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8683U - 一种除颤仪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颤仪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8683U
CN212338683U CN202020844551.7U CN202020844551U CN212338683U CN 212338683 U CN212338683 U CN 212338683U CN 202020844551 U CN202020844551 U CN 202020844551U CN 212338683 U CN212338683 U CN 212338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ibrillator
telescopic
base plate
bottom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45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Pe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Pe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Pengzhou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Pengzhou
Priority to CN2020208445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8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8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8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颤仪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除颤仪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通过伸缩板连接;左底板远离右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合板,右底板远离左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合板;左底板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一伸缩卡合位,第一伸缩卡合位伸长进而与第一固定位配合连接;右底板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位和第二伸缩卡合位,第二伸缩卡合位伸长进而与第二固定位配合连接。适用大多数尺寸的除颤仪。第一伸缩卡合位从除颤仪的上方绕过并固定在第一固定位上,进而固定除颤仪。第二伸缩卡合位从除颤仪的上方绕过并固定在第二固定位上,进而固定除颤仪。

Description

一种除颤仪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颤仪支架。
背景技术
除颤仪又被称作电复律机,通过强力电击对休克病人进行抢救。一般的应用场景为手术台、急救室、急救车和担架车等等。在利用除颤仪对病人进行电击时,病人会被强电影响产生躯体颤动,会导致手术台、担架车等本来就不是非常固定的设备产生剧烈抖动。特别是担架车上,对于病情过于危急的病人,可能需要医生随着担架车运动的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或者电击。因此就需要将除颤仪固定在担架车上,否则除颤仪就会掉落,浪费医生抢救病人的紧急时间。
现在也有一些除颤仪设置了固定支架,但是多只能用于配套的除颤仪。除颤仪根据型号和设计的不同,可能会出现大小不同的情况,因此现有的固定支架就难以适配其他型号的除颤仪,给医院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并且现有的固定支架即使用于配套的除颤仪时,由于需要避让除颤仪面部的工作空间,因此通常仅对两侧进行固定,但是这样的固定其实是不够稳定的。现有的很多除颤仪都是因为固定不稳固导致仪器掉落而损坏。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适应大小不同的除颤仪并且固定稳固的除颤仪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颤仪支架,不仅能够对大小不同的除颤仪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更为稳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颤仪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除颤仪的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通过伸缩板连接;所述左底板远离所述右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合板,所述右底板远离所述左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合板;所述左底板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一伸缩卡合位,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伸长进而与所述第一固定位固定;所述右底板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位和第二伸缩卡合位,所述第二伸缩卡合位伸长进而与所述第二固定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左底板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一伸缩带,所述第一伸缩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并缠绕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左底板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复位旋转轴的扭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与所述第一伸缩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底板靠近工作平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可用于连接工作平面。
优选的,所述右底板与所述左底板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的固定方式包括卡合、磁吸和魔术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位和所述第二固定位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与所述第二伸缩卡合位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位和所述第二固定位设置在同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和所述第二伸缩卡合位设置在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的另一同侧。
优选的,所述伸缩板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左底板的第一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右底板的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左底板和右底板来放置除颤仪,再利用第一夹合板和第二夹合板对除颤仪进行固定,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尺寸的除颤仪,实现对除颤仪的一次固定。同时还可以通过拉扯第一伸缩卡合位从除颤仪的上方绕过,然后第一伸缩卡合位与第一固定位固定,进而对除颤仪进行二次固定。同样的拉扯第二伸缩卡合位从除颤仪的上方绕过,然后第二伸缩卡合位与第二固定位固定,进而对除颤仪进行第三次固定。进一步对除颤仪的位置进行稳固,即使在晃动的担架车上也不用担心除颤仪会掉落,给医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元件符号说明
1、左底板;2、右底板;3、第一夹合板;4、第二夹合板;5、伸缩板;6、除颤仪;11、第一固定位;12、第一伸缩卡合位;13、固定钩;21、第二固定位;22、第二伸缩卡合位;121、第一伸缩带;221、第二伸缩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除颤仪6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除颤仪6的左底板1和右底板2,左底板1和右底板2可拆卸的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左底板1和右底板2之间通过伸缩板5连接;左底板1远离右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合板3,右底板2远离左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合板4;左底板1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位11和第一伸缩卡合位12,第一伸缩卡合位12伸长进而与第一固定位11固定;右底板2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位21和第二伸缩卡合位22,第二伸缩卡合位22伸长进而与第二固定位21固定。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左底板1和右底板2来放置除颤仪6,再利用第一夹合板3和第二夹合板4对除颤仪6进行固定,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尺寸的除颤仪6,实现对除颤仪6的一次固定。同时还可以通过拉扯第一伸缩卡合位12从除颤仪6的上方绕过,然后第一伸缩卡合位与第一固定位11固定,进而对除颤仪6进而二次固定。同样的拉扯第二伸缩卡合位22从除颤仪6的上方绕过,然后第二伸缩卡合位22与第二固定位21固定,进而对除颤仪6进行第三次固定。进一步对除颤仪6的位置进行稳固,即使在晃动的担架车上也不用担心除颤仪6会掉落,给医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实施例的左底板1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一伸缩带121,第一伸缩带121一端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并缠绕在第一旋转轴上,另一端与第一伸缩卡合位12连接。为了使第一伸缩带121不遮挡住除颤仪6的面板,可以将第一伸缩带121的宽度设置得很小,但是最小不能小于1厘米,否则难以固定住除颤仪6,同时如非特殊情况,第一伸缩带121的宽度还应该小于5厘米,若太宽则有可能会遮挡住除颤仪6的面板。在使用时,医生扯出第一伸缩卡合位12,第一伸缩带121伸长,直到第一伸缩卡合位12固定到第一固定位11上。在使用完毕后,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将第一伸缩带121卷回,比如在外侧设置一个摇杆,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卷回第一伸缩带121。还可以在第一伸缩带121上设置一个类似于汽车安全带的卡扣,顺着拉扯的方向拉扯更加省力,而在安全带系上之后,由于安全带与卡扣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因此难以继续扯出,能够保证第一伸缩带121在固定时不会松动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左底板1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复位旋转轴的扭簧。设置摇杆的方式过于复杂,并且设置在外部容易损坏。本实施例中,医生在扯出第一伸缩带121时,第一旋转轴旋转,使得扭簧处于绷紧状态并且存储能量。医生在使用完除颤仪6,并分离第一伸缩卡合位12和第一固定位11后,扭簧释放能量将第一旋转轴复位,进而将第一伸缩带121收回,方便医生下次需要使用时取用。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卷簧,卷簧与第一伸缩带121连接。卷簧的设置类似于卷尺,在拉扯出第一伸缩带121时,卷簧也有一部分被拉离第一旋转轴,在松开第一伸缩带121时,卷簧复位带动第一伸缩带121回复原位。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左底板1靠近工作平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钩13,固定钩13可用于连接工作平面。工作平面主要是担架车,在担架车上设置一个勾环或者找一个能够勾住的物体即可,在除颤仪6已经固定在支架上的情况下,再将支架钩锁在担架车上,即可实现将除颤仪6稳固固定在担架车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放置除颤仪6的一侧设置海绵缓冲层,能够降低除颤仪6的震动幅度,提高除颤仪6及其支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右底板2与左底板1的结构相同。由于除颤仪6一般为对称结构,左右各有一个把手,因此设置左右相同的结构对除颤仪6进行固定,能够保证除颤仪6的两侧均匀受力,进一步增加其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位11与第一伸缩卡合位12的固定方式包括卡合、磁吸和魔术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可以使用类似于背包或者行李箱的固定扣,也可以使用强力磁铁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用魔术贴,魔术贴还能够通过调节粘的位置,来调节第一伸缩带121的伸缩长度。如果还需要更稳固的方式可以将3种固定方式进行结合,磁吸能够方便医生对准固定扣和固定位,在卡合后再用魔术贴进一步固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位11和第二固定位21的结构相同,第一伸缩卡合位12与第二伸缩卡合位22的结构相同。第二伸缩卡合位22包括有第二伸缩带221,将第一伸缩带121和第二伸缩带221将除颤仪6固定,左右两侧采用同样的固定方式,能够保证除颤仪6的两侧均匀受力,进一步增加其稳定性。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位11和第二固定位21设置在同左底板1和右底板2的同一侧,第一伸缩卡合位12和第二伸缩卡合位22设置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的另一同侧。这样设置时,可以将第一伸缩卡合位12与第二固定位21进行固定,第二伸缩卡合位22与第一固定位11进行固定,形成交叉固定的形状。这样不同的固定方式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形状大小的除颤仪6,医生能够根据自己除颤仪6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的伸缩板5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左底板1的第一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右底板2的第二弹簧。实现左右底板2的相对伸缩位移。
工作实例:选用类似行李箱固定带的结构,固定扣作为第一伸缩卡合位12,另一侧的为与固定扣配合的固定位,首先将左底板1的固定钩13固定在担架车上,然后拉动右底板2,直到能够放下除颤仪6到左底板1和右底板2上,松开右底板2,右底板2缩回,此时第一夹合板3和第二夹合板4对除颤仪6进行第一次固定。然后将右底板2上的固定钩勾在担架车上,此时除颤仪6进行初步的固定在担架车上了。然后将左底板1的固定扣扯出并且从除颤仪6的上方绕过和对应的固定位配合固定,实现对除颤仪6的第二次固定,最后将右底板2的固定扣扯出也从除颤仪6的上方绕过和对应的固定位配合固定,实现对除颤仪6的第三次固定。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0s中,一些熟练的人甚至只需要5s,不仅保证了除颤仪6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还节省了医务人员的时间。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除颤仪的左底板(1)和右底板(2),所述左底板(1)和右底板(2)可拆卸的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左底板(1)和右底板(2)之间通过伸缩板(5)连接;所述左底板(1)远离所述右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合板(3),所述右底板(2)远离所述左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合板(4);所述左底板(1)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位(11)和第一伸缩卡合位(12),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12)伸长进而与所述第一固定位(11)固定;所述右底板(2)沿着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位(21)和第二伸缩卡合位(22),所述第二伸缩卡合位(22)伸长进而与所述第二固定位(2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1)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一伸缩带121,所述第一伸缩带121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并缠绕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左底板(1)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复位旋转轴的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与所述第一伸缩带1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1)靠近工作平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钩(13),所述固定钩(13)可用于连接工作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底板(2)与所述左底板(1)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位(11)与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12)的固定方式包括卡合、磁吸和魔术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位(11)和所述第二固定位(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12)与所述第二伸缩卡合位(22)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位(11)和所述第二固定位(21)设置在同所述左底板(1)和所述右底板(2)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伸缩卡合位(12)和所述第二伸缩卡合位(22)设置在所述左底板(1)和所述右底板(2)的另一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颤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5)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左底板(1)的第一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右底板(2)的第二弹簧。
CN202020844551.7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颤仪支架 Active CN212338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4551.7U CN21233868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颤仪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4551.7U CN21233868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颤仪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8683U true CN212338683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4551.7U Active CN21233868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颤仪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8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7906A (zh) 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装置
CN212338683U (zh) 一种除颤仪支架
CN215779629U (zh) 一种外骨骼绑定系统及康复外骨骼结构
CN217793607U (zh) 一种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包
CN107468428B (zh) 一种户外救援用组合式医疗担架
CN210228499U (zh) 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
CN212015974U (zh) 一种单人搜救用全地形伤员现场搬运背包
CN209270028U (zh) 足下垂行走训练器
CN202776774U (zh) 便携式急救固定包
CN211356090U (zh) 一种腋臭术后八字包扎用双手支撑装置
CN211485286U (zh) 一种避免病人晃动的内科医生用担架
CN217245202U (zh) 一种胸部术后创口保护装置
CN216365846U (zh) 一种骨科用多功能拐杖
CN214318826U (zh) 一种尿管牵引器
CN215606946U (zh) 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
CN213489365U (zh) 一种便于收缩的手术专用手臂固定套
CN220477730U (zh) 一种带aed的消防急救包
CN212817074U (zh) 一种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CN215503626U (zh) 一种实用型布朗氏架托布
CN214908838U (zh) 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6496146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床
CN209933214U (zh) 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装置
CN214679821U (zh) 一种下肢锻炼带
CN214318325U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多功能担架
CN213283843U (zh) 一种新型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