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0106U -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0106U
CN212320106U CN202020614571.5U CN202020614571U CN212320106U CN 212320106 U CN212320106 U CN 212320106U CN 202020614571 U CN202020614571 U CN 202020614571U CN 212320106 U CN212320106 U CN 212320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ng
water
box body
out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45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卫东
孙红军
袁达忠
郭宇宙
吴桐辉
韩振国
王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Wall Lv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Wall Lv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Wall Lv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Wall Lv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45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0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0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0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供热水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太阳能循环进口、太阳能循环出口、水循环入口、水循环出口、补水口、溢水口、排气口、热水出口、温度传感器、电热水循环入口、电热水循环出口、电热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保温层、壳体、控制器以及底脚;所述上箱体安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左上方,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右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上箱体内壁上,所述电热管安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内部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供热水箱,在保证室内循环水温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能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普及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背景技术
水箱是常用的储水供水装置,在循环供热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供热水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天气原因会影响太阳能的加热效果,寒冷的冬季阴天较多,在阴天时水箱内水的温度难以达到使用标准,在水箱内另加电热管确实可以保证水温,但是长时间大面积的加热水箱的水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不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太阳能循环进口、太阳能循环出口、第一水循环入口、第一水循环出口、补水口、溢水口、排气口、热水出口、温度传感器、电热水循环入口、电热水循环出口、电热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保温层、壳体、控制器以及底脚;
所述上箱体安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上方,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左侧上方,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右侧下方,所述第一水循环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右侧上方,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左侧下方,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下方,所述溢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入口下方,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顶部,所述热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出口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循环出口所处位置的所述上箱体内壁上,所述电热水循环入口设置在所述下箱体右侧,所述电热水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下箱体左侧,所述电热管安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内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水循环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电热水循环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连接管道交汇后的总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水泵与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相连接,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外壁设有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侧包裹有一体式的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前端面安装有所述控制器,所述壳体底端四角安装有所述底脚。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和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外接太阳能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循环入口、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所述电热水循环入口、所述电热水循环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水泵外接室内水循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电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供热水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保证室内循环水温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能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供热水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3、太阳能循环进口;4、太阳能循环出口;5、第一水循环入口;6、第一水循环出口;7、补水口;8、溢水口;9、排气口;10、热水出口;11、温度传感器;12、电热水循环入口;13、电热水循环出口;14、电热管;15、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7、第一循环水泵;18、第二循环水泵;19、保温层;20、壳体;21、控制器;22、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太阳能循环进口3、太阳能循环出口4、第一水循环入口5、第一水循环出口6、补水口7、溢水口8、排气口9、热水出口10、温度传感器11、电热水循环入口12、电热水循环出口13、电热管14、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第一循环水泵17、第二循环水泵18、保温层19、壳体20、控制器21以及底脚22;
上箱体1安装固定在下箱体2上方,太阳能循环进口3设置在上箱体1左侧上方,太阳能循环出口4设置在上箱体1右侧下方,第一水循环入口5设置在上箱体1右侧上方,第一水循环出口6设置在上箱体1左侧下方,补水口7设置在太阳能循环进口3下方,溢水口8设置在第一水循环入口5下方,排气口9设置在上箱体1顶部,热水出口10设置在第一水循环出口6上方,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水循环出口6所处位置的上箱体1内壁上,电热水循环入口12设置在下箱体2右侧,电热水循环出口13设置在下箱体2左侧,电热管14安装固定在下箱体2内部中心位置,第一电磁阀15与水循环出口6相连接,第二电磁阀16与电热水循环出口13相连接,第一循环水泵17与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所连接管道交汇后的总管道相连接,第二循环水泵18与太阳能循环出口4相连接,上箱体1和下箱体2外壁设有保温层19,保温层19外侧包裹有一体式的壳体20,壳体20前端面安装有控制器21,壳体20底端四角安装有底脚22。
本优选实施例中,太阳能循环进口3和太阳能循环出口4通过第二循环水泵18外接太阳能加热装置。
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水循环入口5、第一水循环出口6、电热水循环入口12、电热水循环出口13通过第一循环水泵17外接室内水循环系统。
本优选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电热管14均与控制器2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通过太阳能循环进口3、太阳能循环出口4以及第二循环水泵18实现太阳能对上水箱内水的加热;通过水循环入口5、水循环出口6、电热水循环入口12、电热水循环出口13以及第一循环水泵17实现水箱对室内水循环系统的供热;当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上箱体1内部水的温度高于30℃时,温度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1,控制器21控制第一电磁阀15开启、第二电磁阀16关闭,通过上箱体1内的水对室内水循环系统供热;当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上箱体1内部水的温度底于30℃时,温度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1,控制器21控制第一电磁阀15关闭、第二电磁阀16开启、电热管14开启,通过下箱体2内的少量水对室内水循环系统供热,有效的降低了加热所需的能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循环供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太阳能循环进口(3)、太阳能循环出口(4)、第一水循环入口(5)、第一水循环出口(6)、补水口(7)、溢水口(8)、排气口(9)、热水出口(10)、温度传感器(11)、电热水循环入口(12)、电热水循环出口(13)、电热管(14)、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第一循环水泵(17)、第二循环水泵(18)、保温层(19)、壳体(20)、控制器(21)以及底脚(22);
所述上箱体(1)安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2)上方,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3)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左侧上方,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4)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右侧下方,所述第一水循环入口(5)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右侧上方,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6)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左侧下方,所述补水口(7)设置在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3)下方,所述溢水口(8)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循环入口(5)下方,所述排气口(9)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顶部,所述热水出口(10)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6)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6)所处位置的所述上箱体(1)内壁上,所述电热水循环入口(12)设置在所述下箱体(2)右侧,所述电热水循环出口(13)设置在所述下箱体(2)左侧,所述电热管(14)安装固定在所述下箱体(2)内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阀(15)与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6)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16)与所述电热水循环出口(13)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泵(17)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5)、所述第二电磁阀(16)所连接管道交汇后的总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水泵(18)与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4)相连接,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外壁设有所述保温层(19),所述保温层(19)外侧包裹有一体式的所述壳体(20),所述壳体(20)前端面安装有所述控制器(21),所述壳体(20)底端四角安装有所述底脚(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循环进口(3)和所述太阳能循环出口(4)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水泵(18)外接太阳能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循环入口(5)、所述第一水循环出口(6)、所述电热水循环入口(12)、所述电热水循环出口(13)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水泵(17)外接室内水循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所述第一电磁阀(15)、所述第二电磁阀(16)、所述电热管(14)均与所述控制器(21)电连接。
CN202020614571.5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Active CN212320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4571.5U CN212320106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4571.5U CN212320106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0106U true CN21232010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4571.5U Active CN212320106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0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9088U (zh) 一种基于光伏水循环的天然气埋地管道防冻胀的系统
CN203131932U (zh) 太阳能与低谷电结合供热系统
CN106016774B (zh) 真空玻璃管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2320106U (zh) 一种循环供热水箱
CN204665740U (zh) 太阳能光伏水泵供暖制冷系统
CN201302216Y (zh) 太阳能地暖取暖装置
CN206817780U (zh) 一种壁挂太阳能热水器导热舱
CN202792580U (zh) 一种生活用水循环系统
CN103206736B (zh) 多功能太阳能热水器自循环管路系统
CN109373603A (zh) 一种两仓温控分体式直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5980359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联动热水器
CN206269369U (zh) 一种恒温空气能一体机
CN203771723U (zh) 节能型太阳能供水装置
CN209101579U (zh) 一种两仓温控分体式直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3131931U (zh) 太阳能与低谷电结合蓄热供热系统
CN208579378U (zh) 一种向暖气片供热的循环加热系统
CN208442920U (zh) 一种壁挂式光波加热采暖系统
CN206256723U (zh) 太阳能公用供水站
CN2624125Y (zh) 高效恒温太阳能热水器
CN206755589U (zh) 一种低功率倍数热水器
CN211695457U (zh) 一种太阳能与空气能复合热水供应系统
CN110207407A (zh) 光热光伏热水机供水系统
CN204611943U (zh) 农村太阳能蓄热地面可变温的控制装置
CN21458135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辅助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系统
CN209085077U (zh) 一种智能型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