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6817U - 一种罩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罩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6817U
CN212336817U CN202020741223.4U CN202020741223U CN212336817U CN 212336817 U CN212336817 U CN 212336817U CN 202020741223 U CN202020741223 U CN 202020741223U CN 212336817 U CN212336817 U CN 212336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loth
pressing plate
strip
hoop
connec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12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大强
魏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lp Bosh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lp Bosh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lp Bosh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lp Bosh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12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6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6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6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防风防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罩壳装置。包括抱箍、柔性布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条,所述柔性布的两相对边沿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抱箍用于与设备上的杆状结构抱接,所述抱箍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连接条张紧柔性布,再通过抱箍将连接条固定到设备上的杆状结构上,不仅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设备罩壳的轻量化;并且由于采用了抱箍连接设备,调节抱箍安装角度使得柔性布的张紧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罩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防风防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罩壳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设备由于需要在室外使用,因此设备需要长期处于风吹、日晒和雨淋的环境中。对于设备某些部件来说,经常受到风吹、日晒和雨淋会导致诸多问题,例如长期光照使设备升温,影响其使用安全;风吹日晒也会导致设备加速老化,减小使用寿命。因此,为保护设备某些关键部件需要为其加装罩壳,尽量减少其受到的风吹日晒和雨淋。
现有的设备罩壳结构普遍采用给设备加装金属板罩壳的方式,这样做存在的弊端是:由于金属板比较重,所以加大了设备本身的自重;而且散热不好;装配繁琐,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罩壳装置,包括抱箍、柔性布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条,所述柔性布的两相对边沿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抱箍用于与设备上的杆状结构抱接,所述抱箍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连接条张紧柔性布,再通过抱箍将连接条固定到设备上的杆状结构上,不仅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设备罩壳的轻量化;并且由于采用了抱箍连接设备,调节抱箍安装角度使得柔性布的张紧效果更好。
可选地,所述柔性布为特斯林编织布、PVC编织布、PET编织布和PP编织布中的任意一种。由于特斯林编织布具有一定缝隙,因此既可以遮阳防晒,又能透过一定风,从而达到卸掉部分风力减小风阻的目的;另外特斯林编织布上的缝隙能够对水形成一定张力,小雨时,少量雨水会挂在特斯林编织布上表面,大雨时,大部分雨水会从柔性布边沿流出;再有,特斯林编织布具有足够的韧性、抗老化、坚固耐腐蚀。相似的,由PVC、PET和PP等材质制造成的编织布也具有上述轻量、遮阳防晒、减小风阻以及高韧性、耐腐蚀等效果。
可选地,所述连接条下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压条,所述柔性布的边沿被所述压条挤压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压条的外壁之间。便于将柔性布的某个方向的整个边沿压紧在安装槽内,且能保障压紧效果,这相较于散点分布的固定方式,更能有效保障整个柔性布张紧后的整体平整。
可选地,所述连接条为平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条下表面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均与所述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边沿相对弯折,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安装槽。采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设置安装槽的结构,比直接在连接条上开设安装槽可以减小连接条的厚度,从而更好的实现轻量化。
可选地,所述压条为圆柱状或者长方体状。压条要塞入长方体状的安装槽内,圆柱状或者长方体状的压条一方面制造简单,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对柔性布的压紧效果。
可选地,所述抱箍包括第一半箍和第二半箍,所述第一半箍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半箍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铰接。抱箍一端铰接,一端螺钉连接,提高对不同外径的设备杆状结构的适应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两者中的一个设有圆柱状的凹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圆柱状的铰接柱,所述凹槽和所述铰接柱的轴心线均与所述抱箍的轴心线平行。这里实现铰接的方式没有任何额外的零部件,即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实现两个半箍的铰接;并且,便于两个半箍一体式铸造成型。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抱箍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抱箍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弯折,所述第二连接段用于与所述连接条贴合固定连接。这个支撑件的存在可以将柔性布支起一定高度,避免柔性布直接接触设备的杆状结构,进而减少水直接沿杆状结构流进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为板状结构,所述柔性布贴合在所述连接条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段贴合在所述连接条的下表面。该设置可以保障柔性布整体的平整性和张紧效果,并且使整个罩壳装置外部美观。
可选地,所述柔性布、所述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贴合位置设有贯通的螺钉孔,所述柔性布、所述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设置在所述螺钉孔内的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螺栓贯通柔性布、连接条和支撑件,然后再用螺帽拧紧,可以保障柔性布、连接条和支撑件贴合压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罩壳装置的装配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罩壳装置的装配效果前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抱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条、柔性布和压条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柔性布;2-抱箍;21-第一半箍;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第二半箍;221-第三端;222-第四端;23-支撑件;231-第一连接段;232-第二连接段;233-第三螺钉孔;3-连接组件;31-连接条;311-第一压板;312-第二压板;313-安装槽;314-第二螺钉孔;32-压条;33-固定螺栓;34-固定螺帽;4-杆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为表述清楚,说明书附图中定义X方向为左方,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右方;Y方向为前方,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方;Z方向为上方,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下方。以上方位定义仅仅为了便于对以下实施例进行理解,不能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利限定。
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一些设备由于需要在室外使用(例如光伏板清洁机器人,需要长期在光伏板上行走,而光伏板普遍设置于光照强度较大地区的户外),因此这类设备需要长期处于风吹、日晒和雨淋的环境中。为保护设备的某个固定部位,使其免于或者尽量减少风吹日晒,经常需要在设备上加装防风、防晒罩壳。
但是现有的设备防风、防晒罩壳一般存在几大弊端:一是不能做到较好的轻量化,例如一些金属罩壳,重量较大,设备在自身负重的基础上还要增加罩壳的重量,而且散热不好,装配繁琐、成本高;第二是柔性罩壳一般采用的防水防风布多为不透气材质,受到的风阻较大,且张紧状态不佳,容易在罩壳凹陷处积水、兜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罩壳装置,包括抱箍2、柔性布1和连接组件3。一般柔性布1裁剪为矩形,便于装配且外形规范美观。这样柔性布1存在两组相对的边沿。
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条31,柔性布1的两相对边沿(即矩形柔性布1的任意一组相对边沿)分别与一个连接条31固定连接。例如,柔性布1的左边沿与一个连接条31固定连接,柔性布1的右边沿与另一个连接条31固定连接。连接条31的延伸长度与柔性布1的左、右边沿的长度相匹配,保障柔性布1的左右边沿均可以得到有效固定。
抱箍2用于与设备上的杆状结构4抱接,即抱箍2抱紧安装在设备的杆状结构4上。由于柔性布1具有一定长度,因此一般会需要多个抱箍2,多个抱箍2沿着设备的杆状结构4均匀分布。抱箍2上设有支撑件23,支撑件23与连接条31连接。
以光伏板清洁机器人为例,所述杆状结构4为设置在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之间的连接杆。这样,柔性布1就架设在光伏板清洁机器人的上方了,本实施例的罩壳不仅可以保护光伏板清洁机器人的电控装置,还能保护位于机器人连接杆之间的清洁毛刷,甚至是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之间的连接杆本身。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罩壳装置也可以安装在其他户外设备上,即使户外设备没有既在的杆状结构4方便利用,也可以在户外设备上加装框架,以提供本实施例罩壳装置的承载安装位,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两个连接条31张紧柔性布1,再通过抱箍2将连接条31固定到设备上的杆状结构4上,不仅装配简单,而且实现了设备罩壳的轻量化;并且由于采用了抱箍2连接设备,调节抱箍安装角度就可以使柔性布1的张紧效果更好。
较佳地,柔性布1为特斯林编织布。由于特斯林编织布具有一定缝隙,因此既可以遮阳防晒,又能透过一定风,从而达到卸掉部分风力减小风阻的目的;另外特斯林编织布上的缝隙能够对水形成一定张力,小雨时,少量雨水会挂在特斯林编织布上表面,大雨时,大部分雨水会从柔性布1边沿流出;再有,特斯林编织布具有足够的韧性、抗老化、坚固耐腐蚀。
可选地,柔性布1也可以为PVC编织布、PET编织布或者PP编织布。由于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和PP(聚丙烯,Polypropylene)制造形成的编织布具有同上述特斯林编织布相似的结构,因此既能遮阳防晒,又能透过一定的风,编织布的缝隙也能使雨水因张力减少漏到编织布下方的水量;并且,由于PVC、PET和PP本身的材质特性,使得PVC编织布、PET编织布或者PP编织布也具有上述质量轻,以及高韧性、耐腐蚀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PVC编织布、PET编织布或者PP编织布所使用的PVC、PET或者PP材质可以为添加了其他料剂的材料,例如添加了稳定剂等。
当然,在某些设备上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的柔性布1。例如,对于受风较小,但是防晒和防水要求较高的设备,可以采用防水效果更好的防水篷布等。
结合图3-图5所示,较佳地,连接条31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313,安装槽313内设有压条32。安装槽313的延伸方向和压条32的延伸方向均与连接条31的延伸方向一致,都为了适应柔性布1边沿的长度。
柔性布1的边沿卷在压条32的外壁上,然后将压条32从安装槽313的前方开口或者后方开口插入安装槽313内,而柔性布1则从安装槽313的槽口穿过。这样,当压条32完全插入安装槽313内后,柔性布1的边沿就被压条32挤压在安装槽313的槽壁与压条32的外壁之间了。本实施例便于将柔性布1的某个方向的整个边沿压紧在安装槽313内,且能保障压紧效果,这相较于散点分布的固定方式,更能有效保障整个柔性布1张紧后的整体平整、美观。
可选地,压条32为圆柱状或者长方体状。圆柱状或者长方体状的压条一方面制造简单,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对柔性布的压紧效果。压条32可以为尼龙杆。
可选地,连接条31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平板状结构,且连接条31下表面设有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均垂直于连接条31的下表面,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相互平行。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的相对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安装槽313。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的下边沿相对弯折,使得安装槽313的槽口宽度变窄。可选地,连接条31以及其上的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为一体铸造成型的铝型材。
采用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设置安装槽313的结构,比直接在连接条31下表面开设安装槽313可以减小连接条31的厚度,从而更好的实现轻量化。
较佳地,抱箍2包括第一半箍21和第二半箍22,第一半箍21和第二半箍22相互抱合后中间为圆形区域。第一半箍21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第二半箍22包括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
其中,第一端211和第三端221可以相互贴合,且第一端211和第三端221上均设有相互匹配的螺钉孔,因此,第一端211和第三端221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第二端212和第四端222铰接。具体地,第四端222的末端弯曲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凹槽,第二端212的末端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铰接柱,并且,凹槽的轴心线和铰接柱的轴心线均与抱箍2的轴心线平行。铰接柱位于圆柱状的凹槽内。当然,也可以在第二端212设置凹槽,在第四端222的末端设置铰接柱。
抱箍2一端铰接,一端螺栓连接,提高对不同外径的设备杆状结构4的适应性。这里实现铰接的方式没有任何额外的零部件,即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实现两个半箍的铰接;并且,便于两个半箍一体式铸造成型。
较佳地,位于抱箍2外壁上的支撑件23包括第一连接段231和第二连接段232。其中,第一连接段2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抱箍2的外壁上,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232,第二连接段232用于与连接条31贴合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231沿抱箍2的径向延伸,第二连接段232相对于第一连接段231弯折一定角度。可选地,第二连接段232垂直于第一连接段231。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3的存在可以将柔性布1支起一定高度,避免柔性布1直接接触设备的杆状结构4,进而减少水直接沿杆状结构4流进设备。
可选地,第二连接段232为板状结构,且柔性布1贴合在连接条31的上表面,第二连接段232贴合在连接条31的下表面。柔性布1、连接条31和第二连接段232贴合连接,可以进一步保障柔性布1整体的平整性和张紧效果,并且使整个罩壳装置外部美观。
参考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柔性布1上设有第一螺钉孔,连接条31上设有与第一螺钉孔匹配的第二螺钉孔314,支撑件23的第二连接段232上设有第三螺钉孔233,第三螺钉孔233与第二螺钉孔314和第一螺钉孔均匹配。柔性布1、连接条31和第二连接段232通过贯通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314和第三螺钉孔233的固定螺栓33以及与固定螺栓匹配的固定螺帽34实现贴合固定连接。从而保障柔性布1、连接条31和支撑件23贴合压紧的效果。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2)、柔性布(1)和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条(31),所述柔性布(1)的两相对边沿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条(31)连接,所述抱箍(2)用于与设备上的杆状结构(4)抱接,所述抱箍(2)上设有支撑件(23),所述支撑件(23)与所述连接条(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布(1)为特斯林编织布、PVC编织布、PET编织布和PP编织布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31)下表面设有安装槽(313),所述安装槽(313)内设有压条(32),所述柔性布(1)的边沿被所述压条(32)挤压在所述安装槽(313)的槽壁与所述压条(32)的外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31)为平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条(31)下表面设有第一压板(311)和第二压板(312),所述第一压板(311)和所述第二压板(312)均与所述连接条(3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压板(311)和所述第二压板(312)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压板(311)和所述第二压板(312)的下边沿相对弯折,所述第一压板(311)和所述第二压板(312)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安装槽(3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32)为圆柱状或者长方体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2)包括第一半箍(21)和第二半箍(22),所述第一半箍(21)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所述第二半箍(22)包括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三端(22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端(212)和所述第四端(22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212)和所述第四端(222)两者中的一个设有圆柱状的凹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圆柱状的铰接柱,所述凹槽和所述铰接柱的轴心线均与所述抱箍的轴心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3)包括第一连接段(231)和第二连接段(232);
所述第一连接段(2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抱箍(2)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段(231)沿所述抱箍(2)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2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32);
所述第二连接段(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31)弯折,所述第二连接段(232)用于与所述连接条(31)贴合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32)为板状结构,所述柔性布(1)贴合在所述连接条(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段(232)贴合在所述连接条(31)的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罩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布(1)、所述连接条(3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32)的贴合位置设有贯通的螺钉孔,所述柔性布(1)、所述连接条(3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32)通过设置在所述螺钉孔内的螺栓固定连接。
CN202020741223.4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罩壳装置 Active CN212336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1223.4U CN212336817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罩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1223.4U CN212336817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罩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6817U true CN212336817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1223.4U Active CN212336817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罩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6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6819B2 (en) Watertight roof assembly integrated with solar panels
US7774998B2 (en) Ventilated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KR101429633B1 (ko) 난간용 태양전지모듈 거치장치
US20140360558A1 (en) Pivot Framing System For Dual Glass Photovoltaic Modules
CN212336817U (zh) 一种罩壳装置
US4759143A (en) Illuminated sign assembly
JP2944560B2 (ja) 太陽電池付屋根ならびに太陽電池付屋根への踏み板取付構造
CN110878670A (zh) 一种新型软纱门
CN207503560U (zh) 一种led显示屏透明装卸罩
US6032684A (en) Portable privacy screen for a residential deck
JP2000096877A (ja) 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3155596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設置用架台
CN101078330A (zh) 一种新型伸缩门
CN216341357U (zh) 一种用于膜结构的边界连接组件
CN209874637U (zh) 一种支撑组件以及具有该支撑组件的帐篷
CN208689873U (zh) 一种液晶拼接屏
CA2424413C (en) Protective and decorative valance in an awning for use with permanent building structures
CN212898108U (zh)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窗套结构
CN216521172U (zh) 一种新型办公灯
CN216053831U (zh) 一种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声光电一体装置
CN211076899U (zh) 一种防雨系数高的壁挂箱
CN216596820U (zh) 便携式拉布灯箱
CN216166645U (zh) 一种具有防潮机构的画框
US6644610B1 (en) Bracket for sun shade and assembly using it
CN210105458U (zh) 一种六角截面篷房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