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9135U -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9135U
CN212339135U CN202021527539.XU CN202021527539U CN212339135U CN 212339135 U CN212339135 U CN 212339135U CN 202021527539 U CN202021527539 U CN 202021527539U CN 212339135 U CN212339135 U CN 212339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ssembly
control
resistor
emi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75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兴军
凌宏强
何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HE LIGHT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E LIGHT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E LIGHT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E LIGHT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75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9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9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9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该灯具包括光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基板,光源组件设置在基板上,且根据控制组件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发光状态,其中,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之间电连接,控制组件分别单独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集照明和幻彩灯光氛围调节的功能于一体,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灯光效果的应用需求;此外控制组件控制幻彩发光组件的发光状态,呈现出动感的幻彩闪烁变化,从而达到幻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背景技术
环形灯主要应用于室内直播照明或补光、商品推销补光、娱乐场所幻彩灯光效果、摄影棚补光变光等需要光场景中,但是,目前市场中的环形灯属于整体全彩变化或单灯效果,变化比较单一、死板,无法展现拖尾、单点跑动等高像素达到的幻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环形灯具色彩变化单一,无法展现幻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光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基板,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基板上,且根据所述控制组件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发光状态;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单独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单片机控制组件和遥控器组件,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与所述遥控器组件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并接收所述遥控器组件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进而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的发光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遥控器组件包括编码控制驱动模块和红外发光元件,所述红外发光元件识别出所述编码控制驱动模块发出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相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包括单片机主控芯片、红外接收头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以及幻彩控制电路,红外接收头接收所述红外发光元件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单片机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所述控制电路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对应的所述光源组件中。
进一步的,所述幻彩发光组件包括若干幻彩发光单元,各幻彩发光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其中,所述幻彩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内置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以及幻彩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级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级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接口,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第一三级管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级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级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接口,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第二三级管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四电阻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幻彩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一接口,另一端连接单片机主控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由第一发光单元并联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由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串联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组件由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组成,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由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串联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灯具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受所述控制组件独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接口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级管、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三三级管的漏极连接接口的引脚,第三三级管的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七电阻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第三三级管的源极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集照明和幻彩灯光氛围调节的功能于一体,且可以单独进行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的发光状态,使得控制方案更加灵活,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灯光效果的应用需求;此外控制组件控制幻彩发光组件的发光状态,呈现出动感的幻彩闪烁变化,从而达到幻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光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中第一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中第二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中幻彩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该灯具包括光源组件1、控制组件2以及基板,光源组件1设置在基板上,且根据控制组件22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发光状态。
光源组件1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以及幻彩发光组件13,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之间电连接,控制组件2分别单独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以及幻彩发光组件13。
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由至少两组第一发光单元并联连接组成,具体的,各组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第一发光单元的结构并不需要完全相同,举例说明,一组第一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另一组第一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等。
第一发光二极管可以为直插式发光二极管或者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均匀设置在基板上,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各组第一发光单元之间通过并联连接,每一组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三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将每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与限流电阻串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光色可以选择正白光,色温为5500K~6500K,最佳的色温可以选择6500K,限流电阻的阻值为51欧姆。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限流电阻串联连接。
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由至少两组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组成,具体的,各组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第二发光单元的结构并不需要完全相同,举例说明,一组第二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另一组第二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等。
第二发光二极管可以为直插式发光二极管或者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均匀设置在基板上,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各组第二发光单元之间通过并联连接,每组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三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将每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与限流电阻串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光色可以选择暖白光,色温为2000K~3500K,最佳的色温可以选择3000K,限流电阻的阻值为51欧姆。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限流电阻串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组件设置为发正白光,第二发光单元组件设置为发暖白光,正白光为雪白色,例如节能灯发出的灯光,暖白光偏黄,例如灯泡的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发光的颜色,同时,这两个发光单元组件可以组合使用,两种光可以混合成为自然光,使用舒适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发光的颜色不同。
幻彩发光组件13包括若干幻彩发光单元,各幻彩发光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幻彩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内置的驱动芯片,幻彩发光组件13内部导通的电流为恒流,通过恒流驱动芯片,驱动发光元件发出不同幻彩效果的光。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可以由发光二极管实现发光。
具体的,幻彩发光单元设置有四个引脚,引脚1与接口的地线引脚1连接,引脚3与电源线引脚连接,引脚2为信号输入端,接收控制组件2的控制信号,并从引脚4将该控制信号输出至下一个幻彩发光单元的引脚2,实现幻彩发光单元之间串联信号连接。
可选地,控制组件2包括单片机控制组件21和遥控器组件22,单片机控制组件21设置在基板上,与光源组件1电连接;单片机控制组件21与遥控器组件22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并接收遥控器组件22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进而根据控制指令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以及幻彩发光组件13的发光状态。
参见图2所示,遥控器组件22包括编码控制驱动模块221和红外发光元件222,红外发光元件222识别出编码控制驱动模块221发出的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将相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单片机控制组件21。
应当理解,遥控器组件22上还设置有控制光源组件1打开电源的开按键、关按键、用于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发光状态的按键、用于控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发光状态的按键以及用于控制幻彩发光组件13发光状态的按键,通过按键达到人机联动的效果。编码控制驱动模块221设置有解码和转码的芯片,通过用手轻触按键,根据接触的按键进行解码和转码之后,发出驱动信号使红外发光元件222发出不同码值的编码信号给单片机控制组件21,单片机控制组件21接收到该编码信号,并根据该编码信号控制光源组件1发出不同状态的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红外遥控控制灯具,遥控距离较远,受距离、位置的局限性影响较小,方便用户使用,同时,这种设计更显美观、简单。
可选地,单片机控制组件21包括单片机主控芯片、红外接收头以及控制电路,红外接收头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以及幻彩控制电路,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发光元件222发送的控制指令,单片机主控芯片根据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控制电路将对应的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光源组件中。
具体地,当用户轻触用于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发光状态的按键,红外发光元件22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红外接收头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将该控制指令的电信号输出到光源组件1对应的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中,从而使得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当用户轻触用于控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发光状态的按键,红外发光元件22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红外接收头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将该控制指令的电信号输出到光源组件1对应的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中,从而使得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当用户轻触用于控制幻彩发光组件13发光状态的按键,红外发光元件22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红外接收头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并通过幻彩控制电路将该控制指令的电信号输出到光源组件1对应的幻彩发光组件13中,从而使得幻彩组件13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控制组件21内设置有存储系统,储存有包括幻彩效果程序的程序文件,运行该幻彩效果程序并输出相应的幻彩控制信号发送给幻彩发光组件中的幻彩发光单元,驱动芯片接收幻彩控制信号驱动发光元件发出相应的幻彩效果的光,从而实现环形灯具的幻彩效果。
具体地,单片机控制组件21接收到的遥控器组件22发送的控制幻彩发光组件13发光状态的编码信号,根据编码信号运行对应的程序文件,从而输出相应的幻彩控制信号到驱动芯片驱动幻彩发光组件发出相应幻彩效果的光。
应当理解,幻彩效果种类有很多,相应的,单片机控制组件内的存储系统便储存有多种幻彩效果程序的程序文件,例如,幻彩效果可以为七彩跳变,七彩渐变,流水追逐效果,流星雨效果等,则相应的幻彩效果程序的程序文件储存在存储系统中,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以及幻彩发光组件13均设置在基板上,且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理排布,保证亮度均匀、无暗区。
如图1所示,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由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单元A构成,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三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例如图1中的一组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D18、D34、D90和限流电阻R5;第二发光单元组件12由并联连接的第二发光单元B构成,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三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例如图1中的一组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D26、D42、D58和限流电阻R13;幻彩发光组件13包括若干幻彩发光单元C,幻彩发光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幻彩发光单元如图1所示的U14、U15、U16等等,每个幻彩发光单元内置有驱动芯片,通过驱动芯片驱动发光元件进行发光,另外,每个幻彩发光单元上还设置有四个引脚,引脚1~引脚4。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环形灯具包括至少一组光源组件,光源组件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参见图1所示,基板上设置的有接口J3、J4,J3和J4上分别设有引脚1~引脚5,引脚5分别连接内置的电源线引脚和幻彩发光单元的引脚3;白光信号线引脚4,与每组第一发光单元串联一端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引脚连接,串联另一端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引脚与电源引脚连接;暖白光信号线引脚3,与每组第二发光单元串联一端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引脚连接,串联另一端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引脚与电源线引脚连接;幻彩信号线引脚2与幻彩发光单元的引脚2连接;地线引脚1与幻彩发光单元的引脚1连接;幻彩发光单元的引脚4为信号输出端,与下一个幻彩发光单元的信号输入引脚2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光源组件第一个幻彩发光单元U14的引脚2与接口J3的引脚2连接,接收幻彩控制信号,通过U14引脚4将该幻彩控制信号下一个幻彩发光单元U15的引脚2传输到U15中,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幻彩发光单元U29的引脚4通过接口J4的引脚2与另一个光源组件的第一个幻彩发光单元进行连接,实现环形闭环。
参见图2所示,单片机控制组件21上设置有红外接收头U30,用于接收遥控器组件发送的控制指令,红外接收头U30上设置有三个引脚,控制信号线输出引脚1、地线引脚2以及电源线引脚3;单片机控制组件21上还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S1、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S2以及幻彩控制电路S3,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S1为白光控制电路,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S2为暖白光控制电路,幻彩控制电路S3为幻彩效果控制电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白光为正白光。
单片机控制组件21上还设置有单片机主控芯片U32,单片机主控芯片U32为主控制电路,主要用于控制光源组件发出不同状态的光。具体的,红外接收头U30接收到遥控器组件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单片机主控芯片U32,单片机主控芯片U32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将相应的信号通过不同的控制电路传输给相应的光源组件。例如,红外接收头U30接收到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11发光状态的控制指令,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单片机主控芯片U32,单片机主控芯片U32将该控制指令转化为相应信号,并通过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S1传输给第一发光单元组件,发出相应状态的光。
参见图2所示,单片机主控芯片U32上设置有主控引脚1~主控引脚14,主控引脚14接地,主控引脚9连接红外接收头U30的控制信号线输出引脚1;主控引脚6连接幻彩控制电路S3,主控引脚5连接暖白光控制电路S2,主控引脚4连接白光控制电路S1;主控引脚3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第一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24,用于保护电路,电阻R24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出引脚2,第二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25,用于稳压,保持电路电压的稳定性,电阻R25另一端接地;主控引脚1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支线、第四支线以及第五支线,第三支线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23,并与主控引脚2连接,第四支线与电源输出引脚2连接,第五支线上设置有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LED1为指示灯,表示环形灯具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光源组件工作的时候指示灯灭,在光源组件不工作的时候,指示灯亮。
电源U33的电源输入引脚3连接线路上也设置有第六支线、第七支线,第八支线上设置有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支线与接口J6的电源线引脚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组件2上的接口J6与光源组件1上的接口J3、J4是对应的,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电信号,从而控制光源组件1发出白光、暖白光以及幻彩效果;此外,设置的电容C1~C6,用于滤掉杂波,防止信号干扰。
应当理解,单片机主控芯片U32上设置的引脚并不都是需要连接线路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可选地,参见图4A所示,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级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接口,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第一三级管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并与主控单元连接,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为白光控制电路S1,第一三级管为三级管Q1,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别为R28和R27,三级管Q1的漏极连接接口J6的引脚4,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28,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级管Q1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27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U32的主控引脚4连接。
可选地,参见图4B所示,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级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三级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接口,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第二三级管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四电阻并与主控单元连接,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为暖白光控制电路S2,第二三级管为三级管Q2,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分别为R30和R29,三级管Q2的漏极连接接口J6的引脚3,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30,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三级管Q2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29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U32的主控引脚5连接。
可选地,幻彩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一接口,另一端连接主控单元,具体的,幻彩控制电路S3包括电阻R31,R31一端连接接口J6的引脚2,另一端连接单片机主控芯片U32的主控引脚6。
需要说明的是,三级管Q1、三级管Q2和三级管Q3是用于控制光源组件的导通电流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三级管Q1、三级管Q2和三级管Q3可以选择型号为S12302DS的三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电阻R27、R29以及R31用于保护电路,防止单片机主控芯片U32输出的信号电压过大损坏电路;电阻R28和R30用于稳定单片机主控芯片U32输出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单片机控制组件中设置单片机主控芯片,单片机主控芯片通过单独设置的对应的控制电路分别与光源组件中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可以实现对三组不同发光组件的单独控制,从而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幻彩灯具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也设置在基板上,且受控制组件独立控制。
单片机控制组件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接口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其中,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级管、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三三级管的漏极连接接口的引脚,第三三级管的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七电阻并与主控单元连接,第三三级管的源极接地。
具体地,在单片机控制组件21上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接口J7,负离子发生器接口J7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电源输入引脚3连接线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支线与J7的引脚2连接,J7的引脚1连接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并通过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与单片机主控芯片U32的主控引脚7连接。
参见图4C所示,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包括三级管Q3,三级管Q3的漏极连接接口J7的引脚1,三级管Q3的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32,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电阻R26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U32的主控引脚7连接,三级管Q3的源极接地。
遥控器组件22上设置有控制负离子发生器释放负离子的按键,通过用手触碰该按键,根据接触的按键进行解码和转码之后,发出驱动信号使红外发光元件222发出对应释放负离子功能码值的编码信号给单片机控制组件21,单片机控制组件21的红外接收头U30接收到该编码信号,并根据该编码信号通过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
应当理解,光源组件和单片机控制组件中设置的电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电阻的阻值进行限流,从而能够对光源组件的明暗进行调剂,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光源组件的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幻彩灯具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增加了释放负离子的功能,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灰尘,同时有利于大脑清醒和身体健康。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组件、单片机控制组件以及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都设置在同一块基板上,这种方式便于安装,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产品也更加简捷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铝基板,只要能使得灯具的散热加强即可。
可选地,光源组件、单片机控制组件以及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都设置在同一块基板上,并将该基板安设在壳体中,壳体也采用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的加强散热的材料制成。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该灯具包括光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基板,光源组件设置在基板上,且根据控制组件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发光状态,其中,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控制组件分别单独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本申请集照明和幻彩灯光氛围调节的功能于一体,且可以单独进行控制,为用户提供一种灵活多变的灯光控制方案,满足用户对不同灯光效果的应用需求;此外,本申请的幻彩灯具还设置有负离子功能,功能更加丰富,且增加负离子功能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基板,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基板上,且根据所述控制组件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发光状态;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分别单独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单片机控制组件和遥控器组件,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与所述遥控器组件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并接收所述遥控器组件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进而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第二发光单元组件以及幻彩发光组件的发光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组件包括编码控制驱动模块和红外发光元件,所述红外发光元件识别出所述编码控制驱动模块发出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相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包括单片机主控芯片、红外接收头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以及幻彩控制电路,红外接收头接收所述红外发光元件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单片机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所述控制电路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对应的所述光源组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幻彩发光组件包括若干幻彩发光单元,各幻彩发光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其中,所述幻彩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内置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以及幻彩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级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级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接口,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第一三级管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组件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级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级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接口,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为连接第二三级管的源极和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四电阻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幻彩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一接口,另一端连接单片机主控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组件由至少两组第一发光单元并联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组件由至少两组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组成,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限流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受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独立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环形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组件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接口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级管、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三三级管的漏极连接接口的引脚,第三三级管的栅极上设有两条支线,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另一条支线上设置有第七电阻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第三三级管的源极接地。
CN202021527539.X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Active CN212339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7539.XU CN212339135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7539.XU CN212339135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9135U true CN212339135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7539.XU Active CN212339135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9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7498A (zh) 一种基于蓝牙手机控制的led可变色灯泡
CN202907281U (zh) 一种基于蓝牙手机控制的led可变色灯泡
CN201944606U (zh) 可调色温的led照明灯具
CN206268959U (zh) 一种无线wifi智能吸顶灯系统
CN202551422U (zh) 一种色温智能可调的led照明灯具
CN202998605U (zh) 遥控led灯具
CN204704742U (zh) 集成雾灯的可调光led日间行车灯
CN202521438U (zh) 一种组合式led天花灯
CN212339135U (zh)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CN107816694A (zh) 一种带情景模式切换的餐灯
CN103476179A (zh) 具有遥控调光、调色温的一体化多功能led电源
CN114001318A (zh) 一种多功能环形灯具
CN202660296U (zh) 一种调色调光led灯
CN201944602U (zh) 一种多功能照明led日光灯
CN205372475U (zh) 一种单线调节开关以及采用该单线调节开关的可调光调色led灯具
CN203454004U (zh) 可编码式led灯
CN210637912U (zh) 嵌入式调光调色射灯
CN207674123U (zh) 一种可变色温的灯
CN204387780U (zh) Led灯具
CN2479351Y (zh) 发光二极管七色灯
CN203671464U (zh) 多功能led光源组件
CN110778990A (zh) 一种反射式和直射式结合的灯具
CN103511989A (zh) 可编码式led灯
CN216047206U (zh) 一种具有可调灯色的远控式吸顶灯
CN204962596U (zh) 音乐吸顶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