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3640U - 电源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源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3640U
CN212343640U CN202020995077.8U CN202020995077U CN212343640U CN 212343640 U CN212343640 U CN 212343640U CN 202020995077 U CN202020995077 U CN 202020995077U CN 212343640 U CN212343640 U CN 212343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50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金明
雷井平
朱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inglumi K&l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inglumi K&l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inglumi K&l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inglumi K&l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50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3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3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3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第一储能电路、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第一储能电路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第一电源电路与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第一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电路与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第二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控制电路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源电路的供电状态。当第一储能电路电压达到电源管理模块的最低启动电压时,电源管理模块开始工作;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同时为第一储能电路供电,缩短电源管理模块的启动时间;当第二电源电路升高至稳定电压时,控制电路关断第一电源电路,以降低电路功耗。

Description

电源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源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电源管理模块启动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中,通过调整设置于高压端和芯片供电端之间的启动电阻来调节启动时间,然而,当启动电阻阻值过大时,电源管理模块的启动时间长且功耗大;当启动电阻阻值过小时,电源管理模块的启动时间变短,但电源管理模块容易受到高压端电压的冲击,并造成电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驱动电路,能够缩短电源管理模块的驱动时间,并且降低功耗。
根据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源驱动电路,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
第一储能电路,用于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供电;
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供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驱动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当第一储能电路电压达到电源管理模块的最低启动电压时,第一储能电路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电源管理模块开始工作,电源管理模块工作后消耗第一储能电路的电压,此时,第二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保证第一储能电路能够持续的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缩短电源管理模块的驱动时间。当第二电源电路升高至稳定电压时,控制电路关断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稳定的第二电源,降低电路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用于将输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第一分压电阻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
第二分压电阻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并联连接连接;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
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
变压器辅助绕组,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用于为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电路为所述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根据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供电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的阻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流电路包括:
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零线连接;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源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储能电路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电连接;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驱动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模块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驱动电路的一具体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储能电路100、第一电源电路200、第二电源电路300、控制电路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第一储能电路、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第一电源电路与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电路与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控制电路与第一电源电源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源电路的供电状态。具体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当第一储能电路电压达到电源管理模块的最低启动电压时,第一储能电路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使电源管理模块开始工作,电源管理模块工作后会消耗第一储能电路的电压,此时,第二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即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同时为第一储能电路供电,保证第一储能电路被消耗的电压能够及时补充,使第一储能电路能够持续的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缩短电源管理模块的驱动时间。当第二电源电路升高至稳定电压时,控制电路关断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稳定的第二电源,以保证第一储能电路为电源管理模块稳定供电的同时,降低电路功耗。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200包括整流电路、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第二分压电阻电路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分压电阻电路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电路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电路与第二分压电阻电路并联连接。整流电路包括整流桥BD1和第三电容EC3,第三电容EC3的一端与整流桥BD1的第一直流输出端1电连接,第三电容EC3的另一端与整流桥BD1的第二直流输出端4电连接,整流桥BD1的第一交流输入端2与火线连接,整流桥BD1的第二交流输入端3与零线连接,通过整流桥BD1将输入至第一电源电路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压HV。第一分压电阻电路与整流电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直流电HV通过第一三极管Q1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具体地,第一电源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D1用于限制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电压,防止第一三极管Q1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压电阻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第二分压电阻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总阻值大于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的总阻值,使第一三极管Q1为导通状态,直流电压HV在第一三极管Q1导通时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电路100包括第一电容EC1、第四电容C4和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EC1与第四电容C4并联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电连接,其中,第四电容C4是高频滤波电容。第四电容C4与第一电阻R1组成低通滤波电路,第一电容EC1为电解电容。第一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即为第一电容EC1提供充电电源VCC,当第一电容EC1充电电压达到电源管理模块最低启动阈值电压时,第一电容EC1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可以理解的是,电源管理模块最低启动阈值电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电路300包括第二储能电路和变压器辅助绕组NS,第二储能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EC2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第一二极管D1与变压器辅助绕组NS的电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EC2电连接。变压器辅助绕组NS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电阻R2为第二电容EC2提供充电电源VDD。第二电容EC2的一端与第一电容EC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E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EC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电源管理模块开始工作后,消耗第一储能电路的电压,VCC下降的同时第二储能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第一储能电路电压升高,为电源管理模块持续供电。具体地,设置第一电容EC1的电容容量小于第二电容EC2的电容容量,通过整流电路的电压大于变压器辅助绕组NS的电压,所以第一电容EC1的充电电压大于第二电容EC2的充电电压,即第一电容EC1高压充电速度快于第二电容EC2的低压充电速度。当电源管理模块消耗第一电容EC1电压时,第二电容EC2为第一电容EC1提供第二电源,同时,第一电源电路为第一电容EC1高压充电,使第一电容EC1电压恢复至电源管理模块的最低启动阈值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电阻R8和电阻R9。电阻R8和电阻R9串联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第二储能电路电连接,第二储能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电压VDD,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串联连接节点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并同时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当变压器辅助绕组NS为第二储能电路提供的充电电压VDD升高至稳定电压时,达到第二三极管Q2的开启电压,第二三极管Q2导通,拉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地,使第一三极管Q1关断,此时,第一电源电路与第一储能电路断开,第一储能电路依靠第二电源电路的稳定电压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在保证电源管理模块驱动的同时,关断第一分压电阻电路和第二分压电阻电路,降低电路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电源电路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当第一储能电路电压VCC达到电源管理模块的最低启动电压时,第一储能电路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电源管理模块开始工作后,电源管理模块消耗第一储能电路的电压,VCC下降,此时,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同时为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电源,变压器辅助绕组NS为第二电容EC2提供充电电源VDD,使VCC上升、VDD升高,电源管理模块保持驱动。当VDD升高至稳定电压时,达到第二三极管Q2的开启电压,第二三极管Q2导通,拉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地,使第一电源电路关断,第一储能电路依靠第二电源电路的稳定电压为电源管理模块供电,降低电路功耗。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
第一储能电路,用于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供电;
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储能电路提供第二电源;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供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用于将输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第一分压电阻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
第二分压电阻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并联连接连接;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
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电连接;
变压器辅助绕组,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用于为所述第二储能电路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电路为所述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根据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供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包括:第一电容;
所述第二储能电路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电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电路的阻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
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零线连接;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电路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电连接;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
CN202020995077.8U 2020-06-03 2020-06-03 电源驱动电路 Active CN212343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5077.8U CN212343640U (zh) 2020-06-03 2020-06-03 电源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5077.8U CN212343640U (zh) 2020-06-03 2020-06-03 电源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3640U true CN212343640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5077.8U Active CN212343640U (zh) 2020-06-03 2020-06-03 电源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3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462B (zh) 高压电源启动电路
CN102882359B (zh) 一种偏置电压产生电路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106655431B (zh) 一种自动调节电流充电器电路
US10396677B2 (en) Forward fed boost converter for flyback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thereof
CN212343640U (zh) 电源驱动电路
CN207612442U (zh) 基于mc34063的led灯驱动电路
CN111614143B (zh) 一种单口可调的充放电路
CN209767367U (zh) 开关电源的自供电电路、控制芯片及开关电源和电气装置
CN207926250U (zh) 一种综合供电装置
CN107249235B (zh) 一种兼容带指示灯开关的led驱动电路
CN213126545U (zh) 一种背光源的节能控制电路
CN218102664U (zh) 一种超宽输出电压范围充电器
CN213938392U (zh) 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
CN219086877U (zh) 一种低冲击电流的掉电保持电路及开关电源
CN215420851U (zh) Led灯频闪调节电路
CN220692989U (zh) 供电管理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控制器
CN110011397B (zh) 一种供电电路
CN215871187U (zh) 一种放电电路及控制电路、控制器与电器设备
CN214045467U (zh) 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
CN218041848U (zh) Led驱动电路
CN114123406B (zh) 一种恒流恒压充电电路
CN215499666U (zh) 一种具有长使用寿命的led驱动器
CN113644816B (zh) 一种超宽输入电压范围的恒流启动电路
CN216390960U (zh) 一种可控硅驱动电路及调光装置
CN219643795U (zh) 一种防止启动过压的低功耗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