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1972U -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1972U
CN212321972U CN202021979922.9U CN202021979922U CN212321972U CN 212321972 U CN212321972 U CN 212321972U CN 202021979922 U CN202021979922 U CN 202021979922U CN 212321972 U CN212321972 U CN 212321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ing
image
refractive index
nin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799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来书
黄波
邵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799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1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1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1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九片透镜,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具负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四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凸凸透镜;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且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本实用新型具有总长较短,体积小,成本低;分辨率高,成像质量好;通光大;适用于宽光谱435nm~1000nm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光学成像镜头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车载监控、执法记录、安防监控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但目前市场上用于夜视仪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多采用全玻璃设计,成本高昂;大部分体积大,质量重,无法适应当下夜视、监控器件微型化的趋势;只满足红外夜视效果,可见光的成像质量较差;通光孔径一般很小,在微光情况下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成像亮度等,已无法满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要求,急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f2/f)<10,1<(f8/f)<12,-10<(f9/f)<-1,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5<|vd3-vd4|<50,其中,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70mm<f1<-32mm,-43mm<f3<-35mm,8mm<f4<15mm,10mm<f5<22mm,-17mm<f6<-10mm,其中f1、f3、f4、f5和f6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53mm<R11<161mm,5mm<R12<21mm,8mm<R31<22mm,5mm<R32<20mm,5mm<R41<20mm,-63mm<R42<-20mm,5mm<R51<15mm,19mm<R52<60mm,19mm<R52<60mm,2mm<R62<10mm,其中,R11、R31、R41、R51和R61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R32、R42、R52和R62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的,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镀有400nm~1000nm的宽带通增透膜。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高阶偶次非球面。
进一步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以及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分别设有麦拉片。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塑胶镜框,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设置在塑料镜框内,第一透镜与塑胶镜框热熔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九片透镜,玻塑混合设计,具有成本低,总长较短,整体体积小,重量较轻;435nm~1000nm宽光谱设计,像素高,色差和像差校正较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像面大;通光大,在微光情况下也能保证有足够的成像亮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MTF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离焦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点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MTF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离焦曲线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点列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MTF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离焦曲线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点列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MTF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离焦曲线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点列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MTF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离焦曲线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点列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MTF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可见光0.435-1.000μm的离焦曲线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点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这里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data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正屈光率。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既能够很好的矫正高阶像差,提升图像还原性,又能均摊制造成本,使得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量产使用,实用性高。
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本实用新型采用九片透镜,玻塑混合设计,具有成本低,总长较短,整体体积小,重量较轻;435nm~1000nm宽光谱设计,像素高,色差和像差校正较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像面大;通光大,在微光情况下也能保证有足够的成像亮度的优点。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f2/f)<10,1<(f8/f)<12,-10<(f9/f)<-1,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合理分配塑料非球面透镜的光焦度,使其与镜框、镜头座进行温漂补偿,达到整体消热差的效果,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光学成像镜头在-40℃至85℃温度区间内使用时,画面清晰不失焦。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5<|vd3-vd4|<50,其中,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更好地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宽光谱色差,同时也提升了可见成像的图像色彩还原性。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70mm<f1<-32mm,-43mm<f3<-35mm,8mm<f4<15mm,10mm<f5<22mm,-17mm<f6<-10mm,其中f1、f3、f4、f5和f6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降低工艺敏感性,提升产品良率。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53mm<R11<161mm,5mm<R12<21mm,8mm<R31<22mm,5mm<R32<20mm,5mm<R41<20mm,-63mm<R42<-20mm,5mm<R51<15mm,19mm<R52<60mm,19mm<R52<60mm,2mm<R62<10mm,其中,R11、R31、R41、R51和R61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R32、R42、R52和R62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易于加工制造,提升整体性能。
优选的,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镀有400nm~1000nm的宽带通增透膜,增加成像光的透过率,减弱鬼像。
优选的,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进一步提高整体性能。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高阶偶次非球面,有利于矫正二级光谱及高级像差,提升图像还原性。
优选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以及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分别设有麦拉片,遮挡镜筒内部的杂光,提高成像质量。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塑胶镜框,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设置在塑料镜框内,不仅有效减轻重量,降低成本,而且模具公差管控更稳定,与镜片实配间隔小,有效解决镜片轴偏的问题;第一透镜与塑胶镜框热熔固定,有效减小镜头重量,优化镜头工艺。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A1至像侧A2沿一光轴I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光阑100、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保护玻璃110和成像面120;该第一透镜1至第九透镜9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A1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A2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为凸面,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12为凹面。
第二透镜2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21为凸面,第二透镜2的像侧面22为凹面。
第三透镜3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3的物侧面31为凸面,第三透镜3的像侧面32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41为凸面,第四透镜4的像侧面42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正屈光率,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51为凸面,第五透镜5的像侧面52为凹面。
第六透镜6具负屈光率,第六透镜6的物侧面61为凸面,第六透镜6的像侧面62为凹面。
第七透镜7具正屈光率,第七透镜7的物侧面71为凹面,第七透镜7的像侧面72为凸面。
第八透镜8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8的物侧面81为凸面,第八透镜8的像侧面82为凹面。
第九透镜9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9的物侧面91为凸面,第九透镜9的像侧面92为凹面。
第二透镜2、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和第九透镜9的物侧面21、71、81、91和像侧面22、72、82、9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2、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和第九透镜9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第一透镜1、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相互胶合,第五透镜5与第六透镜6相互胶合。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至第九透镜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镀有400nm~1000nm的宽带通增透膜。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第六透镜6与第七透镜7之间、第七透镜7与第八透镜8之间以及第八透镜8与第九透镜9之间分别设有麦拉片(图中未示出)。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塑胶镜框(图中未示出),第一透镜1至第九透镜9设置在塑料镜框内;第一透镜1与塑胶镜框热熔固定。
在其它实施例中,光阑100也可以设置在其它透镜之间。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实施例一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071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081
本具体实施例中,物侧面21、71、81、91和像侧面22、72、82、92依下列非球面曲线公式定义: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082
其中:
r为光学表面上一点到光轴的距离。
z为该点沿光轴方向的矢高。
c为该表面的曲率。
K为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
A4、A6、A8、A10、A12、A14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的非球面系数。
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表面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21 1.24 -2.411E-04 -3.477E-06 -7.963E-08 2.291E-10 -1.580E-12
22 5.00 -1.070E-04 -4.667E-06 -3.895E-08 1.308E-10 1.232E-12
71 -49.19 -1.024E-03 2.250E-06 4.471E-07 -1.558E-07 6.963E-09 -9.241E-11
72 -63.76 -1.637E-03 7.131E-06 -7.692E-07 7.023E-08 -3.087E-09 5.932E-11
81 6.23 1.123E-04 -5.199E-05 1.439E-06 -6.807E-08 1.933E-09 -1.844E-11
82 6.34 -1.053E-03 1.156E-04 -6.803E-06 1.824E-07 -2.887E-09 2.257E-11
91 1.07 -4.650E-03 1.210E-04 2.499E-07 -1.295E-07 3.057E-09 -2.202E-11
92 -0.30 -4.234E-03 1.286E-04 -3.219E-06 4.256E-08 -2.044E-10 -4.652E-13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7。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传递函数曲线图详见图2,离焦曲线图详见图3,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4,点列图请参阅图6,可以看出分辨率高,50lp/mm空间频率的中心MTF值大于0.55,色差和像差都校正较好,成像质量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相对照度曲线图请详见图5,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6.38mm;光圈值FNO=1.4;视场角FOV=51.3°;像面大小=25.4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26.5mm。
本具体实施例温漂小,可满足-40℃-85℃温度条件下使用,保持画面清晰度不变。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相同,仅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实施例二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091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092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01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7。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传递函数曲线图详见图8,离焦曲线图详见图9,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10,点列图请参阅图12,可以看出分辨率高,50lp/mm空间频率的中心MTF值大于0.55,色差和像差都校正较好,成像质量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相对照度曲线图请详见图11,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6.41mm;光圈值FNO=1.4;视场角FOV=51.3°;像面大小=25.4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26.5mm。
本具体实施例温漂小,可满足-40℃-85℃温度条件下使用,保持画面清晰度不变。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仅第八透镜8的像侧面82为凸面,此外,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3-1所示。
表3-1实施例三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02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11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表面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21 1.02 -1.729E-04 -3.375E-06 -5.590E-08 -8.724E-11 -3.744E-12
22 4.36 -6.032E-05 -4.425E-06 -2.797E-08 -2.765E-10 1.216E-13
71 2.11 -9.557E-04 1.231E-05 -1.038E-06 -4.235E-08 3.842E-09 -6.016E-11
72 -52.16 -1.479E-03 -7.795E-06 -6.173E-09 5.604E-08 -2.386E-09 4.507E-11
81 5.47 4.833E-04 -7.124E-05 1.866E-06 -1.837E-08 3.121E-11 8.228E-13
82 -16.07 2.960E-03 -2.295E-04 1.069E-05 -3.135E-07 4.708E-09 -2.720E-11
91 4.61 -9.651E-04 -1.248E-04 1.016E-05 -3.388E-07 5.254E-09 -3.099E-11
92 -0.92 -3.401E-03 9.595E-05 -2.241E-06 3.837E-08 -3.975E-10 1.785E-12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7。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传递函数曲线图详见图14,离焦曲线图详见图15,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16,点列图请参阅图18,可以看出分辨率高,50lp/mm空间频率的中心MTF值大于0.50,色差和像差都校正较好,成像质量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相对照度曲线图请详见图17,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4.46mm;光圈值FNO=1.4;视场角FOV=51.3°;像面大小=25.4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26.5mm。
本具体实施例温漂小,可满足-40℃-85℃温度条件下使用,保持画面清晰度不变。
实施例四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仅第八透镜8的像侧面82为凸面,此外,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4-1所示。
表4-1实施例四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12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21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表面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21 1.42 -2.085E-04 -3.990E-06 -3.375E-08 -2.100E-10 -5.206E-12
22 4.84 -1.192E-04 -4.297E-06 -2.432E-08 -9.560E-11 -6.033E-12
71 2.25 -1.054E-03 1.368E-05 -1.001E-06 -2.014E-08 4.475E-09 -1.046E-10
72 -3.30 -1.418E-03 -1.291E-06 -8.924E-08 6.069E-08 -1.821E-09 2.697E-11
81 3.70 3.735E-04 -6.559E-05 1.690E-06 -1.766E-08 1.425E-10 -1.159E-12
82 -12.28 2.928E-03 -2.289E-04 1.062E-05 -3.137E-07 4.786E-09 -2.812E-11
91 5.32 -1.003E-03 -1.238E-04 1.023E-05 -3.403E-07 5.201E-09 -2.997E-11
92 -0.84 -3.329E-03 9.086E-05 -2.052E-06 3.760E-08 -4.624E-10 2.535E-12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7。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传递函数曲线图详见图20,离焦曲线图详见图21,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22,点列图请参阅图24,可以看出分辨率高,50lp/mm空间频率的中心MTF值大于0.40,色差和像差都校正较好,成像质量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相对照度曲线图请详见图23,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6.49mm;光圈值FNO=1.4;视场角FOV=51.3°;像面大小=25.4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26.2mm。
本具体实施例温漂小,可满足-40℃-85℃温度条件下使用,保持画面清晰度不变。
实施例五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仅第七透镜7的物侧面71为凸面,像侧面72为凹面,此外,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5-1所示。
表5-1实施例五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31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32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41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7。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传递函数曲线图详见图26,离焦曲线图详见图27,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28,点列图请参阅图30,可以看出分辨率高,50lp/mm空间频率的中心MTF值大于0.50,色差和像差都校正较好,成像质量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相对照度曲线图请详见图29,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6.39mm;光圈值FNO=1.4;视场角FOV=51.3°;像面大小=25.4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26.6mm。
实施例六
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仅第七透镜7的物侧面71为凸面,像侧面72为凹面,此外,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6-1所示。
表6-1实施例六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42
Figure BDA0002677097280000151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表面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21 0.40 -3.978E-04 -5.200E-06 6.788E-08 -2.586E-10 1.740E-12
22 -0.17 -3.693E-04 -4.948E-06 1.001E-07 -8.453E-10 5.105E-12
71 2.32 -4.984E-04 -1.656E-06 -3.408E-07 8.200E-09 -2.268E-10 -7.731E-12
72 1.75 -1.551E-03 2.115E-05 -1.899E-06 7.222E-08 -1.368E-09 7.196E-12
81 0.33 -9.664E-04 1.728E-05 -1.976E-06 2.634E-08 -1.859E-10 -2.083E-13
82 1.91 -1.021E-03 8.409E-05 -4.698E-06 9.835E-08 -9.697E-10 3.921E-12
91 -2.29 -4.055E-03 8.735E-05 -6.881E-07 -1.602E-08 4.257E-10 -2.422E-12
92 -0.35 -4.192E-03 1.165E-04 -3.197E-06 5.285E-08 -4.193E-10 8.461E-13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7。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传递函数曲线图详见图32,离焦曲线图详见图33,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34,点列图请参阅图36,可以看出分辨率高,50lp/mm空间频率的中心MTF值大于0.50,色差和像差都校正较好,成像质量好,保证了红外成像质量和可见图像色彩还原性;相对照度曲线图请详见图35,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6.39mm;光圈值FNO=1.4;视场角FOV=51.3°;像面大小=25.4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26.6mm。
本具体实施例温漂小,可满足-40℃-85℃温度条件下使用,保持画面清晰度不变。
表7本实用新型六个实施例的相关重要参数的数值
第一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
f2 55.08 55.25 53.33 63.24 158.42 158.42
f8 98.40 112.33 21.50 18.84 29.74 29.74
f9 -40.01 -41.72 -17.49 -17.92 -32.89 -32.89
f 16.38 16.41 16.46 16.49 16.39 16.39
f2/f 3.36 3.37 3.24 3.84 9.67 9.67
f8/f 6.01 6.85 1.31 1.14 1.81 1.81
f9/f -2.44 -2.54 -1.06 -1.09 -2.01 -2.01
|vd3-vd4| 32.18 32.18 32.18 32.18 25.06 25.06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f2/f)<10,1<(f8/f)<12,-10<(f9/f)<-1,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25<|vd3-vd4|<50,其中,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70mm<f1<-32mm,-43mm<f3<-35mm,8mm<f4<15mm,10mm<f5<22mm,-17mm<f6<-10mm,其中f1、f3、f4、f5和f6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53mm<R11<161mm,5mm<R12<21mm,8mm<R31<22mm,5mm<R32<20mm,5mm<R41<20mm,-63mm<R42<-20mm,5mm<R51<15mm,19mm<R52<60mm,19mm<R52<60mm,2mm<R62<10mm,其中,R11、R31、R41、R51和R61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R32、R42、R52和R62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镀有400nm~1000nm的宽带通增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第二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高阶偶次非球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以及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分别设有麦拉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塑胶镜框,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设置在塑料镜框内,第一透镜与塑胶镜框热熔固定。
CN202021979922.9U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212321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9922.9U CN212321972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9922.9U CN212321972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1972U true CN212321972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79922.9U Active CN212321972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1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3290A (zh) * 2020-09-11 2020-11-10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3290A (zh) * 2020-09-11 2020-11-10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1833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0970966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13290A (zh)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CN110456486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1999869A (zh) 一种红外共焦的变焦镜头
CN107479170B (zh) 广角六片式镜头
CN111781715A (zh) 一种广角低畸变的光学成像镜头
CN111722378A (zh) 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鱼眼镜头
CN113433656B (zh) 一种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690091U (zh) 一种广角光学成像镜头
CN211955960U (zh) 一种定焦低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CN212321972U (zh) 一种全彩的光学成像镜头
CN112558282A (zh) 一种广角光学成像镜头
CN111638586A (zh) 一种玻塑混合红外共焦镜头
CN213092001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6526495U (zh) 一种含液体镜头的可调焦扫描镜头
CN214151213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3780521U (zh) 一种用于长波红外的光学成像镜头
CN213544943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3690088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3482550U (zh) 一种广角的光学成像镜头
CN213780519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2321969U (zh) 一种广角低畸变的光学成像镜头
CN214151204U (zh) 一种大像面的光学成像镜头
CN213814107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