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6823U -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6823U
CN212336823U CN202020841784.1U CN202020841784U CN212336823U CN 212336823 U CN212336823 U CN 212336823U CN 202020841784 U CN202020841784 U CN 202020841784U CN 212336823 U CN212336823 U CN 21233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treatment room
seat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17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婷
朱雨
朱志远
陈璐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Zhiyua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Zhiy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Zhiyua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Zhiy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17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6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属于医用器材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在对传染病病人进行观察治疗时容易受到飞沫和接触感染病原体的问题,同时在隔离区内无法解决进食和排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处置室主体和移动装置固定连接,处置室主体的一侧设有工作区,工作区嵌装在处置室主体上,工作区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架,座椅马桶设置在处置室主体的内部,且座椅马桶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两个氧气桶安置架均设置在处置室主体的内部,每个氧气桶安置架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门嵌入在处置室主体的另一侧,且门与处置室主体铰接,处置室主体上部设有降温组件,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隔离区中进行医疗工作时的防护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一旦确诊不仅是在人群中传播广泛,就是传染病医院中医护人员也十分危险,虽然针对于隔离病房出入都会进行消毒防护,通过口罩来降低飞沫传播,但是还是有很大几率传染,因此许多医院为了保证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和隔离区域与周围的物体接触,通过接触感染,许多隔离区域和隔离病房的门都是感应的,可见医院和社会对于传染病的重视以及传染病的危害,同时医护人员在对隔离区的病人进行观察治疗的过程也比较漫长,通常进入隔离区内要长达4-5个小时,由于隔离防护服穿着消毒一次十分费力,大多数医护人员选择在这段时间不进食、不排便,对于医护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这样的习惯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设计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来解决医护人员与病人较低的接触,同时在隔离区内解决进食和排便的问题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在对传染病病人进行观察治疗时容易受到飞沫和接触感染病原体的问题,同时在隔离区内无法解决进食和排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室包括处置室主体、工作区、移动装置、座椅马桶、两个侧架、两个氧气桶安置架和门,所述处置室主体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且处置室主体和移动装置固定连接,处置室主体的一侧设有工作区,工作区嵌装在处置室主体上,工作区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架,每个侧架与处置室主体固定连接,座椅马桶设置在处置室主体的内部,且座椅马桶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两个氧气桶安置架均设置在处置室主体的内部,且两个氧气桶安置架相对于座椅马桶对称设置,每个氧气桶安置架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门嵌入在处置室主体的另一侧,且门与处置室主体铰接,处置室主体上部设有降温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吊扇和网状板,网状板设置在处置室主体上部,且网状板与处置室主体固定连接,吊扇设置在网状板和处置室主体顶板之间,且吊扇的壳体固接在处置室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区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三对工作手套,每个工作手套的进口均与处置室主体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带杆方向盘、前进踏板、后退踏板、底板、正反转电机、主动轮组、转向轮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接在底板上,正反转电机设置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且正反转电机与底板固定连接,主动轮组设置在底板上,且主动轮组与底板转动连接,主动轮组与正反转电机传动连接,转向轮嵌入在底板上,带杆方向盘中支撑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和底板并与转向轮转动连接,转向环设置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转向环套设在带杆方向盘中支撑杆上,且转向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转向环通过连杆与底板固定连接,前进踏板和后退踏板均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前进踏板通过连杆与正反转电机的正转开关相连,后退踏板与正反转电机的反转开关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马桶包括座椅主体、座盖、方便垫圈和回收袋,所述座盖设置在座椅主体的上方,且座盖与座椅主体铰接,方便垫圈设置在座盖和座椅主体之间,且方便垫圈与座椅主体铰接,座椅主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方便垫圈搭接在两个挡块上,座椅主体内部加工有空腔,回收袋设置在座椅主体内,每个挡块下方加工有凹槽,每个凹槽中固接有一个挂钩,回收袋挂装在两个挂钩上;
进一步地,所述门的四周均匀分布N个消毒灯,N为正整数,每个消毒灯嵌装在处置室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灯的取值范围为6-8个;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区的下方设有垃圾桶把手,垃圾桶把手与处置室主体外壁固定连接,垃圾桶嵌装在垃圾桶把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部固接有清扫围布,清扫围布的底端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板的疏密度为0.5-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可以使医护人员在对传染病人观察治疗过程中与病人完全隔离,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医护人员收到飞沫和接触感染,同时,不耽误对病人进行输液、抽血、观察等医学处理。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可以使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区中可以进食和排便,由于处置室内为封闭环境,进食的食物不会收到感染,进食时也相对自如,同时通过座椅马桶进行方便。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可以自由移动,医护人员在其中进行操作,移动时方便简洁,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马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处置室主体、2侧架、3工作区、31工作手套、4垃圾桶、5移动装置、51带杆方向盘、52前进踏板、53后退踏板、54清扫围布、55底板、56正反转电机、57主动轮组、58转向轮、59支撑板、6吊扇、7网状板、8消毒灯、9氧气桶安置架、10座椅马桶、101座椅主体、102座盖、103方便垫圈、104回收袋和11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所述处置室包括处置室主体1、工作区3、移动装置5、座椅马桶10、两个侧架2、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和门11,所述处置室主体1设置在移动装置5的上方,且处置室主体1和移动装置5固定连接,处置室主体1的一侧设有工作区3,工作区3嵌装在处置室主体1上,工作区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架2,每个侧架2与处置室主体1固定连接,座椅马桶10设置在处置室主体1的内部,且座椅马桶10与移动装置5固定连接,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均设置在处置室主体1的内部,且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相对于座椅马桶10对称设置,每个氧气桶安置架9与移动装置5固定连接,门11嵌入在处置室主体1的另一侧,且门11与处置室主体1铰接,处置室主体1上部设有降温组件。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长度为1.1m-1.5m,宽度为0.6m-0.7m,如此设置,可以使该处置室便于通过隔离区的门,便于移动,同时也可以使医护人员在处置室内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两侧的侧架2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采血、应急处理等医疗用品,门11为本处置室的唯一入口,因此门11与处置室主体1之间有保证密封性,通过橡胶和海绵进行密封,尽量避免飞沫等传染物进入,由于处置室内为封闭环境,考虑到医护人员长期在期间工作,温度过高,氧气储备量少等因素都会使医护人员产生不适,因此在处置室主体1顶部设置降温装置,处置室主体1室内还设置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每个氧气桶安置架9钟设有一个氧气桶,用于在处置室内氧气不足时对医护人员供给呼吸,每个氧气桶配备相应的呼吸面罩,同时为了保证处置室的透光度,便于医护人员可以准确的观察病人,处置室主体1为透明材质。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降温组件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吊扇6和网状板7,网状板7设置在处置室主体1上部,且网状板7与处置室主体1固定连接,吊扇6设置在网状板7和处置室主体1顶板之间,且吊扇6的壳体固接在处置室主体1上。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吊扇6作为降温装置,而不选择空调是因为空调制冷需要进行室内室外换气,避免影响处置室内的封闭性,网状板7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同时不影响吊扇6的风力传递,吊扇6的开关沿着处置室主体1的墙壁穿过网状板7设置医护人员活动区域,便于医护人员自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工作区3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区3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三对工作手套31,每个工作手套31的进口均与处置室主体1连通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区3主要是医护人员照顾病人的主要区域,上中下三对工作手套31可以使医护人员分别对躺着的病人和坐着的病人进行处理,最高处的工作手套31用于悬挂吊瓶等用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状态选择利用哪一对工作手套进行工作,大大的增加了工作范围,并且工作手套31的工作面一直处于处置室主体1外部,不会与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极大的减少了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同时两侧的侧架2上也会相应的放置医疗产品,两个侧架2之间的距离为普通成年人半臂的距离,方便与医护人员拿取,同时工作手套的长度为成年人的单臂的长度,保证医护人员在利用工作手套31进行医疗处理时不会产生干涉。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移动装置5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带杆方向盘51、前进踏板52、后退踏板53、底板55、正反转电机56、主动轮组57、转向轮58和支撑板59,所述支撑板59固接在底板55上,正反转电机56设置在底板55和支撑板59之间,且正反转电机56与底板55固定连接,主动轮组57设置在底板55上,且主动轮组57与底板55转动连接,主动轮组57与正反转电机56传动连接,转向轮58嵌入在底板55上,带杆方向盘51中支撑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59和底板55并与转向轮58转动连接,转向环设置在底板55和支撑板59之间,转向环套设在带杆方向盘51中支撑杆上,且转向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转向环通过连杆与底板55固定连接,前进踏板52和后退踏板53均设置在支撑板59的上方,前进踏板52通过连杆与正反转电机56的正转开关相连,后退踏板53与正反转电机56的反转开关相连。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主动轮组57包括一个连接轴和两个主动轮,每个主动轮套设在连接轴的一端,且每个主动轮与一个连接轴固定连接,底板55的下方设有连接耳,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耳中,且连接轴与连接耳转动连接,正反转电机56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一个主动齿轮,连接轴上套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底板55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接触处设有缺口,避免造成干涉,正反转电机56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驱动主动轮组旋转,作为本处置室移动的动力源,移动装置5采用三轮支撑,通过前端的转向轮进行控制转向,操作简单,带杆方向盘51中的支撑杆与转向环之间设有轴承,支撑杆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转向环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正反转电机56是爱得利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H22-200-30S的正反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座椅马桶10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马桶10包括座椅主体101、座盖102、方便垫圈103和回收袋104,所述座盖102设置在座椅主体101的上方,且座盖102与座椅主体101铰接,方便垫圈103设置在座盖102和座椅主体101之间,且方便垫圈103与座椅主体101铰接,座椅主体10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方便垫圈103搭接在两个挡块上,座椅主体101内部加工有空腔,回收袋104设置在座椅主体101内,每个挡块下方加工有凹槽,每个凹槽中固接有一个挂钩,回收袋104挂装在两个挂钩上。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马桶10主要用于解决医护人员在处置室内方便用,由于处置室主体1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因此在处置室主体1的内部设有拉帘,便于保护医护人员的隐私,利用回收袋104对医护人员的排便进行回收,等待离开隔离区便于统一回收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门11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门11的四周均匀分布N个消毒灯8,N为正整数,每个消毒灯8嵌装在处置室主体1上。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消毒灯8为LIGHTSTAND/温特孚公司生产的wtf-sjd型号的消毒灯,由于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门11是封闭环境的出入口,虽然在门缝处设有密封条,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在门11的四周安装消毒灯,其一可以对医护人员进出该处置室时进行进一步消毒,其二也是为了避免隔离区内的复杂环境会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
具体实施方式七: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的消毒灯8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毒灯8的取值范围为6-8个。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如此设置,考虑到了单个消毒灯8的有效消毒范围,因此在门11的两侧分别设有2-3个,门11上方设有1-2个。
具体实施方式八:参照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七所述的工作区3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区3的下方设有垃圾桶把手,垃圾桶把手与处置室主体1外壁固定连接,垃圾桶4嵌装在垃圾桶把手上。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如此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医疗处理后的医用杂物进行统一回收。
具体实施方式九: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的底板55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55下部固接有清扫围布54,清扫围布54的底端与地面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如此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在控制处置室进行移动时,对隔离区的地面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了隔离室内的地面整洁,同时也减少了保洁人员入内清洁的次数,极大了减低了病原体的传播。
具体实施方式十:参照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九所述的网状板7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板7的疏密度为0.5-0.7。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如此设置,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在用心工作时不被吊扇6刮伤,同时网状板7上的同气口也不会阻碍风力的通过,保证处置室内的温度。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先将各个部件按照上述连接方式组装好,并进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将所要的医疗用品逐一摆放在两侧侧架上,进行全面消毒后的医护人员可以携带卫生纸、消毒纸巾、饮用水和食物进入到处置室中,并关闭门11,由处置室内的医护人员控制处置室到达隔离区门口,并通过感应门进入到隔离室内,此时医护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将处置室移动到各个患者附近,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将要的进行的医疗处理选择工作区3中上中下不同的工作手套31,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以直接扔到垃圾桶4中,随着处置室内的空气消耗程度,医护人员可选择利用氧气桶进行适当换氧,本移动处置室中设有前进踏板52和后退踏板53,分别控制前进和后退,值得注意的是,在底板55和支撑板59之间还设有蓄电池,电源主要用于对正反转电机56和吊扇6进行供电,蓄电池为星兆蓝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DUPS400-2000的蓄电池,待医护人员工作完毕后,同样控制处置室离开隔离区,并在隔离区外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室包括处置室主体(1)、工作区(3)、移动装置(5)、座椅马桶(10)、两个侧架(2)、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和门(11),所述处置室主体(1)设置在移动装置(5)的上方,且处置室主体(1)和移动装置(5)固定连接,处置室主体(1)的一侧设有工作区(3),工作区(3)嵌装在处置室主体(1)上,工作区(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架(2),每个侧架(2)与处置室主体(1)固定连接,座椅马桶(10)设置在处置室主体(1)的内部,且座椅马桶(10)与移动装置(5)固定连接,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均设置在处置室主体(1)的内部,且两个氧气桶安置架(9)相对于座椅马桶(10)对称设置,每个氧气桶安置架(9)与移动装置(5)固定连接,门(11)嵌入在处置室主体(1)的另一侧,且门(11)与处置室主体(1)铰接,处置室主体(1)上部设有降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吊扇(6)和网状板(7),网状板(7)设置在处置室主体(1)上部,且网状板(7)与处置室主体(1)固定连接,吊扇(6)设置在网状板(7)和处置室主体(1)顶板之间,且吊扇(6)的壳体固接在处置室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3)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三对工作手套(31),每个工作手套(31)的进口均与处置室主体(1)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带杆方向盘(51)、前进踏板(52)、后退踏板(53)、底板(55)、正反转电机(56)、主动轮组(57)、转向轮(58)和支撑板(59),所述支撑板(59)固接在底板(55)上,正反转电机(56)设置在底板(55)和支撑板(59)之间,且正反转电机(56)与底板(55)固定连接,主动轮组(57)设置在底板(55)上,且主动轮组(57)与底板(55)转动连接,主动轮组(57)与正反转电机(56)传动连接,转向轮(58)嵌入在底板(55)上,带杆方向盘(51)中支撑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59)和底板(55)并与转向轮(58)转动连接,转向环设置在底板(55)和支撑板(59)之间,转向环套设在带杆方向盘(51)中支撑杆上,且转向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转向环通过连杆与底板(55)固定连接,前进踏板(52)和后退踏板(53)均设置在支撑板(59)的上方,前进踏板(52)通过连杆与正反转电机(56)的正转开关相连,后退踏板(53)通过连杆与正反转电机(56)的反转开关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马桶(10)包括座椅主体(101)、座盖(102)、方便垫圈(103)和回收袋(104),所述座盖(102)设置在座椅主体(101)的上方,且座盖(102)与座椅主体(101)铰接,方便垫圈(103)设置在座盖(102)和座椅主体(101)之间,且方便垫圈(103)与座椅主体(101)铰接,座椅主体(10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方便垫圈(103)搭接在两个挡块上,座椅主体(101)内部加工有空腔,回收袋(104)设置在座椅主体(101)内,每个挡块下方加工有凹槽,每个凹槽中固接有一个挂钩,回收袋(104)挂装在两个挂钩上。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1)的四周均匀分布N个消毒灯(8),N为正整数,每个消毒灯(8)嵌装在处置室主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灯(8)的取值范围为6-8个。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3)的下方设有垃圾桶把手,垃圾桶把手与处置室主体(1)外壁固定连接,垃圾桶(4)嵌装在垃圾桶把手上。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5)下部固接有清扫围布(54),清扫围布(54)的底端与地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板(7)的疏密度为0.5-0.7。
CN202020841784.1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3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1784.1U CN21233682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1784.1U CN21233682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6823U true CN212336823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178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3682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68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6412A (zh) * 2021-06-17 2021-10-01 牛双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医疗诊断装置
CN114631951A (zh) * 2022-03-29 2022-06-17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焦作市肝病医院)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消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6412A (zh) * 2021-06-17 2021-10-01 牛双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医疗诊断装置
CN114631951A (zh) * 2022-03-29 2022-06-17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焦作市肝病医院)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消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36823U (zh)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医用处置室
JP6787618B1 (ja) 医療用コンテナ
Miles et al. Hospital infection of war wounds
CN212853525U (zh) 一种适用于传染病毒的隔离式采样亭
CN208942673U (zh) 一种隔离病床
Lowbury et al. Protective isolation in a burns unit: the use of plastic isolators and air curtains
Levenson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germfree laboratory to special problems of patient care
CN207647393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隔离设备
CN211961035U (zh) 一种防护与隔离服
CN211854275U (zh) 一种智能生物静离方舱
CN21239524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
CN100486554C (zh) 风帘隔离病床
CN1579354A (zh) 全封闭医疗护理床
JP2023518899A (ja) 汚染物質および微生物に対する人身の保護および隔絶のための装置、並びに、保護および隔絶のための装置用のフィルタ群
CN111854006A (zh) 一种移动无接触式消杀隔离负压注射舱
CN111485735A (zh) 医院单人隔离防护诊疗室
CN214713209U (zh) 一种普通型隔离治疗舱
CN211869544U (zh) 移功式密闭防护舱
CN211776344U (zh) 一种隔离治疗帐篷
CN211797421U (zh) 传染病人隔离罩
CN205094613U (zh) 隔离衣存放罩
CN211600953U (zh) 一种便于看护工作的医院层流罩
CN204972035U (zh) 可移动隔离衣柜
CN216702845U (zh) 消毒净化个体移动式隔离舱系统
CN213218523U (zh) 平时和疫时可转换的组装式隔离病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