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8940U -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8940U
CN212308940U CN202020312750.3U CN202020312750U CN212308940U CN 212308940 U CN212308940 U CN 212308940U CN 202020312750 U CN202020312750 U CN 202020312750U CN 212308940 U CN212308940 U CN 212308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rotating
sides
chain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27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uangme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127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8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8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8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针对现有排泥方式不仅耗时长,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进行,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增加了人工,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的顶部为开口,处理桶内滑动安装有收集框,收集框的顶部为开口,收集框上开设有多个滤孔,处理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泥泵,所述处理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辅助轮,处理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排泥方式不仅耗时短,而且排泥效率高,不会连同污水一同排出,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淡水资源人均水平在世界上属于末端,而大工业声场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又日益严重。因此污水处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包括物理沉淀法、化学沉淀法、生物降解法等等,但是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底部在一段时间后都会堆积大量的污泥,而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的正常有效进行,使用者经常需要对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需要待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的水排干,然后进行处理;
然而现有的排泥方式不仅耗时长,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进行,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增加了人工,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排泥方式不仅耗时长,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进行,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增加了人工,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的顶部为开口,处理桶内滑动安装有收集框,收集框的顶部为开口,收集框上开设有多个滤孔,处理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泥泵,所述处理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辅助轮,处理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两个转动轮上均绕设有连接绳,连接绳绕设在对应的辅助轮上,两个连接绳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集框内。
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收集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收集框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稳定收集框移动时的位置。
优选的,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转动轮上,两个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带动对应的连接块转动,连接块带动对应的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带动对应的连接绳绕设。
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两个安装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蜗杆与对应的蜗轮啮合,第一链轮带动对应的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对应的蜗杆转动,蜗杆带动对应的蜗轮转动。
优选的,两个转动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处理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一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链条活动安装在通孔内,通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链条啮合,电机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带动链条运动,链条带动两个第一链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辅助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转动槽内,辅助轮转动时带动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可以稳定辅助轮转动时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处理桶内的污水沉淀后,污水中的污泥沉淀在收集框内,打开电机的开关,电机带动第二链轮转动,链条带动两个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带动对应的转动杆转动,蜗杆带动对应的蜗轮转动,蜗轮带动对应的连接块转动;
(2)本方案通过连接块带动对应的转动轮转动,连接绳在辅助轮上移动,辅助轮在固定槽内转动,收集框将污泥提起,污水从滤孔排出,收集框移动到处理桶的顶部后,吸泥泵对收集框内的污泥进行吸附,可将污泥快速排出处理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排泥方式不仅耗时短,而且排泥效率高,不会连同污水一同排出,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桶;2、收集框;3、吸泥泵;4、固定槽;5、辅助轮;6、固定座;7、转动轮;8、连接绳;9、蜗轮;10、转动杆;11、安装座;12、蜗杆;13、第一链轮;14、链条;15、电机;16、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参照图1-3,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桶1,处理桶1的顶部为开口,处理桶1内滑动安装有收集框2,收集框2的顶部为开口,收集框2上开设有多个滤孔,处理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泥泵3,处理桶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4,两个固定槽4内均转动安装有辅助轮5,处理桶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6,两个固定座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7,两个转动轮7上均绕设有连接绳8,连接绳8绕设在对应的辅助轮5上,两个连接绳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集框2内。
本实施例中,处理桶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收集框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收集框2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稳定收集框2移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转动轮7上,两个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9,蜗轮9带动对应的连接块转动,连接块带动对应的转动轮7转动,转动轮7带动对应的连接绳8绕设。
本实施例中,处理桶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两个安装座11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0,两个转动杆1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2,蜗杆12与对应的蜗轮9啮合,第一链轮13带动对应的转动杆10转动,转动杆10带动对应的蜗杆12转动,蜗杆12带动对应的蜗轮9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转动杆1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13,处理桶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一链轮13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14,链条14活动安装在通孔内,通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6,第二链轮16与链条14啮合,电机15带动第二链轮16转动,第二链轮16带动链条14运动,链条14带动两个第一链轮13转动。
本实施例中,固定槽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辅助轮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转动槽内,辅助轮5转动时带动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可以稳定辅助轮5转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对各部件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后才可进行使用,通过处理桶1内的污水沉淀后,污水中的污泥沉淀在收集框2内,打开电机15的开关,电机15带动第二链轮16转动,第二链轮16带动链条14运动,链条14带动两个第一链轮13转动,第一链轮13带动对应的转动杆10转动,转动杆10带动对应的蜗杆12转动,蜗杆12带动对应的蜗轮9转动,蜗轮9带动对应的连接块转动,通过连接块带动对应的转动轮7转动,转动轮7带动对应的连接绳8绕设,连接绳8在辅助轮5上移动,辅助轮5在固定槽4内转动,两个连接绳8将收集框2提起,收集框2将污泥提起,污水从滤孔排出,收集框2移动到处理桶1的顶部后,吸泥泵3对收集框2内的污泥进行吸附,可将污泥快速排出处理桶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排泥方式不仅耗时短,而且排泥效率高,不会连同污水一同排出,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Claims (6)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的顶部为开口,处理桶(1)内滑动安装有收集框(2),收集框(2)的顶部为开口,收集框(2)上开设有多个滤孔,处理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泥泵(3),所述处理桶(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4),两个固定槽(4)内均转动安装有辅助轮(5),处理桶(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6),两个固定座(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轮(7),两个转动轮(7)上均绕设有连接绳(8),连接绳(8)绕设在对应的辅助轮(5)上,两个连接绳(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集框(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收集框(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两个转动轮(7)上,两个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两个安装座(11)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0),两个转动杆(1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2),蜗杆(12)与对应的蜗轮(9)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转动杆(1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13),处理桶(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一链轮(13)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14),链条(14)活动安装在通孔内,通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6),第二链轮(16)与链条(1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辅助轮(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转动槽内。
CN202020312750.3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Active CN212308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2750.3U CN212308940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2750.3U CN212308940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8940U true CN212308940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2750.3U Active CN212308940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8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1841B (zh) 一种工业冷却水排泥排沙节水装置
CN115650529B (zh) 一种造纸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779108A (zh) 一种下水道市政排放污水过滤清渣装置
CN21230894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211384156U (zh) 一种便于清理滤网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85764U (zh) 一种自动水下筛分装置
CN113426172A (zh) 一种节能环保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13018974B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CN21191288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112999724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21268029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设备
CN212864171U (zh) 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CN211987319U (zh) 一种便于更换过滤网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445452U (zh) 一种自动清洁池底淤泥的污水处理池
CN118045408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过滤机构
CN220887094U (zh) 一种微污染地表水脱氮处理设备
CN21697370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池打捞装置
CN220939425U (zh) 自带清理结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396538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处理装置
CN220257285U (zh) 一种污泥分离格栅池
CN220125643U (zh) 一种工业用过滤装置
CN212896277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1535240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自洁装置
CN220887163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反应池
CN218485296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Room 2, Floor 8, Building 15, No. 189, Tengfei Avenue,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CHUANGME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46000 room 2-105, building 31, Longshan Road, Daguan District,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Yal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