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5118U - 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55118U CN212355118U CN202020309113.0U CN202020309113U CN212355118U CN 212355118 U CN212355118 U CN 212355118U CN 202020309113 U CN202020309113 U CN 202020309113U CN 212355118 U CN212355118 U CN 2123551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container
- sewed
- discharge gate
- annular
- contain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环形围带和吊带,所述集装袋本体外表壁上缝接有吊带,所述集装袋本体外表壁上位于吊带的外侧缝接有环形围带,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底部缝接有环形加固带,所述集装袋本体底部位于环形加固带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口处缝接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外表壁上缝接有套接管。本实用新型中,该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在集装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缝接有密封布和束缚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束缚带和密封布对出料口进行关闭,下料时,解开束缚带,便可以直接通过集装袋本体底部开口的出料口进行下料,使其下料也十分的方便彻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背景技术
集装袋全称柔性集装袋,也称为大袋、吨包装袋,是一种柔软、可曲折的包装容器,是由可折叠的涂胶布、树脂加工布及其他软性材料制成的大容积的运输袋,一般是以聚丙烯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膜、切割、拉丝,再经编织、裁切、缝制而成,采用这种包装,不仅有利于提高装卸效率,特别适宜于散装粉粒状货物的包装,有利于促进散装货物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还具有便于包装、储存及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机械化作业,是仓储、包装、运输的理想选择,可广泛应用于水泥、化肥、食盐、糖、化工原料、矿石等散装物质的公路、铁路及海上运输的包装。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广泛地采用集装袋来运输粉粒状货物,集装袋的出现和使用,是粉粒状货物装运方式的一次质的革命,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
目前现有的集装袋,一般再其底部没有设置有出料口,导致其出料时,需要进行倾倒出料,出料十分的不便且费力,其次现有的集装袋,整体的强度较低,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环形围带和吊带;
所述集装袋本体外表壁上缝接有吊带,所述集装袋本体外表壁上位于吊带的外侧缝接有环形围带;
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底部缝接有环形加固带,所述集装袋本体底部位于环形加固带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口处缝接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外表壁上缝接有套接管,且套接管上穿贯穿连接有束缚带。
优选的,所述吊带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吊带关于集装袋本体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环形围带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环形围带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环形围带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密封布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密封布呈环形分布,所述四个密封布均为扇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装袋本体的顶部中心处连接有进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该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在集装袋本体的外表壁上缝接有吊带,使得该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在装料和运输时,可以通过吊带进行调取固定,方便其装料和运输,其次配合环形围带和环形加固带的设置,可以提高该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增强其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该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在集装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缝接有密封布和束缚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束缚带和密封布对出料口进行关闭,下料时,解开束缚带,便可以直接通过集装袋本体底部的出料口进行下料,使其下料也十分的方便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密封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集装袋本体;2、环形围带;3、吊带;4、进料口;5、环形加固带;6、出料口;7、密封布;8、套接管;9、束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1、环形围带2和吊带3;
集装袋本体1外表壁上缝接有吊带3,集装袋本体1外表壁上位于吊带3的外侧缝接有环形围带2;
集装袋本体1的底部缝接有环形加固带5,集装袋本体1底部位于环形加固带5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6,出料口6开口处缝接有密封布7,密封布7外表壁上缝接有套接管8,且套接管8上穿贯穿连接有束缚带9,集装袋本体1的顶部中心处连接有进料口4。
实施例二:参照图1,吊带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吊带3关于集装袋本体1相互对称,吊带3的设置,在集装袋本体1装料和起吊运输时,可以通过吊带3进行调取固定,集装袋本体1装料和起吊运输时更加的便捷。
实施例三:参照图1和图2,环形围带2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环形围带2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环形围带2之间的间距相等,环形围带2和环形加固带5以及吊带3的设置,可以对集装袋本体1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力。
实施例四:参照图2和图3,密封布7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密封布7呈环形分布,四个密封布7均为扇形结构,在集装袋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配合密封布7和束缚带9的设置,使其在集装袋本体1使用时,可以通过束缚带9和密封布7对出料口6进行关闭,下料时,解开束缚带9,便可以直接通过集装袋本体1底部开口的出料口6进行下料,使其下料也十分的方便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袋本体(1)、环形围带(2)和吊带(3);
所述集装袋本体(1)外表壁上缝接有吊带(3),所述集装袋本体(1)外表壁上位于吊带(3)的外侧缝接有环形围带(2);
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底部缝接有环形加固带(5),所述集装袋本体(1)底部位于环形加固带(5)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开口处缝接有密封布(7),所述密封布(7)外表壁上缝接有套接管(8),且套接管(8)上穿贯穿连接有束缚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吊带(3)关于集装袋本体(1)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带(2)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环形围带(2)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环形围带(2)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布(7)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密封布(7)呈环形分布,所述四个密封布(7)均为扇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顶部中心处连接有进料口(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09113.0U CN212355118U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09113.0U CN212355118U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55118U true CN212355118U (zh) | 2021-01-15 |
Family
ID=74145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09113.0U Active CN212355118U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55118U (zh) |
-
2020
- 2020-03-13 CN CN202020309113.0U patent/CN2123551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43796A (en) | Collapsible receptacle for flowable materials | |
US4194652A (en) | Collapsible receptacle for flowable materials | |
EP0703162A1 (en) | Recycleable bulk bag containers | |
KR200441487Y1 (ko) | 벌크 백 | |
CN212355118U (zh) | 一种具有环绕出料口紧缚结构的集装袋 | |
CN104828406B (zh) | 集装袋的内袋 | |
KR101803470B1 (ko) | 오버랩 구조의 컨테이너백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으로 제조된 컨테이너백 | |
CN215795851U (zh) | 一种氧化铝用防水吨装袋 | |
CN212355119U (zh) | 一种具有吊带稳固连接机构的集装袋 | |
CN209142853U (zh) | 新型集装袋 | |
CN211544600U (zh) | 用于快速卸料设计集装袋 | |
CN215708738U (zh) | 一种马铃薯用透气集装袋 | |
CN212355086U (zh) | 一种集装袋 | |
CN210455940U (zh) | 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 | |
CN113428516A (zh) | 一种柔性吨包装用束腰内衬袋 | |
CN217321647U (zh) | 一种无纺布包口的集装袋 | |
CN215945545U (zh) | 一种柔性集装袋 | |
CN220148149U (zh) | 一种进料防尘吨袋 | |
CN201272580Y (zh) | 一种环保型黄麻吨袋 | |
CN215795850U (zh) | 一种便于卸料的循环吨装袋 | |
CN206345258U (zh) | 吨袋 | |
CN210556992U (zh) | 一种带有盖罩的集装袋 | |
CN215884836U (zh) | 一种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 | |
CN220975257U (zh) | 一种双层复合吊带的高分子高强度吨袋 | |
CN216944471U (zh) | 一种便于卸料的集装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