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7808U -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7808U
CN212317808U CN202020505899.3U CN202020505899U CN212317808U CN 212317808 U CN212317808 U CN 212317808U CN 202020505899 U CN202020505899 U CN 202020505899U CN 212317808 U CN212317808 U CN 212317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vane
blade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58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淑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058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7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7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78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包括第二窗框(21)和若干个第二窗叶(22);所述的第二窗框(21)为矩形框;各所述的第二窗叶(22)等间距排列成一排且均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二窗框(21)的框体内,第二窗叶(22)包括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以V字形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夹角固定不可调。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窗,上述窗体属于该多功能窗的一部分,其与多功能窗的其他部件配合工作,能使窗户可以在不透气不透风、透气不透风、透气透风三个档位之间切换;从而相对现有的窗户而言,增加了窗户透气不透风的功能,提升了窗户的功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背景技术
窗户虽然诞生了几百上千年,但是除了基本的功能外,几乎没有增加更多的功能,即,目前市面上的窗户,所具备的功能就是:采光功能,打开时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关闭时又具有挡风、挡雨、隔音等功能。这些功能从窗户诞生时就具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窗户虽然在材料、结构、隔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并未增加除上述基本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比如,目前的窗户在打开时,室外的风可以吹入室内,室内的气也可以流动到室外,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希望有这样的效果:窗户能阻挡室外的风吹入室内,同时又能保证室内、室外低速的气体相互流动,以保证房间的透气性,比如当室外的风较大时,窗户若能阻挡室外的风吹入室内,同时又能保证室内的气体可以流动至室外以及室外低速的气体可以流动至室内,这样不仅能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动性,还能避免室外的大风对室内造成影响。基于此,申请人希望对现有的窗户进行改进,使其具备新的功能,即增加透气、不透风的功能。
说明:本文所说的透气是指室内、室外低速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即在无风压的情况下,室内的气体可以正常的流动到室外,室外的气体也可正常的流动到室内;所说的透风是指室外的风能够顺畅的吹入室内,即室外的风能够在不降速的情况下吹入室内,不透风则是指室外的风无法顺畅的吹入室内,即使进入室内风速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几乎无风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其能配合窗户的其他结构实现对窗户的改进,使窗户增加透气、不透风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包括第二窗框和若干个第二窗叶;所述的第二窗框为矩形框;各所述的第二窗叶等间距排列成一排且均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二窗框的框体内,第二窗叶包括第三叶板和第四叶板,第三叶板和第四叶板以V字形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夹角固定不可调。
进一步的,定义所述第三叶板与所述第四叶板之间的夹角为β,该β的值为90°。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窗框的框体内,最两侧的第二窗叶的边缘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窗体的内侧密封固定。
进一步的,在各所述第二窗叶的间隙之间还设置有栅格板,该栅格板由多块间隔排布的薄板构成,各薄板均与所述第二窗框的左右侧板相平行,且各薄板通过固定杆固定于两相邻的第二窗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窗,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属于该多功能窗的一部分,其与多功能窗的其他部件配合工作,能使窗户可以在不透气不透风、透气不透风、透气透风三个档位之间切换;从而相对现有的窗户而言,增加了窗户透气不透风的功能,提升了窗户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多功能窗横断面的俯视图,此图中α的值为α1;
图2是实施例中多功能窗横断面的俯视图,此图中α的值为α2;
图3是实施例中多功能窗横断面的俯视图,此图中α的值为α3;
图4是驱动部件与第一窗叶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在图4的基础上省去部分部件后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窗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拆分示意图;
图8示出了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叶板可拆分式连接的结构;
图9是第二窗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叠加固定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窗体,11-第一窗框,12-第一窗叶,13-驱动部件,111-第一窗框的顶板,112-第一窗框的底板,113-第一窗框的左侧板,114-第一窗框的右侧板,115-第一孔洞, 121-第一叶板,122-第二叶板,123-密封条,131-第一驱动组件,132-第二驱动组件,141- 第一安装板,142-第二安装板,121a-第一连接头,121b-第二连接头,121c-让位槽,121d- 第一圆杆,121f-第一楔形凸棱,122a-第一缺槽,122b-第二缺槽,122c-嵌合部,122d-第二圆杆,122e-第三圆杆,122f-第二楔形凸棱,131a-第一电机,131b-第一主动轮,131c-第一从动轮,131d-第一同步带,132a-第二电机,132b-第二主动轮,132c-第二从动轮,132d- 第二同步带,121a1-通孔,121b1-盲孔;
2-第二窗体,21-第二窗框,22-第二窗叶,23-栅格板,211-第二窗框的顶板,212-第二窗框的底板,213-第二窗框的左侧板,214-第二窗框的右侧板,221-第三叶板,222-第四叶板,223-固定轴,231-薄板,232-固定杆;
α-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朝向第二窗体一侧的夹角;
β-第三叶板与第四叶板朝向第一窗体一侧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窗,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属于该多功能窗的一部分,为了便于理解该窗体在整个多功能窗中所起到的作用及效果,申请人在下述实施例中直接对整个多功能窗进行说明,未单独将上述窗体列出。
说明:由于该多功能窗包含了两个窗体,因此为了便于区分,本文在下述实施例中将上述窗体命名为第二窗体,附图标号为2,另一窗体则命名为第一窗体,附图标号为1。
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绿色建筑的多功能窗,其包括第一窗体1 和第二窗体2。
所述的第一窗体1包括第一窗框11、若干个第一窗叶12以及驱动部件13;所述的第一窗框11为矩形框,如图10所示;各所述的第一窗叶12等间距排列成一排且均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一窗框11的框体内,第一窗叶12包括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第一叶板121的一侧与第二叶板122的一侧以合页的形式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的夹角可调,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驱动部件13用于调节第一窗叶12的开合程度,即用于驱使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旋转以调节两者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第二窗体2包括第二窗框21和若干个第二窗叶22;所述的第二窗框21也为矩形框,如图10所示;各所述的第二窗叶22也等间距排列成一排且均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二窗框 21的框体内,第二窗叶22包括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 以V字形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夹角固定不可调,如图1-图3所示。
其中,第一窗框11和第二窗框21叠加固定在一起,且两者内框的形状一致且完全重叠 (如图10所示);第二窗叶22的数量比第一窗叶12多一个,各第一窗叶12错落布置在各第二窗叶22之间的间隙的侧旁(如图1-图3所示);且,各第一窗叶12的第一叶板121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与相邻的第一窗叶12的第二叶板122干涉。
且,在驱动部件13的调节下,第一叶板121与第二叶板122朝向第二窗体2一侧的夹角α至少分为三个档位,分别为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处于第一档位时,所述夹角α的值为α1,该α1不大于70°,此时,各第一叶板121与其中一个相邻的第二窗叶22的第四叶板222相抵,各第二叶板122则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二窗叶22的第三叶板221相抵,如图1所示;处于第二档位时,所述夹角α的值为α2,该α2介于70°到110°之间,此时,各第一叶板121与其中一个相邻的第二窗叶22的第四叶板222之间有间隙,各第二叶板122 则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二窗叶22的第三叶板221之间有间隙,如图2所示;处于第三档位时,所述夹角α的值为α3,该α3不小于260°,如图3所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四个叶板121、122、221、222均为长条形平板结构,且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如由透明塑料材质制),以保证窗户的透光性,厚度均不大于5mm,优选为2mm;夹角α的值为α2时,第一叶板121与第四叶板222之间的间隙宽度介于3mm-10mm之间,同样的,第二叶板122与第三叶板221之间的间隙宽度也介于3mm-10mm之间,该间隙若过小则会影响室内外气体的正常流通,若过大则可能会存在挡风效果较差的情况,因此将其限定为3mm-10mm之间,优选为5mm。
优选的:
如图7所示,位于第一叶板121的连接侧,在第一叶板1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21a,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头121b,第一连接头121a和第二连接头121b之间具有内凹的让位槽 121c;其中,第一连接头121a设置有贯穿于其中的通孔121a1,第二连接头121b朝向让位槽121c的一端设置有一盲孔121b1,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圆杆121d。
如图7所示,位于第二叶板122的连接侧,在第二叶板122的顶部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一连接头121a的第一缺槽122a,底部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二连接头121b的第二缺槽122b,第一缺槽122a和第二缺槽122b之间具有嵌入所述让位槽121c的嵌合部122c,位于该嵌合部122c 的顶部在第一缺槽122a处固定有第二圆杆122d,位于该嵌合部122c的底部在第二缺槽122b 处固定有第三圆杆122e。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二圆杆122d由所述的通孔121a1贯穿第一连接头121a并伸出至第一连接头121a之外,所述的第三圆杆122e由所述的盲孔121b1插入至第二连接头 121b内。且,第二圆杆122d与通孔121a1之间有间隙,第三圆杆122e与盲孔121b1之间也有间隙,以确保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能够自由转动。
所述的驱动部件13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31和第二驱动组件132,其中,第一驱动组件131 通过第一圆杆121d驱使第一叶板121旋转,第二驱动组件132通过第二圆杆122d驱使第二叶板122旋转。
进一步的: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131包括一个第一电机131a、一个第一主动轮131b、若干第一从动轮131c以及一条第一同步带131d;所述的第一电机131a固定于第一窗框11 的外侧,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31b安装于第一电机131a的输出轴上,各所述的第一从动轮131c 分别安装在各第一圆杆121d上,且各第一从动轮131c以及第一主动轮131b处于同水平面,所述的第一同步带131d缠绕在第一主动轮131b和各第一从动轮131c之外,用于将第一主动轮131b的动力输送给各第一从动轮131c,以带动各第一从动轮131c同步旋转。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驱动组件132包括一个第二电机132a、一个第二主动轮132b、若干第二从动轮132c以及一条第二同步带132d;所述的第二电机132a也固定于第一窗框11 的外侧,所述的第二主动轮132b安装于第二电机132a的输出轴上,各所述的第二从动轮132c 分别安装在各第二圆杆122d上,且各第二从动轮132c以及第二主动轮132b处于同水平面,所述的第二同步带132d缠绕在第二主动轮132b和各第二从动轮132c之外,用于将第二主动轮132b的动力输送给各第二从动轮132c,以带动各第二从动轮132c同步旋转。
由此可知,当第一电机131a工作时,会带动第一主动轮131b旋转,第一主动轮131b的旋转又会通过第一同步带131d带动各个第一从动轮131c同步旋转,由于各第一从动轮131c 是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圆杆121d上的,因此第一从动轮131c的旋转会带动各个第一圆杆121d 同步旋转,进而带动所有的第一叶板121同步旋转;同理,当第二电机132a工作时,所有的第二叶板122也会同步旋转;因此,只要控制好两个电机131a、132a每次的输出角度,便能控制好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之间的夹角α,使其在三个档位之间切换。
更进一步的:
如图10所示,第一窗框的左侧板113外侧的下部焊接有第一安装板141,上部焊接有第二安装板142,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的第一电机131a和第二电机132a。如图5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窗框11的顶板111和底板112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孔洞115,其中,底板112上的第一孔洞115用于供第一圆杆121d从中穿过,顶板111上的第一孔洞115用于供第二圆杆 122d从中穿过;且,所述的第一从动轮131c位于所述底板11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从动轮 132c位于所述顶板111的上方。其中,第一圆杆121d或第二圆杆122d与第一孔洞115之间均有间隙,以便于该两个圆杆能自由转动。
另外,如图9所示,在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相互连接的一端穿设有一根固定轴 223,该固定轴223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螺纹且该固定轴233与第三叶板221、第四叶板222同时焊接固定。如图10所示,在第二窗框21的顶板211和底板212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二孔洞215,该顶板和该底板的第二孔洞215分别用于供所述固定轴223的上下两端穿入其中,且固定轴223穿入上下两个第二孔洞215后会在两端拧入螺母锁死固定。
为了便于在第一窗框11内安装第一窗叶12,可以将第一窗框11设计成可拆分的结构,如图10所示,第一窗框的顶板111与左右两个侧板113、114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安装第一窗叶12时,先将第一窗框的顶板111拆下,待第一窗叶12的各个第一圆杆121d插入下排的第一孔洞115后,再安放第一窗框的顶板111同时使各个第二圆杆122d插入上排的第一孔洞115,之后再在第一窗框的顶板111的两侧拧入螺钉使其与左右两个侧板113、114固定即可。同理,为了便于在第二窗框21内安装第二窗叶22,也可使第二窗框的顶板211与左右两个侧板213、214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
与上述类似的,为了便于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的相互连接,可以使第一连接头 121a与第一叶板121为可拆分式连接,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头121a通过螺钉与第一叶板 121固定连接;当需要组装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时,可以先将第一连接头121a拆下,然后使第二叶板122的第三圆杆122e插入第一叶板121的盲孔121b1中,之后再将第一连接头121a套在第二叶板122的第一圆杆122d上,最后再拧紧螺钉将第一连接头121a与第一叶板121锁定即可。
优选的,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在所述第一叶板121朝向第二窗体2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楔形凸棱121f,当所述夹角α的值等于α1时,该第一楔形凸棱121f与相应的第四叶板222紧密贴合;在所述第二叶板122朝向第二窗体2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二楔形凸棱122f,当所述夹角α的值等于α1时,该第二楔形凸棱122f与相应的第三叶板221紧密贴合。
若未设计上述的第一楔形凸棱121f和第二楔形凸棱122f,那么第一叶板121与第四叶板222贴合时或者第二叶板122与第三叶板221贴合时,将是线与面的贴合,这样的贴合方式存在密封性较差,可能漏风的情况。因此特设计了上述的第一楔形凸棱121f和第二楔形 122f,目的就是使第一叶板121与第四叶板222的贴合或者第二叶板122与第三叶板221的贴合转变为面与面的贴合,以提升密封性。
优选的,定义所述第三叶板221与所述第四叶板222朝向第一窗体1一侧的夹角为β;其中,所述的β=90°,所述的α1=62°,所述的α2=90°,所述的α3=270°。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窗框21的框体内,最两侧的第二窗叶22的边缘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窗框21的内侧密封固定。
由于最两侧的第二窗叶22与第二窗框21的内侧可能存在缝隙,因此特将其焊死以封住缝隙,避免漏风。
优选的,如图1中虚线框的放大图所示,在各所述第二窗叶22的间隙之间还设置有栅格板23,该栅格板23由多块间隔排布的薄板231构成,各薄板231均与所述第二窗框21的左右侧板213、214相平行,且各薄板231的中间横向穿插有一固定杆232,通过该固定杆232各薄板231与两相邻的第二窗叶22保持固定。
对于普通的窗户而言,当窗户打开时,室外的风吹入室内时,是比较紊乱的,并没有固定的方向,这样的风吹在人体身上时并不太舒适;若能对风进行调整,使吹入室内的风不再紊乱,而是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吹入,那么便能提高人体感知的舒适程度;基于此想法,申请人专门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所述的栅格板23,其目就是为了对风进行调整,使吹入室内的风不再紊乱,而是沿着特定的方向平缓吹入。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提升各第一叶板121、第二叶板122与第一窗框1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第一叶板121、第二叶板12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一条密封123条,密封条123选用软质材料制成(如选用橡胶条)且密封条123紧贴在第一窗框11的内壁上,这样,即使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会转动,该密封条123也能封堵住缝隙,保证第一叶板121、第二叶板122顶部和底部的密封性,避免漏风的情况发生。同理,还可在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的顶部和底部也设置同样的密封条(图9未示出),以保证第三叶板 221、第四叶板222顶部和底部的密封性,避免漏风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安装时,第一窗体1朝向室内,第二窗体2朝向室外;由于设计了两扇窗体,分别为第一窗体1和第二窗体2,第一窗体1中布置有若干个第一窗叶12,第二窗体2中布置有若干个第二窗叶22;第二窗叶22中的两个叶板(即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固定成V字形且不能活动,并且各第二窗叶22相互间隔排布,两两之间留有间隙;第一窗叶12则对应布置在第二窗叶22之间的间隙的侧旁,且两个叶板(即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的角度是可以开合的;而第二窗叶2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窗叶22和第一窗叶12之间的间隙是气体在室内、室外之间流动的必经通道,因此,调整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的夹角,便能改变通道的开合情况,从而改变窗户透气、透风的情况;
即,如图1所示,当夹角α=α1(α1=62°)时,由于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 会分别贴在第四叶板222和第三叶板221上,因此,此时室内外气体流动的通道被阻断,室外的风无法吹入室内,室内的气体也无法流至室外,窗户处于不透气、不透风的状态;
如图2所示,当夹角α=α2(α2=90°)时,由于第一叶板121与第四叶板222有间隙,第二叶板122与第三叶板221有间隙,且第一叶板121与第二叶板122之间形成V形的斡槽,两个间隙分别在斡槽的两侧,因此,室外的风即使吹入第二窗叶22之间的间隙也会在第一叶板121和第二叶板122之间斡旋(如图2中虚线框的放大图所示),是很难转向越过第一叶板121、第四叶板222或第二叶板122、第三叶板221之间的间隙的,因此,此时窗户具有挡风的作用,可阻挡室外的风吹入室内,但又不会过多地阻碍室内、室外气体的相互流动,即,此时的窗户可以阻挡室外高度流动的气体进入室内或对室外的风降速使其平稳进入室内,但并不会过多的阻碍室内、室外气体的相互正常流动,即低速的气体可以透过窗户的缝隙在室内和室外之间流动,此时窗户处于透气、不透风的状态;
当夹角α=α3(α3等于270°)时,由于第一窗叶12、第二窗叶22的V字形排布方向一致,因此第一叶板121与第二叶板122之间的V形斡槽已经不存在,此时,室内、室外的气体可以相互流动,且室外的风吹入第二窗叶22之间的间隙后,也会沿着第一叶板121或第二叶板122流入室内(如图3中虚线框的放大图所示),即,室外高度流动的气体是可以快速吹入室内的,风速并不会过多的降低,此时窗户处于透气、透风的状态。
说明:以上所说的透气是指室内、室外低速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即在无风压的情况下,室内的气体可以正常的流动到室外,室外的气体也可正常的流动到室内;所说的透风是指室外的风能够顺畅的吹入室内,即室外的风能够在不降速的情况下吹入室内,不透风则是指室外的风无法顺畅的吹入室内,即使进入室内风速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几乎无风速。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使窗户增加了新的功能,即透气不透风的功能,这是目前所有窗户都不具备的功能;即,经过本实施例的改进后,窗户有关闭、半开和全开三个档位,分别对应不透气不透风、透气不透风以及透气透风三种状态,其中,第一种和第三种状态是目前窗户都具备的,而增加了第二种状态后,窗户可以将室外的风阻挡下来,使其无法以较高的速度吹入室内,同时由于在第二种状态时窗户是半开的,仍然具有缝隙,因此室内的气体仍然可以向室外流动,室外低速的气体也可向室内流动,因此,当遇到大风天气的时候,可以将窗户调整为半开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窗户的透气性,另一方面还能阻挡大风吹入室内,从而提高了大风天气时室内的舒适程度,即,既能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正常流通,又能避免室外的风对室内造成影响;可见,本实施例运用在绿色建筑上时,可提升绿色建筑的功能性。

Claims (4)

1.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窗框(21)和若干个第二窗叶(22);所述的第二窗框(21)为矩形框;各所述的第二窗叶(22)等间距排列成一排且均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二窗框(21)的框体内,第二窗叶(22)包括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第三叶板(221)和第四叶板(222)以V字形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夹角固定不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三叶板(221)与所述第四叶板(222)之间的夹角为β,该β的值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窗框(21)的框体内,最两侧的第二窗叶(22)的边缘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窗框(21)的内侧密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第二窗叶(22)的间隙之间还设置有栅格板(23),该栅格板(23)由多块间隔排布的薄板(231)构成,各薄板(231)均与所述第二窗框(21)的左右侧板相平行,且各薄板(231)通过固定杆(232)固定于两相邻的第二窗叶(22)之间。
CN202020505899.3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17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899.3U CN21231780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899.3U CN21231780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7808U true CN212317808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589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1780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7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1686B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212317808U (zh) 一种作为建筑窗户构件的窗体
CN106014156B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智能通风窗
CN21231780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窗户的活动式窗叶
CN111411878B (zh) 一种适用于绿色建筑的多功能窗
CN210113368U (zh) 一种快速密封式百叶窗
CN105134010A (zh) 一种标准化一体式中空遮阳玻璃窗
CN108005317B (zh) 一种活动的屋顶结构
CN113137170B (zh) 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
CN211666588U (zh) 带有降噪通风器的固定窗
CN210659837U (zh) 一种多功能防雨百叶窗
CN209129282U (zh) 屋面通风集成装置
CN212054403U (zh) 一种微通风窗
CN208089082U (zh) 一种旋臂式电动开启天窗
CN214091509U (zh) 气密、中空钢化可调光可开启式外窗
CN201351976Y (zh) 门窗、幕墙自然通风器
CN217975999U (zh) 一种防风雨平推式可调节风量的百叶窗
CN219316844U (zh) 一种采光顶遮阳百叶结构
CN216894025U (zh) 一种微通风系统窗
CN21979444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通风天窗
CN202509957U (zh) 窗玻一体门窗
CN220929119U (zh) 一种多功能门窗
CN216868722U (zh) 内嵌分布式新风系统的智能门窗
CN220285191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天窗结构
CN101324171A (zh) 一种节能通风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