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5194U -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5194U
CN212325194U CN202020333675.9U CN202020333675U CN212325194U CN 212325194 U CN212325194 U CN 212325194U CN 202020333675 U CN202020333675 U CN 202020333675U CN 212325194 U CN212325194 U CN 212325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
lamp
liquid
pests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银霞
雷雨
杨发军
杨峰
毛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xi Yuanshu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xi Yuanshu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xi Yuanshu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xi Yuanshu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5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5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51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包括壳体、电网、透虫灯,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清理门,顶部设置有害虫收集斗,该害虫收集斗的上方设置有电网,该电网的中间安装有透虫灯,所述害虫收集斗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袋,该收集袋的下方从下至下依次设置有诱液投入腔和储药腔,所述储药腔的中上端开有害虫进入口;诱液投入腔投入的诱液使害虫吸引过来,飞虫在诱液的作用下,会往害虫收集斗里钻,被药死或被电网杀死,而透虫灯可以吸引多种种类的害虫,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害虫的聚集性,从而提高杀虫装置本体内部害虫飞行时的碰撞概率,提高杀虫效果;被吸引过来的爬行虫子通过害虫进入口进入储药腔内,被毒死。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按培养料分,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按栽培方式分,有畦栽、床栽和箱栽;按培养场所分,有室内栽培、室外栽培等,段木栽培越来越少,原因是因为破坏林木资源,食用菌的代料栽培包括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方法;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装袋、灭菌后再接种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发酵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经发酵以杀灭有害杂菌和虫卵,并使培养料腐熟,然后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方法;用于生料栽培的棉籽壳等材料必须新鲜,不结块、不霉变,气温在十五摄氏度以下,用于熟料和发酵料栽培的材料不必新鲜,高温、低温季节均可,在室内栽培中,都需要食用菌防虫害,而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在二十世纪,农业的迅速发展,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升;但是,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会严重地改变生态系统,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它的会被集中在食物链中,我们必须在农业发展与环境及健康中取得平衡,现有的杀虫剂一般在使用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雾状喷射,这种溶液式的杀虫剂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并且农药残留情况无法避免,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由于食用菌的表面不光滑,具有细小的空洞和褶皱,溶液式的杀虫剂更容易残留且难以清洗。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物理杀虫,用物理杀虫取代化学杀虫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灯光诱杀害虫是害虫物理综合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现有最常用的就是杀虫灯,但是,现有杀虫灯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由于现有杀虫灯上的杀虫电网的正负极电极栅线的间隔距离较大,只能对大个体害虫产生杀伤,对于体长小于电极间距的小个体害虫的杀伤力不明显;若缩小电极之间的间距,则正负电极之间很容易产生电弧放电现象;而若为了避免产生电弧放电现象,只能降低正负电极之间电压差;但是降低正负极电压差必然导致对大个体害虫的杀伤力降低,从而导致杀虫灯杀虫效果不理想的;
其二,现有的杀虫灯缺少迫使害虫在灯具内久留飞行的结构,害虫飞近灯具或离开光源灯具都方便,从而降低了害虫接触电网的概率,常常出现害虫飞离的情况,这也降低了害虫的杀灭机率;
因此,寻找一种杀虫效果好、环保、成本低的杀虫装置是人们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环保、成本低的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包括壳体、电网、透虫灯,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清理门,顶部设置有害虫收集斗,该害虫收集斗的上方设置有电网,该电网的中间安装有透虫灯,所述害虫收集斗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袋,该收集袋的下方从下至下依次设置有诱液投入腔和储药腔,所述储药腔的中上端开有害虫进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的诱液投入腔内填充有海绵等吸水性强的物质,当我们使用时,先用糖、醋、白酒、敌敌畏、水按2∶3∶4∶1∶90的份额配成药液,注入海绵中,储药腔内注入水,并向水中滴入火油,诱液投入腔内的药液散发出来的气味,引诱各种害虫靠近本灭虫装置,当从里面过来时,可通过害虫进入口爬入储药腔,对诱杀菇蚊、菌蚊、黑腹果蝇等成虫作用极好;诱液投入腔上方的电网和透虫灯,可杀死飞虫成虫,该电网采用手动开关控制,透虫灯采用光控开关控制,该装置即可以接家用电源,也可以用储电池供电,由于接通电源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详细叙述透虫灯和电网如何连接电源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斜坡底座,该底座的低端与壳体的底部平齐,高端对应害虫进入口的底端;方便虫子爬入储药腔。
进一步地,所述害虫进入口沿壳体径向方向均匀分布有4-18个;提供虫子爬入机率。
进一步地,所述诱液投入腔的上侧设置有添料口;不但可以不用开清理门就可以添料进去,而且还有助于诱液的扩散,使更多的虫子聚集。
进一步地,所述诱液投入腔填充有海绵、纱布、药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诱液保持在中间的诱液投入腔,减少与底部的药液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储药腔的内部采用中高外低的结构,减少药液的投放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网的顶盖上设置有拉耳,方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透虫灯采用黑光灯,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诱液投入腔的底部与储药腔连通,使储药腔内诱液的气味也很浓郁,诱杀效果更好。
所述透虫灯与电源电性连接,该透虫灯通过光控开关控制开关,所述电网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分开控制更灵活,透虫灯采用光控开关控制,更智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间设置有诱液投入腔,该诱液投入腔投入的诱液使害虫吸引过来,飞虫在诱液的作用下,会往害虫收集斗里钻,被药死或被电网杀死,而透虫灯可以吸引多种种类的害虫,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害虫的聚集性,从而提高杀虫装置本体内部害虫飞行时的碰撞概率,提高杀虫效果;被吸引过来的爬行虫子通过害虫进入口进入储药腔内,被毒死,尤其对菇蚊、菌蚊、黑腹果蝇等成虫作用极好;
本实用新型的透虫灯采用光控开关,当光线较强时自己关闭,节约电能,延长透虫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供电框图;
图中标记为:1-壳体,2-电网,3-透虫灯,4-光控开关,5-拉耳,6-害虫收集斗,7-清理门,8-添料口,9-害虫进入口,10-储药腔,11-底座,12-诱液投入腔,13-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包括壳体1、电网2、透虫灯3,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清理门7,顶部设置有害虫收集斗6,该害虫收集斗6的上方设置有电网2,该电网2的中间安装有透虫灯3,所述害虫收集斗6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袋13,该收集袋13的下方从下至下依次设置有诱液投入腔12和储药腔10,所述储药腔10的中上端开有害虫进入口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的诱液投入腔12内填充有海绵等吸水性强的物质,当我们使用时,先用糖、醋、白酒、敌敌畏、水按2∶3∶4∶1∶90的份额配成药液,注入海绵中,储药腔10内注入水,并向水中滴入火油,诱液投入腔12内的药液散发出来的气味,引诱各种害虫靠近本灭虫装置,当从里面过来时,可通过害虫进入口9爬入储药腔10,对诱杀菇蚊、菌蚊、黑腹果蝇等成虫作用极好;诱液投入腔12上方的电网2和透虫灯3,可杀死飞虫成虫,该电网2采用手动开关控制,透虫灯3采用光控开关4控制,该装置即可以接家用电源,也可以用储电池供电,由于接通电源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详细叙述透虫灯3和电网2如何连接电源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斜坡底座11,该底座11的低端与壳体1的底部平齐,高端对应害虫进入口9的底端;方便虫子爬入储药腔10。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害虫进入口9沿壳体1径向方向均匀分布有4-18个;提供虫子爬入机率。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诱液投入腔12的上侧设置有添料口8;不但可以不用开清理门7就可以添料进去,而且还有助于诱液的扩散,使更多的虫子聚集。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诱液投入腔12填充有海绵、纱布、药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诱液保持在中间的诱液投入腔12,减少与底部的药液混合。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储药腔10的内部采用中高外低的结构,减少药液的投放量。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电网2的顶盖上设置有拉耳5,方便移动。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透虫灯3采用黑光灯,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诱液投入腔12的底部与储药腔10连通,使储药腔10内诱液的气味也很浓郁,诱杀效果更好。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透虫灯3与电源电性连接,该透虫灯3通过光控开关4控制开关,所述电网2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分开控制更灵活,透虫灯3采用光控开关4控制,更智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包括壳体(1)、电网(2)、透虫灯(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清理门(7),顶部设置有害虫收集斗(6),该害虫收集斗(6)的上方设置有电网(2),该电网(2)的中间安装有透虫灯(3),所述害虫收集斗(6)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袋(13),该收集袋(13)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诱液投入腔(12)和储药腔(10),所述储药腔(10)的中上端开有害虫进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斜坡底座(11),该底座(11)的低端与壳体(1)的底部平齐,高端对应害虫进入口(9)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进入口(9)沿壳体(1)径向方向均匀分布有4-1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液投入腔(12)的上侧设置有添料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液投入腔(12)填充有海绵、纱布、药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腔(10)的内部采用中高外低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2)的顶盖上设置有拉耳(5)。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虫灯(3)采用黑光灯。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液投入腔(12)的底部与储药腔(1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虫灯(3)与电源电性连接,该透虫灯通过光控开关(4)控制开关,所述电网(2)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开关控制。
CN202020333675.9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5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675.9U CN212325194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675.9U CN212325194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5194U true CN212325194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6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5194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5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2079B (zh) 一种农田双重诱捕灭害虫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2461480B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10881448A (zh) 一种农业大棚内用双吸引灭虫装置
CN210492268U (zh) 一种畜牧业用杀虫装置
CN203851674U (zh) 负压式机动捕虫器
CN213369525U (zh) 一种植物保护灭虫灯
CN212325194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使用的灭虫装置
CN105104322A (zh) 一种用硅藻土无毒杀灭诱捕器具中蝇类害虫的方法
CN110122442A (zh) 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
CN213095645U (zh) 诱捕器
CN211703368U (zh) 一种农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210901061U (zh) 一种生物防治装置
CN107279095A (zh) 一种多功能驱虫装置
CN201869676U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CN209983380U (zh) 太阳能灭蝇灭蚊灯
CN207784064U (zh) 一种用于毫菊种植园的杀虫设备
CN206547696U (zh) 一种蔬菜种植的捕虫装置
CN107926924B (zh) 一种农业用超声波驱虫装置
CN104982402A (zh) 一种带有发酵类果蝇捕捉诱杀剂的果蝇诱杀装置
CN216164608U (zh) 一种移动式酒曲曲虫捕杀装置
CN212306570U (zh) 一种针对果实蝇的诱捕器
CN105165768A (zh) 一种带有发酵诱杀剂的果蝇诱杀容器
CN211721599U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诱虫灯
CN217591860U (zh) 一种用于农用植物保护用的夜间灭虫装置
CN218736755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害虫诱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