性组件CZ1所包括的磁铁可以卡在第一凹槽JZ内,也可以预埋在第一凹槽JZ内。为了保证磁铁不会从第一凹槽JZ脱出,可以在第一凹槽JZ的槽口边缘设置卡设件,或者缩小第一凹槽JZ的槽口,使得磁铁无法从第一凹槽JZ的槽口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主显示屏130的边框、辅显示屏140 的边框、音频组件150的边框与横梁组件110H和竖梁组件110S接触时,这些边框与横梁或竖梁之间的缝隙比较大,灰尘等颗粒物容易进入缝隙,导致清洁难度比较大。基于此,如图23所示,上述型材段20的第二段延伸面M2 和/或第三段延伸面M3开设有沿着型材段20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缺口槽QK。缺口槽QK包括缺口面QM。该缺口槽QK的缺口面QM与第一段延伸面M1 处在同一表面。
如图24所示,上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性组件CZ2和至少一个第二饰板组件LS2。当框架组装完成时,第二磁性组件CZ2设在缺口槽QK,至少一个第二饰板组件LS2被第二磁性组件CZ2吸附在第二磁性组件CZ2所在的缺口槽QK的槽口,使得第二饰板组件LS2可以将缺口槽QK的封闭。第二饰板组件LS2从缺口槽QK的缺口面QM伸出型材段20。第二磁性组件CZ2 和第二饰板组件LS2的相关细节描述参考前文第一磁性组件CZ1和第一饰板组件LS1的相关描述。应理解,可以在缺口槽QK的槽底开设预埋孔YM,将第一磁性组件预埋在缺口槽QK内,防止第一磁性组件从缺口槽QK脱出。
举例说明,如图5、图23和图24所示,当框架组装完成时,第二横梁 HL2和第三横梁HL3所使用的型材段20的第二段延伸面M2位于框架的正面。此时,第二横梁HL2的第一段延伸面M1与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接触。为了避免灰尘进入第二横梁HL2与第一主显示屏131之间的缝隙(或者避免灰尘进入第二横梁HL2与第二主显示屏132之间的缝隙),第二横梁HL2的第二梁延伸平面M2开设有缺口槽QK,并且缺口槽QK内置有多块磁铁,然后将第二饰板组件LS2置于缺口槽QK内,并从缺口面QM伸出第二横梁HL2,这样就能够挡住第二横梁HL2与第一主显示屏131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横梁HL2与第二主显示屏132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灰尘进入这些缝隙。
基于上述框架的结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可以采用如下装配过程。其中,下文只是描述多屏互动显示设备的结构安装过程,不对信号连接进行说明。
第一步:如图5、图10~图17和图20~图24所示,将横梁组件110H和纵梁组件110S采用转件组件固定在一起。此处横梁组件110H和纵梁组件110S 所采用的固定方式为上述第二种固定方式和第三种固定方式相结合。至于在安装中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参考前文描述选择即可。另外,各个纵梁、各个横梁、各个弧形连接件的横截面(垂直于横梁的段延伸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需根据纵梁、横梁和弧形连接件所在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横截面结构即可。例如:图10、图11和图13给出了三种不同横截面的型材段结构,对于第一竖梁SL1、第二竖梁SL2可以选择图10机票图11所示的型材段。对于第二横梁HL2、第三横梁HL3和第四横梁HL4选择图13所示的型材段。
第二步,如图5、图10~图17和图20~图24所示,将作为图像采集装置 120的摄像头悬挂在第一横梁HL1。具体可以选择第一种固定方式将摄像头悬挂在第一横梁HL1上。将第一主显示屏131和第二主显示屏132设在两个主显示区域R2,将辅显示屏140、第一音频装置151和第二音频装置152安装在第三横梁HL3和第四横梁HL4之间。将按键组件170和接口组件170根据实际使用频率设在横梁组件110H或竖梁组件110S上。
第三步,如图5、图10~图17和图20~图24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将利用第一饰板组件LS1将裸露的第一凹槽JZ补平,或者利用第二饰板组件LS2 将裸露的缺口槽QK补平。最后将背板组件110B安装在横梁组件110H和竖梁组件110S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型材段和至少一个第一转接组件;每个所述型材段的段延伸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限位块被配置为在组装时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安装孔为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转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柱;
所述至少一个限位柱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至少一个限位柱还被配置为在将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还包括限位通孔;所述限位柱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限位通孔将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边缘抵扣面;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沿着第一凹槽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边缘抵扣面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临近槽口的区域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沿着第一凹槽槽深增加方向设置的限位区和收纳区;所述限位区的宽度沿着第一凹槽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收纳区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限位块还被配置为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时与所述限位区的侧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最小宽度;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背板组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具体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将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型材段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转接组件,所述多个型材段包括第一型材段和第二型材段,所述第二转接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型材段和第二型材段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转接组件包括锁附子组件和转接子组件,所述锁附子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开设有锁附通孔;所述转接子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固设于所述第一型材段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定位件被配置为固设于所述第二型材段的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杆还被配置为穿过所述锁附通孔,所述第二定位件被配置为穿过所述锁附通孔和所述第二凹槽将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组件还包括限位弹簧;所述锁附子组件还包括限位套;
所述限位套被配置为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限位弹簧被配置为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在第二定位件将所述连接杆固定于第一定位件时处于限位套和第二定位件之间且处于压缩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还被配置为在自由状态时第一端与所述限位套相抵,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槽口边缘围成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沿着第二凹槽槽深增加方向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第二凹槽为锥形槽;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一锥形端。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被配置为穿过所述锁附通孔时,沿着所述第一型材段的段延伸方向伸出所述第一型材段。
15.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被配置为穿过所述锁附通孔时,从所述第一型材段的第一凹槽槽口深度方向伸出所述第一型材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2、9~11任一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型材段被配置为组装完成后围成图像采集区域、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辅显示区域和音频播放区域;所述图像采集区域、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和所述辅显示区域沿着所述组装完成后的框架高度方向分布,所述音频播放区域和所述辅显示区域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的同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2、9~11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槽底和槽口,所述段延伸面包括第一段延伸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段延伸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沿着所述型材段的段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饰板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一磁性组件;
所述第一磁性组件被配置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饰板组件被配置为吸附在所述第一磁性组件所在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延伸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延伸面还包括第二段延伸面和/或第三段延伸面;所述第二段延伸面和/或第三段延伸面开设有沿着型材段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包括缺口面;所述缺口面和所述第一段延伸面平行;所述第二段延伸面和所述第三段延伸面均与所述第一段延伸面相邻;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饰板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性组件;
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被配置为设于所述缺口槽,所述第二饰板组件被配置为吸附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所在的所述缺口槽的槽口;所述第二饰板组件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缺口槽的缺口面伸出所述型材段。
20.一种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框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屏互动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型材段被配置为组装完成后围成图像采集区域、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辅显示区域和音频播放区域;所述图像采集区域、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和所述辅显示区域沿着所述组装完成后的框架高度方向分布,所述音频播放区域和所述辅显示区域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的同一侧,所述多屏互动显示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一个主显示屏、辅显示屏和音频组件;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被配置为设在所述框架的图像采集区域;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屏被配置为设在所述组装完成后的框架的至少一个主显示区域;所述辅显示屏被配置为设在所述组装完成后的框架的辅显示区域,所述音频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主显示屏和/或所述辅显示屏电连接,设在所述组装完成后的框架的音频播放区域。
CN201990000201.8U 2019-08-06 2019-11-27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Active CN2123649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8169 2019-08-06
CN201921269816.9U CN209895328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交互式显示设备及交互式显示系统
CN2019212866520 2019-08-08
CN201921286652.0U CN211240390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锁定机构、可拆卸型材以及显示设备
PCT/CN2019/121337 WO2021022724A1 (zh) 2019-08-06 2019-11-27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4987U true CN212364987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0201.8U Active CN212364987U (zh) 2019-08-06 2019-11-27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013200A4 (zh)
CN (1) CN21236498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5811B (zh) * 2023-03-08 2023-10-20 琴伴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02391U (zh) * 2014-08-27 2014-12-10 周银 一种淋浴房上型材的快速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13200A1 (en) 2022-06-15
EP4013200A4 (en) 2022-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2724A1 (zh)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CN102209230B (zh) 一种具有主会场控制模块的视频会议系统
CN102065264B (zh) 一种无mcu的视频指挥/会议系统及方法
US201201337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eeting capture
CN212364987U (zh) 一种框架及多屏互动显示设备
CN202773002U (zh) 一体化可视指挥调度平台
WO2005013600A3 (en) Virtual conference room
CN106254781B (zh) 一种基于三摄像头的全自动录播直播一体机
WO2022120573A1 (zh) 显示屏拼接结构及智能交互平板
CN216243158U (zh) 一种多屏视频会议终端支架
CN211502080U (zh) 一种可拆卸式触摸一体机
CN102868872A (zh) 视频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5516641A (zh) 基于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移动式会议系统
CN201398217Y (zh) 一种多音视频源处理设备
CN204733269U (zh) 一种视频会议终端
CN20796194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视会议专用白板
CA2099030A1 (en) Computer workstation using different video data formats
CN218603548U (zh) 一种网印装饰面板组件装置
WO2017166624A1 (zh) 一种智能电视外接设备连接件
CN217422833U (zh) 网络安全防控摄像头
WO2013022143A1 (ko) 영상회의를 이용한 방송출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500078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人工智能用摄像头
CN211457249U (zh) 用于视频会议的投影通话装置
CN210720979U (zh) 一种影视后期制作用特效幕墙
CN215730606U (zh) 拼接屏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