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8566U -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8566U
CN212338566U CN202020743096.1U CN202020743096U CN212338566U CN 212338566 U CN212338566 U CN 212338566U CN 202020743096 U CN202020743096 U CN 202020743096U CN 212338566 U CN212338566 U CN 212338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upply
chamber
fixed
energ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30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吉
刘译
朱小平
曹挺
丁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30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8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8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85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所述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包括底座;支撑架;纵向缓冲结构,所述纵向缓冲结构包括缓冲盒、液压腔、活塞、连接块、顶室和侧室;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柱、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簧;供热结构,所述供热结构包括外管、保温泡沫和内管;水平缓冲结构,所述水平缓冲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弹簧和固定块;液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具有减弱管道水平推力和能够克服管道膨胀而稳定支撑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管道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背景技术
北方供热管道一般采用从热源厂出来直接埋入地下的方式,但近几年随着城市综合管廊的兴起,供热管道也进入了管廊,入廊后由以前的直埋管道变成了架空管道,这就存在管道支撑问题,供热管道运行温度很高(100℃以上),一般的支撑装置只起到固定作用,而供热管道由于温度过高,产生热膨胀力,导致管道形变,同时管道内输送的热水产生水平推力,导致供热管道位移、晃动,管系的稳定性遭到威胁,而确保供热管道的稳定性就离不开固定支架的支撑和约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弱管道水平推力和能够克服管道膨胀而稳定支撑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包括:底座;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纵向缓冲结构,所述纵向缓冲结构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所述纵向缓冲结构包括缓冲盒、液压腔、活塞、连接块、顶室和侧室,两个所述缓冲盒的底面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所述液压腔设于所述缓冲盒的内部,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腔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固定于所述活塞的顶面,所述顶室设于所述活塞的内部,且所述顶室与所述液压腔连通,两个所述侧室设于所述缓冲盒的内部,且两个所述侧室与所述液压腔连通;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所述缓冲盒的顶面,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柱、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滑动柱的底面分别固定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缓冲盒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动柱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套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两个所述滑动柱的顶面;供热结构,四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面抵触所述供热结构,所述供热结构包括外管、保温泡沫和内管,四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面抵触所述外管的外壁,所述内管内套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保温泡沫充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水平缓冲结构,所述水平缓冲结构固定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壁,所述水平缓冲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弹簧和固定块,八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壁,八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套于八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八个所述固定块对称固定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且八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于八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液压油,所述液压油装于所述液压腔、顶室和所述侧室。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顶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面弧度与所述外管的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活塞呈倒置的T型结构,且所述活塞的底端直径等于所述液压腔的内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顶室的底面和所述侧室的侧壁呈弧形结构,且所述顶室和所述侧室与所述液压腔的连通通道的直径为2~3mm。
优选的,所述水平缓冲结构还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且所述阻挡块抵触所述固定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所述内管内的热水流动会产生纵向膨胀形变和横向的冲击力,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导致四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向四周移动,所述连接块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液压腔内滑动,挤压所述液压油,所述液压油缓慢进入所述顶室和所述侧室,由于由于它们之间的连通管道狭窄,所述液压油流速缓慢,使得所述活塞滑动速度变慢,这样可以卸去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活塞带来的冲击力,同时所述外管上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远离下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使得上下两个滑动柱拉伸所述所述第一弹簧,也可以抵消所述供热结构的膨胀力;而水平冲击力使得所述供热结构水平移动,带动所述固定块水平移动,所述固定块挤压所述第二弹簧,抵消所有水平冲击力,减小所述供热结构的水平位移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纵向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架,3、纵向缓冲结构,31、缓冲盒,32、液压腔,33、活塞,34、连接块,35、顶室,36、侧室,4、连接结构,41、滑动柱,42、第一连接杆,43、第一弹簧,5、供热结构,51、外管,52、保温泡沫,53、内管,6、水平缓冲结构,61、第二连接杆,62、第二弹簧,63、固定块,64、阻挡块,7、液压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纵向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包括:底座1;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纵向缓冲结构3,所述纵向缓冲结构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的顶面,所述纵向缓冲结构3包括缓冲盒31、液压腔32、活塞33、连接块34、顶室35和侧室36,两个所述缓冲盒31的底面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顶面,所述液压腔32设于所述缓冲盒31的内部,所述活塞33滑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腔32的内部,所述连接块34的底面固定于所述活塞33的顶面,所述顶室35设于所述活塞33的内部,且所述顶室35与所述液压腔32连通,两个所述侧室36设于所述缓冲盒31的内部,且两个所述侧室36与所述液压腔32连通;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固定于所述缓冲盒31的顶面,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滑动柱41、第一连接杆42和第一弹簧43,两个所述滑动柱41的底面分别固定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缓冲盒31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动柱4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3套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外壁,且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两端分别抵触两个所述滑动柱41的顶面;供热结构5,四个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抵触所述供热结构5,所述供热结构5包括外管51、保温泡沫52和内管53,四个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抵触所述外管51的外壁,所述内管53内套于所述外管51的内部,所述保温泡沫52充满所述外管51和所述内管53之间;水平缓冲结构6,所述水平缓冲结构6固定于所述连接块34的两侧壁,所述水平缓冲结构6包括第二连接杆61、第二弹簧62和固定块63,八根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连接块34的两侧壁,八个所述第二弹簧62分别套于八个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外壁,八个所述固定块63对称固定于所述外管51的外壁,且八根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于八个所述固定块63的内部;液压油7,所述液压油7装于所述液压腔32、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弧度与所述外管51的弧度相同,为了所述连接块34能够更好地贴合所述外管51的外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所述活塞33呈倒置的T型结构,且所述活塞33的底端直径等于所述液压腔32的内部直径,为了所述活塞33和所述液压腔32之间没有缝隙,提高液压减震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所述顶室35的底面和所述侧室36的侧壁呈弧形结构,为了所述液压油7容易从所述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内流进所述液压腔32内,避免死角使得所述液压油7流动不畅;且所述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与所述液压腔32的连通通道的直径为2~3mm,通道直径小,可有效减缓所述液压油7的传递速度,保证较好的减震效果的同时提高装置的强度,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水平缓冲结构6还包括阻挡块64,所述阻挡块64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且所述阻挡块64抵触所述固定块63,为了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杆61从所述固定块63内滑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苏搜狐底座1固定在所述外管51下方的基座上,所述纵向缓冲结构3包围所述外管51的外壁,并且所述外管51下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31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管53内的热水流动会产生纵向膨胀形变和横向的冲击力,所述内管53和所述外管51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导致四个所述连接块34分别向四周移动,所述连接块34带动所述活塞33移动,所述活塞33在所述液压腔32内滑动,挤压所述液压油7,所述液压油7缓慢进入所述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卸去所述连接块34和所述活塞33带来的冲击力,同时所述外管51上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31远离下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31,上下两个所述滑动柱41相互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两端在所述滑动柱41内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弹簧43拉伸;而水平冲击力使得所述供热结构5水平移动,带动所述固定块63水平移动,所述连接块34两边的所述第二连接杆61在所述固定块63内滑动,阻挡块64抵触所述固定块63,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61不会脱离所述固定块63,同时所述固定块63挤压所述第二弹簧62。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所述内管53内的热水流动会产生纵向膨胀形变和横向的冲击力,所述内管53和所述外管51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导致四个所述连接块34分别向四周移动,所述连接块34带动所述活塞33在所述液压腔32内滑动,挤压所述液压油7,所述液压油7缓慢进入所述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由于由于它们之间的连通管道狭窄,所述液压油7流速缓慢,使得所述活塞33滑动速度变慢,这样可以卸去所述连接块34和所述活塞33带来的冲击力,同时所述外管51上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31远离下方的两个所述缓冲盒31,使得上下两个滑动柱41拉伸所述所述第一弹簧43,也可以抵消所述供热结构5的膨胀力;而水平冲击力使得所述供热结构5水平移动,带动所述固定块63水平移动,所述固定块63挤压所述第二弹簧62,抵消所有水平冲击力,减小所述供热结构5的水平位移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
纵向缓冲结构(3),所述纵向缓冲结构(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的顶面,所述纵向缓冲结构(3)包括缓冲盒(31)、液压腔(32)、活塞(33)、连接块(34)、顶室(35)和侧室(36),两个所述缓冲盒(31)的底面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顶面,所述液压腔(32)设于所述缓冲盒(31)的内部,所述活塞(33)滑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腔(32)的内部,所述连接块(34)的底面固定于所述活塞(33)的顶面,所述顶室(35)设于所述活塞(33)的内部,且所述顶室(35)与所述液压腔(32)连通,两个所述侧室(36)设于所述缓冲盒(31)的内部,且两个所述侧室(36)与所述液压腔(32)连通;
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固定于所述缓冲盒(31)的顶面,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滑动柱(41)、第一连接杆(42)和第一弹簧(43),两个所述滑动柱(41)的底面分别固定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缓冲盒(31)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动柱(4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3)套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外壁,且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两端分别抵触两个所述滑动柱(41)的顶面;
供热结构(5),四个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抵触所述供热结构(5),所述供热结构(5)包括外管(51)、保温泡沫(52)和内管(53),四个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抵触所述外管(51)的外壁,所述内管(53)内套于所述外管(51)的内部,所述保温泡沫(52)充满所述外管(51)和所述内管(53)之间;
水平缓冲结构(6),所述水平缓冲结构(6)固定于所述连接块(34)的两侧壁,所述水平缓冲结构(6)包括第二连接杆(61)、第二弹簧(62)和固定块(63),八根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连接块(34)的两侧壁,八个所述第二弹簧(62)分别套于八个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外壁,八个所述固定块(63)对称固定于所述外管(51)的外壁,且八根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于八个所述固定块(63)的内部;
液压油(7),所述液压油(7)装于所述液压腔(32)、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连接块(34)的顶面弧度与所述外管(51)的弧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3)呈倒置的T型结构,且所述活塞(33)的底端直径等于所述液压腔(32)的内部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室(35)的底面和所述侧室(36)的侧壁呈弧形结构,且所述顶室(35)和所述侧室(36)与所述液压腔(32)的连通通道的直径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缓冲结构(6)还包括阻挡块(64),所述阻挡块(64)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且所述阻挡块(64)抵触所述固定块(63)。
CN202020743096.1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38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3096.1U CN21233856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3096.1U CN21233856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8566U true CN212338566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309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3856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8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766A (zh) * 2021-10-20 2022-01-21 唐艮贵 一种水下防倾塌支撑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766A (zh) * 2021-10-20 2022-01-21 唐艮贵 一种水下防倾塌支撑平台
CN113958766B (zh) * 2021-10-20 2023-06-06 派格水下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防倾塌支撑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38566U (zh)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CN113152724B (zh) 一种具有防火阻燃性能的建筑用隔震支座
CN101914963A (zh) 幕墙立柱横梁连接结构
CN214117139U (zh)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快速连接装置
CN205530882U (zh) 一种单元式节能玻璃幕墙
CN11592897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CN214579338U (zh) 一种节能建筑用供热管道
CN210797957U (zh) 一种带有缓冲腔的建筑用节能保温墙
CN215802391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高阻尼隔震支座
CN212958554U (zh) 一种封隔装置
CN216341965U (zh) 一种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机构
CN201537660U (zh) 一种钢丝扩张机
CN212836147U (zh) 一种隔热铝合金明框幕墙
CN212336440U (zh) 一种可拼接式节能幕墙
CN211370189U (zh) 双侧夹持密封条组及其密封窗
CN210857668U (zh) 一种建筑幕墙支撑结构
CN206616744U (zh) 节能幕墙
CN204827029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门窗系统
CN203546961U (zh) 单元体幕墙上横梁型材
CN214250631U (zh) 一种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减震套管气冷器
CN207260386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
CN217634246U (zh) 一种基于供热管道用固定支架
CN220954000U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保温墙体
CN220323177U (zh) 一种钢热力管道热损失测试设备
CN216195826U (zh) 一种大角度幕墙转接节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