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5943U -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5943U
CN212325943U CN202020453155.1U CN202020453155U CN212325943U CN 212325943 U CN212325943 U CN 212325943U CN 202020453155 U CN202020453155 U CN 202020453155U CN 212325943 U CN212325943 U CN 212325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link
assembly
mounting plate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31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自流
陈俊
郭宗峰
沈郭明
毛磊
邬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gett and Platt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ggett and Platt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ggett and Platt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ggett and Platt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31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5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5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5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包括脚蹬机构、座部机构和靠背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座部机构包括安装板、固定板和连杆组件;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杆组件与固定板连接,并相对于固定板能前后摆动;其中,连杆组件具有三连杆组件一、三连杆组件二和连杆组件三;所述三连杆组件一连接于安装板,并与安装板形成第一四边摇摆结构;所述三连杆组件二连接于三连杆组件一中与安装板相对的第一中间连杆上,并与第一中间连杆形成第二四边摇摆结构;所述连杆组件三具有多个第三连杆,每个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三连杆组件二和固定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升了伸展结构伸展收缩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伸缩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可调节的扶手落地系列沙发内部安装有伸展机械支撑架,该类机械伸展支撑铁架一般包括脚蹬机构、座部机构和靠背机构,三者之间能够通过一系列机械连动将沙发的脚蹬、座部和靠背的相对位置及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沙发坐姿、休闲姿、全躺姿的切换。
由于座部机构需要承载使用者大部分的重量,因此座部机构的结构强度以及使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了沙发整体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现有技术中沙发中的座部机构的结构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提升了伸展结构伸展收缩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包括脚蹬机构、座部机构和靠背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座部机构包括安装板、固定板和连杆组件;
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杆组件与固定板连接,并相对于固定板能前后摆动;其中,连杆组件具有三连杆组件一、三连杆组件二和连杆组件三;
所述三连杆组件一连接于安装板,并与安装板形成第一四边摇摆结构;
所述三连杆组件二连接于三连杆组件一中与安装板相对的第一中间连杆上,并与第一中间连杆形成第二四边摇摆结构;
所述连杆组件三具有多个第三连杆,每个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三连杆组件二和固定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三连杆组件一具有第一前连杆、第一后连杆和第一中间连杆;
所述第一前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安装板和第一中间连杆的前端;
所述第一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安装板和第一中间连杆的后端部位。
优选的,所述三连杆组件二具有第二前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二中间连杆;
所述第二前连杆的下端和中间部位分别枢接于第一中间连杆的前端和第二中间连杆的前端;
所述第二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中间连杆的后端和第二中间连杆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连杆组件三具有第三后连杆、第三前上连杆和第三前下连杆;
所述第三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后连杆的中间部位和固定板的中后部位;
所述第三前上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前连杆的上端和固定板的前端上侧部位;
所述第三前下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前连杆的中下部位和固定板的前端下侧部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供收拢状态下的连杆组件三抵靠。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具有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供伸展状态下的三连杆组件一抵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全连杆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高,能够显著提升座椅单元收缩、伸展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在坐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中连杆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在休闲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在全躺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蹬机构1、座部机构2和靠背机构3。脚蹬机构1和靠背机构3分别安装于座部机构2的前后两侧,同时座部机构2上安装有电动推杆4,该电动推杆4能带动脚蹬机构1、座部机构2和靠背机构3之间联动,使得座椅单元形成坐姿状态、休闲姿状态和全躺姿状态。坐姿状态下,脚蹬机构1收缩、靠背机构3前倾;休闲姿状态下,脚蹬机构1伸展,靠背机构3前倾;全躺姿态下,脚蹬机构1伸展,靠背机构3后倾。
所述座部机构2包括安装板24、固定板25和连杆组件。所述安装板24通过连杆组件与固定板25连接,并相对于固定板25能前后摆动;其中,连杆组件具有三连杆组件一21、三连杆组件二22和连杆组件三23。
所述三连杆组件一21连接于安装板24,并与安装板24形成第一四边摇摆结构;所述三连杆组件二22连接于三连杆组件一21中与安装板24相对的第一中间连杆212上,并与第一中间连杆212形成第二四边摇摆结构。所述连杆组件三23具有多个第三连杆,每个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三连杆组件二22和固定板25之间。
上述结构中,固定板25与安装板24之间通过三连杆组件一21、三连杆组件二22和连杆组件三23进行连接,能够实现全连杆连接结构,结构强度高,提升了整个伸展装置收缩、伸展的稳定性。工作时,电动推杆向前推出,带动脚蹬机构伸展开;当脚蹬机构完全伸展开后,若电动推杆继续伸长,会带动安装板相对于固定板前移,以及会适当下沉,同时带动靠背机构向后倾斜,便于使用者的全躺;电动推杆收缩,会带动靠背机构以及脚蹬机构复位。
本实施例中,三连杆组件一2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连杆组件一21具有第一前连杆213、第一后连杆211和第一中间连杆212。所述第一前连杆213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枢接轴分别枢接于安装板24和第一中间连杆212的前端。所述第一后连杆2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枢接于安装板24和第一中间连杆212的后端部位,同时第一后连杆211的中间部位通过一连杆26与脚蹬组件中的连杆枢接。该结构下,能够使得第一前连杆213、第一后连杆211、第一中间连杆212与安装板24之间形成一第一四边摇摆结构,使得第一前连杆213、第一后连杆211和第一中间连杆212能够相对于安装板24摆动。
三连杆组件二2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连杆组件二22具有第二前连杆223、第二后连杆221和第二中间连杆222。所述第二前连杆223的下端和中间部位通过枢接轴分别枢接于第一中间连杆212的前端和第二中间连杆222的前端。所述第二后连杆221的下端和上端通过枢接轴分别枢接于第一中间连杆212的后端和第二中间连杆222的后端。该结构下,使得第二前连杆223、第二后连杆221、第二中间连杆222和第一中间连杆212之间形成一第二四边摇摆机构,便于三连杆组件二22相对于安装板24的摆动。
连杆组件三2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组件三23具有第三后连杆231、第三前上连杆232和第三前下连杆233。所述第三后连杆231的两端通过枢接轴分别枢接于第二后连杆221的中间部位和固定板25的中后部位。所述第三前上连杆232的两端通过枢接轴分别枢接于第二前连杆223的上端和固定板25的前端上侧部位。所述第三前下连杆233的两端通过枢接轴分别枢接于第二前连杆223的中下部位和固定板25的前端下侧部位。
通过上述三连杆组件一21、三连杆组件二22和连杆组件三23的结构设置,在实现固定板25与安装板24的全连杆连接的基础上,使得安装板24相对于固定板25按照预定轨迹前后摆动,便于座椅单元的收缩、伸展,同时提高了收缩、伸展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座椅单元在收缩状态下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板2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251,所述第一定位部件251供收拢状态下的连杆组件三23抵靠。
第一定位部件25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部件为一定位销,该定位销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板25上。同时该定位销具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板25的前后两侧,以供第三后连杆231和第三前下连杆233的抵靠。
本实施例中,为了座椅单元在伸展状态下的稳定性,所述安装板24上具有第二定位部件241,所述第二定位部件241供伸展状态下的三连杆组件一21抵靠。
第二定位部件24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部件241为一成型于安装板24,并且凸出于安装板24的定位板。该定位板具有两块并位于安装板24的前后两侧,供第一前连杆213和第二前连杆223的抵靠。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4供座部安装。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包括脚蹬机构、座部机构和靠背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座部机构包括安装板、固定板和连杆组件;
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杆组件与固定板连接,并相对于固定板能前后摆动;其中,连杆组件具有三连杆组件一、三连杆组件二和连杆组件三;
所述三连杆组件一连接于安装板,并与安装板形成第一四边摇摆结构;
所述三连杆组件二连接于三连杆组件一中与安装板相对的第一中间连杆上,并与第一中间连杆形成第二四边摇摆结构;
所述连杆组件三具有多个第三连杆,每个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三连杆组件二和固定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连杆组件一具有第一前连杆、第一后连杆和第一中间连杆;
所述第一前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安装板和第一中间连杆的前端;
所述第一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安装板和第一中间连杆的后端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连杆组件二具有第二前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二中间连杆;
所述第二前连杆的下端和中间部位分别枢接于第一中间连杆的前端和第二中间连杆的前端;
所述第二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中间连杆的后端和第二中间连杆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组件三具有第三后连杆、第三前上连杆和第三前下连杆;
所述第三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后连杆的中间部位和固定板的中后部位;
所述第三前上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前连杆的上端和固定板的前端上侧部位;
所述第三前下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前连杆的中下部位和固定板的前端下侧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供收拢状态下的连杆组件三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上具有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供伸展状态下的三连杆组件一抵靠。
CN202020453155.1U 2020-03-31 2020-03-31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Active CN212325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3155.1U CN212325943U (zh) 2020-03-31 2020-03-31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3155.1U CN212325943U (zh) 2020-03-31 2020-03-31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5943U true CN212325943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6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3155.1U Active CN212325943U (zh) 2020-03-31 2020-03-31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5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7113A (zh)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KR200492493Y1 (ko) 전동식 레저용 리프트 리클라이너
US11206927B2 (en) Collapsible rocking chair with improved folding mechanism
KR200483430Y1 (ko) 이중프레임 캠핑용 의자
CN212325943U (zh) 座椅单元的全连杆机械伸展装置
CN113576191A (zh) 双电机分控型高承载零重力老人椅铁架
CN212754927U (zh) 伸缩式沙发椅铁架
CN215502137U (zh) 全连杆式沙发功能铁架
CN210433155U (zh) 一种自动沙发铁架的伸展传动组件
CN201977248U (zh) 一种带弧形靠背的椅子
CN212754952U (zh) 具有零重力躺姿功能的沙发架
CN216797056U (zh) 电动联动椅架
CN215913886U (zh) 双电机分控型高承载零重力老人椅铁架
CN210185074U (zh) 剧院椅的调节机构
CN217510140U (zh)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CN215913884U (zh) 剧院椅活动座椅装置的扶手结构
CN216293525U (zh) 一种摇椅结构
CN110897417A (zh) 单电机全联动调节床
CN215126312U (zh) 一种可摇月亮椅
CN212591164U (zh) 一种具有上升前倾功能的座椅框架及座椅
CN114098337A (zh) 电动联动椅架
CN218044449U (zh) 功能沙发的扶手自动开合结构
CN220403569U (zh) 兼具升降和仰躺功能的电动沙发椅
CN217644880U (zh) 靠背腰托装置
CN219920703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