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0729U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10729U CN212310729U CN202021802785.1U CN202021802785U CN212310729U CN 212310729 U CN212310729 U CN 212310729U CN 202021802785 U CN202021802785 U CN 202021802785U CN 212310729 U CN212310729 U CN 2123107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nular
- tubular
- angle
- die
- bl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包括芯模,套设在芯模上的管筒形坯料,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芯模和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重合;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的内表面凸向各自的中轴线,由弧形曲母线扫掠形成第一环状曲面和第二环状曲面;第二环筒形模具和第一环筒形模具从外向内依次套设在管筒形坯料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环筒形模具旋轧装置采用模具内表面与管筒形工件外表面进行旋轧加工,工作面为环筒形模具的内圆弧环面,与管筒形坯料接触变形区有更大的包角,材料有更小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速率,同时有较大的金属轴向延伸率,是一种经济、快速成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压和轧制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技术背景
管筒形工件的旋压或者轧制技术一般是通过旋转模具使金属受力位置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同时在某个方向给予一定的压力使金属材料沿着这一方向变形和流动而形成设定的形状。现有旋压机和轧机多为变形模具的外表面与工件外表面接触,其旋轮或轧辊与管筒形工件的坯料接触变形区接触包角小,易产生纵向裂纹及表面产生明显波纹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同时有较大的金属轴向延伸率,是一种经济、快速成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包括:芯模,套设在芯模上的管筒形坯料,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所述芯模和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的内表面凸向各自的中轴线,由弧形曲母线扫掠形成第一环状曲面和第二环状曲面;所述第二环筒形模具和第一环筒形模具从外向内依次套设在所述管筒形坯料外表面;
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对所述管筒形坯料的外表面挤压形成的减薄量分别为Δt1和Δt2。
优选的,将管筒形坯料与芯模的共同中心轴线设为X1,将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的轴线分别为X21和X22。
优选的,管筒形坯料第一环筒形模具加工端外径为D1,管筒形坯料第二环筒形模具加工端外径为D2,管筒形坯料成品端外径为D3,其外径关系为D1≥D2≥D3。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均为环形旋轮。
由于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的结构会分别对所述管筒形坯料径向挤压形成有接触最低点和接触最高点;两所述接触最低点均与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共面,且两所述接触最低点分别处于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两侧;且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和第二环筒形模具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环状曲面的接触最低点向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做垂线,再将所述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上的点相连;所述接触最低点和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上的垂点形成有加工角α1。
所述第二环状曲面的接触最低点向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做垂线,再将所述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上的点相连;所述接触最低点和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上的垂点形成有加工角α2。
所述加工角α1的角度为10°-40°;调整角β1的角度为±20°;送进角γ1的角度为±5°。
所述加工角α2的角度为10°-40°;调整角β2的角度为±20°;送进角γ2的角度为±5°。
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1,在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1。
所述第二环筒形模具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2,在所述管筒形坯料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2。
所述第一环状曲面的最小内径d1需满足:d1·cosβ1与d1·cosγ 1二者中小者大于所述管筒形坯料需加工端外径。
所述第二环状曲面的最小内径d2需满足:d2·cosβ2与d2·cosγ 2二者中小者大于所述管筒形坯料需加工端外径。
优选的,所述调整角β1、β2与送进角γ1、γ2可同向运动也可相反转动;加工角α1、α2与调整角β1、β2二者调整方向相同,并朝向使最低接触点沿X1轴向距离缩短的方向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γ1、γ2相对于管筒形坯料与芯模的共同中心轴线X1转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或者单独改变减薄量Δt、调整角β和送进角γ来实现旋轧工艺参数的调整。
2.通过改变调整角β和送进角γ可以使环筒形模具相对于管坯处于斜置状态,环筒形模具与管筒形坯料旋轧变形区包角范围可调,并产生一个有助于金属材料流动的轴向分速度和推力,从而提高金属流动能力,减小了变形阻力和危险截面上的应力;可避免一般的外旋轮旋压法常易引起的金属堆积、扩径、管子弯曲、纵向裂纹及表面上有明显波纹等缺陷。
3.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管筒形坯料与芯模一起相对于环筒形模具沿管筒形坯料中心线方向轴向进给,环筒形坯料的变形区域为环形旋轮的内包容面,使材料难于产生周向附加变形;同时相对于外接触式的旋轧方式,其接触变形面积增大,旋轧力增大,旋透性增强。
4.采用两个环形轧辊可实现连续2道次旋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两个接触最低点共面分别位于轧制中心线两侧,有利于抵消单个模具对管筒形工件的径向力及其附件的横向力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加工角α1、α2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调整角β1、β2在xy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送进角γ1、γ2在yz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布置示意图。
其中,1-芯模,2-管筒形坯料,31-第一环筒形模具,32-第二环筒形模具,311-第一环状曲面,321-第二环状曲面,d1-第一环状曲面内径,d2-第二环状曲面内径,α1、α2-加工角,β1,β2-调整角,γ1、γ2-送进角,X1-芯模与管筒形坯料轴线,X21-第一环筒形模具轴线和X22-第二环筒形模具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本装置具体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1、将要进行加工的管筒形坯料2套设在芯模1上,使芯模 1和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重合;
步骤2、将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开始同向旋转,芯模1沿中心轴线方向给进;管筒形坯料2进入第一环筒形模具 31;第一环筒形模具31的第一环状曲面311与管筒形坯料2外表面接触,且沿管筒形坯料2径向压入,压入深度形成减薄量Δt1;对管筒形坯料2进行初步旋轧,将未加工端加工成半成品端;
第一环状曲面311与管筒形坯料2的接触面形成接触最低点与接触最高点,接触最低点向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做垂线,以垂足O1 为原点,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为x轴建立三维旋轧坐标系I;z轴与接触最高点形成加工角α1;
将第一环筒形模具31做空间转动,第一环筒形模具31的中心轴线在三维旋轧坐标系I的x轴上的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1,在z轴上的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1。
步骤3、将管筒形坯料2的半成品端进入第二环筒形模具32,第二环筒形模具32的第二环状曲面321与管筒形坯料2外表面接触,且沿管筒形坯料2径向压入,压入深度形成减薄量Δt2;对管筒形坯料2进行再次旋轧,将半成品端加工成成品端;
第二环状曲面321与管筒形坯料2的接触面形成接触最低点与接触最高点,接触最低点向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做垂线,以垂足O2 为原点,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为x轴建立三维旋轧坐标系Ⅱ;z轴与接触最高点形成加工角α2;
将第二环筒形模具32做空间转动,第二环筒形模具32的中心轴线在x轴上的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2,在z轴上的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2。
步骤4、将管筒形坯料2依次通过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完成旋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选用芯模1外形尺寸为外径管筒形坯料2外形尺寸为外径壁厚3.5mm,内径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321最小直径加工角α 1=α2=30°。加工工艺参数为:管筒形坯料2送进速度v=2mm/s,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转速n=100rpm,同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为初始进给状态,调整角β1=β2=0,送进角γ1=γ2=0;管筒形坯料2内表面套于芯模1外表面,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321包容管筒形坯料2外表面并与之形成内接触。
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321分别沿管筒形坯料2的径向压入管筒形坯料2的未加工端坯料的外表面和半成品端的外表面,压入深度形成减薄量Δt1和Δt2,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 321与管筒形坯料2距离轴线X1最近的接触点分别设为21与22,最远的接触点分别设为211和221;所述的接触点21与22与轴线 X1共面且分别位于X1轴线的两侧;以接触点21和22向轴线X1做垂线,垂足分别为O1和O2,分别以O1和O2为原点,以轴线X1 为x轴,建立三维旋轧坐标系I和三维旋轧坐标系Ⅱ,点21与211、点22与221分别以点O1、O2为顶点形成的角度为加工角α1和α2;
在旋轧工作状态,相对初始状态产生以下2个相对变化:1)管筒形坯料2和芯模1不动,接触点21与22同时或者单独沿着管筒形工件坯料2的径向对减薄量Δt1和Δt2进行调整;2)以接触点21和 22为支撑点,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同时或者单独做空间转动,其轴线X21、X22与三维旋轧坐标系I和三维旋轧坐标系Ⅱ内的x轴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1、β2,在三维旋轧坐标系I 和三维旋轧坐标系Ⅱ内的z轴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1、γ2。上述相对变化过程1)和2)没有先后顺序。
管筒形坯料2经过管筒形模具的旋轧,形成减薄后的成品端的成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环筒形模具为环形旋轮;如图4所示,图中,调整角β1=β2=10°,送进角γ1=γ2=0.5°;其中,调整角β1、β2与送进角γ1、γ2同向转动;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321压入管筒形坯料2外表面,压入深度为初始减薄量Δt1=0.9mm,Δt1=0.6mm,两者形成内接触状态。芯模1与管筒形坯料2主动绕其轴线X1旋转,并沿X1进行轴向进给,如图6所示箭头方向。管筒形工件坯料2与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321接触后带动第一环形旋轮31和第一环形旋轮32分别绕轴线X21、X22 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环筒形模具为环形旋轮;如图7所示;图中,调整角β1=10°、β2=-10°,送进角γ1=0.5°、γ2=-0.5°;其中,调整角β1、β2与送进角γ1、γ2分别相反转动;环状曲面压入管筒形工件坯料2外表面,压入深度为初始减薄量Δt1=0.9mm,Δt1=0.6mm,两者形成内接触状态。芯模1与管筒形坯料2沿轴线 X1进行轴向进给,如图7所示箭头方向,所述环筒形模具31、32主动绕其轴线X21、X22旋转。管筒形工件坯料2与环形旋轮内圆弧面 311、321接触后带动管坯2与芯模1绕其轴线X1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筒形模具旋轧装置采用模具内表面与管筒形工件外表面进行旋轧加工,工作面为环筒形模具的内圆弧环面,与管筒形坯料接触变形区有更大的包角,材料有更小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速率,同时有较大的金属轴向延伸率,是一种经济、快速成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1),套设在芯模上的管筒形坯料(2),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所述芯模(1)和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的内表面凸向各自的中轴线,由弧形曲母线扫掠形成第一环状曲面(311)和第二环状曲面(321);所述第二环筒形模具(32)和第一环筒形模具(31)从外向内依次套设在所述管筒形坯料(2)外表面;
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对所述管筒形坯料(2)的外表面挤压形成的减薄量分别为Δt1和Δ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的结构会分别对所述管筒形坯料(2)径向挤压形成有接触最低点和接触最高点;两所述接触最低点均与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共面,且两所述接触最低点分别处于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两侧;且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31)和第二环筒形模具(32)旋转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曲面(311)的接触最低点向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做垂线,再将所述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上的点相连;所述接触最低点和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上的垂点形成有加工角α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曲面(321)的接触最低点向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做垂线,再将所述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上的点相连;所述接触最低点和接触最高点与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上的垂点形成有加工角α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角α1的角度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角α2的角度为1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筒形模具(31)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1,在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筒形模具(32)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调整角β2,在所述管筒形坯料(2)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投影夹角形成送进角γ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曲面(311)的最小内径d1需满足:d1·cosβ1与d1·cosγ1二者中小者大于所述管筒形坯料(2)需加工端外径;调整角β1的角度为±20°;送进角γ1的角度为±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曲面(321)的最小内径d2需满足:d2·cosβ2与d2·cosγ2二者中小者大于所述管筒形坯料(2)需加工端外径;调整角β2的角度为±20°;送进角γ2的角度为±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02785.1U CN212310729U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02785.1U CN212310729U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10729U true CN212310729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35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02785.1U Active CN212310729U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1072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2743A (zh) * | 2020-08-26 | 2020-10-30 | 太原科技大学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方法 |
CN114433702A (zh) * | 2021-12-27 | 2022-05-06 | 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能力较好的镀银旋压钛筒 |
-
2020
- 2020-08-26 CN CN202021802785.1U patent/CN2123107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2743A (zh) * | 2020-08-26 | 2020-10-30 | 太原科技大学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方法 |
CN114433702A (zh) * | 2021-12-27 | 2022-05-06 | 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能力较好的镀银旋压钛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33125B (zh) | 一种钛合金等厚薄壁异形环件轧胀复合成形方法 | |
US899754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retch-flow forming | |
JP2022513235A (ja) | 縮径率の大きい多可変中空軸のコアレス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 | |
CN212310729U (zh)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 |
CN104028606B (zh) | 一种旋压部支撑式波纹管旋压设备及成型方法 | |
CN110479842B (zh) | 大型薄壁y形环件轧制-旋压复合成形方法 | |
CN104028607B (zh) | 一种提高旋压减厚管材成品质量的加工方法 | |
CN106734301B (zh) | 一种大口径薄壁无缝管旋转挤压成形方法 | |
CN111842741B (zh) | 一种管筒形工件内接触式旋轧方法 | |
US4090386A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zircaloy tubes | |
JP2020500718A (ja) | 管雄ネジローリング加工方法、ローリングヘッド、設備、モジュールと管雄ネジ生産線及びその製品 | |
CN108655244A (zh) | 一种整体式车轮的柔性旋压制造方法 | |
CN113941676B (zh) | 内轮廓激变环件多辊约束柔性分步轧制近净成形方法 | |
KR20030028848A (ko) | 금속관의 냉간축경 롤 성형방법 및 이것에 의하여 성형된금속관 | |
CN218532318U (zh) | 一种内变径无缝管用轧制芯棒机构 | |
CN113032857A (zh) | 一种确定大锥度复杂异形环盘件轧旋坯料结构尺寸的方法 | |
CN214516742U (zh) | 一种管筒形工件内接触式旋轧装置 | |
CN111842743A (zh) | 一种管筒形工件双环辊内接触式旋轧方法 | |
JPH0139849B2 (zh) | ||
CN113134539B (zh) | 一种旋轮、旋压组件及旋压工艺 | |
CN115846458A (zh) | 小口径铂及铂铑合金波纹管旋压成形方法 | |
US4569386A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ylindrical billet | |
CN110900120B (zh) | 一种宽幅高筋薄壁金属壁板的整体成形方法 | |
KR102315642B1 (ko) | 필거 밀의 냉간 압연을 이용하여 다각 형상 튜브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CN217095005U (zh) | 周期轧辊及轧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