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6329U -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6329U
CN212336329U CN202021605006.9U CN202021605006U CN212336329U CN 212336329 U CN212336329 U CN 212336329U CN 202021605006 U CN202021605006 U CN 202021605006U CN 212336329 U CN212336329 U CN 212336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proof
cover plate
baffle
peripheral baffle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050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亮
梁倪漪
阚强
支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6050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6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6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6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摩擦摆支座设置在上保护装置和下保护装置之间,沿上保护装置上外围挡和下保护装置下外围挡的外围,间隔的固定数个侧固定板;或将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安装于下部主体结构与上部主体结构之间,拆除设置于上外围挡和下外围挡外围的数个侧固定板,将两个下防火内套对插在一起,再将两个下防火外套对插在一起,两个下防火外套将两个下防火内套紧密包裹;将两个上防火内套对插在一起,再将两个上防火外套对插在一起,两个上防火外套将两个上防火内套紧密包裹。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满足不同承载能力、构造、规格的兼具隔震性能和防火性能需求的一体化防火摩擦摆支座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结构防火隔震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用于满足建筑、桥梁等工程结构的隔震设计需求及摩擦摆支座自身的防火设计要求,防火保护部分半工厂预制、半现场装配,高效可靠的满足了火灾下或震后次生火灾下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不退化的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建筑结构、桥梁结构)中,通常在上部结构与基础或上、下部结构之间使用隔震支座。通过隔震支座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输入,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使结构基频远离高能量地震频率范围,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避免强震下结构破坏引起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当发生火灾时,除上部结构满足规定的耐火性能要求外,还应保证隔震支座具备不先于被连接构件发生失效的耐火性能。倘若隔震支座在火灾中发生破坏,将会使自身丧失隔震能力,严重时会引起结构失稳倒塌。对于应用隔震支座的结构而言,通常先遭受地震破坏,进而遭受火灾破坏。因此,对于这类功能性结构构件,为保证能够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应进行顺应其原理、工作特点的防火保护产品开发。
目前常用的隔震支座包括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其中,橡胶支座由橡胶和薄钢板层硫化粘结而成,具有较小水平刚度和较大竖向刚度,在遭受地震时产生水平平动来隔离地震能量。
摩擦摆支座通过表面固定有聚四氟乙烯层的滑块在滑槽内弧形滑面上摆动来隔离地震能量,由于聚四氟乙烯的耐高温性能很差,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摩擦摆支座存在因聚四氟乙烯熔化损坏而失去隔震性能的可能。
针对此类隔震功能性结构构件设计开发的防火保护技术,现状如下:
(1)防火保护装置完全贴靠橡胶支座表面,不具备变形适应性。如:申请号:CN202010034762.9公布了一种通过在橡胶支座外侧设置防火涂料层、防火保护层的防火抗震结构;申请号:CN201520504808.3公布了一种由厚型防火涂料、耐高温防火布和耐高温绝热层组合而成的保护装置。厚型防火涂料作为隔热性能的主要贡献者,与橡胶支座的侧立面紧密贴合。上述专利中保护装置均采用上下连通形式,当橡胶支座产生水平剪切变形时,防火保护装置容易被破坏,显然不能满足震后火灾中橡胶支座的保护需要。
(2)防火保护仅谋求一次火灾防御。如:申请号:CN201910208439.6公布了利用防火球和刚性弹簧组成的保护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防火涂料受热膨胀填充防火球之间的缝隙,使内部橡胶支座处于封闭状态。实际工程中,防火涂料受热膨胀的温度一般高于橡胶的软化温度且具有随机性,难以保证完全缝隙填充严密。并且膨胀型防火涂料仅可工作一次,哪怕仅有局部膨胀也需全部更换;申请号:CN201710860561.2公布了由防火板、竖筒及膨胀阻燃材料形成围合封闭的串接式保护罩。但该保护装置在强震时,弱抗剪键剪断进入随支座一同水平错动工作状态,存在不能复位的可能,进而在震后火灾中窜入高温烟气。后期仍需拆除修复,不能实现永久保护目标。
(3)防火保护的外围方案不能较好的防止高温烟气进入内部橡胶支座周围空间。申请号:CN201811557673.1公布了利用上防火板、下防火板组成的防火保护装置,上防火板的下防火板之间较小的间隙通过弹性密封胶封堵,使内部形成防火空间;申请号:CN201721486068.0公布了由上防火板、下防火板和柔性防火材料填缝封堵组成防火装置,使内部形成防火空间;申请号:CN201911244953.1公布了由钢板和铰链组成的防火装置,其中钢板和铰链表面均涂覆具有受热膨胀性能的耐火材料,阻止发生火灾时火焰直接与橡胶支座接触,对橡胶支座起到防火保护作用。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中,支座遭遇大震作用后,密封胶、柔性封堵材料、铰链表面的涂料均容易损坏和脱落,形成防火薄弱环节,使内部空间处于非封闭状态。
(4)防火保护方案不适应摩擦摆支座的变形特征。如:申请号:CN201811093161公布了利用陶瓷纤维阻火带、防火柔性带和预制PC阻燃版共同组成的三道防火保护结构,能够对摩擦耗能支座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但由于摩擦耗能支座与摩擦摆支座变形方式不同,前者仅产生水平平动,而摩擦摆支座会产生竖向位移,容易使耐火垫圈滑落,难以使支座始终处于封闭状态;类似的技术还有申请号:CN201710254966.1和申请号:CN201710830156.6。
总结以上现有技术可以发现:
(1)当前针对隔震功能性结构构件的防火保护技术均针对橡胶支座,未有针对摩擦摆支座的保护技术及一体化的产品。
(2)橡胶支座承受水平力作用后发生水平剪切变形,水平变形较大时,高度方向上会稍被压缩。而在摩擦摆支座中,当盖板与滑块一同在滑槽内滑动时,盖板维持水平状态,与滑槽边缘(外挡缘)之间的竖向净距是增加的,即便上方盖板受到竖向偏心力作用,也将是一端抬升,一端下降的。总之由原理引发的橡胶支座变形特征与摩擦摆支座不同,不能借鉴现有的橡胶支座防火保护技术方案。
(3)未注意到摩擦摆支座的加工安装顺序。橡胶支座出厂及安装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侧立面的固定及解除,而摩擦摆支座由于盖板、滑块、滑槽是可以竖向分离及水平错动的,因此需要出厂时在侧立面安装固定装置(侧固定板),在施工现场与上下部结构连接完毕后才能拆除。这对防火设计、保护构造提出了新的预制、装配要求。
(4)现有针对橡胶支座的防火保护技术方案仍部分聚焦于一次防护以及存在可靠性的不足,因此不能被摩擦摆支座直接或改造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当前未有能够防火的摩擦摆支座及现有技术无法满足摩擦摆支座防火设计需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是一种半工厂预制半现场装配的防火摩擦摆支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防火保护方案均针对隔震橡胶支座,未有针对隔震摩擦摆支座的方案;已有方案均为适应于水平剪切变形及微量的竖向压缩变形的特征,未有可靠的针对如摩擦摆支座以竖向分离变形为特征的技术方案;且已有方案无法满足摩擦摆支座这种特有的出厂需要临时固定,现场拼装受载完毕后才能解除临时固定的情况,未有提出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相结合的防火保护方案;大多防火保护方案虽可经受地震,但存在震后易损耗、可靠性低的情况,未有防火保护能够经受重复地震后仍能自然保有较高防火可靠性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满足不同承载能力、构造、规格的兼具隔震性能和防火性能需求的一体化防火摩擦摆支座结构,弥补了当前技术方案中未有针对摩擦摆支座防火需求的不足及硬性借鉴也无法满足摩擦摆支座变形原理及多次灾害后仍免更换、具有较高可靠性的需求,同时兼顾当前摩擦摆支座的生产、安装过程特点,防火保护实现工厂半预制、现场快速装配,精度及性能均有所保证。
应用本技术方案获得的一体化防火摩擦摆支座结构,解决了当前建筑及桥梁结构摩擦摆支座对防火保护的需求问题,预制的方式保证了精度的可靠性、装配的方式顺应了当前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大趋势,将摩擦摆支座工作原理融入防火保护加工工艺和安装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极大的社会公共安全效益和产业价值。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包括摩擦摆支座,所述摩擦摆支座由盖板、滑块、滑槽、聚四氟乙烯滑垫组成,所述盖板底面中心为凸起柱,凸起柱的端面为凸弧面Ⅰ,所述滑槽内面为凹弧面Ⅰ,所述滑块为圆柱体,滑块上端为凹弧面Ⅱ,滑块下端为凸弧面Ⅱ,盖板的凸弧面Ⅰ与滑块凹弧面Ⅱ曲率相同,滑槽凹弧面Ⅰ与滑块凸弧面Ⅱ曲率相同,
滑块放置于滑槽凹弧面Ⅰ的中心,且凹弧面Ⅰ与凸弧面Ⅱ之间夹垫有一片聚四氟乙烯滑垫,另将一片聚四氟乙烯滑垫放置于滑块的凹弧面Ⅱ与凸弧面Ⅰ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保护装置、下保护装置、侧固定板、上防火套、下防火套;
所述上防火套由两个簸箕形的上防火内套和两个簸箕形的上防火外套构成;
所述下防火套由两个簸箕形的下防火内套和两个簸箕形的下防火外套构成;
所述上保护装置包括上方盖板、上围挡、上回形防火棉、上固定杆、上回形钢网片;
所述上围挡由中空矩形的上内围挡和中空矩形的上外围挡构成;
所述上方盖板为方形板,在上方盖板的底面四周设有上外围挡,所述上内围挡设置在上外围挡内,在上内围挡和上外围挡之间的回形空域内设有数块层叠放置的上回形防火棉,所述上回形钢网片贴在最下层的一块上防火棉下表面上,数根上固定杆均匀分布在上内围挡和上外围挡之间的回形空域内,且下端均与上回形钢网片连接,上端均穿过层叠放置的数块上回形防火棉后,自上方盖板对应位置的数个固定杆竖孔Ⅰ伸出;
所述下保护装置包括下方盖板、下围挡、下回形防火棉、下固定杆、下回形钢网片;
所述下围挡由中空矩形的下内围挡和中空矩形的下外围挡构成,
所述下方盖板为方形板,在下方盖板的顶面四周设有下外围挡,所述下内围挡设置在下外围挡内,在下内围挡和下外围挡之间的回形空域内设有数块层叠放置的下回形防火棉,所述下回形钢网片贴在最上层的一块下防火棉上表面上,数根下固定杆均匀分布在下内围挡和下外围挡之间的回形空域内,且上端均与下回形钢网片连接,下端均穿过层叠放置的数块下回形防火棉后,自下方盖板对应位置的数个固定杆竖孔Ⅱ伸出;
所述摩擦摆支座设置在上保护装置和下保护装置之间;
摩擦摆支座盖板的顶面与上保护装置上内围挡内的上方盖板底面对中固定在一起,摩擦摆支座滑槽的底面与下保护装置下内围挡内的下方盖板顶面对中固定在一起,且使盖板的凸弧面Ⅰ与滑块的凹弧面Ⅱ对中、上回形钢网片与下回形钢网片重合,数片上回形防火棉的底面与数片下回形防火棉的顶面重合;
向下按压上方盖板顶面中心,使数片上回形防火棉和数片下回形防火棉受到挤压,此时分别完全截断数根上固定杆外伸出数个固定杆竖孔Ⅰ的部分并固定于数个固定杆竖孔Ⅰ内,分别完全截断数根下固定杆外伸出数个固定杆竖孔Ⅱ的部分并固定于数个固定杆竖孔Ⅱ内,
沿上保护装置上外围挡和下保护装置下外围挡的外围,间隔的固定数个侧固定板,上围挡的高度与盖板的边缘厚度一致,数块上防火棉的总厚度高出上围挡的高度,下围挡的高度与滑槽外边缘的高度一致,数块下防火棉的总厚度高出下围挡的高度;
或,拆除设置于上外围挡和下外围挡外围的数个侧固定板,
两个所述下防火内套通过凸止口Ⅰ和凹止口Ⅰ对插在一起,且将下方盖板、下外围挡紧密包裹,两个下防火外套通过凸止口Ⅱ和凹止口Ⅱ对插在一起,且将两个下防火内套紧密包裹,两个下防火外套的对接缝和两个下防火内套的对接缝呈90度,下防火套的上边与下围挡的上边高度一致;
两个所述上防火内套通过凸止口Ⅲ和凹止口Ⅲ对插在一起,且将上方盖板、上外围挡紧密包裹,两个上防火外套通过凸止口Ⅳ和凹止口Ⅳ对插在一起,且将两个上防火内套紧密包裹,两个上防火外套的对接缝和两个上防火内套的对接缝呈90度,上防火套的下边与上围挡的下边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兼顾各类建筑结构隔震及防火需求的特点,对现有摩擦摆支座改装的适用性也极强,能够做到精细化设计,高精度组装且省时省力,针对性的防火技术方案顺应摩擦摆支座工作原理且可免于震后损坏及过多后期维护,整体技术可靠且经济性好。
通过上防火套的设计阻止了火灾热量自上法兰板、上方盖板传入摩擦摆支座,通过下防火套的设计阻止了火灾热量自下法兰板、下方盖板传入摩擦摆支座,且上防火套和下防火套均采用工厂预制能够保证加工精度,现场凸凹止口对插拼装保证了接缝严密,且内套、外套错缝装配,进一步阻止了通过防火保护缝隙向摩擦摆支座传递热量,内外套簸箕口中部的构件卡口设计,确保了与上部、下部构件主体结构防火保护的严密对接,同样阻止了从这些缝隙窜入热量。
通过工厂预制过程中按压上方盖板的操作,使上回形防火棉和下回形防火棉受到第一次压缩,在此状态下确定及固定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长度,使摩擦摆支座水平运动时,上回形钢网片和下回形钢网片能够分别兜住上回形防火棉和下回形防火棉一同水平运动。
通过上方盖板处于按压状态时固定外围的侧固定板的操作,在满足运输中、安装时滑块不发生偏移的同时,也减轻了运输中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受到的上回形防火棉和下回形防火棉回弹的拉扯。
通过现场装配过程中先连接下部主体结构、上部主体结构再拆除侧固定板的设计,使上回形防火棉和下回形防火棉受到上部主体结构第二次压缩,即便在地震发生水平晃动的情况下,仍会由于第二次压缩弹性的释放而不致在上回形防火棉和下回形防火棉之间产生水平缝隙,能够继续阻止火灾热量水平进入摩擦摆支座盖板与滑槽之间的空腔。
通过上围挡和下围挡的设计,进一步确保了上回形防火棉和下回形防火棉不会在摩擦摆支座水平运动时产生偏位。
总之,本实用新型填补了未有能够满足耐火性能要求及震后次生火灾下防火功能保持的摩擦摆支座的空白,顺应摩擦摆支座工厂加工、现场安装的构造特点,将防火保护的设计既有工厂预制又有现场装配,精度和效率均有提高和保证,在建筑及桥梁等结构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提高了城市韧性和社会公共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厂预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摩擦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摩擦摆支座盖板、上方盖板和上围挡的位置关系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摩擦摆支座滑槽、下方盖板和下围挡的位置关系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防火外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防火内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防火内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下防火外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上防火套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下防火套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上部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下部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地震作用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包括摩擦摆支座1、上部主体结构5、下部主体结构6;
摩擦摆支座1由盖板1-1、滑块1-2、滑槽1-3、聚四氟乙烯滑垫1-4组成,盖板1-1底面中心为凸起柱,凸起柱的端面为凸弧面Ⅰ1-1-1,滑槽1-3内面为凹弧面Ⅰ1-3-1,滑块1-2为圆柱体,滑块1-2上端为凹弧面Ⅱ1-2-1,滑块1-2下端为凸弧面Ⅱ1-2-2,盖板1-1的凸弧面Ⅰ1-1-1与滑块1-2凹弧面Ⅱ1-2-1曲率相同,滑槽1-3凹弧面Ⅰ1-3-1与滑块1-2凸弧面Ⅱ1-2-2曲率相同;
还包括上保护装置2、下保护装置3、侧固定板4、上防火套2-6、下防火套3-6;
上防火套2-6由两个簸箕形的上防火内套2-6-1和两个簸箕形的上防火外套2-6-2构成;
下防火套3-6由两个簸箕形的下防火内套3-6-1和两个簸箕形的下防火外套3-6-2构成;
上保护装置2包括上方盖板2-1、上围挡2-2、上回形防火棉2-3、上固定杆2-4、上回形钢网片2-5;
上围挡2-2由中空矩形的上内围挡2-2-1和中空矩形的上外围挡2-2-2构成,上方盖板2-1为方形板,在上方盖板2-1的底面四周设有上外围挡2-2-2,上内围挡2-2-1设置在上外围挡2-2-2内,在上内围挡2-2-1和上外围挡2-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设有数块层叠放置的上回形防火棉2-3,上回形钢网片2-5贴在最下层的一块上防火棉2-3下表面上,数根上固定杆2-4均匀分布在上内围挡2-2-1和上外围挡2-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且下端均与上回形钢网片2-5连接,上端均穿过层叠放置的数块上回形防火棉2-3后,自上方盖板2-1对应位置的数个固定杆竖孔Ⅰ2-1-1伸出并临时固定;
下保护装置3包括下方盖板3-1、下围挡3-2、下回形防火棉3-3、下固定杆3-4、下回形钢网片3-5;
下围挡3-2由中空矩形的下内围挡3-2-1和中空矩形的下外围挡3-2-2构成,下方盖板3-1为方形板,在下方盖板3-1的顶面四周设有下外围挡3-2-2,下内围挡3-2-1设置在下外围挡3-2-2内,在下内围挡3-2-1和下外围挡3-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设有数块层叠放置的下回形防火棉3-3,下回形钢网片3-5贴在最上层的一块下防火棉3-3上表面上,数根下固定杆3-4均匀分布在下内围挡3-2-1和下外围挡3-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且上端均与下回形钢网片3-5连接,下端均穿过层叠放置的数块下回形防火棉3-3后,自下方盖板3-1对应位置的数个固定杆竖孔Ⅱ3-1-1伸出并临时固定;
一、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的工厂预制结构如下:
第一步、摩擦摆支座1盖板1-1的顶面与上保护装置2上内围挡2-2-1内的上方盖板2-1底面对中固定在一起;
第二步、将摩擦摆支座1滑槽1-3的底面与下保护装置3下内围挡3-2-1内的下方盖板3-1顶面对中固定在一起;
第三步、将滑块1-2放置于滑槽1-3凹弧面Ⅰ1-3-1的中心,且凹弧面Ⅰ1-3-1与凸弧面Ⅱ1-2-2之间夹垫有一片聚四氟乙烯滑垫1-4,另将一片聚四氟乙烯滑垫1-4放置于滑块1-2的凹弧面Ⅱ1-2-1内;
第四步、移动盖板1-1、上保护装置2构成的整体置于滑块1-2、滑槽1-3、聚四氟乙烯滑垫1-4、下保护装置3构成的整体的上方并对中扣合,且使盖板1-1的凸弧面Ⅰ1-1-1与滑块1-2的凹弧面Ⅱ1-2-1对中,且与凹弧面Ⅱ(1-2-1)内的聚四氟乙烯滑垫(1-4)上表面贴合,上回形钢网片2-5与下回形钢网片3-5重合,数片上回形防火棉2-3的底面与数片下回形防火棉3-3的顶面重合;
第五步、解除数根上固定杆2-4和数根下固定杆3-4的临时固定,向下按压上方盖板2-1顶面中心,使数片上回形防火棉2-3和数片下回形防火棉3-3受到挤压,此时分别完全截断数根上固定杆2-4外伸出数个固定杆竖孔Ⅰ2-1-1的部分并固定于数个固定杆竖孔Ⅰ2-1-1内,分别完全截断数根下固定杆3-4外伸出数个固定杆竖孔Ⅱ3-1-1的部分并固定于数个固定杆竖孔Ⅱ3-1-1内,并沿上保护装置2上外围挡2-2-2和下保护装置3下外围挡3-2-2的外围,对称间隔的固定数个侧固定板4,然后解除对上方盖板2-1顶面中心的按压,上围挡2-2的高度与盖板1-1的边缘厚度一致,数块上防火棉2-3的总厚度高出上围挡2-2的高度,下围挡3-2的高度与滑槽1-3外边缘的高度一致,数块下防火棉3-3的总厚度高出下围挡3-2的高度,数个侧固定板4,避免摩擦摆支座1在运输中、安装时滑块1-2滑动偏移而影响上部主体结构5装配,减轻了运输中上固定杆2-4和下固定杆3-4受到的上回形防火棉2-3和下回形防火棉3-3回弹的拉扯;
二、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的现场装配结构如下:
第一步、将工厂预制的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结构运输至使用现场,将下方盖板3-1底面与下部主体结构6的下法兰板6-1顶面固定,在垂直连接于下法兰板6-1底面中心的下部构件6-2的四周立面包覆一层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
第二步、移动上部主体结构5,使上法兰板5-1的底面与上方盖板2-1的顶面固定,在垂直连接于上法兰板5-1顶面中心的上部构件5-2的四周立面包覆一层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
第三步、拆除设置于上保护装置2上外围挡2-2-2和下保护装置3下外围挡3-2-2外围的数个侧固定板4;
第四步、将两个下防火内套3-6-1分别通过相配设置的数对凸止口Ⅰ3-6-1-1和凹止口Ⅰ3-6-1-2对插在一起,且将下法兰板6-1、下方盖板3-1、下外围挡3-2-2紧密包裹,构件卡口Ⅰ3-6-1-3与下部构件6-2四周立面的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顶紧;
将两个下防火外套3-6-2分别通过相配设置的数对凸止口Ⅱ3-6-2-1和凹止口Ⅱ3-6-2-2对插在一起,且将两个下防火内套3-6-1紧密包裹,两个下防火外套3-6-2的对接缝和两个下防火内套3-6-1的对接缝走向垂直,构件卡口Ⅱ3-6-2-3与下部构件6-2四周立面的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顶紧,下防火套3-6的上边与下围挡3-2的上边高度一致;
第五步、将两个上防火内套2-6-1分别通过相配设置的数对凸止口Ⅲ2-6-1-1和凹止口Ⅲ2-6-1-2对插在一起,且将上法兰板5-1、上方盖板2-1、上外围挡2-2-2紧密包裹,构件卡口Ⅲ2-6-1-3与上部构件5-2四周立面的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顶紧;
将两个上防火外套2-6-2分别通过相配设置的数对凸止口Ⅳ2-6-2-1和凹止口Ⅳ2-6-2-2对插在一起,且将两个上防火内套2-6-1紧密包裹,两个上防火外套2-6-2的对接缝和两个上防火内套2-6-1的对接缝走向垂直,构件卡口Ⅳ2-6-2-3与上部构件5-2四周立面的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顶紧,上防火套2-6的下边与上围挡2-2的下边高度一致;
三、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的防火功能实现方法如下:
1)、当发生火灾时;
防火摩擦摆支座结构保持现场装配完毕时的状态,上防火套2-6阻止了火灾热量自上法兰板5-1、上方盖板2-1传入摩擦摆支座1,下防火套3-6阻止了火灾热量自下法兰板6-1、下方盖板3-1传入摩擦摆支座1,在现场装配过程第二步中受到上部主体结构5第二次压缩的上回形防火棉2-3和下回形防火棉3-3阻止了火灾热量水平进入摩擦摆支座1盖板1-1与滑槽1-3之间的空腔,整体实现了防止聚四氟乙烯滑垫1-4受火灾影响而软化的功能目标;
2)、当发生地震及震后次生火灾时;地震中,防火摩擦摆支座结构现场装配完毕时的状态不再能够保持,下部主体结构6带着下保护装置3、滑槽1-3按照场地地震周期水平晃动,摩擦摆支座1发挥功能,上部主体结构5带着上保护装置2、盖板1-1、滑块1-2、聚四氟乙烯滑垫1-4按照隔震周期水平晃动,当偏离滑槽1-3底面中心朝向外挡缘1-3-2相对运动时,滑槽1-3凹弧面Ⅰ1-3-1与滑块1-2凸弧面Ⅱ1-2-2仍通过聚四氟乙烯滑垫1-4紧密接触,盖板1-1的凸弧面Ⅰ1-1-1与滑块1-2凹弧面Ⅱ1-2-1仍通过聚四氟乙烯滑垫1-4紧密接触并通过发生凸弧面Ⅰ1-1-1在凹弧面Ⅱ1-2-1内自适应转动保持盖板1-1上表面水平,但盖板1-1与滑槽1-3外挡缘1-3-2间的竖向净距增加,在工厂预制过程第五步中受到按压上方盖板2-1第一次压缩的上回形防火棉2-3和下回形防火棉3-3能够分别被上回形钢网片2-5和下回形钢网片3-5兜住,在上固定杆2-4和下固定杆3-4的带动下随着盖板1-1和滑槽1-3进行水平相对运动,且由于在现场装配过程第二步中上回形防火棉2-3和下回形防火棉3-3受到了上部主体结构5的第二次压缩,则在盖板1-1与滑槽1-3外挡缘1-3-2间的竖向净距增加过程中,上回形防火棉2-3和下回形防火棉3-3间仍能紧密贴合不致出现缝隙;
地震后,较短的时间内,摩擦摆支座1连同上部主体结构5、下部主体结构6复位,上回形防火棉2-3的底面与下回形防火棉3-3的顶面恢复重合或留有稍许水平错位,且之间仍能紧密贴合不致出现缝隙;
发生次生火灾,上防火套2-6阻止了火灾热量自上法兰板5-1、上方盖板2-1传入摩擦摆支座1,下防火套3-6阻止了火灾热量自下法兰板6-1、下方盖板3-1传入摩擦摆支座1,上回形防火棉2-3和下回形防火棉3-3仍能同样阻止火灾热量水平进入摩擦摆支座1盖板1-1与滑槽1-3之间的空腔,整体实现了防止聚四氟乙烯滑垫1-4受地震后火灾影响而软化的功能目标。
当上部主体结构5、下部主体结构6为钢结构构件时,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可以为厚型防火涂料,或防火板、防火棉组成的防火包覆构造。
当上部主体结构5、下部主体结构6为混凝土结构构件时,主体结构防火保护7可以为混凝土防火涂料,或水泥砂浆。
摩擦摆支座1为当前建筑结构、桥梁结构等工程中常用的摩擦摆支座结构构造,具体组成可参照国家推荐性产品标准《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GB/T 37358-2019),平面外观为圆形,也可为方形。
上防火套2-6、下防火套3-6为采用数控切割一次成型的块体隔热防火材料,或压装于外形金属壳内的粉状、毡状隔热防火材料。
上回形防火棉2-3、下回形防火棉3-3为棉毡状隔热防火材料,具体可以采用导热系数很低的气凝胶毡。

Claims (1)

1.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包括摩擦摆支座(1),所述摩擦摆支座(1)由盖板(1-1)、滑块(1-2)、滑槽(1-3)、聚四氟乙烯滑垫(1-4)组成,所述盖板(1-1)底面中心为凸起柱,凸起柱的端面为凸弧面Ⅰ(1-1-1),所述滑槽(1-3)内面为凹弧面Ⅰ(1-3-1),所述滑块(1-2)为圆柱体,滑块(1-2)上端为凹弧面Ⅱ(1-2-1),滑块(1-2)下端为凸弧面Ⅱ(1-2-2),盖板(1-1)的凸弧面Ⅰ(1-1-1)与滑块(1-2)凹弧面Ⅱ(1-2-1)曲率相同,滑槽(1-3)凹弧面Ⅰ(1-3-1)与滑块(1-2)凸弧面Ⅱ(1-2-2)曲率相同,
滑块(1-2)放置于滑槽(1-3)凹弧面Ⅰ(1-3-1)的中心,且凹弧面Ⅰ(1-3-1)与凸弧面Ⅱ(1-2-2)之间夹垫有一片聚四氟乙烯滑垫(1-4),另将一片聚四氟乙烯滑垫(1-4)放置于滑块(1-2)的凹弧面Ⅱ(1-2-1)与凸弧面Ⅰ(1-1-1)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保护装置(2)、下保护装置(3)、侧固定板(4)、上防火套(2-6)、下防火套(3-6);
所述上防火套(2-6)由两个簸箕形的上防火内套(2-6-1)和两个簸箕形的上防火外套(2-6-2)构成;
所述下防火套(3-6)由两个簸箕形的下防火内套(3-6-1)和两个簸箕形的下防火外套(3-6-2)构成;
所述上保护装置(2)包括上方盖板(2-1)、上围挡(2-2)、上回形防火棉(2-3)、上固定杆(2-4)、上回形钢网片(2-5);
所述上围挡(2-2)由中空矩形的上内围挡(2-2-1)和中空矩形的上外围挡(2-2-2)构成;
所述上方盖板(2-1)为方形板,在上方盖板(2-1)的底面四周设有上外围挡(2-2-2),所述上内围挡(2-2-1)设置在上外围挡(2-2-2)内,在上内围挡(2-2-1)和上外围挡(2-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设有数块层叠放置的上回形防火棉(2-3),所述上回形钢网片(2-5)贴在最下层的一块上回形防火棉(2-3)下表面上,数根上固定杆(2-4)均匀分布在上内围挡(2-2-1)和上外围挡(2-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且下端均与上回形钢网片(2-5)连接,上端均穿过层叠放置的数块上回形防火棉(2-3)后,自上方盖板(2-1)对应位置的数个固定杆竖孔Ⅰ(2-1-1)伸出;
所述下保护装置(3)包括下方盖板(3-1)、下围挡(3-2)、下回形防火棉(3-3)、下固定杆(3-4)、下回形钢网片(3-5);
所述下围挡(3-2)由中空矩形的下内围挡(3-2-1)和中空矩形的下外围挡(3-2-2)构成,
所述下方盖板(3-1)为方形板,在下方盖板(3-1)的顶面四周设有下外围挡(3-2-2),所述下内围挡(3-2-1)设置在下外围挡(3-2-2)内,在下内围挡(3-2-1)和下外围挡(3-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设有数块层叠放置的下回形防火棉(3-3),所述下回形钢网片(3-5)贴在最上层的一块下回形防火棉(3-3)上表面上,数根下固定杆(3-4)均匀分布在下内围挡(3-2-1)和下外围挡(3-2-2)之间的回形空域内,且上端均与下回形钢网片(3-5)连接,下端均穿过层叠放置的数块下回形防火棉(3-3)后,自下方盖板(3-1)对应位置的数个固定杆竖孔Ⅱ(3-1-1)伸出;
所述摩擦摆支座(1)设置在上保护装置(2)和下保护装置(3)之间;
摩擦摆支座(1)盖板(1-1)的顶面与上保护装置(2)上内围挡(2-2-1)内的上方盖板(2-1)底面对中固定在一起,摩擦摆支座(1)滑槽(1-3)的底面与下保护装置(3)下内围挡(3-2-1)内的下方盖板(3-1)顶面对中固定在一起,
且使盖板(1-1)的凸弧面Ⅰ(1-1-1)与滑块(1-2)的凹弧面Ⅱ(1-2-1)对中、上回形钢网片(2-5)与下回形钢网片(3-5)重合,数片上回形防火棉(2-3)的底面与数片下回形防火棉(3-3)的顶面重合;
向下按压上方盖板(2-1)顶面中心,使数片上回形防火棉(2-3)和数片下回形防火棉(3-3)受到挤压,此时分别完全截断数根上固定杆(2-4)外伸出数个固定杆竖孔Ⅰ(2-1-1)的部分并固定于数个固定杆竖孔Ⅰ(2-1-1)内,分别完全截断数根下固定杆(3-4)外伸出数个固定杆竖孔Ⅱ(3-1-1)的部分并固定于数个固定杆竖孔Ⅱ(3-1-1)内,
沿上保护装置(2)上外围挡(2-2-2)和下保护装置(3)下外围挡(3-2-2)的外围,间隔的固定数个侧固定板(4),上围挡(2-2)的高度与盖板(1-1)的边缘厚度一致,数块上回形防火棉(2-3)的总厚度高出上围挡(2-2)的高度,下围挡(3-2)的高度与滑槽(1-3)外边缘的高度一致,数块下回形防火棉(3-3)的总厚度高出下围挡(3-2)的高度;
或,拆除设置于上外围挡(2-2-2)和下外围挡(3-2-2)外围的数个侧固定板(4),
两个所述下防火内套(3-6-1)通过凸止口Ⅰ(3-6-1-1)和凹止口Ⅰ(3-6-1-2)对插在一起,且将下方盖板(3-1)、下外围挡(3-2-2)紧密包裹,两个下防火外套(3-6-2)通过凸止口Ⅱ(3-6-2-1)和凹止口Ⅱ(3-6-2-2)对插在一起,且将两个下防火内套(3-6-1)紧密包裹,两个下防火外套(3-6-2)的对接缝和两个下防火内套(3-6-1)的对接缝呈90度,下防火套(3-6)的上边与下围挡(3-2)的上边高度一致;
两个所述上防火内套(2-6-1)通过凸止口Ⅲ(2-6-1-1)和凹止口Ⅲ(2-6-1-2)对插在一起,且将上方盖板(2-1)、上外围挡(2-2-2)紧密包裹,两个上防火外套(2-6-2)通过凸止口Ⅳ(2-6-2-1)和凹止口Ⅳ(2-6-2-2)对插在一起,且将两个上防火内套(2-6-1)紧密包裹,两个上防火外套(2-6-2)的对接缝和两个上防火内套(2-6-1)的对接缝呈90度,上防火套(2-6)的下边与上围挡(2-2)的下边高度一致。
CN202021605006.9U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Active CN212336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5006.9U CN212336329U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5006.9U CN212336329U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6329U true CN212336329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05006.9U Active CN212336329U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6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794B (zh) 采用等应力线优化的装配式软钢阻尼器
CN111809740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的功能实现方法
Smith et al. Blast loading and building robustness
CN108643669B (zh) 顶底变摩擦耗能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装置
WO2014087174A1 (en) Blast resistant structures
CN107605062B (zh) 一种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可动式防火保护装置
CN206157939U (zh) 具有多级自复位能力的隔震支座
US5373670A (en) Shakeproof bearing
CN21233632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火摩擦摆支座
CN113585847A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组合碟簧x型软钢耗能装置
US20140273684A1 (en) Protective Panels
WO2020019947A1 (zh) 剪力墙竖向阻尼承载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12836046U (zh) 一种带有缓冲性能的高强度混凝土防爆墙
TWI644011B (zh) Disaster prevention door structure
CN107386456B (zh) 一种剪切型橡胶隔振支座串接式防火保护装置
EP0341058B1 (en) Shakeproof bearing
Sandoli et al. Methodology for an effective retrofitting strategy of existing masonry buildings: a case study near L'Aquila
CN210134548U (zh) 地震作用下防火隔震支座装置
CN212957079U (zh) 一种新型建筑装配式墙体
CN207348253U (zh) 一种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可动式防火保护装置
CN212642513U (zh) 一种金属耐火窗
CN213143408U (zh) 一种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多段式可动防火保护装置
CN217974875U (zh) 一种自防御的隔震支座保护装置
KR102356978B1 (ko) 플랙서블 본딩을 이용한 내화 배리어 시스템
CN212802050U (zh) 外挂式防火防爆减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