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2646U -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2646U
CN212322646U CN202020322022.0U CN202020322022U CN212322646U CN 212322646 U CN212322646 U CN 212322646U CN 202020322022 U CN202020322022 U CN 202020322022U CN 212322646 U CN212322646 U CN 212322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ar power
sleeve
camera
thermal sleeve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20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仁
张志明
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3220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2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2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2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该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升降机构和视频检测装置;移动升降机构包括运载车、升降台、旋转台以及伸缩臂;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台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伸缩臂在所述旋转台上的安装位置点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导锥的底面半径;视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二摄像头。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实现对热套管外表面的磨损状态的精确测量,节约了人力成本,缩短了检查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核心部件,且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内部构件,比如热套管、热套管法兰、适配器贯穿件、控制棒导向杆等均与反应堆运行息息相关。目前,在反应堆的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水流振动会导致热套管和适配器贯穿件的下沿接触磨损,且该处的磨损情况会随着反应堆的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热套管磨损脱落,导致控制棒导向杆的卡涩,影响核电机组正常停堆;且该位置(热套管所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具有高放射性,因此人员无法长时间停留;具体地,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内部的剂量率一般情况下为10msv/h(1ms=1000usv),而每日单人允许接受的剂量为800usv,因此,根据该限值,每日每人可工作时间约为5分钟;如果通过人工对热套管外表面的磨损状态进行检查,初步估算则完成61根热套管(一个热套管对应一个热套管法兰)的测量工作将需要10人,工作6天,集体剂量将达到约60msv,耗费大量人力,且检查时间长;同时,由于人员剂量很快达到限值,不能开展后续其它放射性工作,亦不符合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另外,由于该位置受空间影响(两个热套管之间的可通过距离为152mm),人员也无法直接穿过该空间位置到达检查位置进行仔细检查。目前尚无针对该位置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因为高放射性和空间位置受限等原因导致的无法预测热套管外表面的磨损状态的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升降机构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升降机构上的视频检测装置;
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包括运载车、安装在所述运载车上的升降台、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的旋转台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台上并可以伸缩的伸缩臂;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台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伸缩臂在所述旋转台上的安装位置点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导锥的底面半径;
所述视频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对齐所述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管的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上远离所述升降台的一端的第二摄像头;
所述升降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上的第二摄像头上下升降,所述伸缩臂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摄像头上下升降,所述旋转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上的所述第二摄像头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旋转台上对应于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伸缩臂包括顺次套接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杆远离所述旋转台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壁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内壁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滑动定位件。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杆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热套管之间距离的距离感应器。
可选地,所述升降台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顶部圆台,所述第一套筒安装在所述运载车上,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顶部圆台的圆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之间设有第四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和所述顶部圆台的外壁上设有第五滑动定位件。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载车上且用于固定所述旋转台的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沿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旋转台的周向设置且用于保护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和所述视频检测装置的防撞围栏。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和所述视频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旋转台绕旋转轴旋转,伸缩臂在旋转台上的安装位置点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为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导锥的底面半径;视频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对齐所述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管的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伸缩臂上远离所述升降台的一端的第二摄像头;升降台用于带动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二摄像头上下升降,伸缩臂用于带动第二摄像头上下升降,旋转台用于带动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二摄像头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实现在高剂量环境下对于适配器贯穿件的管身远离所述管座一端的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外表面的接触部位的磨损状态的精确测量,弥补了现有检查技术的空白;同时,避免了人员进入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顶盖内部高剂量环境内检查,人员无需进入顶盖底部,仅需要远程采集数据即可,符合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并且,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缩短了检查时间(实际使用过程中证明,检查窗口从理论预估的6天减少到了2天,大大提升了检查效率),降低了个人及集体剂量(人员集体剂量从60msv降低到3msv),并且本实用新型会持续在核电站大修中使用,受益巨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对套管外表面磨损状况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对套管外表面磨损状况进行测量的另一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反应堆压力容器;11、控制棒驱动机构;12、热套管法兰;13、热套管;131、预设高度位置;14、适配器贯穿件;141、管座;142、管身;15、控制棒驱动杆;16、热套导锥;2、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1、移动升降机构;211、运载车;212、升降台;2121、旋转轴;2122、第一套筒;2123、第二套筒;2124、顶部圆台;213、伸缩臂;2131、第一伸缩杆;2132、第二伸缩杆;2133、第三伸缩杆;2134、第四伸缩杆;214、旋转台;22、视频检测装置;221、第一摄像头;222、第二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升降机构21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上的视频检测装置22;
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包括运载车211、安装在所述运载车211上的升降台212、安装在所述升降台212上的旋转台214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台214上并可以伸缩的伸缩臂213;所述升降台212上设有旋转轴2121,所述旋转台214绕所述旋转轴2121旋转,所述伸缩臂213在所述旋转台214上的安装位置点与所述旋转轴2121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的热套导锥16的底面半径;所述运载车211带动所述升降台212移动;所述升降台212带动所述旋转台214和伸缩臂213升降,所述旋转台214带动所述伸缩臂213旋转;其中,所述伸缩臂213在所述旋转台214上的安装位置点与所述旋转轴2121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是为了在旋转台214带动伸缩臂213围绕热套管13旋转的过程中不与热套导锥16之间产生干涉(如图3所示,热套导锥16的底面为热套管13的最宽位置)。
所述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控制棒驱动机构11、热套管法兰12、热套管13(作为优选,此处的热套管13是指进行外表面磨损测量过程中的被检测对象,该被检测对象为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顶盖上的61个控制棒驱动机构11热套管13,且61个控制棒驱动机构11热套管13均匀分布在多个同心圆上)、适配器贯穿件14和控制棒驱动杆15;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11上的管座141、连接所述管座141的管身142以及穿过所述管身142并延伸至所述管座141的容纳空间,所述热套管法兰12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对应于所述管座141的部位,所述热套管13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套管法兰12,另一端自所述容纳空间伸出并设置有热套导锥16;所述控制棒驱动杆15的一端穿过所述热套管法兰12安装在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11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热套管13并伸出;所述热套管13的中心轴垂直于水平面;可理解地,反应堆压力容器1是压水堆核电站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的热套管13可以引导控制棒驱动杆15上下运动。目前,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的水流振动会导致热套管13和适配器贯穿件14的下沿接触磨损,且该处的磨损情况会随着反应堆的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热套管13磨损脱落,导致控制棒导向杆卡涩,影响机组正常停堆;因此需要对该位置的热套管13外表面与适配器贯穿件14的下沿的接触部位的磨损状态进行检测;由于该位置的高放射性,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程控制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向具有高放射性的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中的热套管13移动,直至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移动至预设测量位置,进而便于后续在高剂量环境下,通过该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对于热套管13外表面与适配器贯穿件14的下沿的接触部位的磨损状态进行远程精确测量。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包括用于对齐所述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的热套管13的第一摄像头221,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213上远离所述升降台212的一端的第二摄像头222;
所述升降台21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摄像头221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213上的第二摄像头222上下升降,所述伸缩臂21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摄像头222上下升降,所述旋转台214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摄像头221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213上的所述第二摄像头222旋转。也即,通过升降台212带动第一摄像头221和第二摄像头222升降,而第二摄像头222安装在伸缩臂213上,可以同时通过伸缩臂213带动升降,因此,第二摄像头222可以同时跟随升降台212和伸缩臂213进行升降,如此,可以使得测量过程中,伸缩臂213的伸缩长度不会过长(可以由升降台212承担部分升降功能)。且第二摄像头222可以跟随运载车211、升降台212、旋转台214和伸缩臂213的运动进行移动,进而拍摄获取热套管13外表面与贯穿件下沿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而第一摄像头221主要用于定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与待测的热套管13的对齐,同时,亦可以辅助对移动升降机构21的移动和升降进行监测,亦可以辅助对第二摄像头222需要拍摄的视频图像进行辅助拍摄。可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中包含的摄像头的数量及其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而是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两个以上,或者将不同的摄像头安装在其他位置亦可,只要能达到对上述测量过程以及移动升降机构21的移动过程起到导向、监控和记录的作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将视频检测装置22搭载在远程遥控的运载车211上进行远程测量,同时运载车211也搭载升降台212和伸缩臂213,可理解地,可以控制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向具有高放射性的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中的热套管13移动,直至移动至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接触部位对应的高度位置;之后,控制视频检测装置22开启视频拍摄功能,之后,令视频检测装置22围绕待测的热套管13转动,也即,拍摄待测的热套管13外表面360度内的所有与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以确定热套管13外表面的该接触部位是否发生磨损。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运载车211带动升降台212、旋转台214、伸缩臂213、安装在伸缩臂213上的第二摄像头222以及安装在旋转台214上的第一摄像头221移动至待测的热套管13下方;之后,控制伸缩臂213带动第二摄像头222移动至预设高度位置131;此时,升降台212和伸缩臂213在本次测量过程中的高度位置均不再发生变化(也即,伸缩臂213不再伸缩,升降台212不再升降)此后,升降台212(运载车211在必要的情况下亦可以辅助运动)带动伸缩臂213以及第二摄像头222在预设高度位置131绕待测的热套管13进行360度旋转,以通过第二摄像头222拍摄待测的热套管13外表面360度内的所有与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最后,根据所述视频图像确定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磨损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无需人工测量,而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了高剂量环境下对于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接触部位的磨损状态的精确测量,弥补了现有检查技术的空白;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员进入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的顶盖内部高剂量环境内检查,人员无需进入顶盖底部,仅需要远程采集数据即可,符合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并且,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缩短了检查时间(实际使用过程中证明,检查窗口从6天减少到了2天,大大提升了检查效率),降低了个人及集体剂量(人员集体剂量从60msv降低到3msv),并且本实用新型会持续在核电站大修中使用,受益巨大。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测量,可以准确测得所有61根热套管13的磨损情况,对于磨损严重的热套管13,可以提前进行维修更换,避免由于热套管磨损脱落后导致机组异常停堆,影响核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大量人工检查的工作,节省约4天的检查工期,同时,从辐射防护角度考虑,单次大修检查减少约57mSv集体辐照剂量;目前,本实用新型已成功应用于核电站的大修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摄像头221安装在所述旋转台214上对应于所述旋转轴2121的位置。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21安装在旋转台214上对应于旋转轴2121的轴心的位置,如此,可以便于第一摄像头221对当前该旋转轴2121所处位置进行定位,比如,可以将该旋转轴2121定位到正对热套管13的下方,此时,只需要通过该第一摄像头221拍摄的视频图像,并根据该视频图像识别确定该图像是否为待测热套管13下方即可。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伸缩臂213包括顺次套接的第一伸缩杆2131、第二伸缩杆2132、第三伸缩杆2133和第四伸缩杆2134;所述第一伸缩杆2131连接在所述旋转台214上,所述第二摄像头222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杆2134远离所述旋转台214的一端。可理解地,所示伸缩臂213可以包括套接的不同数量的多个伸缩杆,并不限定于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比如,两个、三个、五个等均可,只要其结构稳定且伸缩性能可以满足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需求高度均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伸缩杆213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132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滑动定位件(图未示),所述第二伸缩杆2132的内壁和所述第三伸缩杆2133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滑动定位件(图未示),所述第三伸缩杆2133的内壁和所述第四伸缩杆2134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滑动定位件(图未示)。上述各滑动定位件的设置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且该滑动定位件可以为滑块滑槽与定位部(比如卡嵌在滑块或者滑槽上的弹力部件,例如弹片等)的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杆2134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摄像头222与所述热套管13之间距离的距离感应器(图未示)。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摄像头222与所述热套管13之间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阈值,以便于在少于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与其相连的警报器提示当前距离过近,可能发生碰撞,或直接将警示信息显示在与该距离感应器通信连接的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台21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套筒2122、第二套筒2123和顶部圆台2124,所述第一套筒2122安装在所述运载车211上,所述旋转轴2121设置在所述顶部圆台2124的圆心位置。可理解地,所示升降台212可以并不仅包含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套筒(第一套筒2122、第二套筒2123),亦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两个以上的套筒,比如,三个、四个、五个等均可,只要其结构稳定且伸缩性能可以满足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需求高度均可;但与最上面的一个套筒连接的均为顶部圆台2124为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套筒2122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套筒2123的外壁之间设有第四滑动定位件(图未示),所述第二套筒2123的内壁和所述顶部圆台2124的外壁上设有第五滑动定位件(图未示)。上述各滑动定位件的设置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且该滑动定位件可以为滑块滑槽与定位部件(比如卡嵌在滑块或者滑槽上的弹力部件,例如弹片等)的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台214为圆柱形,圆柱形的所述旋转台214与所述旋转轴2121同轴设置。也即,与所述旋转轴2121同轴设置的圆柱形的旋转台214可以使得旋转台214旋转时的平衡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载车211上且用于固定所述旋转台214的固定件(图未示)。所述固定件可以为螺钉、卡扣等固定连接件,此时旋转台214与所述运载车211的连接方式稳固可靠,同理,所述固定件与运载车211的连接方式亦可以为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沿所述升降台212和所述旋转台214的周向设置且用于保护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和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的防撞围栏(图未示)。也即,所述防撞围栏的设置,可以保护设置在运载车211上各零部件,以避免其碰伤。
作为优选,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和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图未示)。也即,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执行本实用新型中的以下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13外表面磨损测量方法。所述核电站热套管13外表面磨损测量方法包括:
控制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向具有高放射性的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中的热套管13移动,直至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移动至预设测量位置;可理解地,该预设测量位置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设定为与待测的热套管13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之内的位置,该预设测量位置需要保证后续的测量过程可以顺利进行。之后,在所述预设测量位置,控制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带动所述视频拍摄装置移动至预设高度位置131;所述预设高度位置131为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接触部位对应的高度位置;可理解地,每一个热套管13的所述预设高度位置131均是指对应于该热套管13的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接触部位的高度。控制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拍摄视频,同时控制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带动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移动,在通过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获取的视频图像确定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以及拍摄到预设高度位置131对应的图像时,确定所述视频拍摄装置已经移动至预设高度位置131。
控制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带动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在所述预设高度位置131绕所述热套管13旋转,获取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拍摄的所述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所有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在该步骤中,可以首先如图3所示,控制视频检测装置22开启视频拍摄功能,之后,令视频检测装置22围绕待测的热套管13转动,也即,拍摄待测的热套管13外表面360度内的所有与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以确定热套管13外表面的该接触部位是否发生磨损。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运载车211带动升降台212、旋转台214、伸缩臂213、安装在伸缩臂213上的第二摄像头222以及安装在旋转台214上的第一摄像头221移动至待测的热套管13下方;之后,控制伸缩臂213带动第二摄像头222移动至预设高度位置131;此时,升降台212和伸缩臂213在本次测量过程中的高度位置均不再发生变化(也即,伸缩臂213不再伸缩,升降台212不再升降)此后,升降台212(运载车211在必要的情况下亦可以辅助运动)带动伸缩臂213以及第二摄像头222在预设高度位置131绕待测的热套管13进行360度旋转,以通过第二摄像头222拍摄待测的热套管13外表面360度内的所有与所述适配器贯穿件14的管身142远离所述管座141一端的贯穿件下沿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
根据所述视频图像确定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磨损状态。作为优选,在获取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拍摄的所述贯穿件下沿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所有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的同时,同时通过所示视频拍摄装置拍摄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并未与所述贯穿件下沿接触部位的非接触图像(所述非接触图像与所述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可以在同一次拍摄过程中拍摄,之后进行分离提取即可);之后,将所述非接触图像与所述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进行比对;若所述非接触图像与所述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匹配,则说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并未磨损,此时,将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磨损状态标记为未磨损;若所述非接触图像与所述接触部位的视频图像并不匹配,则说明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已经产生磨损,此时,将所述热套管13外表面的磨损状态标记为已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向具有高放射性的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中的热套管13移动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向模拟体移动,直至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与所述模拟体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可理解地,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只要参照在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中的热套管13外表面磨损测量的方案中进行设定即可。该模拟体是指在正式测量之前的模拟检查所使用的检查对象(比如该模拟体为一个废弃的热套管13),模拟体最好是与本实用新型中的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1反应堆压力容器1中进行热套管13外表面磨损测量的被检测对象类似,以便于在正式检查前,在模拟体上进行模拟检查。
控制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带动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分别移动至所述模拟体上的预设测试高度,并控制所述移动升降机构21带动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在所述预设测试高度绕所述热套管13旋转,获取所述视频检测装置22拍摄的所述模拟体外表面的视频测试图像;也即,预设测试高度对应于上述预设高度位置131,通过对该预设测试高度位置的模拟测量,进而确定该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是否可以对上述预设高度位置131的热套管13为表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测量;可理解地,所述视频测试图像可以是指该模拟体在该预设测试高度的外表面图像。
根据所述视频测试图像确定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的视频监测范围、定位高度和运行状态信息。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视频测试图像确定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的视频监测范围、定位高度和运行状态信息,包括:在所述视频测试图像中包含所述模拟件的预设测试高度(预设测试高度可以设置为于所述预设高度位置131一致)的高度标识(该高度标识设置在所述模拟体上对应于所述预设测试高度的位置)时,确定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的定位高度符合要求(也即视频检测装置22可以拍摄到预设高度位置131的视频图像);在所述视频测试图像中包含所述模拟件在所述预设测试高度的360度图像时,确定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的视频监测范围符合要求(也即,该视频检测装置22可以拍摄360度的全范围内的视频图像);在将所述视频测试图像与所述模拟体的模拟图像进行图像对比识别之后,确定的模拟体外表面的磨损状态与所述模拟体的实际磨损状态(模拟体上的实际磨损情况对应于一个实际磨损状态)匹配时,确定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2的运行状态正常(也即,测量系统的图像识别功能亦正常)。本实施例中,在正式对热套管13外表面进行检查前,首先在模拟体上进行模拟检查,其目的在于:一方面确认整套测量系统运转正常;另一方面是为了验证测量系统可达到全范围(360度旋转范围内)的观察;最后,还需要测试视频检测装置22的拍摄时的定位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升降机构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升降机构上的视频检测装置;
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包括运载车、安装在所述运载车上的升降台、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的旋转台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台上并可以伸缩的伸缩臂;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台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伸缩臂在所述旋转台上的安装位置点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导锥的底面半径;
所述视频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对齐所述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套管的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上远离所述升降台的一端的第二摄像头;
所述升降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上的第二摄像头上下升降,所述伸缩臂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摄像头上下升降,所述旋转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臂上的所述第二摄像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旋转台上对应于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包括顺次套接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杆远离所述旋转台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壁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内壁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滑动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杆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热套管之间距离的距离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顶部圆台,所述第一套筒安装在所述运载车上,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顶部圆台的圆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之间设有第四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和所述顶部圆台的外壁上设有第五滑动定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载车上且用于固定所述旋转台的固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沿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旋转台的周向设置且用于保护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和所述视频检测装置的防撞围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和所述视频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器。
CN202020322022.0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Active CN212322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022.0U CN21232264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022.0U CN21232264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2646U true CN21232264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2022.0U Active CN21232264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26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814A (zh) * 2021-10-26 2022-01-21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抱夹式射线源调整支架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814A (zh) * 2021-10-26 2022-01-21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抱夹式射线源调整支架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15091B1 (ko) 고압선 점검용 무인비행체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90225925A1 (en) Fuel assembly loa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fuel assemblies
CN212322646U (zh) 一种核电站热套管外表面磨损测量装置
CN108534994B (zh) 一种大口径均匀光源的均匀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9760006B (zh) 一种基于视觉参考件的核机器人快速定位方法
JPH07333155A (ja) 炉内検査装置
US10566098B2 (en) Positioning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use in nuclear reactors
CN105118535A (zh) 核燃料组件修复检测控制系统
CN104092994A (zh) 核电站水下乏燃料格架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849346A (zh) 控制棒驱动机构组件ω焊缝涡流自动检查装置
US687965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diameter of a peripheral rod in a fuel assembly of a nuclear reactor
EP290713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ontrol sensor position in limited access areas within a nuclear reactor
JP3868669B2 (ja) 炉心シュラウド内径自動測定装置
CN115213917A (zh) 电网作业用智能监护机器人
KR20140042009A (ko) 중수로 원자로 원격육안검사 시스템 및 중수로 원자로 원격육안검사 방법
CN103925884B (zh) 一种径向支承键装配间隙自动测量装置
US9205507B2 (en)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unit,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method
CN110398766B (zh) 用于检测存放桶表面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的装置
CN111462927A (zh) 核电站热套管法兰磨损的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979028B (zh) Cepr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焊缝超声扫查器的定位装置
US20170018321A1 (en) Under vessel automated work platform assembly
CN113885071B (zh) 堆芯次临界监督中子探测器有效性验证方法
CN103630924B (zh) 全身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多维检测装置
CN111462928B (zh) 核电站热套管法兰磨损激光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JP4295733B2 (ja) 炉内構造物の収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