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6970U -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6970U
CN212306970U CN202021448707.6U CN202021448707U CN212306970U CN 212306970 U CN212306970 U CN 212306970U CN 202021448707 U CN202021448707 U CN 202021448707U CN 212306970 U CN212306970 U CN 212306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met
helmet body
virus
intelligent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87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豪
杨心怡
李姜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ghua Hi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nghua Hi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nghua Hi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nghua Hi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87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6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6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6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涉及卫生健康技术领域,解决了防病毒医用口罩透气性差、密闭性不好、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该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包括全盔型头盔本体、透明面罩、空气过滤组件、颈部密闭组件、智能电子组件和预留外部接口;透明面罩可启闭的设置在头盔本体前侧;空气过滤组件设置在头盔本体后侧;颈部密闭组件设置在头盔本体下部;智能电子组件设置在头盔本体上;预留外部接口设置在头盔本体的前侧和/或后侧;头盔本体佩戴后,其内腔顶部和/或侧部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道,以便于头盔内的空气前后流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的空气飞沫传播,达到医用口罩的同样防护效果,而且佩戴者不会呼吸困难,佩戴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健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给全球的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医用口罩作为最直接的空气飞沫阻断工具,在疫情抗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医用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由于口罩直接戴于面部,大多由三层或四层组成,透气性不好,尤其是N95型医用口罩,口罩的密合结构和多层结构设计导致呼吸阻力增加,使用者戴上去之后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会因缺氧而感到头晕。其次,密闭性不够理想,尤其在鼻夹处和口罩下部容易出现泄漏风险,若口罩不适合使用者脸形、佩戴不当或运动都有可能产生病毒泄漏。其三,佩戴舒适性很差,长时间佩戴脸上会出现明显勒痕,面部皮肤会因长时间血液流通不畅而受伤;其四,口罩只能实现头部口鼻处的局部有限防护,要实现有效的病毒隔离,还必须佩戴护目镜、防护帽等防护用品,佩戴时非常不便,并且对脖、颈、发、耳等部位的防护不足,很容易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出现环境暴露;而护目镜对于长期戴眼镜者而言更是不便,口罩的上行排气很容易在护目镜上形成水雾,给戴镜者造成困扰。
头盔作为一种安全防护工具早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典型的空气隔离型头盔如宇航员、飞行员、潜水员所用头盔等。但这些头盔由于应用场景的要求,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佩戴不便、重量沉等缺点,只能用于专业领域,无法满足日常病毒防护需要。
目前人们对于头盔的研究多集中于VR智能化场景开发和专业应用领域,对于防病毒智能头盔的研究还属于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病毒医用口罩透气性差、密闭性不好、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包括全盔型头盔本体、透明面罩、空气过滤组件、颈部密闭组件、智能电子组件和预留外部接口;其中:
所述透明面罩可启闭的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前侧;
所述空气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后侧;
所述颈部密闭组件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下部;
所述智能电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上;
所述预留外部接口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前侧和/或后侧;
所述头盔本体佩戴后,其内腔顶部和/或侧部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道,以便于头盔内的空气前后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盔本体后侧开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内外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阵列设置有通过孔,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固定在所述内外支撑板之间,且所述空气过滤组件为双层结构,包括ES热轧无纺布层和熔喷无纺布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面罩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且所述透明面罩内层镀覆防雾涂层、外层镀覆抗UV涂层和硬化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面罩为上开式结构,所述透明面罩与所述头盔本体之间设置有面罩密封部件,所述透明面罩下部设置有防误开锁扣和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所述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与所述智能电子组件电性连接,以传递面罩开启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电子组件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存储单元、通信单元、扬声器单元、视频显示单元、可充式电源和充电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环境温度感应器、人体温度感应器、空气颗粒物检测器、震动传感器、电子计数器、 GPS定位器;所述数字处理单元包括集成电路板和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为蓝牙模块、NFC模块、红外模块、WIFI模块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前侧的麦克风;所述视频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面罩里侧的透明LED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密闭组件为筒形结构,采用柔软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颈部密闭组件外部设置有魔术贴,通过调节所述魔术贴的粘贴长度以调整所述颈部密闭组件的直径,以使其束紧于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盔本体采用轻量化抗冲击材料制成,所述头盔本体内侧装有防冲击衬垫,且所述防冲击衬垫与头部接触位置采用具有吸汗和油脂功能的稀网眼衬布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留外部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面罩两端之间夹角不小于105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通过采用全盔型头盔本体结构,并在头盔本体下部设置颈部密闭组件形成特殊的密闭设计,并通过两层的空气过滤组件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的空气飞沫传播,达到医用口罩的同样防护效果并可满足GB19083-2010标准要求,而且还能降低呼吸阻力,佩戴者不会呼吸困难,佩戴舒适;通过采用设置在脑后部的高效空气过滤组件,换气面积与口罩相比大幅增加,在同等过滤标准下,吸气阻力更小,呼吸更通畅;采用全盔型结构可以实现头部的全隔离防护,不用再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具,防护隔离效果更好;采用轻量化和大视角设计使佩戴更舒适、更安全,不会造成面部勒痕,更适宜长时间防护使用;通过智能电子组件,可以实现对头盔佩戴过程中的环境和健康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并可与平板、手机和电脑等外部终端建立数字化联系,实现多平台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同时通过面罩上的透明LED,可以实现影像视频的投射,并为VR和AR等互动场景提供硬件环境;外部接口使头盔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通过更换和布置不同功能的组件可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并可与防护服、氧气管等外部设备实现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中面罩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中面罩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中防误开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中透明面罩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中空气过滤组件的截面图。
图中1、头盔本体;2、透明面罩;21、防雾涂层;22、抗UV涂层;23、硬化涂层;24、面罩控制部件;241、主转动齿轮;242、弹簧控制齿轮;243、弹簧;25、面罩密封部件;251、第一磁条;252、第二磁条;253、第一弹性密封圈;254、第二弹性密封圈;255、气室;3、空气过滤组件;31、ES热轧无纺布层;32、熔喷无纺布层;4、颈部密闭组件;5、智能电子组件;51、压力传感器;52、环境温度感应器;53、人体温度感应器;54、空气颗粒物检测器;55、震动传感器;56、电子计数器;57、GPS定位器;58、麦克风;6、预留外部接口;61、前置预留外部接口;62、后置预留外部接口;7、内支撑板;8、外支撑板;9、防误开锁扣;91、锁销;92、锁销弹簧;93、面罩复位弹簧;94、按钮;10、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包括全盔型头盔本体1、透明面罩2、空气过滤组件3、颈部密闭组件4、智能电子组件 5和预留外部接口6;其中:
如图1和图2所示,透明面罩2可启闭的设置在头盔本体1前侧,便于佩戴者观察目视;
如图3所示,空气过滤组件3设置在头盔本体1后侧,由于空气过滤组件 3并非直接贴附于口部,故可减少层数,无需口罩使用的3层或4层结构,可采用双层过滤结构。
颈部密闭组件4设置在头盔本体1下部,通过颈部密闭组件4不仅能使佩戴者颈部受到保护,而且还能够形成封闭的头部保护空间,以完整的对头部进行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智能电子组件5设置在头盔本体1上;智能电子组件 5能够在佩戴时实时监测环境和佩戴者健康信息;
预留外部接口6设置在头盔本体1的前侧和/或后侧;通过该预留外部接口 6方便对头盔功能进行拓展,通过更换和布置不同功能的组件可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并可与防护服、氧气管等外部设备实现快速连接。
头盔本体1佩戴后,其内腔顶部和/或侧部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道,以便于头盔内的空气前后流通。由于空气过滤组件3位于脑后部,故为了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避免产生呼吸不畅的问题,在头盔本体1形状和规格上以及内部衬垫部分要考虑头盔本体1不能整体全部与头部紧密贴合,要留有一定空间形成气体流通通道,该通道位置再此不做具体限定,可设置在顶部,如头盔本体1 顶部具有缩颈部或凸起部,佩戴头盔后,头盔本体1顶部的缩颈部或凸起部规格小于人体头部规格,从而在顶部形成气体流通通道,当然也可以在头盔本体 1的侧部设置。
如图8所示,头盔本体1后侧开设有透气口,透气口上设置有内外支撑板, 也就是里外设置的内支撑板7和外支撑板8,支撑板上阵列设置有通过孔,空气过滤组件3为高效空气过滤组件固定在内外支撑板之间,且空气过滤组件3 为双层结构,包括ES热轧无纺布层31和熔喷无纺布层32。内外支撑板具有一定强度,以对内部的空气过滤组件3进行保护。空气过滤组件3主要作用是对进入头盔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病毒及颗粒物,其过滤要求为: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的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高效空气过滤组件3的滤芯材料,最优化的,为ES热轧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双层结构,ES热轧无纺布用于阻断飞沫和大颗粒物,熔喷无纺布用于阻断细菌和细小颗粒物传播。
如图7所示,透明面罩2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且透明面罩2内层镀覆防雾涂层21、外层镀覆抗UV涂层22和硬化涂层23。硬化涂层23采用热固化型的有机硅类化合物或紫外光固化型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制成,最优的为紫外光固化型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制成。防雾涂层21、抗UV涂层22和硬化涂层23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并未对此部分材料做改进,故不做赘述。透明面罩2采用的透明高分子材料的透光率≥80%(3mm)、冲击强度(Izod,缺口)≥600J/M、拉伸断裂强度≥60MPa、热变形温度(负荷1.81MPa)≥110℃,优选的材料为透明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硬化涂层23的表面硬度≥2H。
如图4所示,考虑到佩戴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需要打开面罩进行其他动作,而整个摘下头盔不仅操作麻烦还费时间,故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明面罩2 为上开式结构,也就是,透明面罩2能向上打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透明面罩2的开合动作由面罩控制部件24实现,且面罩控制部件24包括主转动齿轮 241、弹簧控制齿轮242和弹簧243组成,使用时,手部拉动面罩,面罩带动主转动齿轮241转动,主转动齿轮241转动带动透明面罩2转动,透明面罩2上沿可向头盔后侧移动,从而是透明面罩2下部脱离头盔本体1;主转动齿轮241 和弹簧控制齿轮242组成异步齿轮组,根据透明面罩2开合的位置调整弹簧243 的作用力点。弹簧243为透明面罩2密闭提供一定的外力,同时可也为透明面罩2开合转动提供阻尼。面罩控制部件24共两个,在头盔上左右对称布置。
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透明面罩2采用上开式设计,打开透明面罩2时,头盔本体1边部均为硅胶垫圈或橡胶垫圈,参照摩托车头盔结构,透明面罩2与头盔本体1结合处采用硅胶或橡胶垫圈密封。
如图5所示,透明面罩2下部与头盔本体1之间设置有面罩密封部件25,面罩密封部件25的使用是解决透明面罩2与头盔本体1接触面密封的问题,面罩密封部件25包括第一磁条251、第二磁条252、第一弹性密封圈253、第二弹性密封圈254,第一磁条251和第二磁条252借助磁力实现透明面罩2与头盔本体1之间的自动贴合,弹性密封圈通过形变实现密封,其中头盔本体1上的第二弹性密封圈254采用中空设计,其气室255能够提供更为柔性化的形变条件,可以帮助头盔在面罩或头盔本体形变、弹簧失效等故障情况下更好的密封。透明面罩2下部设置有防误开锁扣9和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10,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10与智能电子组件5电性连接,以传递面罩开启信号。如图6 所示,防误开锁扣9的作用是防止在透明面罩2闭合状态下的误开启,该部件由锁销91、锁销弹簧92、面罩复位弹簧93和按钮94组成。透明面罩2闭合时,锁销91借助锁销弹簧92的弹力将透明面罩2锁住,此时透明面罩2无法开启。当透明面罩2需要打开时,须用力按下按钮94,通过杠杆原理移开锁销91,透明面罩2才能上行开启。当锁销91移开后,面罩复位弹簧93为向上移动,帮助透明面罩2脱离锁销91,透明面罩2开启。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10包括压力感应器,面罩复位弹簧93下面安装压力感应器,即可实现面罩开启状态的电子报警提示。透明面罩一旦被误开,压力感应器感应到压力丢失,发信号给集成电路板,并通过集成电路板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集成电路板记录断开时间。
智能电子组件5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存储单元、通信单元、扬声器单元、视频显示单元、可充式电源和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为USB Type C型接口。通过智能电子组件5的设置能使头盔更加智能化,当然不设置智能电子组件5也是可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电子组件5 采用将现有技术中的各元器件组合在一起,并经编程实现功能控制。
具体的,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51、环境温度感应器52、人体温度感应器53、空气颗粒物检测器54、震动传感器55、电子计数器56、GPS定位器57;数字处理单元包括集成电路板和连接模块,连接模块为蓝牙模块、NFC 模块、红外模块、WIFI模块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扬声器单元包括设置在头盔本体前侧的麦克风;视频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透明面罩里侧的透明LED显示屏,用于智能组件数据显示。人体温度感应器53设置在头盔对应于太阳穴处,采用红外型传感器。
扬声器单元包括麦克风58。智能电子组件5,其工作原理是由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相关数据,数据经数字处理单元运算处理后,结果按要求分别发送至数字存储单元、扬声器单元、视频显示单元或通过连接模块发送至手机、平板等外部终端。
颈部密闭组件4为筒形结构,采用柔软弹性材料制成,且颈部密闭组件4 外部设置有魔术贴,通过调节魔术贴的粘贴长度以调整颈部密闭组件4的直径,以使其束紧于颈部,魔术贴的宽度≥3cm。颈部密闭组件4所用材料可以是合成纤维、复合棉麻制品、高分子橡塑材料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其液体阻隔性和微生物穿透性需满足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和 NFPA1999-2018紧急医疗服务用防护服标准_美国防火测试标准有关标准的要求。
头盔本体1采用轻量化抗冲击材料制成,头盔本体1内侧装有防冲击衬垫,且防冲击衬垫与头部接触位置采用具有吸汗和油脂功能的稀网眼衬布制成。头盔本体1所用材料可以是合金、工程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预留外部接口6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为呼吸阀门,可与呼吸器连接、或者第一接口上放置活性炭盒,第二接口可外接软管与其他设备连接。预留外部接口6,其作用是为呼气阀门、外置过滤器等附加设备预留一定的接口空间,以满足头盔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需要.
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要求视野开阔清晰,无遮蔽,其静止状态下视野角度应大于105度,其总重量应小于2kg,所以,透明面罩2两端之间夹角不小于105度。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由高效空气过滤组件3、透明面罩2、智能电子组件5、颈部密闭组件4、头盔本体1、前置预留外部接口 61、后置预留外部接口62组成。
高效空气过滤组件3结构示意如图8所示,滤芯采用ES热轧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双层结构,ES热轧无纺布用于阻断飞沫和大颗粒物,熔喷无纺布用于阻断细菌和细小颗粒物传播。所用熔喷无纺布面密度47g/m2,厚度0.7mm,纤维平均直径2.6μm。
透明面罩2采用透明改性聚碳酸酯材料制备,厚度3mm,透光率91%,冲击强度(Izod,缺口)878J/M、拉伸断裂强度86MPa、热变形温度(负荷 1.81MPa)123℃。
透明面罩2内层镀覆防雾涂层,外层镀覆抗UV涂层和硬化涂层,外层表面硬度4H。
透明面罩2内层布置有透明LED显示区域,用于智能组件数据显示;
透明面罩2采用上开式设计,透明面罩2与头盔本体1结合处采用橡胶垫片密封,透明面罩2下部安装防误开锁扣9和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10。
智能电子组件5,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存储单元、通信单元、扬声器单元、视频显示单元、可充式电源和USB Type C接口。其中,视频显示单元既为布置在透明面罩2里侧的透明薄型LED显示屏。
智能电子组件5中的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51、环境温度感应器52、人体温度感应器53、空气颗粒物检测器54、震动传感器55、电子计数器56、 GPS定位器57;扬声器单元为麦克风58等。
智能电子组件5,其数字处理单元包括集成电路板和连接模块,连接模块为蓝牙模块、NFC模块、红外模块、WIFI模块的一种或其组合。
智能电子组件5,其工作原理是由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相关数据,数据经数字处理单元运算处理后,结果按要求分别发送至数字存储单元、扬声器单元、视频显示单元或通过连接模块发送至手机、平板等外部终端。
颈部密闭组件4,采用聚乙烯透气膜和非织造布复合布制成,其透气性良好,其液体阻隔性和微生物穿透性需满足GB19082-2009和NFPA1999-2018有关标准的要求。颈部密闭组件4,外部设有魔术贴,通过调节魔术贴的粘贴长度将可组件束紧于颈部;魔术贴的宽度3cm。
头盔本体1其材料为复合碳纤维,其内侧装有防冲击衬垫,与头部吻合的表面衬垫材料为稀网眼衬布,所用衬布材料具有吸汗和吸收头部油脂的作用。
预留外部接口6,其作用是为呼气阀门、外置过滤器等附加设备预留一定的接口空间,以满足头盔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静止状态下视野角度160度,其总重量为1.1kg。
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过滤测试结果为: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为97%,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217Pa。
再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中未详细记载的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关于电子元件之间的线路铺设问题可根据头盔本体1的形状、尺寸等合理布局即可,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盔型头盔本体、透明面罩、空气过滤组件、颈部密闭组件、智能电子组件和预留外部接口;其中:
所述透明面罩可启闭的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前侧;
所述空气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后侧;
所述颈部密闭组件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下部;
所述智能电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上;
所述预留外部接口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前侧和/或后侧;
所述头盔本体佩戴后,其内腔顶部和/或侧部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道,以便于头盔内的空气前后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后侧开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内外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阵列设置有通过孔,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固定在所述内外支撑板之间,且所述空气过滤组件为双层结构,包括ES热轧无纺布层和熔喷无纺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且所述透明面罩内层镀覆防雾涂层、外层镀覆抗UV涂层和硬化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为上开式结构,所述透明面罩与所述头盔本体之间设置有面罩密封部件,所述透明面罩下部设置有防误开锁扣和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所述开启状态电子报警组件与所述智能电子组件电性连接,以传递面罩开启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子组件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存储单元、通信单元、扬声器单元、视频显示单元、可充式电源和充电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环境温度感应器、人体温度感应器、空气颗粒物检测器、震动传感器、电子计数器、GPS定位器;所述数字处理单元包括集成电路板和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为蓝牙模块、NFC模块、红外模块、WIFI模块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前侧的麦克风;所述视频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面罩里侧的透明LED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密闭组件为筒形结构,采用柔软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颈部密闭组件外部设置有魔术贴,通过调节所述魔术贴的粘贴长度以调整所述颈部密闭组件的直径,以使其束紧于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采用轻量化抗冲击材料制成,所述头盔本体内侧装有防冲击衬垫,且所述防冲击衬垫与头部接触位置采用具有吸汗和油脂功能的稀网眼衬布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外部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两端之间夹角不小于105度。
CN202021448707.6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Active CN212306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8707.6U CN21230697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8707.6U CN21230697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6970U true CN212306970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8707.6U Active CN21230697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69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3466A (zh) * 2021-02-07 2021-05-28 中北大学 一种自动加载的医用头罩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38464A (zh) * 2021-04-29 2021-07-20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vr头戴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3466A (zh) * 2021-02-07 2021-05-28 中北大学 一种自动加载的医用头罩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43466B (zh) * 2021-02-07 2022-11-08 中北大学 一种自动加载的医用头罩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38464A (zh) * 2021-04-29 2021-07-20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vr头戴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3795A (zh)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CN212306970U (zh) 一种新型防病毒智能头盔
EP3397354B1 (en) Protective hood made from materials of variable stretch knit and woven textiles
CN210248568U (zh) 医用镜片防雾主动式通气过滤多功能防护头盔
US20220000209A1 (en) Head Covering Device Providing Filtered Air and Climate Control
US20230029404A1 (en) Balanced Device Providing Filtered Air for a User
CN106418866A (zh) 一种安全消防头盔
US20220296939A1 (en) Head Covering Device Providing Filtered Intake and Exhaust Air
CN113197377A (zh) 双层透明呼吸过滤口罩
CN211747142U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
CN211960990U (zh) 一种防雾型呼吸面罩
CN216453563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11467125B (zh) 一种头戴式降温装置
CN206342014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安全头盔
CN211091984U (zh) 一种便民疫情防治防护服
US20220016450A1 (en) Head Covering Device Providing Filtered Intake and Exhaust Air
CN212875985U (zh) 一种防疫智能监控系统
CN211211558U (zh) 一种眼鼻口一体式抗新冠病毒防护面罩
CN212117209U (zh) 一种双翻防护镜式防护罩
CN115768298A (zh) 具有安全特征的个人空气过滤装置
CN203523883U (zh) 消防人员用头盔
CN111493400A (zh) 舒适型除雾医用防护面罩
CN213128126U (zh) 一种可冷敷防晒面罩
CN217015111U (zh) 一种消防避火服
CN213964877U (zh) 安全性高的正压式空气呼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