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6963U -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6963U
CN212316963U CN202022075668.6U CN202022075668U CN212316963U CN 212316963 U CN212316963 U CN 212316963U CN 202022075668 U CN202022075668 U CN 202022075668U CN 212316963 U CN212316963 U CN 212316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impervious wall
wall
composite geomembrane
water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56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科
王永刚
袁木
王一飞
何文学
秦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56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6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6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6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包括橡胶止水带、复合土工膜和盖帽结构,橡胶止水带设置盖帽结构中,复合土工膜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盖帽结构的内部,复合土工膜在胶止水带的上方,盖帽结构被防渗墙的上端所支撑。其有益效果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后遗留的导向槽混凝土不仅结构强度搞,而且完整性好。充分利用混凝土导向槽结构,只对与导向槽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洗干净。本设计减小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大量拆除混凝土导向槽的人力物力,不仅避免了拆除导向槽混凝土时可能会对防渗墙结构造成损伤,保证了挡水结构的防渗性能,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工程投资。

Description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一般是利用钻孔机械,借助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形成的连续地下防渗墙体结构。混凝土防渗墙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防渗性能好、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作为防渗结构被广泛应用。为了节省工程投资,防渗墙施工平台以上挡水结构一般会采用复合复合土工膜防渗,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复合土工膜之间的衔接结构是保障挡水结构防渗性能的重要结构。为了支撑防渗墙上部孔壁以便施工混凝土防渗墙,一般先沿着防渗墙的轴线施工混凝土导向槽,之后才能铺设钻孔轨道,安装钻机,布置施工道路等。由于导向槽结构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构强度一般都比较高,在防渗墙施工结束后导向槽结构通常都保留得比较完好。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结束后,以往一般要求拆除导向槽结构,并凿除防渗墙顶端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并采用包裹式混凝土结构衔接复合土工膜与防渗墙顶端。这种结构设计虽然保证了混凝土防渗墙顶端与复合土工膜之间段的防渗质量,但由于结构强度高,完整性好,工程量大,拆除导向槽结构的工作难度较大,拆除工期较长,进而影响后续挡水结构的施工进度。另外,由于防渗墙混凝土在浇筑时与导向槽混凝土直接相连,拆除导向槽混凝土时可能会对防渗墙结构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背景技术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解决了挡水结构的防渗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包括橡胶止水带、复合土工膜和盖帽结构,所述橡胶止水带设置在所述盖帽结构中,所述复合土工膜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盖帽结构的内部;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在所述胶止水带的上方,所述盖帽结构被防渗墙的上端所支撑。
可选地,所述防渗墙在靠近所述盖帽结构一端的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槽;其中,两个导向槽与所述防渗墙组合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盖帽结构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防渗墙支撑在所述盖帽结构的中部;其中,所述防渗墙和所述盖帽结构相对于防渗墙的轴线对称。
可选地,所述橡胶止水带相对于防渗墙的轴线对称;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两端与所述两个导向槽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复合土工膜在伸入到所述盖帽结构内部的长度大于2.0m。
可选地,所述复合土工膜在靠近所述盖帽结构一端的地方设置为折叠形成的伸缩节。
可选地,所述盖帽结构每间隔在8~12m的位置处需要设置一个结构缝。
可选地,所述结构缝的缝隙的宽度为2cm。
可选地,所述结构缝的缝隙设置有沥青板填的填充物,所述结构缝的缝隙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后遗留的导向槽混凝土不仅结构强度搞,而且完整性好,拆除困难。无需凿除导向槽结构,充分利用混凝土导向槽结构,只对与盖帽混凝土接触的导向槽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洗干净,结构缝橡胶止水和土工膜(已剥离土工布)就位固定好以后即可浇筑盖帽混凝土。本设计简化了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之间的衔接结构的形式,减小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大量拆除混凝土导向槽的人力物力,不仅避免了拆除导向槽混凝土时可能会对防渗墙结构造成损伤,保证了挡水结构的防渗性能,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橡胶止水带;2-复合土工膜;3-盖帽结构;4-防渗墙;5-导向槽;6-结构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含有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如果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包括橡胶止水带1、复合土工膜2和盖帽结构3,所述橡胶止水带1设置在所述盖帽结构3中,所述复合土工膜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盖帽结构3的内部;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2在所述胶止水带1的上方,所述盖帽结构3被防渗墙4的上端所支撑。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后遗留的导向槽混凝土不仅结构强度搞,而且完整性好,拆除困难。无需凿除导向槽结构,充分利用混凝土导向槽结构,只对与盖帽混凝土接触的导向槽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洗干净,结构缝橡胶止水和土工膜(已剥离土工布)就位固定好以后即可浇筑盖帽混凝土。本设计简化了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之间的衔接结构的形式,减小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大量拆除混凝土导向槽的人力物力,不仅避免了拆除导向槽混凝土时可能会对防渗墙结构造成损伤,保证了挡水结构的防渗性能,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工程投资。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防渗墙4在靠近所述盖帽结构3一端的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槽5;其中,在对所述盖帽结构3浇筑混凝土时,所述两个导向槽5之间的间隙已经浇筑完毕。
进一步地,两个导向槽5与所述防渗墙4组合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盖帽结构3的宽度。
进一步地,该结构的施工无需拆除导向槽混凝土,只需凿毛清洗衔接结构范围内的导向槽混凝土表面。在凿除混凝土防渗墙顶端不满足设计要求部分之后,相关部位的导向槽混凝土凿毛并清洗干净,结构缝橡胶止水和土工膜(已剥离土工布)就位固定,盖帽混凝土模板架力固定好,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优选地,所述防渗墙4支撑在所述盖帽结构3的中部;其中,所述防渗墙4和所述盖帽结构3相对于防渗墙4的轴线对称。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两个导向槽5与所述防渗墙4组合形成的宽度能够支撑起所述帽混凝土结构3,确保了所述帽混凝土结构3不悬空,而且所述两个导向槽5的受力均匀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1,所述橡胶止水带1相对于防渗墙4的轴线对称;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的两端与所述两个导向槽5相贴合。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确保了再实际操作中不会在所述帽混凝土结构3的位置处出现漏水的情况,确保了防渗的效果。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1,所述复合土工膜2在伸入到所述盖帽结构3内部的长度大于2.0m。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土工膜2在靠近所述盖帽结构3一端的地方设置为折叠形成的伸缩节。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复合土工膜造成损伤,将所述复合土工膜2设置为折叠形成的伸缩节,从而保护了所述复合土工膜不被损坏。
请结合参阅图2,所述盖帽结构3每间隔在8~12m的位置处需要设置一个结构缝6。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为防止衔接结构开裂,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优选地,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的宽度为2cm。
优选地,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设置有沥青板填的填充物,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1。
优选的,所述橡胶止水带1设在在所述盖帽结构3的中间位置。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在具体操作中,确保了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不会出现渗水的现象,确定了防渗的效果。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还包括防渗墙凿除高度;
所述防渗墙凿除高度需至少不小于所述混凝土防渗墙4的厚度;所述盖帽结构3的高度与宽度需根据挡水水头高度进行调整,但所述盖帽结构3的土边线距离所述防渗墙4的墙面的距离应大于所述防渗墙4的厚度。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保证了挡水结构的防渗性能,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包括橡胶止水带(1)、复合土工膜(2)和盖帽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1)设置在所述盖帽结构(3)中,所述复合土工膜(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盖帽结构(3)的内部;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2)在所述胶止水带(1)的上方,所述盖帽结构(3)被防渗墙(4)的上端所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墙(4)在靠近所述盖帽结构(3)一端的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槽(5);其中,两个导向槽(5)与所述防渗墙(4)组合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盖帽结构(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墙(4)支撑在所述盖帽结构(3)的中部;其中,所述防渗墙(4)和所述盖帽结构(3)相对于防渗墙(4)的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1)相对于防渗墙(4)的轴线对称计;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的两端与所述两个导向槽(5)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工膜(2)在伸入到所述盖帽结构(3)内部的长度大于2.0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工膜(2)在靠近所述盖帽结构(3)一端的地方设置为折叠形成的伸缩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结构(3)每间隔在8~12m的位置处需要设置一个结构缝(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的宽度为2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设置有沥青板填的填充物,所述结构缝(6)的缝隙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1)。
CN202022075668.6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Active CN212316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5668.6U CN212316963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5668.6U CN212316963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6963U true CN21231696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5668.6U Active CN212316963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6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8295B (zh) 盖挖逆作中围护墙与中板的嵌入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100115019A (ko) 지하연속벽 시공용 패널 조인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연속벽 시공방법
CN102839691B (zh) 无砂水泥管深井降水井口快速封堵方法及其装置
CN107524174A (zh)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CN212316963U (zh)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CN213296693U (zh) 一种堵疏结合的后浇带防水结构
KR101469603B1 (ko) 다목적 결속관을 구비한 루프용 강관의 구조 및 이를 적용하여 지하구조물을 시공하는 방법
CN113638448A (zh) 工井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地下管道工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12963U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排水结构
CN21056198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护坡保护装置
CN107299640A (zh) 一种变截面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49888A (zh) 一种装配式排水预制检查井及其构建方法
CN111926840A (zh) 一种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的衔接结构
CN213014373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CN103726514B (zh) 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及防渗漏施工方法
CN211498867U (zh) 一种用于大范围地下工程开挖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
CN113028139B (zh) 雨污水管复合式接口及施工方法
CN109339031A (zh) 一种地下混凝土连续墙接头防渗装置
CN210712891U (zh) 地下工程深井降水井口封堵构造
CN211816267U (zh) 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
CN210439278U (zh) 一种防渗墙顶部橡胶止水结构
KR20020035216A (ko) 도로 저면에 지하수의 유입이 많은 연약지반의 배수로시공 공법 및 그 배수관
CN112411590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160083U (zh)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CN106436749B (zh) 一种水下拼接u型槽施工地铁车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