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5919U - 一种立体弹性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弹性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5919U
CN212325919U CN202020542952.7U CN202020542952U CN212325919U CN 212325919 U CN212325919 U CN 212325919U CN 202020542952 U CN202020542952 U CN 202020542952U CN 212325919 U CN212325919 U CN 212325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iece
shaped supporting
connecting piec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29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429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5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5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59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立体弹性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本实用新型利用对热处理后的钢件进行曲线重叠变形,以使四个弧形支撑件具有柔性的形变,且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根据人体的曲线接触面而作出相应的不规则形变,进而确保人体的各个部位均能与弧形支撑件贴合接触,且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为人体提供更为柔性地弹性支撑和快速地对人体的重力进行分散,从而为人体提供更为舒适的接触感。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弹性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立体弹性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人们的舒适性,现在的弹性家具以及弹性家居用品应运而生。家具生产商也对一些椅子、沙发和凳子等坐具进行了诸多改进,为了满足使用者得到更多与众不同的舒适感,研发了各种各样应用于家具或者家居用品上的弹性结构件,尽可能地使人体得到疲劳缓解,减缓压力。但是,现有的弹性部件结构复杂,弹性效果较差和制造成本高,难以做到弹性好、牢固和使用舒适。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舒适感好且制造成本低的立体弹性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
其中的,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环形固定件,所述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与环形固定件连接。
其中的,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连接,或者,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三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连接,或者,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
其中的,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和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
其中的,所述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均为弹簧件或者弹性带。
其中的,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彼此靠近并向上倾斜而设。
其中的,第一弧形支撑件的形状、第二弧形支撑件的形状、第三弧形支撑件的形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形状均为凵字型、半圆形或者椭圆形。
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为弹性钢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在实际应用中,当人体垫靠在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上时,四个弧形支撑件便会发生弹性形变,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反作用力并为人体提供弹性支撑,进而分散人体的重力,从而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本实用新型利用向上翘起并具有弹性的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对人体进行弹性支撑。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根据人体的曲线接触面而作出相应的不规则形变,进而确保人体的各个部位均能与弧形支撑件贴合接触,由此为人体提供更为柔性地弹性支撑和快速地对人体的重力进行分散,从而为人体提供更为舒适的接触感。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弹力也为人体提供一定的弹动,由此使人体的肌肉得到活动,进而避免肌肉僵硬所带来的疲劳感,从而让人体得到放松。本实用新型利用对热处理后的弹性钢件进行曲线折弯成型,由此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产生弹性,并让四个弧形支撑件具有柔性的形变,由此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且紧凑,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正视图,图b为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c为正视图,图d为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e为正视图,图f为俯视图;
图5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叠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另一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h为正视图,图i为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又另一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j为正视图,图k为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第三连接件;14、第四连接件;15、环形固定件;21、第一弧形支撑件;22、第二弧形支撑件; 23、第三弧形支撑件;24、第四弧形支撑件;31、横向弹性件;32、纵向弹性件;31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第四连接件14、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和第四连接件14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四连接件14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2和第三连接件13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13和第四连接件 14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21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 22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 12、第三连接件13、第四连接件14、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均为经由特定热处理后的弹性钢件,例如弹簧钢等,由此使四个连接件和四个弧形支撑件均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实际应用中,四个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并围设成一个框形或者曲线形的底座;四个弧形支撑件的自由端均逐渐远离底座的方向倾斜延伸而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抱枕、头枕、靠背和坐垫等垫靠类的家居用品,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沙发、椅子等家具。
当人体垫靠在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上时,四个弧形支撑件便会发生弹性形变,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反作用力并为人体提供弹性支撑,进而分散人体的重力,从而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向上翘起并具有弹性的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对人体进行弹性支撑。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根据人体的曲线接触面而作出相应的不规则形变,进而确保人体的各个部位均能与弧形支撑件贴合接触,由此为人体提供更为柔性地弹性支撑和快速地对人体的重力进行分散,从而为人体提供更为舒适的接触感。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弹力也为人体提供一定的弹动,由此使人体的肌肉得到活动,进而避免肌肉僵硬所带来的疲劳感,从而让人体得到放松。本实用新型利用对热处理后的弹性钢件进行曲线折弯成型,由此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产生弹性,并让四个弧形支撑件具有柔性的形变,由此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且紧凑,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且制造成本低。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环形固定件15,所述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均与环形固定件15连接。环形固定件15用于对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进行固定连接,以使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进行弹性形变。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支撑件21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22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 的折弯端彼此靠近并向上倾斜而设。即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折弯端均朝向底座的中心延伸并向上倾斜。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改变弧形支撑件和连接件的直径大小而调节整体的弹性强度,以符合大众的各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根据人体工学为人体提供从头部到脚尖的关节肌肉骨骼的更弹性,其弹性的作用是让身体能够自由活动。
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结合海绵、橡胶、卡西米隆棉花和橡胶带弹簧等材料一并使用,通过立体弹性的机构与复合弹性材料结合使用,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能够产生更舒适、更柔软的弹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弧形支撑件与连接件的连接处均呈曲线连接,该曲线连接处均能够产生弹力,由此为弧形支撑件提供足够的弹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支撑件21的形状、第二弧形支撑件 22的形状、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形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形状均为凵字型、半圆形或者椭圆形。具体地,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可以相互交叉而设。本实施例可以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形状进行曲线重叠变形,由此使四个弧形支撑件产生不一样的弹性,以使四个弧形支撑件具有柔性的形变。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横向弹性件31和纵向弹性件32,横向弹性件31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三连接件13连接;纵向弹性件32 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2和第四连接件14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 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四连接件14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2和第三连接件13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13和第四连接件14相邻的一端连接。或者,所述纵向弹性件 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弧形支撑件22的连接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 的连接端连接;所述横向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支撑件21 的连接端和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连接端连接。
在使用时,当人体对四个弧形支撑件进行下压时,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 24便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支撑并随之被下压,被下压的四个弧形支撑件便分别将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和第四连接件14彼此远离拉开;此时,纵向弹性件32便对彼此远离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三连接件13提供弹性拉力,横向弹性件31便对彼此远离的第二连接件12和第四连接件14提供弹性拉力;由此,在纵向弹性件32和横向弹性件31的作用下,四个连接件进而为四个弧形支撑件提供弹性的缓冲力,以使四个支撑件为人体提供舒适的弹性缓冲,以为人体提供舒适感,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弹力也为人体提供一定的弹动,由此使人体的肌肉得到活动,进而避免肌肉僵硬所带来的疲劳感,从而让人体得到放松;在人体释放对四个弧形支撑件的下压时,在纵向弹性件32和横向弹性件31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四个连接件彼此靠近收拢,进而带动四个弧形支撑件反弹复位。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 11和第三连接件13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弹性件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2和第三连接件13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横向弹性件31的两端和纵向弹性件32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311。挂钩311 的设计可以使得横向弹性件31的两端和纵向弹性件32能够进行简单的装配。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安装多个横向弹性件31个纵向弹性件32。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弹性件31和纵向弹性件32均为弹簧件或者弹性带。
在本技术方案中,如图5所示,根据实际产品的使用需求,两个本实用新型可以叠合使用。图6和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同一种结构的另外两种不同形状,不同形状的设计,可以产生不同的弹性,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进行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环形固定件,所述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与环形固定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连接,或者,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三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连接,或者,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和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均为弹簧件或者弹性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彼此靠近并向上倾斜而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支撑件的形状、第二弧形支撑件的形状、第三弧形支撑件的形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形状均为凵字型、半圆形或者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为弹性钢件。
CN202020542952.7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立体弹性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5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2952.7U CN212325919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立体弹性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2952.7U CN212325919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立体弹性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5919U true CN212325919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295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5919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立体弹性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5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275A (zh) * 2020-04-13 2020-06-26 刘长权 一种立体弹性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275A (zh) * 2020-04-13 2020-06-26 刘长权 一种立体弹性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7121B1 (en) Therapeutic cushioning device
US20220304470A1 (en) Functional chair
JP2021122746A5 (zh)
KR200493915Y1 (ko) 좌식의자
CN212325919U (zh) 一种立体弹性件
CN205457416U (zh) 一种新型办公椅
CN111329275A (zh) 一种立体弹性件
CN209932105U (zh) 一种沙发靠垫弹性件及具有该弹性件的沙发
CN201468584U (zh) 双靠背椅子
CN212250925U (zh) 一种弹性结构件
CN210124464U (zh) 带弹性支撑腰垫的转椅
CN211065798U (zh) 一种弹性框件及具有该弹性框件的弹性组件座和椅子
AU200726432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ckrest, cushion and armrests of sofas with arched springs
CN203538793U (zh) 一种摆动沙发椅
CN110638241A (zh) 一种舒适型座椅
CN208403828U (zh) 一种简易家用沙发
CN201536846U (zh) 背靠垫板结构
CN206079821U (zh) 一种沙发
CN200991015Y (zh) 一种弹性坐垫和靠背
CN210696761U (zh) 一种舒适型座椅
CN219813600U (zh) 一种便于承托的靠垫
CN220192613U (zh) 一种自适应透气垫
CN217090091U (zh) 一种护腰复合立体弹性靠枕
CN205144075U (zh)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靠背及其功能沙发
CN216316635U (zh) 一种坐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