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0738U -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0738U
CN212360738U CN202020615874.9U CN202020615874U CN212360738U CN 212360738 U CN212360738 U CN 212360738U CN 202020615874 U CN202020615874 U CN 202020615874U CN 212360738 U CN212360738 U CN 212360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haft
bevel gear
balanc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58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n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gn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n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n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58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0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0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0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动力转换技术领域,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中间水平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轴杆,且轴杆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出外壳左右两端中心位置,轴杆右端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圆轴,且圆轴外侧固定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风轮,轴杆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尾盘,且尾盘左端焊接有平衡块,尾盘右侧上下方固定有插杆;轴杆外侧中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内部中心位置的水平锥齿轮,外壳底部垂直贯穿有转轴,且转轴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内部的垂直锥齿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转换结构中轴杆和转轴转动时的平稳性,并方便添加润滑油,减少磨损,提高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动力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风能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现有的风能动力转换结构长期在高速转动下,容易出现轴杆和转轴摇晃并且转动起来不够稳定的现象,再是其中的转换零件,长期转动摩擦,表面非常容易磨损,降低整体的机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增加转换结构中轴杆和转轴转动时的平稳性,并方便添加润滑油,减少磨损,提高机械性能的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所述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中间水平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轴杆,且所述轴杆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出外壳左右两端中心位置,所述轴杆右端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圆轴,且所述圆轴外侧固定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风轮,所述轴杆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尾盘,且所述尾盘左端焊接有平衡块,所述尾盘右侧上下方固定有插杆;所述轴杆外侧中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内部中心位置的水平锥齿轮,所述外壳底部垂直贯穿有转轴,且所述转轴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内部的垂直锥齿轮,所述垂直锥齿轮位于水平锥齿轮右下方并与其啮合;
平衡环,所述平衡环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平衡环分为两个大号的所述平衡环和两个小号的所述平衡环,每个所述平衡环内部中间开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壁中间均设有开于平衡环内部的滚轮槽,每个所述滚轮槽内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至少三个导向轮,两个大号的所述平衡环分别通过通孔套入于轴杆外壁左右两侧,且两个小号的所述平衡环分别通过通孔套入于转轴外侧中部上下方位置;
储油瓶,所述储油瓶位于外壳上方,且所述储油瓶上端中间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进油管,所述储油瓶下方中间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油管,且所述出油管末端贯穿出外壳内壁上方并位于水平锥齿轮上方,所述出油管末端外侧贴合有一圈海绵圈。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左面中心外侧位置开有一圈圆槽。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插杆末端插入圆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大号的所述平衡环分别与外壳内部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末端均凸出于通孔内壁1cm,且大号的所述平衡环中的导向轮表面与轴杆外壁滚动连接,小号的所述平衡环中的导向轮表面与转轴外壁滚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外壁中下方的小号的所述平衡环左右两侧中间焊接有对称设置的L型杆,两根所述L型杆顶部与外壳下表面焊接,且所述转轴外壁中上方的小号的所述平衡环与外壳内侧底部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圈末端与水平锥齿轮上表面间距为0.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轴杆和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套入在其外壁的平衡环,其中的导向轮能够起到导向转轴和轴杆转动的作用,使其转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有效避免轴杆和转轴长时间转动后与外壳连接的缝隙变大而导致出现旋转偏差的现象;
轴杆在转动时,插杆则沿着圆槽不停的转动,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轴杆转动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平衡块,使得轴杆的首尾端能够保持平衡,使其在高速转动时更加的平稳,提高其平衡性;
进入储液瓶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排出,并直接流动到水平锥齿轮的表面,随着水平锥齿轮不断的转动,可以将部分润滑油带给与其啮合的垂直锥齿轮,这样可以同时对水平锥齿轮和垂直锥齿轮进行润滑,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提高其机械性能,而通过海绵圈可以将通过出油管流出的部分润滑油吸附,避免大量润滑油直接流动到水平锥齿轮表面而导致溢流的现象,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环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油管B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外壳1、轴杆101、水平锥齿轮102、尾盘103、平衡块104、圆槽105、插杆106、圆轴107、风轮108、垂直锥齿轮109、转轴110、L型杆111、平衡环2、通孔201、滚轮槽202、导向轮203、储油瓶3、进油管301、出油管302、海绵圈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是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所述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包括:
外壳1,外壳1内部中间水平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轴杆101,且轴杆101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出外壳1左右两端中心位置,轴杆101右端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圆轴107,且圆轴107外侧固定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风轮108,轴杆101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尾盘103,且尾盘103左端焊接有平衡块104,尾盘103右侧上下方固定有插杆106,外壳1左面中心外侧位置开有一圈圆槽105,两根插杆106末端插入圆槽10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轴杆101外侧中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1内部中心位置的水平锥齿轮102,外壳1底部垂直贯穿有转轴110,且转轴110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1内部的垂直锥齿轮109,垂直锥齿轮109位于水平锥齿轮102右下方并与其啮合;
平衡环2,平衡环2设有四个,且四个平衡环2分为两个大号的平衡环2和两个小号的平衡环2,每个平衡环2内部中间开有通孔201,且通孔201内壁中间均设有开于平衡环2内部的滚轮槽202,每个滚轮槽202内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至少三个导向轮203,两个大号的平衡环2分别通过通孔201套入于轴杆101外壁左右两侧,且两个小号的平衡环2分别通过通孔201套入于转轴110外侧中部上下方位置,两个大号的平衡环2分别与外壳1内部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卡接固定,导向轮203末端均凸出于通孔201内壁1cm,且大号的平衡环2中的导向轮203表面与轴杆101外壁滚动连接,小号的平衡环2中的导向轮203表面与转轴110外壁滚动连接,转轴110外壁中下方的小号的平衡环2左右两侧中间焊接有对称设置的LL型杆111,两根LL型杆111顶部与外壳1下表面焊接,且转轴110外壁中上方的小号的平衡环2与外壳1内侧底部卡接固定;
实施例一,通过圆轴107中的两个风轮108,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圆轴107和轴杆101在外壳1内转动,轴杆101转动的同时带动轴杆101外侧中间的水平锥齿轮102进行转动,由于垂直锥齿轮109与水平锥齿轮102啮合,所以水平锥齿轮102前后转动时也将会带动垂直锥齿轮109左右转动,通过垂直锥齿轮109可以带动转轴110一起转动,使用者可以在转轴110的末端安装电机或者其他设备,便可以将风能转化为可用的机械动能;
轴杆101和转轴110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套入在其外壁的平衡环2,由于平衡环2中的导向轮203与轴杆101和转轴110滚动连接,所以轴杆110和转轴110转动时,导向轮203也跟随转动,所以通过导向轮203能够起到导向转轴110和轴杆101转动的作用,使其转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有效避免轴杆101和转轴110长时间转动后与外壳1连接的缝隙变大而导致出现旋转偏差的现象;
通过轴杆101左端的尾盘103,尾盘103中的插杆106插入圆槽105内,这样可以增加尾盘103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性,轴杆101在转动时,插杆106则沿着圆槽105不停的转动,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轴杆101转动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平衡块104,使得轴杆101的首尾端能够保持平衡,使其在高速转动时更加的平稳,提高其平衡性;
储油瓶3,储油瓶3位于外壳1上方,且储油瓶3上端中间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进油管301,储油瓶3下方中间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油管302,且出油管302末端贯穿出外壳1内壁上方并位于水平锥齿轮102上方,出油管302末端外侧贴合有一圈海绵圈303,海绵圈303末端与水平锥齿轮102上表面间距为0.5cm;
根据实施例一的实施例二,通过进油管301向储油瓶3内加入润滑油,进入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302排出,由于出油管302的末端位于水平锥齿轮102的上方,所以通过出油管302排出的润滑油将会流动到水平锥齿轮102的表面,随着水平锥齿轮102不断的转动,便可以将部分润滑油带给与其啮合的垂直锥齿轮109,所以这样便可以同时对水平锥齿轮102和垂直锥齿轮109进行润滑,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提高其机械性能,而通过出油管302末端外侧的海绵圈303,海绵圈303可以将通过出油管302流出的部分润滑油吸附,避免大量润滑油直接流动到水平锥齿轮102表面而导致溢流的现象,避免浪费。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以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7)

1.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中间水平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轴杆(101),且所述轴杆(101)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出外壳(1)左右两端中心位置,所述轴杆(101)右端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圆轴(107),且所述圆轴(107)外侧固定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风轮(108),所述轴杆(101)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尾盘(103),且所述尾盘(103)左端焊接有平衡块(104),所述尾盘(103)右侧上下方固定有插杆(106);所述轴杆(101)外侧中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1)内部中心位置的水平锥齿轮(102),所述外壳(1)底部垂直贯穿有转轴(110),且所述转轴(110)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外壳(1)内部的垂直锥齿轮(109),所述垂直锥齿轮(109)位于水平锥齿轮(102)右下方并与其啮合;
平衡环(2),所述平衡环(2)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平衡环(2)分为两个大号平衡环(2)和两个小号的所述平衡环(2),每个所述平衡环(2)内部中间开有通孔(201),且所述通孔(201)内壁中间均设有开于平衡环(2)内部的滚轮槽(202),每个所述滚轮槽(202)内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至少三个导向轮(203),两个大号的所述平衡环(2)分别通过通孔(201)套入于轴杆(101)外壁左右两侧,且两个小号的所述平衡环(2)分别通过通孔(201)套入于转轴(110)外侧中部上下方位置;
储油瓶(3),所述储油瓶(3)位于外壳(1)上方,且所述储油瓶(3)上端中间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进油管(301),所述储油瓶(3)下方中间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油管(302),且所述出油管(302)末端贯穿出外壳(1)内壁上方并位于水平锥齿轮(102)上方,所述出油管(302)末端外侧贴合有一圈海绵圈(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左面中心外侧位置开有一圈圆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插杆(106)末端插入圆槽(10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大号的所述平衡环(2)分别与外壳(1)内部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卡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203)末端均凸出于通孔(201)内壁1cm,且大号的所述平衡环(2)中的导向轮(203)表面与轴杆(101)外壁滚动连接,小号的所述平衡环(2)中的导向轮(203)表面与转轴(110)外壁滚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0)外壁中下方的小号的所述平衡环(2)左右两侧中间焊接有对称设置的L型杆(111),两根所述L型杆(111)顶部与外壳(1)下表面焊接,且所述转轴(110)外壁中上方的小号的所述平衡环(2)与外壳(1)内侧底部卡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圈(303)末端与水平锥齿轮(102)上表面间距为0.5cm。
CN202020615874.9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Active CN212360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5874.9U CN21236073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5874.9U CN21236073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0738U true CN212360738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5874.9U Active CN21236073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0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9460B (zh) 一种带有空间叶片的两叶轮双向轴伸贯流式水轮机
CN212360738U (zh) 一种风能动力转换结构
CN109356796B (zh) 一种新型液压传动风力发电机组
CN20854626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装置
CN211598922U (zh) 一种无尾舵带挡风板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7728476U (zh) 重力水轮
CN206074222U (zh) 一种双旋翼同步反转装置
CN205180102U (zh) 一种水产养殖风力叶轮增氧机
CN200989282Y (zh) 垂直轴复合型风车
CN102767461A (zh) 水流发电船
CN104214043A (zh) 低速启动高效的可提供升力的复合式垂直轴风机风轮系统
CN201155431Y (zh) 短尾翼风力发电机
CN203189202U (zh) 一种双轴承支撑的风力发电机组
CN208441971U (zh) 一种悬挂式高效风力发电机
CN207960835U (zh) 一种垂直式风力发电机
CN203892101U (zh) 空腔无轴水自润滑水轮机
CN209275238U (zh) 具有引导功能的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
CN208010533U (zh) 一种方便注油的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体
CN213236003U (zh) 一种可以尺寸可变式齿轮箱体
CN206539449U (zh) 一种能使流水增速的单边受力发电转轮
CN217152613U (zh) 一种带差速器的十字轴
CN116928011B (zh) 一种马格努斯垂直轴风力机
CN206175142U (zh) 一种小微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双水平轴承的架构
CN211715265U (zh) 一种风力电机齿轮轴角度联动机构
CN212615159U (zh) 一种叶片可变角度的风力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